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被老大了

費宏抿了口茶提醒道:“子謙,南洋的事你過於魯莽了。”

徐晉坦然地點了點頭道:“學生未奉詔便出兵南洋,確實有些魯莽,但學生並不是臨時起意,馬六甲海峽這位置十分重要,乃海上商路的咽喉要衝,我大明既然要開海通貿,就不能把馬六峽海峽拱手讓給西洋人。”

費宏搖了搖頭教訓道:“子謙,你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出兵南洋這件事並無太大不妥,你身爲三軍統帥,完全有臨敵應變的權力,出於戰略需要攻打南洋無可厚非,任誰都不能在這點上杯葛於你。但是,在滿喇加駐軍,建立都護府卻是大大的不妥。”

徐晉皺了皺劍眉道:“學生既然拿下了馬六甲王城,若不駐軍如何控制此地?”

費宏嘆道:“駐軍問題不大,但是建立都護府卻是大錯特錯,爲師相信你這樣做並無私心,但是難保不會被有心人利用。前不久便有言官上書彈劾你,在距大明國土萬里之外的南洋建立都護府,是在效法漢唐守將擁兵自重,實乃安祿山史思明之流的亂臣賊子所爲。說不定明天的朝會就會有人拿這一點來攻擊你,所以,子謙不得不防啊。”

徐晉不由心中微沉,當時他只想着如何控制住馬六甲海峽,倒沒有想過這一層。確實,馬六甲海峽距離大明本土太過遙遠,朝廷鞭長莫及,若是守將懷有異心則大大不妙,徐晉可以保證俞大猷不起異心,但難保以後的守將都不起異心。當然,這完全可以通過重新設計都護府的制度,達到制約守將的目的,但是現在問題不是出在這上面,而是有人想利用這件事做文章,往自己頭上扣屎盤子。擁兵自重,欲圖不軌,這條罪名要是扣實,自己不死也得脫層皮啊!

一念及此,徐晉的後背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儘管認爲嘉靖帝不會懷疑自己,但正所謂衆口鑠金,三人成虎,現在朱厚熜信任自己,難保以後也一直都信任自己,畢竟人是最善變的動物。而且政治鬥爭歷來最是殘忍,爲了那張龍椅,歷史上骨肉相殘的先例還少嗎?更何況是君臣之間。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規規矩矩,恪守君臣相處之道,當然,有心謀反的除外。徐晉輕吁了口氣,鄭重地道:“謝費師提醒,學生明天便主動辭去直浙總督一職,交還印信和兵部旗牌。”

費宏露出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捋着鬍鬚微笑道:“拿得起放得下,懂得取捨才能在官場上行得更穩更遠,子謙可要記着了。”

人生得一良師指點,確是莫大的幸事,徐晉站起來鄭重一揖道:“學生謹遵恩師教誨。”

……

涼風習習,這邊徐晉師徒兩人在小酌閒聊,而距離這兒不遠的另一座院子中,內閣首輔楊廷和則正和幾名濮議派的官員在商量對策。

商量什麼對策?自然是收拾新貴派的對策了。

徐晉雖然一直沒有公開表過態,但卻被楊廷和等人認定是新貴派的幕後老大。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要收拾新貴派,自然得先收拾徐晉這個新貴派的“老大”了。

徐晉此刻要是知道自己竟被當成了新貴的“老大”,估計要哭笑不得了。

且說此時在場的官員共計有:內閣首輔楊廷和、吏部尚書楊旦、禮部尚書毛澄、翰林學士石珤、工部左侍郎石玠、御史吉棠、還有渴望“進步”的南京戶部尚書汪俊。

只聽得翰林學士石珤冷哼道:“今日在東安門附近遇上徐晉和張璁桂萼等人,這幾個沆瀣一氣的傢伙聚在一起準沒安好心,明天的早朝我等萬萬不能大意了。”

毛澄淡淡地道:“張璁桂萼等人唯徐晉馬首是瞻,只要制服了此子,他們斷然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衆人深以爲然地點頭,徐晉雖然年紀輕輕,卻是深得皇上的寵信,這兩年的上升勢頭更是讓人咋舌,現在就更加不得了,彈指間蕩平大明沿海所有倭賊,還殺得西洋人落花流水,在軍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委實不容小瞧。

御史吉棠微笑道:“要制服徐晉此子並不難,只要就南洋都護府之事繼續彈劾他即可,呈上去的奏本可以皇上可以留中不發,但如果本官明日在朝會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彈劾徐晉,皇上還能繼續袒護他嗎?”

此言一出,在場衆官員均捋須微笑,齊言此計甚妙。因爲如此一來,即使板不倒徐晉,至少也能給新貴派一個下馬威,讓徐晉不敢在“議禮”時加以置喙。

南京戶部尚書汪俊冷笑道:“本官還聽說徐晉在滿喇加爲所欲爲,肆意掠取原屬於滿喇加王族的財富,實在有損我大明的聲譽和形象。我們亦可就此彈劾他,如此雙管齊下,定教此子不得翻身。”

此言一出,楊廷和不禁皺起了眉頭,其他人亦向汪俊投去看白癡的眼神。徐晉在滿喇加掠奪財富不假,不過這些財富卻是進了大明的國庫,足足近千萬兩銀子呢,相當於大明近三年的賦稅收入,這對大明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如今若以此事來彈劾徐晉,難道要把這些財富全部還給滿喇加?

