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

如此一來,敵軍想在外面用火攻,肯定是燒不着了。這一層薄鐵皮包在外面,雖然也會增加重量,但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第二個建議便是如何增強這“裝甲車”動力的問題。衆人皆認爲,咱們這個東西要講厲害,那確實是厲害。但如果前面有幾個力氣大的元兵用長槍將咱們的車頭頂住,咱們想要順利前進,甚至達到衝鋒的效果,幾乎不可能。

畢竟咱們躲在“裝甲車”裡的兵士的主要任務還是透過小孔,攻擊車外的元兵,不可能全部都在裡面推車。

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充分發揮了大家的想像力。經過反覆試驗,咱們將一頭牛牽到這裡面,靠牛的力氣,來拉動這臺車。

這個辦法試驗的效果也很好,只要這牛多經過幾次訓練,能夠適應這個環境的時候,完全能達到想進便進、想停便停的效果。

雖然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但眼下有兩件事兒得抓緊辦理。這第一件事,當然就是製作一批薄鐵皮的問題。在常二哥的軍營之中,雖然也有鍛造兵器的鐵匠,但受制於條件的限制,肯定是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的。

那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只能依靠黑石嶺中的周定成他們了。也就是說,咱們得立即派人回黑石嶺,讓周定成他們迅速打造出一批薄鐵皮,然後迅速運送到常遇春這裡來。

考慮到常遇春他們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而黑石嶺中能造出這批薄鐵皮,至少也得三個月時間,然後還得運輸。應該那個時候,徐達、常遇春的部隊已經打到元大都了。

因此,我便準備派羅仁、陳定邦兩個立即回一趟黑石嶺,將咱們需要薄鐵皮的事情,跟周定成他們好好說一番,並讓羅仁、陳定邦就在黑石嶺中督辦此事。待得薄鐵皮趕製好以後,由羅仁、陳定邦負責將此批薄鐵皮運輸到前線來。

當然,要組織一隊人馬運輸這些薄鐵皮,肯定一路上得有不少花費。不過這都不要緊,我親自給劉聚大哥寫封信就行了。讓羅仁、陳定邦帶上我的信,先去黑石嶺中讓周定成他們迅速開工,然後再去錐子山找劉聚大哥。劉聚大哥看了我的信,必然支持此事。咱錐子山上那麼大一個藏寶洞,金銀財寶多得是。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羅仁、陳定邦他們帶領運輸隊運送薄鐵皮到元大都的過程中,必然要通過不少咱們自己的防區。常遇春本想着自己給他們寫一道手諭什麼的,蓋上先鋒官印,應該路上不會出問題。這明軍將領之中,誰還敢不給他幾分面子呢?

但爲了慎重起見,常遇春決定還是連夜去找徐達。讓徐達幫忙出具了一個手諭,說羅仁、陳定邦他們是爲前線部隊運送戰略物資的,讓沿途各地的官兵予以優待。有了徵虜大將軍徐達的官印,再加上常遇春的先鋒官印,這路上誰要還敢阻攔,必定是嫌命太長了。

六月初三,羅仁、陳定邦帶着徐達出具的手諭,以及我寫給劉聚大哥的親筆信,立即是快馬加鞭,趕往黑石嶺。

這第二件必須抓緊辦的事便是,得督促木匠按照咱們經過不斷改良的方案,迅速製作出一批“裝甲車”。同時,還得預備並訓練一批耕牛,到時候好爲這些“裝甲車”提供動力。

這第二件事情,就由我親自操辦了。朱元璋撥給常遇春的軍費也不算多,而且好些物資都是從後方實物供應,要想就地購置木料、耕牛什麼的,那就只能靠我來掏腰包了。好在出發之前,咱們還是從鄭有功那裡帶來了不少金條的。

就在羅仁、陳定邦走後不久,鄧愈的部隊從南邊趕往了磁縣。徐達令鄧愈鎮守磁縣,郭興鎮守潼關,其餘諸將跟隨徐達、常遇春的大軍從磁縣出發,東進東昌。

就在徐達、常遇春大軍東進東昌之際,郭興從潼關傳來緊急軍報,關中四軍閥見明軍連克陝縣、潼關,害怕明軍西進收拾他們,便主動將兵力西移。

這一下,倒是大大出乎徐達、常遇春的預料。徐達、常遇春原以爲關中四軍閥會與郭興在潼關對峙,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哪曾想到,這些人都一心想着保存自己的實力,誰也不願意衝在最前面與明軍正面交鋒。

得知這個重大利好,徐達、常遇春迅速調整戰略部署,徐達讓馮國勝、郭興率部西取關中。爲了壯大馮國勝、郭興西征軍的力量,徐達還派薛顯、於光、張渙等一干將領馳援關中。

明軍西攻關中的戰鬥進行得異乎尋常的順利,順利得顛覆常人對關中四大軍閥的認知。按說關中四大軍閥的實力也不算太差,早年間他們曾在此地與王保保的近十萬精銳相持了兩年。怎麼這會兒遇到實力其實還不如王保保的馮國勝、郭興部,卻有一股一泄千里的味道呢?

