第477章 臣反對

嘉靖元年四月初四,常朝。

常朝不同於大朝會,大朝會所有在京官員都要參加,只朝拜不處理政事,而常朝只有五品以上的官纔有資格參加,並且皇上會在朝會上聽取大臣奏事。

當然,一些特殊的部門官員,即使官職不夠五品也可以參加常朝,譬如六科給事中,官職雖然只有七品,同樣可以參加常朝,而且權力還蠻大的,有權封駁和註銷奏章,甚至皇上有不對的地方也能批評指正。這種以小制大的官職設計,具有相當的優越性,比現在共和國“自上而下”的家長制還要先進。

話說徐晉自去年被晉升爲翰林侍讀和兵部員外郎以後,還是第一次參加常朝。

此時,但見小皇帝朱厚熜身穿五爪金龍袍,頭戴翼善冠端坐在奉天殿的御座上,文武兩班大臣分列左右,徐晉十分低調地站在文官隊伍的後面。

文武官員參拜過後,司禮監太監畢雲捧着拂塵上前大聲唱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下,戶科給事中於寬便出列朗聲道:“臣有本啓奏。今年二月開始,戶部在宛平縣試行種植紅薯,原本承諾給試種農戶每畝一斗糧食補貼,至今兩月過矣,卻依舊還沒兌現承諾,百姓頗有怨言。是故臣彈劾戶部尚書楊潭玩忽職守,愚弄百姓,請免去其尚書一職。”

此言一出,兩班大臣均微微騷動起來,這些科道言官本來就是大炮筒,今天炮轟這個,明天炮轟那個,本來是很正常的事,然而於寬今日一開口就直接彈劾尚書級別的官員,而且直言要求把楊潭免職,那就有點不同尋常了。

朱厚熜早就對管錢袋子的楊潭不爽了,面無表情地淡道:“令戶部尚書楊潭自辯。”

楊潭畢竟是老官吏了,被人彈劾也不是一次半次,不慌不忙地出列道:“皇上明鑑,由於紅薯的糧種不夠,戶部在全國收集糧種需要時間,所以宛平縣所有的試種地,在三月初才播種完畢。

另外,宛平縣試行種植紅薯共計八千餘頃,補貼糧食一萬兩千石有奇,調配運輸均需要一定的時日,所以才導致補貼發放遲了。”

戶科給事中於寬立即反駁道:“荒謬,宛平縣試行種植紅薯的事,去年寒露之後便定下了,爲何不早收集種糧,待今年開春種植時才發現種糧不夠?”

“於大人這話偏激了,紅薯是新作物,缺乏種植經驗,對種糧估算失誤也很正常。”工部左侍郎石玠出列替楊潭辯解道。

朱厚熜淡道:“對糧種估算失誤情有可願,但補貼沒必要等全部播種完才發放,完全可以分批發給,種了的農戶便發給補貼,百姓何至於有怨言?”

朱厚熜這話聽着雖然有道理,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十分麻煩,那有統一發放省事,戶部下面的官吏正是嫌麻煩,這才決定統一發放的,這樣省時又省力,還能省下運輸費用。

所以說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合理,主要還得看站在哪一方的立場,如果從農戶的立場來看,自然是越快拿到補貼越好。

這時楊潭便很識趣地跪下謝罪:“皇上聖明,確是臣下疏漏了,請皇上治罪。”

朱厚熜點頭道:“戶部尚書楊潭辦事不周,但念在事出有因,亦未釀成大錯,罰俸一月以示懲戒。”

“臣領罪謝恩!”楊潭叩頭謝罪後退迴文官隊伍中。

奉天殿內鴉雀無聲,一衆文武官員此時才猛然發覺,登基一年的小皇帝處事越發輕車熟路了,而且威德日盛,輕描淡寫便處罰了一名尚書,還讓人沒辦法反駁。

徐晉亦不得不承認,朱厚熜這小子確實十分聰明,難怪史上的嘉靖帝能以少年藩王的身份,成功轉型爲雷霆萬鈞的帝皇,將羣臣和太監都掌控在鼓掌之中,並未像後來的萬曆皇帝那般,被張居正給架空。

這時首輔楊廷和緩步走出來道:“臣有事啓奏!”

朱厚熜神色放緩和,客氣地道:“楊先生請講。”

小皇帝雖然對楊廷和有所不滿,但表面還是十分尊敬的,對內閣四老都以先生相稱。

“山東兗州府的百姓去年遭受水災,又連遭兵禍,百姓生活艱難困苦,去歲皇上已經降旨免除兗州府一年的稅糧,但這顯然還不夠,是故臣懇請免除兗州府百姓兩年的稅糧。”

朱厚熜點頭道:“准奏!”

楊廷和剛退回隊伍中,兵科給事中夏言便出列朗聲道:“臣有本啓奏!”

