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貞觀九年年末大朝會

隨着一場大雪降下,爲北方大地增加了不少年味,貞觀九年終於要結束了。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末大朝會。

“啓稟陛下,我朝賦稅連年上升,今年暴增一成,實乃可喜可賀!”民部尚書戴胄一臉傲然道。

隨着大唐社會安定,磚路和墨技的威力顯現,大唐經濟增長迅速,暴增一成,也就是後世經濟增長百分之十,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成績了。

“暴增一成又如何,還不是不夠花,國庫連年虧損!”不少大臣心中腹誹道,大唐的經濟增長很快,但是花錢的地方更多,實在是入不敷出,饒是如此,還有很多工程等着進行。

當然在這個大喜的日子,沒有人會敗興,大都是報喜不報憂。

工部尚書張亮昂然道:“今年大唐磚路再增一千五百里,還有八百里正在修建,渭水大橋進展順利,……………………。”

戴胄不禁怨念的看了張亮一眼,自己民部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填不飽工部這個無底洞。

禮部尚書令狐德棻朗聲道:“如今我大唐四海皆服,天下共尊陛下爲天可汗,除此之外,吐蕃等國獻上重金,請求傳授墨家墨技。”

“墨家墨技!”百官不由一愣,紛紛將目光投向最後的墨頓。

不過這一次不用墨頓出面,李世民大手一揮道:“墨家墨技乃是百姓私有秘技,哪怕是朕也無權處置,吐蕃等國的請求無須再提。”

“諾!”令狐德棻瞭然道。

墨家墨技點石成金的本領早已經得到了朝野的公認,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墨技也能創造出偌大的價值,自然再也沒有不識相之人鼓動墨家獻出墨技。

隨着六部一一表功,任誰都看得出來,大唐的國力蒸蒸日上,形勢一片大好。

“啓稟陛下,雅州傳來捷報,儒家教化之術初見成效,雅州孩童入學,百姓人人以會說官話爲榮,百姓向漢之心日增,不出五年雅州定然和中原無疑,百姓知禮儀,再無反叛之心。”孔穎達傲然出列,朗聲道。

最近幾年,儒家可是被其他百家壓的擡不起頭,如今終於憑藉教化之功揚眉吐氣一把,孔穎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讓儒家揚名的機會,特意選在年末大朝會報喜。

“好!”李世民朗聲道。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對於蠻夷之地猶如雞肋一般,食之有味棄之可惜,征服蠻夷之地,則會讓大唐領土擴張,開疆擴土可是每一位帝王的夢想,可是征服之後,如何治理這又是一個難題,屢次反叛更是讓中原王朝頭疼不已,而儒家的教化之術則是爲朝堂開創了治理征服之地的良策,當時讓雞肋變成了美味的雞腿。

“當然這也少不了墨家的相助。”孔穎達心情大悅,難得的主動爲墨家表功。

不少大臣紛紛頷首,不管他們是不是看墨頓順眼,但是卻不能否認墨頓的確是有兩把刷子,這兩年大唐蒸蒸日上,墨家可以是居功甚偉。

“陛下,臣有本奏!”忽然于志寧出列道。

“請講!”李世民朗聲道。

“啓稟陛下,雅州貢桔本是上貢給陛下的貢品,然而墨家村卻公然在長安城販賣,簡直是有損皇家威嚴。”于志寧突然發難道。

“貢桔!”李世民不禁側首望向最後一排的而墨頓,戲虐道,“墨頓,此事你如何解釋。”

墨頓無奈出列道:“回陛下,雅州此地的貢桔並非是一株兩株,而是家家戶戶都有種植,產量相當之多,單單滿足皇宮那是綽綽有餘,然而剩下的貢桔怎麼辦?難道要爛在樹上,再者,有了墨家嫁接技術,來年雅州之地定然桔林遍地,貢桔產量暴增數倍,就是宮中一日三頓吃貢桔也吃不完。

再說陛下讓儒墨兩家合作歸化僚人三州,如果雅州的貢桔爛在樹上,百姓依舊貧困潦倒,到時候,別說百名儒生,就是於大人親自前往僚州教化恐怕也無濟於事。”

“你!………………”于志寧氣急道。

李世民大手一揮道:“貢桔產量極大,流落到市面上未嘗不可,再說朕也不是貪婪之人,豈能獨享如此美味,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也,朕這也算是與民同樂。”

