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視察

嶺南府城一家車馬店二樓。

一個身材高大,濃眉大眼的中年男人立在窗前,望着樓下過去的雙頭馬車,以及馬車前後簇擁的上百騎親衛。

別說那線條流暢、身姿矯健的上百匹高頭駿馬,看得他這個常年帶兵的人都眼熱。

等隊伍遠去,他開口問道:“這輛馬車就是謙王妃的座駕?”

車馬店的老闆姓江,單名一個東字,是嶺南本地人,他也是一次外出跑商時結識了這位朋友。

江東聽了他的話,回道:“對,謙王妃出門從不掩藏自己的行蹤,每次出門都是如此大張旗鼓。她雖然張揚,但每次帶的親衛至少不會低於一百騎。”

沙玉樑聽了他的話,在心裡翻了個白眼,他來嶺南又沒有打算搞暗殺,況且,謙王妃與他無冤無仇,他暗殺她幹嘛?

江東坐回桌邊,親自提起茶壺爲他添了茶水,“沙兄,過來坐,這種天氣站在窗邊風吹來還是有點涼了。”

沙玉樑聞言,迴轉身坐了下來,他端起茶盞喝了口熱茶潤潤嗓子。

他是邊將出身,從懂事開始就一直生活在邊疆,殺敵他從不畏懼,慢慢的他在軍營闖出了些名氣。

只因出身不好,心直口快,沒有世家將領那麼多花花腸子,在邊疆軍營裡一直備受世家將領的排擠!

前幾個月更過分,因和叛軍的一場戰役,他受傷倒在戰場上,邊軍連戰場都不打掃就直接報了他陣亡。

等他從戰場爬回去才知道已經上報。

那些出身高貴的將領互相推脫,無一人幫忙將奏報攔下來。

於是,在邊疆略有些名氣的猛將,就這樣被陣亡了。

沙玉樑一氣之下,離開了軍營,回到邊城的家。

只因他已經‘陣亡’,活生生的人站在世上倒成了黑戶。

再加上白災嚴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帶着家人來南方投靠江東。

江東喝了口茶,想起北方的災情,說道:“聽沙兄說起北方的情形,只怕再過不了一個月,那些逃難的難民就會到達嶺南。”

沙玉樑估算一下那些難民的腳程,“速度快的差不多年後就會到達嶺南,屆時各地城外又是目之所及全是難民人頭。”

江東心情沉重的點了點頭:“難民來了,官府肯定會想辦法安置,到時沙兄就趁着這次機會重新上個戶籍,在嶺南落戶安家。”

沙玉樑知道自己沒戶籍不行,便沒有反對,“到時只怕又要麻煩江老弟了。”

“依我倆的關係,太客氣了着實見外,當年在邊境,要不是你出手救了我,我可能早就成爲一捧黃土了。”

當初沙玉樑帶着一小隊將士救了他,江東對他的印象極好,後來慢慢接觸,對他的人品更是放心。

江東一直想着怎麼報答救命之恩,這不,機會來了。

江東吃了口點心,又喝了口茶,問道:“沙兄,你打聽王妃的行蹤是想投靠到王妃麾下?”

沙玉樑擡了下眼皮,微微蹙眉道:“據我所知,王妃手下除了她自己的親衛營並沒有兵馬?”

江東聽了他這話,嗨了一聲,“王妃手上的確沒有掌軍權,但是他親兒五爺手上可是握了五萬兵馬,這五萬兵馬可是直系隊伍!若不算邊軍,他手上的兵馬和謙王手裡的兵馬相差無幾!”

沙玉樑狐疑問道:“他手裡握了一支重兵,謙王對他放心?”

江東聽了,嘿嘿一笑:“這隻能說明我們王妃御夫有術。”

“御夫有術?連王爺夫妻間的事你都知道?”沙玉樑明顯不信。

江東指了指窗外,“坊間傳言,王爺對王妃那是百依百順,我不是第一個知道的,坊間百姓都知道。”

“坊間傳言你也敢信?”

“無風不起浪,必然是王爺寵愛王妃纔會傳出這種閒話。”

江東住在府城可是知道王妃經常外出,如果王爺不寵愛她,會讓她經常外出拋頭露面?

