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伏允

衆人商議好,頡利可汗之事之後,這纔開始處理朝政。

“啓稟皇上,臣請訴吐谷渾十惡之罪。”長孫無忌猛然出列道。

衆人心中一凜,頓時知道真正的大戲要開始了,隨着突厥戰敗,東突厥分崩離析,頡利可汗早就如同沒牙的老虎一般,是生是死根本無關緊要,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將到來的吐谷渾之戰。

“哦!”李世民配合道。

在這個時代,朝廷發動戰爭也要在道義上站立根腳,雖然很人人都知道,大唐和吐谷渾這一戰勢在必行,但是該有的程序必不可少。

長孫無忌長袖一揮,從懷中拿出個長長的奏摺來,憤然道:“臣控訴吐谷渾十惡不赦之罪之一,乃是爲虎作倀,大唐初建立,百廢待興,突厥連年進犯,吐谷渾亦跟隨突厥出兵,連年犯我大唐邊境,犯下累累血案。”

“長孫大人所言甚是。”

長孫無忌話音一落,頓時不少老臣都連連點頭,當時突厥乃是草原霸主,吐谷渾也受他節制,在進攻大唐之時,吐谷渾也是出兵不少,讓大唐疲於應付,可以說,當年李淵所受的屈辱,雖然大頭都算在頡利可汗,但是吐谷渾王伏允也有一份子。

“十惡不赦之罪之二,心向前朝,伏允兄終弟及,迎娶前朝光化公主,敵視大唐。”

雖然隋朝滅亡後,光化公主的地位已經是一落千丈,無足輕重,但是此刻唐朝爲了攻打吐谷渾,自然將此事算上,

“第三罪!屢次犯我大唐,今年秋季,大掠鄯州,復遣兵寇蘭、廓二州,屢次犯我大唐,其罪可誅。”

“第四罪,不敬朝廷,陛下招其朝拜,屢次推脫。”

“第五罪,昏庸殘***臣讒言,屢受天柱王挑撥,鎮壓忠良,殘害吐谷渾子民。”

………………

“第十罪………………”

長孫無忌一連十條罪證,控訴吐谷渾王伏允罪行罄竹難書。

“還請皇上出兵,爲我大唐百姓報仇,解救吐谷渾百姓。”大唐百官頓時羣情激奮。

李世民點了點頭,看向侯君集道

“侯尚書,你來給諸位大臣說一下吐谷渾的狀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李世民既然決定對吐谷渾動武,自然會不遺餘力的收集吐谷渾的情報,侯君集乃是兵部尚書,收集敵國信息乃是兵部之事。

“遵命!”侯君集領命出列,朝着諸位大臣躬身說道。

“吐谷渾地處青海之地,地勢較高,普通士兵進入,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我軍將士實力大損,雖然有墨侯所獻的高地訓練之法,以及緩解藥物,但是是否有效,還需進一步證實。”

衆人頓時心中一凜,高原反應自從墨家子口中傳開之後,很快得到了衆人的認可,雖然破除了天神保佑吐蕃吐谷渾之事,但是依舊困擾唐軍最大的難題。

“吐谷渾牧場旺盛,盛產青海驄,乃是難得的良馬,自從前隋之後,一直休養生息,兵馬壯大,又控弦之士四十萬。”侯君集臉色沉重道。

“兵強馬壯!”

百官心中一凜,此刻的吐谷渾雖然不如全盛時期的突厥,但是亦相差不遠,難怪在伏允在大唐擊敗突厥之後,還敢再三犯邊,恐怕這就是伏允的底氣所在吧!

侯君集繼續道:“在吐谷渾國內,伏允雖然老邁,但是手下卻頗有悍將,天柱王、慕容孝雋、名王等都是難得的悍將,並且吐谷渾對我大唐早有防備,在險要之地修建要塞,易守難攻…………。”

侯君集將吐谷渾的情報述說一遍之後,百官之中,頓時一陣沉默。

魏徵嘆息一聲說道:“這麼說來,地利人和都不在我方,我方只有兵甲之利。”

相對於少數民族,大唐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武器上。

李世民點頭,當然除此之外,墨頓還有獻給李世民的一些秘密武器,當然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

“此次大戰,不亞於突厥之戰,還請陛下慎重。”魏徵鄭重道。

此刻的吐谷渾的確是實力強大,攻打吐谷渾乃是大唐不容又失的一場戰爭,打贏了吐谷渾,定然震懾邊關各族,大唐的邊境將會再次迎來和平,若是失敗,大唐之前擊敗突厥的勝果將會蕩然無存,處境立即艱難起來。

李世民心中自然知道擊敗吐谷渾的重要性,要想打贏這場戰爭,一個合格的統帥將會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一衆將領中,恐怕誰都沒有曾經擊敗突厥的李靖最爲合適了。