李世民看的十分明白,一個貢桔能讓僚人三州歸化,怎麼算都是千值萬值。

“陛下英明!”百官紛紛奉承道。

孔穎達也是難得的站在墨頓這邊,朗聲道:“此事歸化僚人三州如此順利,墨侯的《致富經》可謂是功不可沒,一旦僚州富裕,百姓人人會說官話,定然歸順大唐再無反叛。

“《致富經》!”李世民不由連連點頭,貞觀九年,李世民最大的收穫可並非僅僅是美味的貢桔,還有儒家的歸化蠻夷之法,以及墨家的致富之法。

尤其是儒墨兩家將歸化之法和蠻夷之法精誠合作,簡直是無往而不利,原本極爲敵視漢人的雅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而對於中原來說,雖然墨家村的奇蹟不可複製,但是隻要學了一招半式,那就可以讓百姓受益無窮。

尤其是致富經的第一句,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樹更是被奉爲經典,就在今年朝廷接收到了請求修建磚路的縣城就不下上百,墨頓的之前提出的三縱五橫圖已經初見雛形。

“對於墨侯的《致富經》微臣有些疑惑,還請墨侯指點。”忽然于志寧昂然道。

看到衆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墨頓不由一陣苦笑,他這可是端坐在家中,禍從天上降。

“所謂《致富經》不過是小子在墨家村的言論罷了,並非是什麼經典著作,也並未必適用於其他村莊。”墨頓雲淡風輕道,對於世人追捧的致富經彷彿並不在意。

墨頓卻不知道他越是這樣的態度,越會激起于志寧的怒火,若是普通人能夠寫出《致富經》,那恨不得讓天下皆知,而墨頓好像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這不禁讓于志寧妒火中燒。

“子曰,一日三省吾身,墨侯對於曾經的言行不放在心上,卻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天下百姓,如果墨侯如此草率,因此誤導了天下百姓,不知道這個責任由誰來擔當。”于志寧怒斥道。

朝堂之中頓時瀰漫着濃濃的火藥味。

第一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第七百一十六章 聘禮備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長樂悲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墨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泰山封禪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墨家子必須死(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舊換新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錢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貓白貓論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九十九章 沈鴻才停職第七百零一章 旅遊之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生物學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門踢館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狼性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計時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燈下黑第四百一十一章 墨家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孫武開&孫武第一百五十七章 醫家實驗第一百三十六章 轟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美的煙花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墨家子歸來(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論欽陵潰逃第六百六十九章 清賬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獨大的儒家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第一百四十二章 錄取風波第八百七十六章 火爆的驛站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獨大的儒家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醫家的奮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八百三十一章 信用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家用版擺鐘第四百七十九章 日食週期第七百八十五章 瑜伽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註定悲劇的婚姻第十八章 自救和營救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紫禁之巔竣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不受待見的長樂第九百一十一章 秀才、童生、夫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木中之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九百八十九章 一騎紅塵公主笑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利之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五百三十一章 吐谷渾三堡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六百九十八章 治村之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歲末大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禮儀和利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九百零三章 《字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十四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二十二章 醫務兵第九百零四章 文理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陰陽家出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咬痛的王家第六百零八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九百五十八章 墨技展開始第九百三十三章 絕對一夫一妻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世民出遊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錄取風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九百七十五章 鉛活字和陶活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少年爭鋒第五百一十四章 手榴彈第三百三十一章 私心第九百四十一章 青龍真藥第四百五十二章 睜眼瞎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五章 地形圖
第一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第七百一十六章 聘禮備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長樂悲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墨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泰山封禪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墨家子必須死(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舊換新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錢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貓白貓論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九十九章 沈鴻才停職第七百零一章 旅遊之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生物學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門踢館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狼性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計時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燈下黑第四百一十一章 墨家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孫武開&孫武第一百五十七章 醫家實驗第一百三十六章 轟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美的煙花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墨家子歸來(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論欽陵潰逃第六百六十九章 清賬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獨大的儒家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第一百四十二章 錄取風波第八百七十六章 火爆的驛站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獨大的儒家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醫家的奮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八百三十一章 信用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家用版擺鐘第四百七十九章 日食週期第七百八十五章 瑜伽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註定悲劇的婚姻第十八章 自救和營救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紫禁之巔竣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不受待見的長樂第九百一十一章 秀才、童生、夫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木中之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九百八十九章 一騎紅塵公主笑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利之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五百三十一章 吐谷渾三堡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六百九十八章 治村之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歲末大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禮儀和利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九百零三章 《字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十四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二十二章 醫務兵第九百零四章 文理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陰陽家出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咬痛的王家第六百零八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九百五十八章 墨技展開始第九百三十三章 絕對一夫一妻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世民出遊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錄取風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九百七十五章 鉛活字和陶活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少年爭鋒第五百一十四章 手榴彈第三百三十一章 私心第九百四十一章 青龍真藥第四百五十二章 睜眼瞎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五章 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