沙玉樑只懂帶兵打仗,對於治理地方是一竅不通,雖然不懂,但聽謙王在京城的名聲,以及來了嶺南所做的一些事,要他來說:功過各摻半吧。

就說近來嶺南大修水利以及城北那一片建築羣,如此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極不符合亂世之生存法則。

“糊塗啊!朝廷放棄京畿地區,選擇南遷的那一刻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禹朝已進入了王朝末年!亂世年月,廣積糧,高築牆,多攢錢,這纔是正解。”

說着,他指了指北方,“可你看看,大興土木,在城北建了半個城,可是這些除了方便百姓,還有什麼用?如果叛軍攻過來,那些剛新建好的房子有可能又成爲一堆廢墟!”

江東起身去看了眼門外,沒發現有人才放心的坐了回來,“沙兄,你有些杞人憂天了,這些事有王府操心着,我們不聊這個話題,不聊這個話題啊!”

——

夏婧的車隊在新府衙門前停了下來。

“王妃,到府衙了。”

紅梅跳下馬車爲夏婧打簾子。

夏婧下了馬車徑直進了府衙。

“王妃來了。”謙王看見夏婧進入書房,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

他從案桌後面走了出來,“王妃是想先休息一會兒,還是馬上去糧倉?”

夏婧走進入書房,並沒有坐,而是說道:“先去倉儲區瞧瞧再說。”

“那就走吧。”謙王率先往外走。

夏婧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府衙的倉儲區,是重新劃出來的區域,爲了防火防盜和府衙是分開管理的。

府衙往後大片區域都是劃分下來的倉儲區,這片區域夏婧也佔了一部分地盤,興建了不少糧倉。

這次過來就是來視察糧倉的使用情況以及新建糧倉的進度。

“王妃,這圍牆橫在這兒是不是礙事還多此一舉?”謙王指着將倉儲區橫斷的圍牆問道。

“這是倉儲區的界線,怎麼會礙事?”

夏婧笑看着他,一邊倉儲區歸屬是夏婧,另一邊是謙王,或者是嶺南的倉儲區。

謙王在兩人之間比劃一下:“我們是一家人,有必要分的這麼清楚嗎?”

“親兄弟還明算賬,我們之間分清楚點好,免得府裡幾房爭風吃醋,弄得家宅不寧!”夏婧說這話時,嘴角明顯勾起了一抹譏笑。

這抹笑容被謙王收入眼底,弄得他啞口無言。

他想說,其他幾房都沒有倉儲區,只有你有,你就不怕其他幾房吵翻天?

其實夏婧倉儲區並非分了府衙的地皮,是她前期買的地皮,只是將靠近府衙的這片地預留了出來,就是爲了建立糧倉。

之所以要在中間建圍牆,就是爲了將王府和她劃分的清楚明白,免得以後掰扯不清。

這時,丁大強跑了過來。

“見過王爺,見過王妃。”

夏婧讓他免禮,問道:“新建的糧倉現在進度怎樣?”

“正在做收尾工作,過兩天就可以投入使用儲備糧食了。”

“如此甚好!”夏婧笑了,“過兩日,遠航的船隊也該回來了,你這邊的糧倉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夏婧有時覺得現在的自己並不像自己,都學會憂國憂民了。

可天下百姓的日子苦啊,難啊!

在她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她不做點什麼,良心難安啊!

北方白災,不管難民會不會逃來嶺南,她提前做好準備總不會錯!

爲了讓嶺南不缺糧食,她早前就安排了船隊去殖民地收購糧食,這次回來的船隊已經是第三次運糧回來了。

當然,謙王如今也有自己的船隊了,這次聽從夏婧的安排,他的船隊也運送過兩次糧食回來了。

不管在什麼時候,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視察了倉儲區,對糧食儲備和安全防備滿意後,謙王和夏婧一起乘車去了郊外軍營。

馬車上,謙王看着閉目養神的夏婧,問道:“王妃,如今你的鐵工作坊燧發槍的產量如何?”