夏言長得眉目疏朗,聲音洪亮清晰,朱厚熜對他的印象很好,欣然道:“奏來!”

夏言抱笏義憤填膺地大聲道:“上月浙江寧波府,兩夷仇殺,毒流廛市,至使我百姓死傷慘重,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皆戰死,倭人奪船逃入大海不知所蹤。

臣以爲一切根源在於市舶提舉司,請皇上即日下旨廢除福州和寧波兩處市舶提舉司,厲行禁海,封鎖碼頭,銷燬出海船隻,斷絕海上交通,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夏言話音剛下,立即便有不少官員站出來附議。

徐晉見狀不禁大皺其眉,廢除市舶提舉司中止貿易就算了,竟然還要銷燬出海船隻,這豈不是等於自廢武功?能不能再弱智一些?

“諸位愛卿都同意裁撤市泊提舉司,厲行禁海嗎?”嘉靖提高聲調問,目光掃過兩班大臣,最後停留在徐晉的身上。

察覺皇上目光有異的大臣,都下意識地轉頭往躲在角落的徐晉望來。

徐晉見到目前的形勢,本來已經有點打退堂鼓了,這時只好硬着頭皮出列朗聲道:“臣反對!”

此言一出,頓時全場譁然,現在整個奉天殿內的大臣,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夏言,徐晉竟然反對,莫不成這小子剩喜歡幹跟羣臣作對的事?

朱厚熜一本正經地道:“靖安伯爲何反對?”

徐晉暗自深吸了一口氣,既然當了出頭鳥,那便放手拼一把吧,成不成再另說,於是從懷中摸出一封奏本朗聲道:“臣把建議都寫在奏本之中,請皇上過目。”

朱厚熜殷然地道:“呈上來!”

立即便有小黃門負責把徐晉手中的奏本呈送到御座前,朱厚熜那小子接過裝模作樣地翻看起來。

首輔楊廷和皺了皺眉,若有所思地回頭看了徐晉一眼,禮部尚書毛澄更是直接冷哼一聲低斥道:“譁衆取寵!”

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277章 晚宴(下)第510章 出頭鳥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384章 裂痕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318章 意外收穫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856章 暗探第1265章 遊園(中)第137章 強擄第90章 鉛山羣匪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541章乘勝追擊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396章 點化開光第25章 徐咬定第640章 圍剿雙嶼港(下)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897章 國祚危矣第381章 拿下第331章 大禮疏第701章 老爺來了第494章 朕不準第842章 套話被逮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568章 癡人第1141章 聲東擊西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397章 如此開光第282章 客死異鄉第757章 南洋都護府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864章 孤軍!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168章 芭蕉襯雨動秋心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164章 主動請纓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1344章 自投羅網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986章 各懷心思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85章 高手第531章 訓婢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923章 內鬥第1322章 嚴厲警告第143章 同考官第1058章 命硬的男人第826章鹿死誰手?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285章 心腹隱患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48章 上元節(三)第1241章 交接第12章 郭管家的報復(求票)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352章 雷厲風行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915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下)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1325章 卜孩兒第862章 一拍即合第1013章 黑啊第1244章 嘉靖巡邊(中)第679章 擒獲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171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下)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304章 囂張衙內第630章 無生老母(第四更)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1297章 坑貨守敦煌第97章 祭祀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038章 主動請辭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30章 偏向虎山行(月初求票)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1287章 試探第534章 死了第32章 試食(求票)
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277章 晚宴(下)第510章 出頭鳥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384章 裂痕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318章 意外收穫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856章 暗探第1265章 遊園(中)第137章 強擄第90章 鉛山羣匪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541章乘勝追擊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396章 點化開光第25章 徐咬定第640章 圍剿雙嶼港(下)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897章 國祚危矣第381章 拿下第331章 大禮疏第701章 老爺來了第494章 朕不準第842章 套話被逮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568章 癡人第1141章 聲東擊西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397章 如此開光第282章 客死異鄉第757章 南洋都護府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864章 孤軍!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168章 芭蕉襯雨動秋心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164章 主動請纓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1344章 自投羅網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986章 各懷心思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85章 高手第531章 訓婢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923章 內鬥第1322章 嚴厲警告第143章 同考官第1058章 命硬的男人第826章鹿死誰手?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285章 心腹隱患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48章 上元節(三)第1241章 交接第12章 郭管家的報復(求票)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352章 雷厲風行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915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下)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1325章 卜孩兒第862章 一拍即合第1013章 黑啊第1244章 嘉靖巡邊(中)第679章 擒獲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171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下)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304章 囂張衙內第630章 無生老母(第四更)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1297章 坑貨守敦煌第97章 祭祀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038章 主動請辭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30章 偏向虎山行(月初求票)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1287章 試探第534章 死了第32章 試食(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