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

唐爲天不懂守城之法,只明白一點,絕不能讓敵人小瞧自己,何況徐礎給魏懸獻計時,他就站在旁邊,親耳聽到公子也建議出城迎戰,示敵以勇。

徐礎的原意是用主動挑戰的方式虛張聲勢,令漢州軍不敢輕易進攻,唐爲天卻沒領會到這層意思,他只留極少人守城,而且只守城門,城牆上一名士兵也沒有,他帶領剩餘的所有兵卒——不到五百人,其中騎兵不過二十幾人——出城列陣。

漢州軍未料到城裡還有益州兵,更沒料到還會有人衝出來迎戰,因此來得比較忙亂,臨近城門也沒擺出陣形。

唐爲天鬥志昂揚,命令步兵留在原地,親率二十幾名騎兵,直奔敵人旗幟而來。

漢州軍將領大吃一驚,急忙派副將前去迎戰,自己在後方擺列陣勢。

“甩天將軍”不是白叫的,唐爲天一槊挑落敵將,依然直衝過來,幾乎沒有減速。

漢州軍將士無不大驚,將領自恃兵多,還要再戰,大聲道:“弓弩!弓弩……”他想調用弓弩手射殺敵人,連喊幾聲未得迴應,扭頭看去,只見副將們面面相覷,再一看,本應列陣的士兵,竟然在紛紛後退。

“擅退者……哎呦。”將領試圖阻止士兵退卻,再一轉身,卻見敵將已經衝至近處,面目猙獰,像是要吃人,他不由得嚇了一跳,喊了一聲“哎呦”,這一聲比他的任何命令都好用,上至副將,下至普通兵卒,轉身就跑,有馬策馬,沒馬奮力邁動自己的兩條腿。

唐爲天一直追出五六裡,又刺落三人,而且專挑騎馬的人,覺得對方可能是大官兒。

漢州軍前鋒連陣形還沒擺出來,就被擊潰。

樓礙率兵趕來時,所見就是這樣的情形,他也摸不清益州軍的底細,但越是這樣,越不允許前鋒退卻,立刻下令全軍列隊,刀槍衝外,然後命人騎馬前去告知正往這邊跑來的將士:轉身再戰,否則的話全被當成敵兵處置。

前有刀槍攔截,後有強敵追趕,前鋒將士陷入更大的混亂,但是經過一番衡量之後,士兵還是在將領的強迫下重新列陣,許多人已將兵器扔在路上,赤手空拳也得站在原地。

隊列尚未成形,唐爲天已經殺到,在他身後,二十幾名騎兵緊緊跟隨,揮刀舞槍,吶喊助威。

唐爲天衝進敵陣,隨手擊刺,必有所中,越戰越勇,硬生生將數百名敵軍從中斷爲兩截,令其遲遲不得列陣。

樓礙遠遠觀戰,大驚問道:“此人是誰?”

有副將回道:“此人年紀不大,又善用槊,想必是益州‘甩天將軍’唐爲天。”

樓礙也聽說過此人的名聲,原本只當是益州軍自吹自擂,今日一見,不由得讚道:“真是員猛將,漢州兵多將廣,竟無人能與其匹敵。”

左右衆將領無不面露慚色,即便如此,也沒有人站出來請戰。

“弓弩手準備好了?”樓礙問。

“快了。”

“鳴金收兵,唐爲天若是追來,發箭射殺。”

“可能會誤傷到咱們的士兵……”

“殺猛將如同攻城,哪有不死人的?”樓礙冷冷地說,再沒人敢多嘴,匆匆傳令,隊伍中的弓弩手還沒有完成列陣,但是隻爲射殺一人,倒也足夠。

這邊鑼聲一響,前方的漢州軍如蒙重赦,爭先恐後地往回跑,連最後幾件兵器也丟在地上。

唐爲天殺紅眼,還要再追,身後兵卒追上來,提醒道:“唐將軍,敵人像是要用弓弩。”

唐爲天弓弩不精,也最怕這玩意兒,鄙夷地說了一句“膽小鬼”,勒馬停下,大聲道:“交出徐礎,饒你們不死,徐礎傷一根汗毛,你們全軍賠命。你們有弓弩,我有城牆,有膽子就來攻城!”說罷,帶人調頭而去。

樓礙笑道:“倒也不全是一個莽人,可也不夠聰明,他邀我攻城,必是城中空虛。全軍進發,子夜之前,必要奪回漢平城!”

前鋒將軍比較聰明,早早下馬與步卒同行,因此逃過一劫,撲到長史馬前下跪,剛要開口自辯,就被樓礙打斷。

樓礙甚至不願看他一眼,“摘下頭盔,編入行伍,以觀後效。”

漢州軍這回不敢冒險,列隊步步前進,遠遠地望着唐爲天率兵退入城池,唐爲天最後一個入城,手裡高舉長槊示威。

漢州軍停下,樓礙擡頭望去,見城牆上空空蕩蕩,沒有旗幟,也沒有士兵,笑道:“果然如我所料,益州人虛張聲勢,唐爲天帶出城的士兵,大概就是全部守城兵力。一千人正面佯攻,一千人繞到對面攀城,一千人前後支援,其他人不用動,半個時辰以內,此城必破……”

身邊的一員副將小心翼翼地勸道:“將軍莫要大意,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唐爲天既然敢……”

樓礙怒道:“一個唐爲天就將你們嚇成這樣?魏懸膽小之輩,能給他留下多少士兵?”

