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

範閉死訊傳開,次日一大早就有人登門弔唁,到墳前哭一場,然後打聽如今住在谷裡的人是誰,聽說是吳王,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一樣,先是一驚,隨後是迷惑不解。

昌言之接待弔唁者,說是接待,其實就是守在谷口指路,被問得煩了,他說:“範先生臨終前寫信,邀請徐公子前來,收他爲關門弟子,並傳以衣鉢。”

這本是降世王拉攏吳王的橋段,昌言子移花接木,用在範閉與徐礎身上,倒也不覺得突兀,說多的遍數多了,連他自己也有點相信這就是事實,向身邊的同伴道:“若是沒接到邀請,公子爲什麼要來這裡呢?以公子的才智與名望,傳承衣鉢是範先生的榮幸。”

午時過後,來的人越來越多,對昌言之的說活,大都信而不疑,唯有一批人完全不信,甚至顯得非常憤怒。

範閉門下弟子無數,臨終前幾個月,還有三五十人留在谷內,雖遭遣散,許多人卻沒有走遠,前往鄴城居住,時刻關注師父的病情,聽說亡訊,立刻互相召集,因此來得稍晚一些,但是禮儀最爲正式。

一共二十二人,全是寬袍大袖,排成整齊的兩列,在谷外就開始跪拜哭喪,有人司儀,有人宣讀祭文。

祭文不是一篇,從谷外到墳前,五次跪拜,五篇祭文,洋洋灑灑,短的一百餘言,多則上千字,誦者便是作者,滿含感情,令聞者動容。

昌言之等人聽不太懂祭文的內容,也被感動得幾欲流淚。

那些還沒離開,或是剛剛趕來的弔唁者,駐足旁觀,頻頻點頭,互相道:“聖人弟子,果然與凡夫不同。”

範閉生前將喪事交待得清清楚楚,其中一條就是不許立碑,宋取竹絲毫沒有違背師命,同門弟子卻不這麼想,早早就請城裡的石匠刻好墓碑,上書“繼聖先師範公之墓”一行大字,兩邊小字是弟子們編寫的小傳,文詞古雅,沒經歷過十年以上的寒窗苦讀,基本看不懂寫的是什麼。

七八名石匠立碑,四名弟子親手扶碑,衆弟子輪流填土,將小小的墳丘增高、增廣,猶覺不足,商量着回城之後要向府衙與富人募捐,修一座真正的大墳。

有旁觀者上前安慰二十二名弟子,說起範名士的生平奇事,自然要提起吳王:“放眼天下,除了範先生,誰能只憑一紙書信,就令王者去號,甘心前來拜師?”

衆弟子誰也沒聽說師父寫過這樣一封信,但是聽上去很增臉面,於是紛紛點頭,“師父擔得起‘素王’之號,孔聖人以下,唯範先生一人耳。”

“是啊是啊,範先生稱得上‘素王’,要不然吳王也不會去掉王號,前來繼承衣鉢。”

“衣鉢?什麼衣鉢?佛門纔有衣鉢,我師父從來不講究這個,常說架鶴之後不留片紙,以免後人穿鑿附會,以他的名義招搖撞騙。”

“所謂衣鉢……就是個比方嘛,吳王總是範先生的關門弟子吧?以後也是吳王講授範門之學吧?”

衆弟子聞言大吃一驚,問明來源,一同奔往吳王住處,一路上義憤填膺,但是並不莽撞,到處觀察,確認吳王果如傳言一樣,只帶來三十餘名隨從之後,膽氣大增,分頭招呼其他弔唁者,以助聲勢。

谷口的昌言之跑來阻攔,“諸位是來弔唁,還是來鬧事的?拜也拜了,哭也哭了,文章寫得也不錯,可以走了,我們沒打算留客人吃飯。”

“客人?哈哈,諸位同窗聽聽,咱們一直在住在谷中,少則半年,多則五六年,如今竟成爲客人,昨天才來的、一位沒人聽說過的關門弟子,倒成了主人。世間奇事,何愈於此?咱們必須去問個明白!”

二十二名弟子加上數量更多的旁觀者,昌言之攔不住,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動武,只得道出真相:“不必去找徐公子,那些話是我編出來的,我只是一猜,並無實據,都不算數,可以了吧?”

範門弟子聞言反而更怒,“有膽子說大話,沒膽子承認嗎?你不用替你家主人頂罪,這些話肯定是他說出來的,我們只找他。”

衆人吵吵嚷嚷,老僕走出來,向昌言之道:“怎麼回事?喪事變打架了?”

昌言之焦頭爛額,“怪我,一時口快,說徐公子是範先生的關門弟子,這些人不同意,要找徐公子理論,我說是我胡謅的,他們不信。”

“哦,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一名範門弟子怒道:“對我們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師承是能隨便說的嗎?吳王不過來拜見過先生兩次,就敢自稱關門弟子,那我們這些追隨師父多年的真正弟子算什麼?”

老僕不惱也不爭,“你們都是讀書人,吵吵嚷嚷有辱斯文。”

“嘿,吳王才叫有辱斯文,不對,他算不得讀書人,這樣的做法有辱‘噍類’。”

“這樣好了,我不管什麼類不類的,公子就一個人,你們是一羣人,那邊的屋子也小,容不下你們全部,推選一位,去與公子面談,解釋誤會,可好?”

