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危急

第1099章 危急

若是有心,誰都會成爲察言觀色的高手。可惜趙嘯此時心情煩躁,又自認爲自己在趙璽面前已經夠低調馴服,只看了趙璽一眼,見趙璽笑眯眯的,好像很高興看到他似的,一時間也就沒有放在心上,雖是爲了姜律而來,還是謹守了尊卑之心,恭敬而又委婉地先說起了閩南的戰事,等兩人之間的氣氛越發好了起來,這才提起了高麗,提起了姜律:“……聽說高麗頻傳捷報,恭喜皇上了!”

趙璽的心思千迴百轉,提攜姜律,原本是爲了掣肘李謙。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是比權力更動人心的東西了。李謙和鎮國公府再好,在利益面前,兩家怎麼也會生出點罅隙。在封賞姜律的事上,他覺得自己做了件非常正確的事,甚至因此而有些洋洋自得。可惜的是身邊沒有可炫耀的人。

此時趙嘯問起,他不由喜上眉梢,立刻道:“我也沒有想到姜律這麼能打仗。說起來鎮國公府還真是代代都出名將啊!你也知道,朝廷這幾年國庫空虛,不管是九邊還是其他總兵府,都有所虧欠。好在是鎮國公不愧是肱骨之臣,從不曾向朕要過軍餉糧草不說,爲了解決軍需,還主動向高麗等地借勢。我尋思着,是不是賞點什麼給姜律。朕剛登基的時候,要不是鎮國公願意鎮守遼東,那些亂臣賊子也不可能那麼快就伏誅。仔細想想,朕還沒有好好謝過鎮國公呢!”

趙嘯看着趙璽嘴上急的直起泡,可話卻不能那麼直白的說出來,怕趙璽反感,只好自己暗暗地調整了呼吸,徐徐地笑道:“鎮國公府在遼東的確有所建樹,可鎮國公已是超品公侯,與其封賞姜律,不如封賞姜家女眷或子弟。我記得姜律好像有兩個堂弟,這些年來一直幫着鎮國公府做事,姜律也有幾個兒子,蔭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剛開始趙璽還聽着,覺得趙嘯說得頗有些道理,不如等姜律真正打下了高麗再說。可他聽着聽着,越聽越心存狐疑。

他可沒有跟趙嘯說過要封賞姜律,怎麼趙嘯一副認定了他會給姜律加官進爵的樣子?

肯定是有人跟趙嘯說了些什麼?

趙嘯是爲了反對冊封姜律而來!

就算不是全爲這件事,這件事也與趙嘯的來意有很大的關係,至少他這次進宮,就是爲了姜律。

是誰把這件事告訴給趙嘯的?

趙璽多疑的性格在此時達到巔峰。

他頓時感到風聲鶴唳,身邊哪一個人看着都像是給趙嘯通風報信的人。

這讓他感覺非常的不安全!

他勉強聽着趙嘯說了半天,這才暗暗咬牙道:“靖海侯所言極是。若是那姜律真的打下了高麗,到時候我再給他封妻廕子就是了。此時高麗的戰事還沒有完,說這些都還早了一點。”

趙嘯就知道趙璽壓根沒有把自己說的話聽進去,可看見趙璽一副不願意多談的樣子,他也不好繼續說下去,只得隨着趙璽的話轉移了話題,想着自己反正已經來了金陵,肯定是要在金陵呆一段時間,再找機會勸趙璽好了,也就把這件事暫時放到了一旁,說起了李謙:“……聽說太皇太后殯天,姜律立刻就前往京城奔喪。李謙和姜律前兩年還聯手抵禦慶格爾泰,這兩郎舅的感情倒是好!”

所以他纔要大肆封賞姜律,卻被你攔着了。

趙璽冷眼看着趙嘯,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趙嘯也不知道該怎麼跟趙璽說下去。

這次他從福建過來,一路上都在和心腹的幕僚分析李謙。

李謙當年答應朝廷,韃子不再進犯之後,西北的官員將由朝廷任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嘯壓根不相信。等到太皇太后的死訊傳來時,他才恍然大悟——李謙可以不遵朝廷旨意,但這樣做卻會陷太皇太后於不義。因而不管趙璽的要求要多不合適,李謙也會捏着鼻子認了。大不了在私底下做手腳。

現在太皇太后去了,壓在李謙頭上的那頂“忠孝”的帽子也跟着去了,李謙以後行事,只會更強勢,更堅持。

他當年答應的事也就未必會兌現。

趙嘯覺得應該提前提醒趙璽一聲。

誰知道趙璽卻一點也沒有朝這方面想。

誰會乖乖地把自己的後背露給陌生人?!

李謙若是這麼蠢,又怎麼可能活到現在?

趙嘯想了想,只好笑道:“皇上派去祭拜太皇太后的人回來了嗎?不知道李謙對明年朝廷官員的調整有什麼看法?”

