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25040276、阿琳君、huigeforever、默難沉寂、抹兩抹油兄弟的月票和捧場。
求訂閱支持,小船多謝。
~~~~~~
清晨,天色還未放亮,崇禎皇帝便已經起身來。
簡單洗漱完畢,草草的吃了幾口早飯,崇禎皇帝便帶着護衛、儀仗,急急趕到了廣渠門的城頭之上。
大戰即將開啓,身爲天子,他絕不能放過哪怕是一個細節!
他必須要讓天下人都看到,他皇明天子的威嚴和正統!
關寧軍陣中,袁督師也早早就起身來,事實上,昨夜,袁督師近乎一夜未眠。
雖然表面上淡定無比,但這事情,畢竟實在是有些太大了,簡直是可以滔天啊。
即便袁督師的心理素質再好,但若說是不緊張,那又怎麼可能呢?
他一遍又一遍的梳理着他的計劃,直到確保萬無一失,再沒有任何一點紕漏,這才稍稍放下心來,簡單洗漱,吃了幾口早飯,便來到了高高的指揮台上,查看後金軍的陣勢。
此時,袁督師最大的依仗,便是他判定,皇太極此次入關,逼臨京師,並不是爲了真正的攻克京師城池,而是過來對大明耀武揚威。
因爲以京師城池的縱深和防禦,別說皇太極只有四萬人了,便是四十萬,也絕不可能輕易破城。
當年,京師城池,不是沒有面臨過幾十萬、甚至是近百萬異族大軍圍城的時候,但那又能如何?
僵持幾天,這些卑賤的蠻夷們,不照樣都是灰溜溜的退兵了?
尤其是此時,有關寧軍的兩萬餘精銳騎兵,再加之有京營強大的火器作爲輔助,袁督師非常堅定的相信,只要他能把皇太極這跳樑小醜打疼了,皇太極便絕不可能敢再亂來。
要知道,後續、連綿不斷的勤王兵力,很快就會趕到京師城下。
若是皇太極還不知好歹,那~,他來的容易,想走~~,可就絕沒有那麼容易了。
如此,天子就在觀戰,他袁督師大發神威,到那時,天底下,又有誰?還有誰?敢違抗他袁督師的威勢?
某種程度上,這倒真不是袁督師自大。
有着在遼地十餘年的辛苦經營,加之他親自監督、修造了寧遠城。
又有着在寧遠城這幾年幾次大戰的歷練,也包括從李元慶、祖大壽、左輔、朱梅、趙率教這些人,這些當世之將領身上,學習到的軍事知識,在防守方面,袁督師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
此時,明軍不但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更有天子親臨,將兵效命,這場仗還沒開始打,他袁督師其實就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
只不過……
任何事物的發展,不可能總是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啊……
在天色放亮後,後金軍陣營中,率先開始有了動作。
一口口大鍋,正不斷的沸騰翻滾着,嫋嫋的炊煙和肉香氣,竟自隨着北風,飄到了這邊的關寧軍營地中。
大約五六個牛錄,三千多人的兵力,正在快速集結、披甲,看模樣,是要準備發動攻勢了。
這時,祖大壽快步攀上了指揮台,急急來到了袁督師身邊,“督臣,韃子看模樣是要攻城了啊。”
“慌什麼?”
袁督師極爲不悅的看了祖大壽一眼。
“呃?是。”
祖大壽也反應了過來,忙恭敬侍立一旁。
袁督師這才收回了凜冽的目光,淡淡道:“祖將軍,依你的觀察,韃子想要填平壕溝,需要多久?”
祖大壽想了一下,這才道:“督臣,咱們挖的壕溝雖多,但並不深。若是韃子放開了速度來填,怕,中午之前,他們就應該能清出道路。但……但這些壕溝,只是防騎兵有好效果,防韃子的精銳步甲,卻是……”
袁督師冷冷一笑,“此事,本官心中自有計較!祖將軍,韃子兩翼的哨探遊騎,本官就交給你了!”
“是。”
祖大壽怎敢反駁?趕忙恭敬離去。
…………
辰時初,七點出頭。
後金軍這邊率先有了動作,五六個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的牛錄,簇擁着近萬餘人的漢人百姓奴隸,拿着鐵鍬、扛着沙土袋,哀呼慘嚎的被推到了前線。
稍有動作慢的,輕則被身後的韃子步甲抽鞭子,重則,直接被韃子拿刀砍殺!
這仗還沒開始打,濃郁血腥氣味,已經開始瀰漫在了上空。
“這些卑賤的狗韃子啊!竟然,竟然膽敢如此對待我大明的子民啊!真是該千刀萬剮,真是該千刀萬剮啊!!!”
城頭上,崇禎皇帝哪裡見過這種場面?一時間,不由暴跳如雷。
周圍一衆閣老權貴們的臉色也都不好看。
雖說這種事情,通過各方面的渠道,他們早就有所耳聞,但真正看到這種事情發生,此時~,卻還是第一次。
王承恩今天的精神頭有些不太好,他的右眼皮一直在偷偷的跳。
華夏民間一直有句老話,‘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這讓王承恩的心裡總感覺有些異樣,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但此時這種關節,他是絕不可能說出來的。
忙小心規勸着崇禎皇帝道:“皇上,您先息怒,息怒啊。這些狗韃子,本就是茹毛飲血的蠻夷。等一會兒,咱們一定要讓他們嚐嚐咱們大明王師的威嚴!”