衆人還在猶豫,老僕向昌言之道:“你是士兵,幹嘛跟一羣讀書人爭吵?你的刀劍呢?”

昌言人掀開長袍一角,露出半截腰刀,“帶着呢,能用嗎?”

弔唁者全被嚇了一跳,範門弟子立刻做出決斷,有人道:“咱們這些人當中,安師兄追隨先生最久,由他出面,再合適不過。”

“安師兄”謙讓幾句,越受衆人推舉,於是慨然道:“師父剛剛舍我等而去,本不是爭論的時候,可爲學講究根本,師承一亂,根本不存,此事必須問個明白。在下安重遷,入門並非最早,學問並非最深,奉師並非最敬,可是同門散落天下,尚未到齊,今日前來送師的二十二人當中,我算是拜師稍早一些,既蒙推薦,爲師正名,敢不奮力當先?”

安重遷還在說下去,老僕向昌言之小聲道:“公子偶爾話也多,至少能聽,不像他,全是廢話。”

昌言之笑了笑,小聲回道:“都是我的錯,給徐公子惹下這麼大的麻煩。”

“不必在意,公子經過多少大風大浪,還對付不了幾個讀書的呆子?我看公子的意思,只是覺得有趣。”

“有趣?”

安重遷演進完畢,贏得陣陣喝彩,向老僕道:“煩請帶路,我一個人去見吳王。”

“請。”老僕帶路,到了門口,提醒道:“我家公子已經不做吳王,進去之後,請稱他‘徐公子’。”

“徐公子——他原來不是姓樓嗎?好吧,就是徐公子。”安重遷早知道吳王改姓一事,故意說出來嘲諷一下。

老僕全不在意,推開門,做出請進的手勢,等客人進門,他守在外面。

安重遷在谷中居住多年,熟悉每一間房,進來之後卻稍稍一愣。

範閉的房間向來簡潔無物,如今卻多出一具屏風,將小小的房間分爲兩部分,裡面是原來的席榻,現在只露出一角,外面靠窗的位置擺設一桌一椅,上有筆墨紙硯,都是從前沒有的東西。

最讓安重遷意外的是,書桌前坐着一名女子。

女子二十幾歲,正伏案極慢地寫字,只露出半邊側臉,已是豔麗無雙,安重遷一見之下,頓時魂飛魄散,全忘了此來的目的,只顧呆呆地望着美人,心中一遍遍自問:世間怎會有此尤物?

馮菊娘其實是在描字,寫完一字之後,才扭頭看向客人,笑道:“我不是徐公子,他在屏風後面等你。”

“啊……啊,是是。”安重遷面紅耳赤,繞過屏風,心裡卻道:都說吳王陰險狡詐,果然名不虛傳,他躲在屏後,卻讓姬妾拋頭露面,不講半點禮儀,分明是要故意引誘客人出醜,話說回來,稱王真有好處,竟能蒐羅到如此……

繞行屏風用不了幾步路,安重遷收起胡思亂想,止步向席上的年輕人拱手道:“在下安重遷,範門第二百三十一名弟子,見過徐公子。”

徐礎微笑道:“我去年來時,似乎沒見過安兄。”

“那天我進城了。”

“安兄請坐,此地侷促,恕我不能起身還禮。”

房間本來就小,加入屏風之後,席榻以外只剩不到一尺的空隙,勉強能容一人站立,安重遷無處挪動腳步,只得脫鞋上席而坐,發現徐礎坐在原來範先生所在的位置上,心中越發不喜。

“徐公子,咱們不熟,我就不客氣了,此來是有件事要問個清楚。”

“稍等,不管怎樣,安兄都是客人。菊娘,請給客人奉茶。”

外面應了一聲,安重遷沒聽清是什麼,只覺得心又是一陣狂跳,將“菊娘”之名唸叨好幾遍。

馮菊娘轉來送上兩副茶盤、茶杯,“不知客人要來,茶有些涼,這位安先生……”

“沒事沒事,我喜歡喝涼的……”安重遷聞到一股幽香,心馳神搖,端起茶杯就喝,險被嗆着,連咳數聲。

馮菊娘笑着退下,回到書桌邊繼續描字。

等客人安靜下來,徐礎道:“安兄要問清什麼?請說。”

安重遷接連失態,心中更爲惱怒,生硬地說:“外面傳聞,說徐公子自稱範先生關門弟子,不僅佔據思過谷,還要篡奪範門師承,可有此事?”

“安兄聽誰說的?”

“今日前來弔唁之人,都這麼說。徐公子的隨從,名叫昌言之的,也這麼說,後來他又改口,說那是他編造出來的,我們不信,因此推我來向徐公子問個清楚。事關師承,不可隨意,徐公子也是讀過書的人,想必明白我們的拳拳之心。”

“當然明白,沒有師承,不成正統。”

“正是此意,請徐公子說個明白,再向外面的人解釋清楚,及時阻止失實傳言傳播出去。”

“失實?傳言並未失實,我的確是範先生的關門弟子,得受衣鉢,該稱你一聲‘師兄’。”徐礎拱手道。

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二章 聽事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楔子 故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六十章 出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三章 吹笛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三章 吹笛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八章 新榜單
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二章 聽事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楔子 故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六十章 出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三章 吹笛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三章 吹笛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八章 新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