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

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

舉子們正冥思苦想,奮筆疾書時,幹安宮內的皇帝也在忙碌。

王庭鶴主持的土地清查,每天都有最新情況反饋,這些他都要認真查看。

除此之外,安置流民已在具體實施,河西與河東兩郡不斷有人口遷入,想來今年的春耕不會耽擱。

除了這兩件事,西北的事也在持續變化。

胡人動遷部族越來越多,雖然他們在清剿草原喪屍,但其巨大的吃喝壓力,極有可能導致其向關內進軍。

畢竟關內既安全又有糧食,反正都要死很多人,爲何不死在戰場上呢?

以上三件事,都是極其重大之事,需要趙延洵每天跟進情況,並對重大事項做出指示。

處理完以上三件事後,今日趙延洵還要安排一件大事。

此刻,謝孝方站在大殿內,正聽着趙延洵講述情況。

“謝卿,丈量田畝之重要性,無需朕多言了,想必你已清楚了!”趙延洵平靜道。

如今丈量土地,京畿郡已進行大半,南陽郡淮陽郡也在開始推行,不出意外今年內可以完成。

實打實的說,能在今年能清完這個三個郡,速度已經算快了。

之所以選這三個郡,是因爲他們被喪屍禍害過,地主官紳們損失慘重,無法形成太大的阻力。

事實上,整個中原都是如此,相較而言比南方要容易些。

“臣明白!”謝孝方此刻有些忐忑。

他現在只想回家抱孫子去,根本不願意摻和這些是非,只可惜趙延洵不放過他。

“如今中原已在開始清查,而南方五郡還未推行,朕打算派老成持重之人,去江西郡主持清查天畝事宜!”

南方五郡,一起搞一方面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則是阻力會極大,所以只能挑一個郡試點。

江西郡位於南方中心,用來開刀最合適不過。

“謝卿本是南方人,之前又在南方查案,對南方情況瞭如指掌,朕認爲是最合適的人選!”

說完這話,趙延洵盯着謝孝方的眼睛,接着說道:“卿以爲然否?”

這是最壞的結果,謝孝方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躬身答道:“老臣遵從皇上旨意!”

“既如此,謝卿就挑起這副擔子吧!”

“朕會派專人協助你,江西鎮守太監也會幫你,卿按部就班發號施令即可!”

如果真是發號施令就能行,那十個人都可以主持此項事務。

問題的關鍵在於,命令發佈之後的執行,已經執行時的監督和糾正。

而在這一過程中,得罪的人必然不少,漫天彈劾定然是少不了的。

“臣遵旨,多謝皇上!”謝孝方一臉真誠。

“謝卿去了不必着急,要認真謀劃運算,認要多和當地人講清情況,分析利害關係!”

這句話的重點在“利害關係”四個字上。

王庭鶴清查天畝時,有些人不識時務,煽動百姓作亂阻撓,最終主使者全被砍了腦袋,然後家產充公族人流放。

而這些,則是阻撓官府最蠢的法子,更難的是謊報虛報瞞報天畝,甚至有些官紳還和地方官府勾結,只叫人防不勝防。

對這些人的處置,朝廷一直都比較嚴厲。

所以趙延洵纔會說,讓謝孝方給那些人說清厲害,不要搞到最終人財兩空的地步。

“臣明白!”

趙延洵目光變得隨和,只聽他淡淡道:“今年之內,你若能把江西的差事辦完,交旨時若有所請,朕無有不準!”

這句話的意思謝孝方聽懂了,所以此刻他很激動。

只要辦完這件差事,他就可以平安落地,回家過安生日子去了。

“叩謝皇上隆恩!”謝孝方大禮參拜。

“去吧,好生準備一番,三天後就出發!”

“是!”

待謝孝方離開後,吳宏走進了大殿,稟告說三法司大臣覲見。

這些人的到來,趙延洵微微有些意外,他本以爲還得過個七八天,稅賦一案纔會到總結的時候。

“讓他們進來!”

“遵旨!”

沒一會兒,左都御史周承平,刑部尚書溫宗國,大理寺卿嚴培基進入大殿。

“臣等叩見皇上!”

“免禮,平身!”

“謝皇上!”

待幾人起身後,趙延洵問道:“今天一同過來,所謂何事?”

“啓稟皇上,關於賦稅舞弊一案,各地方案情已基本審結,大批輕案臣等已經處置……”

“唯此番牽涉重大案情,刑部不敢自專,乃擬刑法請皇上御覽!”

說完這話,溫宗國將手中公文高舉,吳宏立刻上前將其接過,然後送到了趙延洵的案頭。

趙延洵也不遲疑,翻開公文就查看起來。

這一份公文,足足有五十多頁,上面記述了罪行嚴重的豪族,刑部給出的意見多數人砍頭,然後家產充公家人流放。

按照以往慣例,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處置結果,甚至連這種案情都不會發生,如今情形都是拜趙延洵所賜。

看到最後,趙延洵拿起硃筆,在公文最後寫下了個“準”字,決定了涉案七十多個大族的命運。

吳宏重新收起公文,然後將其交還給溫宗國,這件事就算了了。

緊接着,大理寺卿嚴培基開口道:“啓稟皇上,近期嚴查之下,所牽涉四品以上官員,共有八人……”

“臣等不敢擅自緝拿審訊,請皇上聖裁!”