汪俊被衆人盯得神色訕訕,尷尬地打了哈哈道:“本官只是隨便一說。”

楊廷和暗搖了搖頭,如今戶部尚書孫交病倒,換人是必須的,他也考慮過讓汪俊接任,不過如今看來此人並不適合,因爲能想出這種餿主意的傢伙,非蠢即壞。

汪俊能做到南京戶部尚書自然不蠢,他只不過是太過急功近利了,過於想在楊廷和麪前表現自己,結果適得其反。

楊廷和沒再理會汪俊,而是淡淡地道:“明日的朝會上,徐晉會向皇上獻俘,估計皇上會趁機擢升徐晉的官職,我等宜早作應對,大家以爲可給徐晉安排何職務?現在便商量好,免得明天措手不及。”

此言一出,衆人頓時沉默了,徐晉立了如此大的功勞,爵位封了,升官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至於該官升何職,實在有待商榷。

吏部尚書楊旦沉吟道:“若把此子外放,皇上肯定是不會同意的,依本官看,不如升他爲通政司右通政吧,正好缺員!”

楊旦此言一出,衆人不由眼前一亮,通政司左通政乃正四品官,而徐晉原來的戶部郎中是正五品,相比之下剛好升了兩品,再加上徐晉又封了侯爵,倒是對得起他立的功勞了。更妙的是,通政司並不是什麼要害部門,而且右通政並不是通政司的一把手,上面還有一個正三品的通政使壓着。

楊廷和顯然對楊旦的提議還算滿意,點頭道:“可!”

工部侍郎石玠卻猶豫道:“徐晉奉旨南下巡按直浙,主持清丈土地,成績顯著,再加上蕩平賊寇,屢立大功,若是僅升爲通政司右通政,怕是難以服衆,皇上估計也不肯罷休。”

楊廷和皺了皺眉,確實,就徐晉立下的功勞而言,即使連升三級也不爲過,別的不說,光是爲大明國庫創收近千萬兩這條就對得起一個通政使右通政了。

楊廷和斟酌了片刻,淡道:“先依楊尚書所言,若皇上堅決不允,便讓徐晉兼任詹事府少詹事吧。”

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1298章 好事近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14章 進城偶遇第45章 春節第1206章 又生一計(上)第1076章 奉旨修道觀第1108章 廷議(完)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220章 拜山頭(求票)第25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02章 南北捷報第808章 滾刀肉第1198章 援兵天降第907章 平虜大將軍第86章 反殺第303章 我是會元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223章 攤牌第416章 新泰會戰(中)第1307章 豬隊友模式開啓第820章 人事震動(下)第1348章 噩耗頻傳第1287章 試探第754章 遠征南洋第1352章 真相大白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473章 一個故事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628章 小野百合出城(第二更)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1064章 大善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657章 賊破崇德縣第755章 奪城(上)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374章 醫德仁心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687章 收復奉化第941章 請君入甕(完)第992章 摧枯拉朽(中)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373章 混亂的曹州城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1352章 玉門關決戰(下)第968章 講武堂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927章 先下手爲強(上)(兩章合一)第250章 誤解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847章 你們有個兒子第1190章 臣服求和(上)第1061章 流言惡語第356章 他是個好官第562章 風暴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1249章 闔家團圓第106章 驅逐第446章 小年風波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789章 蔡夫子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71章 抉擇第696章 王綠姝獻計(兩章合一)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856章 暗探第61章 寧王世子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53章 抓捕第564章 花魁大賽前夕第660章 臨危受命,直浙總督第970章 四時分祭第297章 又來了兩個第344章 積善人家第316章 登基,議禮之始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31章 五香羊雜
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1298章 好事近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14章 進城偶遇第45章 春節第1206章 又生一計(上)第1076章 奉旨修道觀第1108章 廷議(完)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220章 拜山頭(求票)第25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02章 南北捷報第808章 滾刀肉第1198章 援兵天降第907章 平虜大將軍第86章 反殺第303章 我是會元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223章 攤牌第416章 新泰會戰(中)第1307章 豬隊友模式開啓第820章 人事震動(下)第1348章 噩耗頻傳第1287章 試探第754章 遠征南洋第1352章 真相大白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473章 一個故事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628章 小野百合出城(第二更)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1064章 大善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657章 賊破崇德縣第755章 奪城(上)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374章 醫德仁心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687章 收復奉化第941章 請君入甕(完)第992章 摧枯拉朽(中)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373章 混亂的曹州城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1352章 玉門關決戰(下)第968章 講武堂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927章 先下手爲強(上)(兩章合一)第250章 誤解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847章 你們有個兒子第1190章 臣服求和(上)第1061章 流言惡語第356章 他是個好官第562章 風暴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1249章 闔家團圓第106章 驅逐第446章 小年風波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553章 暗流涌起(兩張合一)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789章 蔡夫子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71章 抉擇第696章 王綠姝獻計(兩章合一)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856章 暗探第61章 寧王世子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53章 抓捕第564章 花魁大賽前夕第660章 臨危受命,直浙總督第970章 四時分祭第297章 又來了兩個第344章 積善人家第316章 登基,議禮之始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31章 五香羊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