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同

大同鎮守中官馬慶從自己的豪華牀榻上起得身來,因爲一夜都未睡着,顯得異常憔悴。

吃過朝食,心神不寧地將一碗釅茶喝成白水後,仿似才下定了決心,吩咐管家備轎,打算出趟門。

走到轎前,下人掀開布簾,靜待他入轎之時,馬慶卻又改了主意,讓人撤轎,自己回到大堂繼續喝茶。

見自家主人朝令夕改,管家見怪不怪,讓下人散去後,悄無聲息地走到馬慶身邊靜候。

作爲心腹,管家知道馬慶這幾天日子不好過。

其實不止他一個鎮守中官日子不好過,所有在大同駐蹕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日子都不好過。

數日來,草原深處變動頻仍,但由於缺乏細作,只知道草原深處有了變故,具體何事,對大明有利抑或有害,卻是無從知曉。

土木之變後,因大宦官王振禍國,連帶着整個廠衛系統都受到牽連。

王振死黨,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在朝堂上被羣毆致死,接掌錦衣衛的朱驥乃兵部尚書于謙女婿,爲人寬厚,以斷案嚴明著稱,但對錦衣衛的整頓,難免矯枉過正。

整個錦衣衛勢力在景泰年間大幅縮水,不但難以監察百官,刺探域外軍情就更難以做到了。

朝中諸公對此不是不知,但自居爲天朝上國,當行堂堂正正之兵的儒家思想,卻是讓他們對這些魑魅魍魎的手段不屑一顧。

作爲大同鎮守中官的馬慶,實乃今上在此地的耳目,偏偏他手下無人,赴任以來建樹極少,景泰帝已然表露過不滿。

此次草原有變,詳情仍是一無所知,不起邊釁尚能矇混過關,若再起戰火,馬慶勢必在今上那裡討不了好,前途堪憂,是以飲食難下,坐臥不安。

此番種種,管家心知肚明,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盡心服侍,做好自己的份內事罷了。

不過任管家如何周到,也有失手的時候。

昨日這位鎮守中官回府,就有人突然攔轎,驚了馬慶。

好在來人沒有歹意,身上也無兇器,被搜出來的一包金銀珠寶,自然也成了給馬慶的孝敬。

此人言說自己從草原而來,有塞外最新消息,倒讓馬慶生了興趣。

沒想到一夜過去,自家主人卻更加心神不寧,也不知那廝可不可靠,帶來的消息是福是禍。

良久,管家見那茶水寡淡,實在看不過眼,正欲拼着被責罵,也要換碗新茶之際,馬慶開口了:

“即刻安排幾個機靈點的人手出門,帶上密信,去把人一一請來咱們府上。”

“敢問老爺,所請何人?”

馬慶的嘴張合之間,吐出來一個個名字,讓管家心驚肉跳,震撼不已,這是把整個大同鎮的要員都給請來了啊。

所請之人,第一個是代王,皇家血脈,天生貴胄,一俟戰事,可主政兩地,指揮軍民。

不過這是老黃曆了,自靖難後朝廷逐步削藩,各地藩王都成了擺設,曾經飛揚跋扈的代王一脈也不例外。

這一代的代王朱仕壥就更是如此,被戲稱爲隱王,只是但有大事,總繞不開他。

第二個是掛兵部尚書銜,總理宣大事務的石璞,簡稱石總理。

此時的大明,尚未如同中晚明那般,設立總督一職,不過這個總理,已經有了總督的雛形,算是宣大兩地名義上的最高長官。

不過如今既不管軍,亦不管民,還只是個空架子。

第三個是大同巡撫年富,大同巡撫全稱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雖是一個剛設置不久的官職,但卻握有實權。

大明立國後,改前元的行中書省制度,在各地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以分權,但由此造成了行政權力低下,弊端叢生。

