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硬筆威脅論

那的確是‘毛’筆,不過他卻是一根羽毛筆,根部被笑成了尖狀,而且要不是有墨水的痕跡,衆人怎麼也想不到這就是墨家子的毛筆。

“是的,你們可以叫他鵝毛筆,也可以叫他硬筆!”墨頓將手中的鵝毛筆展開說道。

衆人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一根小小的鵝毛竟然能夠書寫出如此優美的字體來。

“硬筆!”

劉宜年若有所思,如果如此的話,那他就真的能夠解釋爲何會寫出如此小的字體來。

在衆人的注視下,墨頓打開墨水瓶的瓶塞,輕輕的蘸了蘸墨水,在宣紙上輕輕的寫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可是墨頓前世最喜歡的詩句,乃是初唐才子駱冰王的詩句,此刻駱冰王還沒有出生,墨頓好不愧疚的拿來用了!

全詩字不多,墨頓一氣呵成,。

“真的能寫字!”

“和課業的字體一模一樣,看來這真的是墨家子寫的。”

“速度好快呀!”秦懷玉兩眼發光,他更關注的是寫字的速度,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有大量的時間來玩了。

“字好小,而且還很清晰!而且節省了更多的紙張,而且鵝毛更便宜。”有一些學子投入了所有的錢財賭墨頓輸,現在早已經破產了,毛筆和宣紙老貴了,怎樣省錢纔是王道。

“不行,這不是毛筆,根本不行!”熊茂林高聲的嚷嚷道。

“怎麼不行了,昨天夫子不是說不管用什麼方法,用什麼筆,必須在紙張上寫出工整的字體來,難道這字體還不工整,!”墨頓反駁道。

“呃呃!”熊茂材頓時啞火了,劉宜年也一臉的尷尬,是呀,他們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寫好字,至於用什麼筆寫,似乎不是重點吧!

其他國子監生也是一陣鬱悶,看來是沒有辦法在這個上面爲難墨頓了。

“字是不錯,這內容可就差強人意了!怎麼是歌波天清……,這些的是什麼呀!簡直是狗屁不通!”王凌眼珠一轉,一臉嫌棄的說道。

剛說完,卻發現周圍人用異樣的眼光,熊茂材輕輕的碰了他一下說道就:“應該是從左往右念!”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王凌艱澀的讀者,不由得臉色大變,墨家子竟然又寫出一首好詩來。

“好詩!”一聲喝彩從門外傳來,只見國子監祭酒孔穎達一臉讚歎的走了進來。

“祭酒大人!”劉宜年趕緊行禮道。

“祭酒大人!”

衆監生也紛紛行禮,墨頓也跟着躬身行禮。

孔穎達一進來,就拿起墨頓的鵝毛筆口中嘖嘖稱奇,又看了看墨家子的字,不由得將驚歎道:“沒有想到用這種簡單的羽毛竟然能夠寫出如此優美的字體來。”孔穎達讚歎道。

“祭酒大人,我正要向你稟報呢!這種字下官從來沒有見過,下官懷疑是一種新的字體。”劉宜年見多識廣,見到這種字體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驚豔。

孔穎達點了點頭,作爲一名書法大家,他也是研究過很多的字體,的確沒有見到過這種字體!

“不可能吧!”衆監生震驚,一個寫字奇醜無比的人,一夜之間竟然能夠開創了一個新的字體,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他們的眼前。

熊茂材簡直是羞愧難當,他一直吹噓自己勝過了墨家子,轉眼之間墨家子竟然成了開創一種書法的一代宗師,而自己就是那個跳樑小醜。

“橫細豎粗,筆端帶有鉤狀,應該是根據刻字改造而來!”孔穎達判斷道。

“祭酒大人英明!學生幼時家中貧寒,買不起紙筆,經常在沙盤演練,最終略有小成。”墨頓寫的是宋體,其真正的來源則是雕版印刷術的。

“用鵝毛做筆,簡直是奇思妙想!”孔穎達驚歎道。

“用烏鴉羽毛,孔雀翎更好,最主要鵝毛便宜!”墨頓說道。

鵝毛在平時宰殺的時候,都隨處丟棄了,造價極其低廉,當然比不了那動輒幾百文的狼毫,兔毫。

孔穎達拿起鵝毛筆寫出幾個字,雖然很青澀,用着很不習慣,但是他畢竟是苦練書法幾十年的人,稍微練習就能寫出不錯的字體來。

“又快,又小!節省紙張!”孔穎達滿意的看着自己的寫的字,豎起筆尖看着略微枯黃的筆頭,對比一下劉宜年的狼毫筆尖,拿起狼毫筆寫了同樣的幾個字,哪怕已經盡力控制了,依舊要比鵝毛筆寫的大很多,而且慢了很多。

