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廷議(中)

嘉靖口稱的楊先生,指的自然就是內閣首輔楊一清了,只見楊閣老位列衆臣之首,但此刻看上去卻是精神不佳,衣服穿得厚厚的,躬腰陀背,老態畢現。

楊一清畢竟是年過七十的老頭了,俺答圍城的時時,他負責主持大局,全靠一口氣撐着,後來俺答雖然退去了,但是京城也變成了一個百孔千瘡的爛癱子,民生雕蔽,百廢待興。

楊一清作爲內閣首輔,自然忙得跳腳,每天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老胳膊老腿的,那還支撐得住,已經隱隱有病倒的徵兆。

這時,楊一清抖擻了一下精神,從領班大臣的位置上行出來,正準備回答嘉靖的問話,卻突然連打了五個噴嚏,而且聲音還不是一般的洪亮,羣臣不由爲之側目。

“老臣近日偶感風寒,駕前失儀了,還請皇上恕罪。”楊一清掏出手帕擦了擦鼻子,有點尷尬地跪倒請罪。

楊一清這段時間兢兢業業,滿朝上下都有目共睹,嘉靖自然也是清楚的,溫和道:“楊先生請起,既然身體不好便好好休養幾日,待病好了再上朝吧,回頭朕讓太醫到府上給先生診治。”

“謝皇上恩典!”楊一清謝恩站了起來,輕咳了一聲道:“靖海侯徐晉擊潰俺答,挫敗了郭勳張倫等逆賊的陰謀,挽救了我大明江山社稷,是故老臣以爲,無論如何封賞也不爲過……”

嘉靖聞言喜道:“朕也是這麼想的,趙先生覺得朕封其爲靖國公如何?”

嘉靖此言一出,殿內一衆文武大臣頓時都不淡定了,特別是那些勳貴家族,譬如定國公、成國公、魏國公等頂級勳貴,他們的先祖跟着開國皇帝南征北戰,打下偌大的江山,這才撈了個國公當,徐晉雖然功勞也很大,但封國公也太過了吧?

楊一清的老臉不由哆嗦了一下,他此時感了風寒,胸悶氣短的,剛纔的話還沒說完呢,只是頓了頓喘口氣而已,結果就被嘉靖接了話茬,只好輕咳了一聲補救道:“皇上,以徐晉立下的功勞,封國公不是不可以,但是徐晉乃兩榜進士,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文官封侯已經是極限,封國公實在沒有先例可循。”

楊一清顯然生怕又被嘉靖截了話茬,猛吸一口氣繼續道:“況且徐晉先前犯錯,不久前才恢復了爵位和官職,功過相抵,實不宜再大肆加官進爵。”

楊一清說完後,殿內一衆大臣都公了口氣,特別是那些勳貴,徐晉現在已經權勢曛天了,若是再加官進爵,那還得了?

“楊閣老此言大善啊!”衆臣紛紛出言附和,顯然都不願意看到朝中出現一個權傾朝野的權臣。

至於徐晉的恩師費宏,他也不希望徐晉被封國公,畢竟徐晉才二十五歲不到,如此年輕就得封國公,位極人臣,那以後怎麼辦?等真正到了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之時,就該功高震主了,所以還是悠着點好,畢竟細水才能長流。

楊一清顯然也是這麼想的,徐晉是國之棟樑不錯,但上升得太快了,得壓一壓,而且他也不想看到徐晉一家獨大,成爲權傾朝野的存在,他老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在退休之前,他覺得有必要把一些年輕人提攜起來,給徐晉形成一定的掣肘,他很看好夏言和徐階。

雖然夏言和徐階跟徐晉的關係都很好,甚至可以說徐晉是夏言的恩主,但夏言和徐階兩人的品性都是極好,尤其是夏言,不僅有能力,而且性格正直不阿,即使徐晉是他的恩主,也不會無原則地阿諛奉承。

而徐階呢,能力是不消說的,待人接物面面俱到,風儀俱佳,讓人如沐春風,雖然少了夏言的剛直敢言,但卻人情練達,靈活變通,與夏言倒是正好互補。

若是兩者相比較,楊一清是更看好徐階的,此子是當首輔的料,他也是按這個目標培養徐階的。

言歸正傳,且說嘉靖聽了楊一清的話,頓時便不高興了,沉聲道:“楊先生的意思是不封賞徐晉了?”

楊一清連忙道:“老臣不是這個意思,有過則罰,有功則賞,賞罰分明才能服衆,靖海侯立下如此大功必須得賞,但鑑於老臣剛纔所說的原因,不宜給予過高的封賞,譬如封靖國公就太過了。”

嘉靖暗翻了個白眼道:“那楊先生覺得怎麼封賞合適?”

“咳,靖海侯目前的歲祿是三千石,可增加到五千石,加封太子少傅,皇上覺得如何?”楊一清道。

嘉靖頓時皺起了眉頭,太子少傅雖然是從二品官,但只是個虛銜,代表一種榮譽而已。徐晉立下挽救大江山的天大功勞,若是隻有這麼點兒封賞,作爲皇帝的他也覺得寒磣人!

嘉靖皺着沉吟了片刻,淡道:“兵部尚書之位正好了空缺,那就由徐晉擔任兵部尚書吧,歲祿再增加到五千石,加封太子少傅,兼詹事府大學士!”

一衆大臣不禁面面相覷,二十三歲的兵部尚書,恐怕要開本朝未有之先河了,論年紀,徐晉是不夠資格位列六部尚書的,但論功勞和戰績,徐晉卻是完全夠格。

“皇上,靖海侯的年紀,怕是不適合擔任兵部尚書的,此舉大大不妥啊!”