爲改善這一局面,朝廷又派御史分巡地方,以節制三司,這樣一來,巡撫便漸成制度。

正統元年,爲節制總兵坐大,明廷首派御史巡撫宣大,彈劾地方,管理錢糧,將總兵的權力分割了大半出去。

又派中官出鎮監軍,最終形成了總兵、巡撫、鎮守中官的三堂並立之勢。

年富此人,數年前憑藉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撫,管理軍政事務。

當時的大同,剛經歷喪亂戰敗,法律鬆弛,弊端尤其嚴重。

年富一心一意撫慰體恤民衆,上奏朝廷,請求免除了秋賦,又盡心盡力督促邊軍糧餉,深得民心軍心。

第四個是大同總兵石彪,驍勇善戰,五年前的京師一役中立下過大功。

草原上到底出了何等大事,馬慶竟然要將大同名義上和實際上的最高官員,全部請到自己府上。

管家老到,心中震驚,絲毫不敢怠慢,將馬慶交待的事安排下去,辦得妥妥當當,還未到午時,大同鎮的這幾位高官就全齊了。

幾人呆的工夫不長,在密室裡吃過簡單的餉午之後,又密議了一陣,就各自散去。

隨後石彪點齊了三千精兵,其餘人等各自帶上一干護衛,跟着石彪出城,向東北方向而去。

而大同城在他們走後,城門緩緩關閉,一副大敵當前的樣子。

韃子即將進兵的消息瞬間在城內傳遍,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

陽和城位於大同東北部,東與宣府毗鄰,北邊出了堡牆就是塞外草原。

其城牆高壕深,有三個城門,東門成安,西門成武,南門迎暄,城門外各建有甕城,城門上有城樓,還有十四個窩鋪,都是藏兵的地方。

全城分別於洪武二十六年、三十一年經歷了兩次包磚修葺,稱得上是銅牆鐵壁,因最早是陽和衛的駐地,故稱陽和城或陽和堡。

宣德元年朝廷移高山衛同駐,因此一城實有兩衛,城東屬陽和,城西屬高山。

此堡離大同鎮不遠,快馬而行,一日可到。

這天中午,以指揮同知身份統攝陽和衛的高同知高大人,剛從兵營回到自己家裡,還未卸下甲冑,就聽親兵來報,說是有上官駕臨,似有急事,等不及他出城迎接,已自行到了堡中官廳。

第247章 進京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75章 髠發第363章 急症第345章 染病第60章 火光第99章 定價第149章 出關第38章 隱患第232章 附明第316章 晨襲第50章 整合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258章 金刀第219章 犯上第81章 修面第337章 杭敬第213章 誤會第177章 急病第376章 急件第167章 阿剌後手第76章 鴨舌羹第103章 捱打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29章 紛爭第73章 天香閣第137章 泰安第346章 登門第79章 蟲宴第241章 同盟第102章 開蒙第58章 傻大個第153章 邀請第228章 南下第19章 爲丐第22章 換方第224章 爭議第170章 罷鬥第251章 故人第59章 獨行第37章 夏雨第380章 潰堤第66章 往事(1)第23章 典當第119章 再失蹤第134章 事畢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121章 熟人第131章 斬首第215章 出逃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299章 拜會第183章 傀儡第330章 火銃第112章 來援第75章 髠發第13章 斷腿第118章 晨忙第358章 賭局第397章 叛軍第6章 屠狗第128章 誘餌第58章 傻大個第193章 救人第215章 出逃第39章 契機第393章 廷杖第130章 火拼第13章 斷腿第5章 小丐第286章 烤魚第171章 會餐第24章 故事關於第241章的修改說明第198章 詠雪第161章 唐師父第98章 出爐第64章 病發第37章 夏雨第104章 相撞第69章 背鍋第302章 冬釣第255章 遺失第198章 詠雪第153章 邀請第221章 僥倖第195章 對練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136章 張秋第247章 進京第358章 賭局第124章 逃亡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65章 轉機第8章 被襲第67章 往事(2)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197章 討厭第191章 房塌
第247章 進京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75章 髠發第363章 急症第345章 染病第60章 火光第99章 定價第149章 出關第38章 隱患第232章 附明第316章 晨襲第50章 整合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258章 金刀第219章 犯上第81章 修面第337章 杭敬第213章 誤會第177章 急病第376章 急件第167章 阿剌後手第76章 鴨舌羹第103章 捱打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29章 紛爭第73章 天香閣第137章 泰安第346章 登門第79章 蟲宴第241章 同盟第102章 開蒙第58章 傻大個第153章 邀請第228章 南下第19章 爲丐第22章 換方第224章 爭議第170章 罷鬥第251章 故人第59章 獨行第37章 夏雨第380章 潰堤第66章 往事(1)第23章 典當第119章 再失蹤第134章 事畢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121章 熟人第131章 斬首第215章 出逃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299章 拜會第183章 傀儡第330章 火銃第112章 來援第75章 髠發第13章 斷腿第118章 晨忙第358章 賭局第397章 叛軍第6章 屠狗第128章 誘餌第58章 傻大個第193章 救人第215章 出逃第39章 契機第393章 廷杖第130章 火拼第13章 斷腿第5章 小丐第286章 烤魚第171章 會餐第24章 故事關於第241章的修改說明第198章 詠雪第161章 唐師父第98章 出爐第64章 病發第37章 夏雨第104章 相撞第69章 背鍋第302章 冬釣第255章 遺失第198章 詠雪第153章 邀請第221章 僥倖第195章 對練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136章 張秋第247章 進京第358章 賭局第124章 逃亡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65章 轉機第8章 被襲第67章 往事(2)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197章 討厭第191章 房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