說完這話,嚴培基遞上了公文。

在此之前,地方和朝廷上,已有兩百名官員爲此被罷官,其中不少人受到了嚴懲。

而這些人,品級都在四品之下。

即便如此,在處置這些人的時候,大理寺都格外謹慎,何況眼下要動四品以上的官兒。

“禮部侍郎吳嘉羿,通政使司左通政張有繁,南陽布政使周穆諶……”

這些人都是中央高官,在他們上面除了六部尚書,就只剩幾位內閣大臣了。

想到這些人也涉案,而且乾的是欺上瞞下之事,趙延洵心情有些不爽。

拿起硃筆,趙延洵寫下:即刻緝拿,着三法司嚴加問罪!

隨後,公文回到了嚴培基手中。

趙延洵沉聲道:“照此辦理,嚴加審訊,着重治罪,務必以此警示百官!”

“遵旨!”

事實上,本次案件牽涉範圍如此之廣,處置人數如此之多,已在全國範圍內起到了震懾。

從他繼位到現在,先是對勳貴逆臣動手,後又對南方豪族下手,如今又借稅賦案對官紳治罪……

粗略估算,自趙延洵入主京城,幾次大案辦下來,被砍頭流放抄家的人,已超過了十萬。

這才一年不到,就有十萬人被施以重刑,這無疑是個很誇張的數字。

即便這些人罪有應得,但也反映出趙延洵手段暴虐,往後一個“暴君”評價少不了。

看着周承平幾人離去的背影,趙延洵想到了後人評說,一時間不由感到悵然。

此刻的他,很理解前世那位朱皇帝,有些人不收拾真的不行。

“古今暴君,唯洪武與洵爾!”趙延洵低聲自嘲。

(本章完)

第701章 言必稱九叔第720章 使西南第594章 決斷第896章 卯足了勁兒第649章 雍王是神棍?第497章 官員到第794章 王府之衰第468章 陷阱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623章 昌金縣第535章 錢家莊內第577章 賜福第836章 會試第464章 視察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36章 小衝突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146章 賜酒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773章 援軍第190章 去官道盡頭第373章 王爺到第131章 二階系統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34章 議侍衛事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359章 覲見第443章 平亂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16章 欽天監第520章 汲取教訓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878章 得靠學生第811章 衛所軍第236章 方向錯了第905章 還施彼身第787章 忠犬第814章 劫了他第861章 是要把鍋甩給朕?第172章 王妃請罪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644章 兵諫第390章 整軍第37章 鉗制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197章 入夜第506章 滿倉第902章 夜半第870章 公審1第785章 我殺的第460章 親自過問第859章 不粘鍋第722章 濟水西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818章 罷官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563章 奪隕石第937章 劉家堡1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589章 談判第583章 夜動第633章 窮途第437章 亂起2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823章 玉芙宮言第491章 殺喪屍1第735章 城牆上第809章 皇帝的衣服第536章 路上第328章 教誨第578章 覲見第908章 矛盾第441章 北進第232章 皇帝問疾第910章 宴會第473章 西北的消息1第781章 竟如此之強第665章 伏闕以拜第734章 劍指京城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940章 離元陽2第325章 慰問第561章 “轟隆”一聲第375章 動手第642章 飛石第548章 祈福第594章 決斷第858章 暈厥第124章 兵權第321章 除夕夜1第644章 兵諫第391章 爆炸1第872章 議事第37章 鉗制第832章 擺一道第797章 宣詔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591章 鄉巴佬的厲害
第701章 言必稱九叔第720章 使西南第594章 決斷第896章 卯足了勁兒第649章 雍王是神棍?第497章 官員到第794章 王府之衰第468章 陷阱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623章 昌金縣第535章 錢家莊內第577章 賜福第836章 會試第464章 視察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36章 小衝突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146章 賜酒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773章 援軍第190章 去官道盡頭第373章 王爺到第131章 二階系統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34章 議侍衛事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359章 覲見第443章 平亂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16章 欽天監第520章 汲取教訓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878章 得靠學生第811章 衛所軍第236章 方向錯了第905章 還施彼身第787章 忠犬第814章 劫了他第861章 是要把鍋甩給朕?第172章 王妃請罪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644章 兵諫第390章 整軍第37章 鉗制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197章 入夜第506章 滿倉第902章 夜半第870章 公審1第785章 我殺的第460章 親自過問第859章 不粘鍋第722章 濟水西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818章 罷官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563章 奪隕石第937章 劉家堡1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589章 談判第583章 夜動第633章 窮途第437章 亂起2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823章 玉芙宮言第491章 殺喪屍1第735章 城牆上第809章 皇帝的衣服第536章 路上第328章 教誨第578章 覲見第908章 矛盾第441章 北進第232章 皇帝問疾第910章 宴會第473章 西北的消息1第781章 竟如此之強第665章 伏闕以拜第734章 劍指京城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940章 離元陽2第325章 慰問第561章 “轟隆”一聲第375章 動手第642章 飛石第548章 祈福第594章 決斷第858章 暈厥第124章 兵權第321章 除夕夜1第644章 兵諫第391章 爆炸1第872章 議事第37章 鉗制第832章 擺一道第797章 宣詔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591章 鄉巴佬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