崇禎皇帝只感覺他的臉,在被皇太極活生生的用力抽啊。
這種事情,若是他天子看不見,也就算了,但此時,血淋淋的現實就擺在了他的眼皮子底下,他又怎的能視而不見?
好在,王承恩畢竟老成持重,他的話,讓崇禎皇帝心裡稍稍放下了一些,也有了個臺階下,忙狠狠的啐道:“大伴說的好!等下,咱們一定要這些狗韃子,好好嚐嚐咱們王師的厲害!”
此時,明軍、後金軍雙方陣營相隔的很近,不到三裡地,地勢又極爲平坦開闊。
不多時的功夫,後金軍的大流已經推到了明軍前哨陣地一里之外。
袁督師對這種情景早已經習以爲常,黝黑的小臉兒波瀾不驚。
但身後,他的一名幕僚卻忽然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忙小心提醒道:“東翁,若,若是等下,這些狗韃子,要用這些百姓來當炮灰,咱們又當如何……”
袁督師卻不疾不徐,淡淡一笑:“若不讓天子知曉韃子的兇殘,他又怎知道遼事之危?”
“這……”
幕僚登時啞口無言,也不敢再多說什麼,趕忙小心退到袁督師身後,小心打量着整個戰場的局勢。
今天的天氣並不是太好。
剛剛過了辰時,大概九點多出頭,並不算強烈的太陽忽然躲進了雲層裡,風勢也停了下來,整個戰場上,開始瀰漫起了一層淡淡的霧霾。
一時間
,整個戰場的能見度登時低下來不少。
雙方戰陣倒沒什麼,但廣渠門的城頭上,一衆隨侍天子的人羣卻登時有些燥亂。
有大佬趕忙勸解道:“皇上,這天氣不好,若是久留此地,難免不會發生變故。還請皇上早些回宮坐鎮,前方將士們,纔可更爲安心效命啊。”
“對,對。皇上,前方危險,韃子兇殘,您是萬金龍體之軀,可不能輕易以身犯險啊!”
“皇上……”
身邊登時掀起了勸解的狂潮,崇禎皇帝本就心情煩悶,一時不由更爲暴躁:“都給朕住口!朕是天子!我皇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們休要再勸!今日,朕心意已決,定要在這裡,觀看我王師威嚴!”
“這……”
身後一衆王公大佬們登時無語。
但皇上已經發了話,他們又還能怎麼辦?只得小心躲在了更爲安全的垛口之後,查探着前方的形勢。
因爲複雜連綿的溝壑地形,上午,後金軍這邊,註定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動作,只能是推土填溝。
不過,快接近午時時,原本愈演愈烈的霧霾,卻忽然被又乘勢而起的北風吹散,太陽又從雲層裡露出了頭,給整個天地帶來了更多的光明。
崇禎皇帝不由大喜,哈哈大笑道:“看到了麼?連老天爺,也站在我皇明這一邊啊!”
身邊一衆王公大佬們又怎的能放過這種機會,紛紛馬屁聲不斷,不斷找尋着崇禎皇帝的G~點。
但這時,後金軍的推土攻勢,基本上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主要是皇太極此時也很急,這些漢人奴隸們,昨夜,根本就沒有得到絲毫的休息,一直在加班加點的幹活。
加之這幾日天氣不是特別冷,整個腳下的泥土,並沒有被凍結實,這些奴隸們挖起土來,並沒有想象中的費力。
而袁督師在設計這些溝壑的時候,主要就是爲了防禦後金軍戰馬的突襲,而並不是爲了防備步甲,所以溝壑挖的不深,此時後金軍填起來,也不用這般費力。
某種程度上,雙方似乎有一種難言的默契。
此時,後金軍已經在主戰場一里之外,堆砌了一道高高的輔助防禦土牆,在這土牆前後,還有不少進攻性的高矮土牆。
遠遠看去,高高低低,錯落紛雜。
看着似乎是有些不好看,但有明眼人已經看明白,這些土牆的作用。
這時,隨着天氣轉爲晴朗,皇太極也登上了後金軍陣中,剛剛搭建好的指揮台。
不過,相對於明軍、袁督師的指揮台,皇太極的這個觀察點,要更靠後。大概在正面戰場三四里之外。
他還是非常忌憚~~,明軍紅衣大炮的威勢的。
此時,與衆人想的不一樣的是,後金軍並未讓這些已經疲勞辛苦了一上午的漢人奴隸們,直接衝上來當炮灰,而是把他們驅趕到了戰場兩側,讓他們自己哭叫着返回後金軍大營。
看到這一幕,袁督師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來,這~,這是皇太極要當着大明天子的面,收買漢人的民心麼?
但他還來不及多想,後金軍方面,激昂的衝鋒鹿角號鳴聲,已經刺耳的響起來。
不多時,約莫有兩三千人的披甲人、蒙古人,如同五花八門的豔麗潮水一般,順着土牆,激昂着、怒吼着,蜂擁朝着明軍陣地衝過來!
大戰,一觸即發!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