只是考慮到李靖已經六十二歲的高齡了,李世民不由得遲疑起來。

李靖豈能感受不到李世民的意圖,當下主動的出列道:“啓稟陛下,老臣請戰,定當執伏允歸朝。”

“好,李愛卿老當益壯,主動爲朝廷分憂,朕心中甚慰。”李世民心中大定道。

其餘百官也紛紛點頭,對於李靖的軍事才能,朝中無人不服,有李靖出馬,這場戰爭憑添了三分勝算,只有最前列的侯君集臉色陰沉,他乃是兵部尚書,若沒有李靖,此次進攻吐谷渾的統率定然落在他身上,這等滅國之戰是何等的榮耀,而他只能作爲陪襯罷了。

果然,李世民當即任命道:“挺進李靖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領全軍,兵部尚書侯君集爲積石道、刑部尚書李道宗爲鄯善道行軍總管…………,同時從突厥、契苾各部徵調騎兵。”

李世民最後又看了最後,又加了一句道:“特進蘇定方押運糧草,負責全軍後勤。”

頓時全場的目光都投向了武將後列的蘇定方身上,此次李世民欽點的都乃是久經善戰的大將,而竟然將最重要的後勤交給了名不見經傳的蘇定方手上,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蘇定方一愣,連忙出列道:“末將領命。”

他知道自己能夠得到李世民的青睞,定然是之前在演武場上,墨家子請他統領馬其頓方陣的表現,在李世民面前留下了印象,纔有今天這次機會。

李世民佈置完成之後,起身傲視羣臣,鏗鏘說道:“朕一生征戰天下,都乃是爲了天下蒼生,無愧於心,吐谷渾倒行逆施,屢屢在我大唐犯下血案,朕豈能婦人之心,陷我大唐百姓於鐵蹄之下,今日朕正式宣佈,今年四月大唐出征吐谷渾,以保我大唐隴右之民安危。”

四月份乃是,牛羊繁衍的季節,吐谷渾最爲繁忙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吐谷渾的兵力最少,乃是開戰的最佳時機。

“既然歸義王已經過世,那大唐未央宮中,還缺一位善於胡旋舞之人,不若就讓伏允來代替。”李世民殺氣騰騰的說道,既然一個頡利不足以震懾邊關,那他不介意再多一個吐谷渾王。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黑化武媚娘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橫崛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思想風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蘇定方求援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武媚孃的逆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八百五十一章 存錢業務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鋼爲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繳鐵甲(第二章)第六百零九章 軍步第六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九百八十六章 破局(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苦難的南路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水土流失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唐裝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法治墨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三十八章 影響第七百五十四章 登鸛雀樓第七百三十一章 孔家入京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天子回京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專欄第一千零七十章 火藥味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五十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下雨之謎第五十六章 欺君之罪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上任不點火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強第六百六十一章 冬日裡的溫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去墨家,顯墨學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非儒即墨即醫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二零九章 墨道合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福禍相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武將的落寞第一千零三章 墨家大女第七百一十四章 以銀爲鏡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貓白貓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叛軍潰逃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自污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二百三十七章 糧食儲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誅第四百七十三章 冬季裡的一抹綠色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進化論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九百二十七章 墨家村徵婚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醫家風波第九百九十九章 五姓七望隱忍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墨家戰略轉型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價的知識第三百九十章 歲考結束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儒墨新時代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女主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個馬掌故事第九百二十章 致富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二十七章 殺豬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求同存異第六百七十章 選秀第五百七十一章 國家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四面鐘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八百零六章 題字第八十九章 爭風吃醋一千零八十八章 西突厥出兵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黑化武媚娘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橫崛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思想風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蘇定方求援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武媚孃的逆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八百五十一章 存錢業務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鋼爲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繳鐵甲(第二章)第六百零九章 軍步第六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九百八十六章 破局(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苦難的南路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水土流失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唐裝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法治墨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三十八章 影響第七百五十四章 登鸛雀樓第七百三十一章 孔家入京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天子回京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專欄第一千零七十章 火藥味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五十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下雨之謎第五十六章 欺君之罪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上任不點火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強第六百六十一章 冬日裡的溫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去墨家,顯墨學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非儒即墨即醫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二零九章 墨道合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福禍相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武將的落寞第一千零三章 墨家大女第七百一十四章 以銀爲鏡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貓白貓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叛軍潰逃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自污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二百三十七章 糧食儲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誅第四百七十三章 冬季裡的一抹綠色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進化論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九百二十七章 墨家村徵婚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醫家風波第九百九十九章 五姓七望隱忍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墨家戰略轉型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價的知識第三百九十章 歲考結束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儒墨新時代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女主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個馬掌故事第九百二十章 致富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二十七章 殺豬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求同存異第六百七十章 選秀第五百七十一章 國家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四面鐘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八百零六章 題字第八十九章 爭風吃醋一千零八十八章 西突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