副將不敢再勸,只能連連稱是。

樓礙正要下令,忽然發現,他纔是孤家寡人,副將反而深得衆心,放眼望去,漢州將士皆有懼色,顯然都以爲此次攻城必是一番苦戰。

漢州軍曾與降世軍鏖戰多年,雖佔上風,卻一直不能取得全勝,益州軍一到,不過數月間就將各路降世軍攆出漢州,因此威名昭著,漢州軍原本就有懼意,被唐爲天來回一衝,更無鬥志。

樓礙可以繼續下令,在他的親自監督下,漢州軍心裡再害怕,也得硬着頭皮攻城,讓樓礙心生猶豫的是,此舉究竟值不值得。

徐礎與昌言之留在谷口小城裡,心裡都有些忐忑,尤其是昌言之,沒有敵將在場,膽子反而更小,患得患失,喃喃道:“我跟唐爲天說,一定要守住漢平城,咱們這些人的性命全繫於此。可是按這個小子的脾氣,十有八九不會聽話。他只有五百人,漢州軍卻有幾萬人,只出一成兵力,他也不是對手。唉,唉,唉,兜了一大圈,今天要死在這裡了……”

徐礎也覺得唐爲天不是守城的料,但是沒那麼害怕,笑道:“亂世無常,死在哪裡不是一樣?”

“如果非要選個地方送死的話,我希望是思過谷。”

“人都願落葉歸根,你不想回江東?”

昌言之又嘆一聲,看一眼門口的衛兵,說道:“七族在江東只是客居,那裡算不得家鄉。”

“嗯?”

昌言之笑道:“說句不中聽的話,當年吳皇在江東可沒做幾件好事,七族不僅不勸,反而爲虎作倀,因此不得民心。七族即使衰落,也不肯承認自己有錯,只會一味地埋怨江東百姓忘恩負義,以至於更失民心。說實話,在江東起事之前,我在外面很少說自己是七族子弟,甚至不說自己姓昌。”

徐礎也笑道:“此話中聽,尤其是應該讓樓長史聽聽,讓他少些對‘刁民’的埋怨。”

昌言之指着自己的脖子,“它已經不怎麼穩當了,我再說些廢話,斷得更快。”

兩人累了,乾脆坐在地上閒聊,昌言之念念不忘的只有思過谷,他是真喜歡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喝酒、睡覺、除草、打球……不算除草,其它都是好事、美事……”

門口的衛兵只管看人,不管別的。

外面日落西山,廳裡沒有燈燭,更顯昏暗。

樓礙邁步進來,在衛兵的幫助下,解脫盔甲,另有人前去點燈燃燭。

徐礎與昌言之站起身,等候消息。

去掉一身束縛,樓礙來到徐礎面前,“唐爲天是你舊部?”

“算是吧。”

“小唐將軍原是徐公子的隨從,忠心耿耿……”昌言之補充道。

“既然如此,他怎麼投靠蜀王,沒隨你去鄴城?”樓礙問道。

昌言之回答不了,徐礎道:“人各有志,雖是舊部,也沒必要時時追隨。”

“哈哈。徐公子倒是看得開。嗯,唐爲天據守孤城,已被漢州軍團團包圍。我聽說他是一員猛將,有惜才之意,因此沒有立刻攻城,而是給他一次機會:天亮之前出城投降,饒他不死,讓他做漢州軍的前鋒將軍。”

“他怎麼說?”徐礎道。

“他……只聽你和蜀王的命令,蜀王遠在益州,所以只剩下你。”

“他已不是我的部下,我不能命令他投降。”

樓礙臉色一寒,“既然如此,就等天亮時攻城吧。”

樓礙轉身離去,仍命衛兵看守兩人。

昌言之小聲道:“連吃喝也不給一點,這是要餓死咱們嗎?”

“不怕餓死,就怕閒死。”徐礎慢慢坐在地上,最近這幾天,他的體力明顯下降。

昌言之有點着急,“不如服軟算了,讓唐爲天投降……”

徐礎搖頭,“唐爲天乃是蜀將,爲救我而留守孤城,我若迫他投降改投漢州,實是不仁不義。”

“這種時候,還講什麼仁義?”

“非得是這種時候,仁義纔有價值。”徐礎笑了笑,“別擔心,樓礙既生此心,斷不會半途而廢,我已給他一個選擇,他會心動的。”

“什麼選擇?”昌言之詫異道。

“等會你就知道了。”徐礎有些睏倦,打個哈欠,盤膝而坐,擺出冥思的架勢。

夜色漸深,外面突然傳來嘈雜聲,徐礎不動,昌言之有些焦急,向門口的衛兵道:“請問幾位兄臺,發生什麼事了?”

衛兵們互視一眼,有人出去查看,很快回來,向其他衛兵道:“鐵鳶率軍攻來,咱們已經放火燒棧道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七十章 過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三百章 不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十八章 備招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三十章 空言第十五章 俠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九章 奠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四十章 拒婚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
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七十章 過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三百章 不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十八章 備招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三十章 空言第十五章 俠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九章 奠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四十章 拒婚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