禮部尚書羅欽順首先站出來提出異議,緊接着陸續有其他大臣站出來反對。

嘉靖帝有些惱火了,冷道:“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若是腹有真才實學,年輕又算得了什麼,想那甘羅不是八歲就拜相了?

徐晉文武雙全,其才學,其功勞皆有目共睹,擔任兵部尚書有何不可?

若是庸碌的草包,空活百歲又有何用?這種草包年紀再大,資格再老,朕也懶得去用!”

嘉靖這話倒是有點指桑罵槐的味道,在座一衆老臣無不面紅耳赤,特別是禮部尚書羅欽臣,感覺皇上噴的就是自己,老臉如同火燒一般,持笏站在御前,鬍子顫顫的,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這時徐階出列道:“皇上所言不無道理,以徐大人之才學和經驗,確實勝任兵部尚書一職,皇上唯纔是用乃英明之舉,臣附議!”

“臣亦附議!”夏言也站出來道,他確實覺得徐晉擔任兵部尚書很合適。

“臣附議!”

“臣附議!”

陸陸續續又有一批大臣出來表示贊成,就連內閣三輔賈詠也表態支持了,嘉靖繃着的臉倒是慢慢放緩下來。

楊一清不禁暗暗苦笑,他本來想壓一壓徐晉的,可是皇上不樂意,不過也罷,尚書就尚書,總算沒有封國公爺,於是也站出來道:“臣附議!”

嘉靖帝聞言大喜,點頭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對靖海侯的封賞就這麼定吧,楊先生身體有恙,便勞煩費先生代爲擬旨。”

費宏連忙出列道:“臣領旨!”

嘉靖高興地笑道:“費先生給朕培養出徐卿家這種棟樑之才,朕還得謝謝費先生呢!”

費宏連道不敢,心中卻是極爲欣慰,想當初在江西上饒的信江邊遇到徐晉,交淡之下便覺這貧寒小書生與衆不同,生出了提攜之心,哪想到徐晉今日的成就已經出乎他的預料,二十三歲的尚書,嘖嘖,別說本朝,就連前朝,前前朝也是沒有的!

刑部尚書胡世寧瞥了一眼滿臉笑意的嘉靖帝,抓住機會站出來道:“皇上,臣有本奏。”

“胡卿家且奏來!”朱厚熜隨口道,臉上的笑容卻是漸漸斂去,胡世寧是刑部尚書,他跑出來奏事,多半是有人要倒黴了。

第559章 家裡有礦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168章 吃帥(中)第1330章 直抵西寧第308章 山陵崩第1032章 不正常第671章 猜測第1026章 荒島求生(下)第917章 郭勳的窘迫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386章 瞎操心第290章 賞春文會(三):自取其辱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1290章 葉爾羌風雲(上)第305章 三個混球第1210章 滿速兒汗的自負第974章 懷疑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143章 同考官第154章 危機再起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700章 一劍西來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995章 逼反第118章 狠心第627章 逃離揚州,後患(第一更)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1286章 衝突第886章 衆怒第1310章 肅州之危(中)第749章 破碎虛空(求票)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16章 馳援第411章 圍剿隔馬山(下)第790章 侯爺回府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366章 這裡有老虎?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1334章 橫掃第807章 “土匪”夫婦第534章 死了第521章 高手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102章 十年第758章 玉米與土豆第872章 當衆宣佈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74章 劫道第47章 上元節(二)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685章 祭旗出兵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1177章 俺跑跑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947章 此畫爲證第530章 奇女子第579章 關你屁事第660章 臨危受命,直浙總督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454章 請君入府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1239章 硬茬第369章 賭約,薛護衛第806章 又到杭州第1295章 逃出生天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197章 仁至義盡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1343章 也是豬隊友第1220章 圍城打援(上)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1013章 黑啊第982章 掛帥出兵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391章 自求多福吧第108章 街上偶遇(1更)求訂閱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166章 裝孫子第1008章 終選(下)第443章 討巧第806章 又到杭州
第559章 家裡有礦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168章 吃帥(中)第1330章 直抵西寧第308章 山陵崩第1032章 不正常第671章 猜測第1026章 荒島求生(下)第917章 郭勳的窘迫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386章 瞎操心第290章 賞春文會(三):自取其辱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1290章 葉爾羌風雲(上)第305章 三個混球第1210章 滿速兒汗的自負第974章 懷疑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143章 同考官第154章 危機再起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700章 一劍西來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995章 逼反第118章 狠心第627章 逃離揚州,後患(第一更)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1286章 衝突第886章 衆怒第1310章 肅州之危(中)第749章 破碎虛空(求票)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16章 馳援第411章 圍剿隔馬山(下)第790章 侯爺回府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366章 這裡有老虎?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1334章 橫掃第807章 “土匪”夫婦第534章 死了第521章 高手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102章 十年第758章 玉米與土豆第872章 當衆宣佈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74章 劫道第47章 上元節(二)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685章 祭旗出兵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1177章 俺跑跑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947章 此畫爲證第530章 奇女子第579章 關你屁事第660章 臨危受命,直浙總督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454章 請君入府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1239章 硬茬第369章 賭約,薛護衛第806章 又到杭州第1295章 逃出生天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197章 仁至義盡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1343章 也是豬隊友第1220章 圍城打援(上)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1013章 黑啊第982章 掛帥出兵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391章 自求多福吧第108章 街上偶遇(1更)求訂閱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166章 裝孫子第1008章 終選(下)第443章 討巧第806章 又到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