對於這事兒,咱們還是可以來好好分析分析的。

當年,關中四大軍閥與王保保的混戰,那就是一個要吃掉對方四個,而那四個不讓強大的王保保吃掉的過程。對於四大軍閥來說,那是一場你死我活、生死存亡的戰鬥。

一旦關中失守,王保保不僅會吞掉關中的地盤兒,還會對他們窮追猛打,直到把他們四大軍閥全部消滅爲止。那時的四大軍閥沒有任何退路,只能聯合起來與王保保硬剛,用將士們的鮮血守住每一寸土地。

而此時的四大軍閥面對西出潼關的明軍,則完全不同。因爲此時的王保保大軍屯集在山西。即使明軍得了關中,也不敢繼續對他們四大軍閥窮追猛打。明軍還得顧忌山西的王保保大軍。

而四大軍閥選擇保存自己的實力,不與明軍硬剛,明軍如果要徹底消滅四大軍閥,勢必尾隨四大軍閥深入廣漠的西北荒涼之地。這對明軍的給養供應也是一個大考驗。

綜合以上兩點的考量,在四大軍閥看來,只要他們主動後撤,明軍絕對不會冒險深入西北,置山西的王保保大軍於不顧。明軍也只有在肅清了山西的王保保大軍之後,纔敢深入西北作戰。

按這個道理來看,放棄關中,恰恰能讓明軍率先與王保保開幹,想想這畫面就挺美的。

再說了,當時的明軍北伐進展神速,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天下還是不是元朝的還真不好說。既然大局不明朗,爲何不保存自己的實力,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靜待天下的大變呢?

只要手中有兵,地盤兒沒有了,還可以搶回來。要是兵沒了,再多的地盤兒遲早都是別人的。這纔是四大軍閥大踏步撤退、放棄關中的真正原因。

再來看看徐達、常遇春率領的北伐主力部隊的情況。

由於傅友德早已攻下東昌,徐達、常遇春的大軍很快便在東昌與傅友德的大軍順利會師。會師之後,大軍繼續向東北方向進軍,連克德州、滄州二地。這個時候,已經是洪武元年的閏七月了。

與此同時,王保保也取得了重大戰果。當然這個重大戰果並不是來自於與明軍的交戰,而是來自於昔日的叛將貊高、關保。王保保在與昔日的兩名部將的交戰中大獲全勝,生擒了這二人。

早在三個月之前,元廷之中便有不少人建議元順帝,立即下旨恢復王保保官職,並好生安撫他,讓他帶兵勤王。但元順帝卻是個顧及面子的人,這才削去王保保官職半年而已,又立即恢復,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麼?

而且元順帝還有一個更大的顧慮就是,倘若自己真的下旨恢復王保保官職,並讓他帶兵勤王,要是這王保保不搭理自己,那又怎麼辦?那樣豈不是更沒面子?

正是有了這麼多顧慮,元順帝並沒有立即下旨恢復王保保的官職。但元順帝也不是傻子,眼下明軍攻勢甚猛,再不與王保保言和,恐怕爲時晚矣!

元順帝遂命令幾名與王保保私交不錯的官員,私底下去探一下王保保的口風,看其是否願意率兵勤王。

當元順帝派來的人以私人身份與王保保會晤,探討雙方再度合作的可能性之時,王保保的心腹幕僚當即分化爲兩派。

其中一派自然是竭力反對此事,他們的理由可以用一首現代流行歌曲《愛情買賣》的歌詞來概括——當初是你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又要用真愛,把我哄回來。愛情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讓我掙開,讓我明白,放手你的愛……

當然,還是有另一派是贊成此事的。畢竟大家是同根同源,在這關鍵時刻,不能做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兩派各有各的理,但當時的王保保更加傾向於反對派一些。他認爲,即使與元順帝言和,也應該要等待更加有利的時機,先讓明軍跟元帝多鬥一會兒。雙方互相消耗得越多,局勢就對自己越有利嘛!

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七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
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七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