夏婧閉着眼睛似睡着了,但聽了他的話,還是開口答道:“還行,通過技術改進,如今製作速度已經提上來了。”

主要是很多工序都可以流水線製作,這就大大加快了製作速度。

謙王聞言眼睛亮了,用商量的語氣說道:“本王聽小五說,他的隊伍已經近一萬人配備了燧發槍,看在咱夫妻一場的份上,年後能勻五千燧發槍出來嗎?”

夏婧聽了他的話,不由的睜開了眼睛,“王爺,我的員工們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回家了,過年期間即使工作再忙,我也得給他們回家團圓的假期。”

“至於你說的五千燧發槍,我只能說我們盡力而爲,年後製作了多少給你多少!”

謙王不敢有意見,能得到她一個承諾已經萬分感謝,“那本王在這裡先謝過王妃。”

夏婧抿脣笑了笑:“不客氣。”

到了軍營,謙王先跟着夏婧進了小五的營地。

小五聽說謙王和夏婧來了,趕忙屋子裡跑了出來,“父王,母妃,你們怎麼來了?”

謙王笑道:“我們來看看你。”

練兵場上,都是活力四射的將士,他們的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力量。

“真正算起來,除了原先王府的護衛,如今營地裡的將士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對於訓練他們進展如何?”

面對夏婧的詢問,李承睦立刻回道:“每天都是按時按量完成任務,只是新兵到底還是新兵,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訓練出來。如果想在短時間內練出一支強軍,那麼只能用火器,不但能縮短訓練時間,而且不用和老兵比拼體力。”

謙王聽到李承睦講得頭頭是道,欣慰的點了點頭:“帶兵打仗之將軍,最忌諱的就是令行禁不止,賞罰不清不楚,你若想當好這支隊伍的主帥,這些忌諱一定要牢記!”

李承睦嘿嘿一笑:“兒子記住了,我所領的隊伍,不說所向披靡,至少會做到軍法森嚴,令行禁止,軍功更是無人敢冒領。”

謙王故意追問:“你怎麼就知道無人敢冒領?有可能是誰冒領了而你不知道呢?”

“我的麾下,但凡參加戰役的將士,只要斬首一級就有賞銀二兩,你說誰會跟銀子過不去,放着軍功讓別人去領?”李承睦得意。

謙王聽了這話,便傻了!

在他的印象中,大禹朝拖欠軍餉是常態,應得的軍餉都不能按時發放,上面的人誰還會關心將士們的功勞不功勞。

當初他在發軍餉時,心裡還在想,“看,他超過了朝廷,比朝廷還會治理地方,至少朝廷發不出軍餉,他這邊能按時發放。”

爲什麼朝廷總是吃敗仗,大多是將士吃不飽穿不暖,身體弱的能被風吹走,可想而知,如此戰鬥力如何打勝戰?

謙王自認爲按時發軍餉已是件了不起的事了,但與夏婧一對比,他今晚可能又得失眠了!

夏婧直接現銀獎勵,大大刺激了將士們的士氣。

將士們都盼着能上戰場殺敵,殺敵發財,殺敵升官!

謙王轉頭問夏婧,“你這樣砸錢,就能砸出一支強軍?”

夏婧搖頭:“強軍怎麼可能會如此容易就訓練出來,立杆見影的賞銀是爲了更好的刺激將士們的士氣,暫時提高隊伍的戰鬥力。”

強軍必須是各方面都要抓嚴,精神面貌、技能體能、精良軍械等等提升了,那這支隊伍也就提升了。

若步入火器時代,那麼軍械精良佔了主導地位,軍械不精良,那麼等於將兵士暴露在敵人的武器下,隨時生命都會受到威脅。

謙王聽了她的話,嚴肅的表情下,暗暗鬆了口氣,面對強勢的母子倆,謙王感覺壓力山大。

想到母子領兵的賞銀,他又問道:“按你們所說的算起來,可要不少銀子,據本王瞭解就算加了王妃的礦山產出和鹽田產出,也勉強夠養這支軍隊,賞銀從何得來?”

一聽這話,夏婧忍俊不禁,“王爺,你別告訴我,你不知道海外的殖民地,許多地方都是有礦產的,比如鐵、銅、金、銀等等,隨便找着一處,就能夠養不知多少兵馬!”