“此物若能普及,當是天下學子之福音。”孔穎達說道。

“祭酒大人不可!此物若是普及,會造成大亂子的呀!”劉宜年惶恐道。

“一個鵝毛筆能夠造成什麼亂子!劉博士不要危言聳聽!”孔穎達怒喝道。

“下官怎敢亂說,祭酒大人請看墨頓的詩句!”劉宜年指着墨頓新寫的詠鵝說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孔穎達越讀臉色越是陰沉,墨頓所寫的字竟然都是橫向的,而且都是從左往右讀。而毛筆字所書寫的都是豎向的,從右往左讀,這簡直是和毛筆字完全對立的不同寫法。

如果鵝毛筆得到了普及,那市面上不是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書寫方式,的確會造成不少的動盪。

“墨頓爲什麼要這樣寫!”孔穎達凝重的看着墨頓。

“祭酒大人請看,鵝毛筆書寫的話,左手輕輕按住,右手書寫,從左往右書寫可以避免未乾的墨水沾在衣服上,祭酒大人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衣袖!”墨頓揮一下自己的衣袖乾乾淨淨。

孔穎達擡起袖子,看着上面的點點墨跡,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至少墨家子的解釋讓他放心,這時鵝毛筆的特性造成了,並不是可以針對毛筆書法。

“祭酒大人你看,如果社會上兩種書寫方法混雜,那將會何等的混亂。”劉宜年痛心疾首的呼道。

“夫子所言也的確是事實!”墨頓點頭贊同劉宜年的觀點,這讓孔穎達不由得有些稀奇。

“不過衆位何曾想過,你們爲什麼要從上往下,從右往左寫?”墨頓突然問了一個讓所有人措手不及的問題。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濟伏法第四十八章 儒墨之爭再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長樂公主懷孕第七百五十一章 度蜜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長樂悲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爆滿的郵箱第三百五十一章 螺絲和榫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文理之爭第九百四十一章 青龍真藥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鹽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醫家風波第三章 財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外十道計劃開始第九百九十九章 五姓七望隱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現世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沙漠行軍之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勝旱災第七百九十三章 救佛(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陰陽合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個牡丹花會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一百八十章 棋差一步公輸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棉籽到來(補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暢通長安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六百零二章 新兵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九百零五章 私塾和小學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二百二十六章 本性難移(補昨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農民工進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賜冰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籌備長安號第六百八十三章 推背圖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九百八十一章 合夥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月初二第一百零六章 拯救長樂公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田地城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脹的皇權第九百零二章 儒家的抉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繁榮和危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農藥第二十三章 墨頓當鮎魚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飛錢和匯票第五百六十九章 傷兵營來援 (二合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原色第八百六十二章 子錢家二東家武元爽第三百九十七章 玻璃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李治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仇不隔夜第二百三十七章 糧食儲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八百一十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流氓的代理人戰爭第二百六十二章 菠菜第九百零一章 相夫氏的堅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武將的落寞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百家共治第一千二百章 大唐花木蘭第四百一十章 參觀墨家村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靡後宮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九百二十八章 沈鴻才加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六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軍民兩用墨技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遠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唯物論和太陽中心說第四百六十五章 儒刊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濟伏法第四十八章 儒墨之爭再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長樂公主懷孕第七百五十一章 度蜜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長樂悲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爆滿的郵箱第三百五十一章 螺絲和榫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文理之爭第九百四十一章 青龍真藥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鹽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醫家風波第三章 財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外十道計劃開始第九百九十九章 五姓七望隱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現世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沙漠行軍之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勝旱災第七百九十三章 救佛(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陰陽合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個牡丹花會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一百八十章 棋差一步公輸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棉籽到來(補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暢通長安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六百零二章 新兵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九百零五章 私塾和小學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二百二十六章 本性難移(補昨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農民工進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賜冰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籌備長安號第六百八十三章 推背圖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九百八十一章 合夥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月初二第一百零六章 拯救長樂公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田地城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脹的皇權第九百零二章 儒家的抉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繁榮和危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農藥第二十三章 墨頓當鮎魚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飛錢和匯票第五百六十九章 傷兵營來援 (二合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原色第八百六十二章 子錢家二東家武元爽第三百九十七章 玻璃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李治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仇不隔夜第二百三十七章 糧食儲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八百一十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流氓的代理人戰爭第二百六十二章 菠菜第九百零一章 相夫氏的堅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武將的落寞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百家共治第一千二百章 大唐花木蘭第四百一十章 參觀墨家村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靡後宮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九百二十八章 沈鴻才加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六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軍民兩用墨技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遠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唯物論和太陽中心說第四百六十五章 儒刊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