“.”謙王眨了下眼,他還真沒有往地底下想過,早知如此,他的船隊出海時,就交代他們探聽下礦產了。

他的船隊,每到一個地方,首先想到的是糧食,其次纔是財物。

沒成想王妃的思維比他們還活躍,直接想到的是地下礦產上去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

謝謝被黑的書友不停的重新簽到、淼淼紫、45.仰望,你曾經的單純、心如止水、知足常樂、ChaoQiong、周娟、黎花飄雪、書友314502、*靜*惜緣的推薦支持~

第85章 遇襲第178章 疏忽第67章 存疑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112章 意想不到第50章 其心可誅第41章 各顯神通第86章 詆譭第82章 雁城第302章 回程第75章 夏家人第148章 出了事第266章 計劃第97章 到達,出人意料的嶺南府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4章 罷官第198章 寒心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14章 奪財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244章 回京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2章 棄城而逃第55章 沉迷第210章 夜襲第196章 徵兵第202章 離開第219章 離京第8章 突發情況第134章 溫飽問題第192章 攻佔第82章 雁城第75章 夏家人第47章 老祖宗第1章 初來乍到第23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08章 甩手掌櫃第229章 演戲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42章 剿匪第14章 奪財第256章 持續震驚中第302章 回程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50章 其心可誅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47章 老祖宗第278章 袁家人進京第165章 攻佔乂安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20章 下金蛋的母雞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24章 牙尖嘴利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6章 掣肘第125章 一直處於破財的狀態第39章 訓媳第149章 一個頭兩個大第218章 追擊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71章 怕她翻臉第266章 計劃第33章 深藏不露第116章 針對第244章 回京第207章 周旋第50章 其心可誅第70章 到達陸縣第200章 養兒一百,長憂九十九第157章 大捷第220章 對峙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232章 潰敗第225章 彈盡糧絕已不遠第73章 誰寵出來的誰頭疼去第81章 做戲第303章 原來如此打算第289章 抽調兵力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75章 最後的防禦第60章 志高才疏第67章 存疑第272章 軍戶戶籍改革勢在必行第261章 俘虜第175章 商機第271章 入京第68章 睚眥必報第27章 蹊蹺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9章 偏寵第6章 現身第212章 痛罵第302章 回程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259章 敵軍叩邊第40章 燎泡第218章 追擊第167章 借船第157章 大捷
第85章 遇襲第178章 疏忽第67章 存疑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112章 意想不到第50章 其心可誅第41章 各顯神通第86章 詆譭第82章 雁城第302章 回程第75章 夏家人第148章 出了事第266章 計劃第97章 到達,出人意料的嶺南府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4章 罷官第198章 寒心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14章 奪財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244章 回京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2章 棄城而逃第55章 沉迷第210章 夜襲第196章 徵兵第202章 離開第219章 離京第8章 突發情況第134章 溫飽問題第192章 攻佔第82章 雁城第75章 夏家人第47章 老祖宗第1章 初來乍到第23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08章 甩手掌櫃第229章 演戲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42章 剿匪第14章 奪財第256章 持續震驚中第302章 回程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50章 其心可誅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47章 老祖宗第278章 袁家人進京第165章 攻佔乂安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20章 下金蛋的母雞第60章 志高才疏第124章 牙尖嘴利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6章 掣肘第125章 一直處於破財的狀態第39章 訓媳第149章 一個頭兩個大第218章 追擊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71章 怕她翻臉第266章 計劃第33章 深藏不露第116章 針對第244章 回京第207章 周旋第50章 其心可誅第70章 到達陸縣第200章 養兒一百,長憂九十九第157章 大捷第220章 對峙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232章 潰敗第225章 彈盡糧絕已不遠第73章 誰寵出來的誰頭疼去第81章 做戲第303章 原來如此打算第289章 抽調兵力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75章 最後的防禦第60章 志高才疏第67章 存疑第272章 軍戶戶籍改革勢在必行第261章 俘虜第175章 商機第271章 入京第68章 睚眥必報第27章 蹊蹺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9章 偏寵第6章 現身第212章 痛罵第302章 回程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259章 敵軍叩邊第40章 燎泡第218章 追擊第167章 借船第157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