李謙從來沒有說過這件事。

他下旨,李謙遵從就是,有什麼好說的?

趙璽在心裡腹誹,面上卻不顯,道:“去祭拜太皇太后的人這兩天就應該回來了。至於明年官員的調任,現在說這些還早,先把西北的局勢穩定下來再說。”

趙嘯笑道:“自李謙鎮守京城,那些官員就沒有再調任。幾百官吏,只怕到時候吏部要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皇上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難道趙嘯是來給誰跑官的?

不然西北官員的任免與他何干?

趙璽汗毛都立了起來。

閩南的事務他聽從左以明的建議,一切以趙嘯方便爲主,根本沒有插手,難道趙嘯人心不足,還想插手西北的事務?

這讓趙璽非常的不滿,也非常的生氣。

“也不用動那麼多的人!”趙璽有些敷衍地道,“只動幾個封疆大吏就行了。左以明說,一次性動的太多,容易出事。這個事要慢慢的來。”說到這裡,他又怕趙嘯不相信,繼續道,“比如說山西巡撫胡以良,在山西一呆就是十幾年都沒有挪地方,任勞任怨,從不曾抱怨,這樣的人就應該動一動了。”

左以明的意思,當初內閣由汪幾道一個人說了算,就是因爲內閣輔臣太少。如今汪幾道死了,李瑤也準備致仕,蘇佩文尸位素餐,早就應該換人了。不如選拔幾個能吏進入內閣,又是他親政之後提拔上來的,肯定會對他感恩戴德,爲他所用,這樣他的政令才能如臂指使,朝廷上下才能照着他的意思行事。

趙璽覺得這個建議非常的好,甚至因此在之前中秋節的時候還賞了左家老安人一根柺杖一串念珠。

他對趙嘯的話不免生出牴觸情緒來。

可趙嘯積威深重,他還沒有膽量直接反駁趙嘯,就繼續拖延道:“這件事我已經交給了左以明,你要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去問問左以明。”

親們,今天的更新!

(本章完)

第1072章 匯合第675章 聯姻第282章 雙朝第487章 待客第814章 慵懶求票貼第748章 謠言第203章 早膳第1144章 逃跑第140章 送藥第451章 爭取第248章 私心第789章 沒完第314章 拜貼第1138章 寫信第899章 反對第537章 告誡第1080章 冒出第676章 自立第464章 燙手第663章 一半第455章 果斷第812章 耽擱第1015章 不顧第945章 臨時第451章 爭取第1012章 留疤第575章 說話第569章 過關第951章 不滿第208章 黑鍋第626章 新事第1073章 捷報第205章 釋然第929章 離間第3章 茶房第674章 機會第475章 小別第563章 破綻第799章 出謀第1137章 利益第746章 擇一第50章 晾人第397章 悄然第1067章 單獨第1092章 殯天第824章 代爲第1021章 求助第519章 喜悅第906章 爭否第451章 爭取第113章 擔心第3章 茶房第382章 商量第991章 無意第966章 真相第853章 救災第468章 踏青第68章 觀戲第1086章 更好第655章 對策第803章 汾陽第789章 沒完第65章 一計第458章 來信第54章 12月21日請假第153章 難處第1101章 輕鬆第189章 比試第356章 做面第453章 發怒第402章 援手第410章 來意第904章 落定第871章 探親第656章 雲來第161章 追蹤第48章 道破第907章 還糧第21章 暗流第60章 懲治第1068章 十歲第1034章 重疊第174章 不信第310章 規矩第739章 對付第497章 兩樁第762章 與共第276章 一夜第545章 撥銀第681章 兩件第559章 打仗第629章 蝕米第753章 佳偶第986章 說服第507章 矛盾第1032章 擡愛第617章 危機第2章 太后第517章 傷心
第1072章 匯合第675章 聯姻第282章 雙朝第487章 待客第814章 慵懶求票貼第748章 謠言第203章 早膳第1144章 逃跑第140章 送藥第451章 爭取第248章 私心第789章 沒完第314章 拜貼第1138章 寫信第899章 反對第537章 告誡第1080章 冒出第676章 自立第464章 燙手第663章 一半第455章 果斷第812章 耽擱第1015章 不顧第945章 臨時第451章 爭取第1012章 留疤第575章 說話第569章 過關第951章 不滿第208章 黑鍋第626章 新事第1073章 捷報第205章 釋然第929章 離間第3章 茶房第674章 機會第475章 小別第563章 破綻第799章 出謀第1137章 利益第746章 擇一第50章 晾人第397章 悄然第1067章 單獨第1092章 殯天第824章 代爲第1021章 求助第519章 喜悅第906章 爭否第451章 爭取第113章 擔心第3章 茶房第382章 商量第991章 無意第966章 真相第853章 救災第468章 踏青第68章 觀戲第1086章 更好第655章 對策第803章 汾陽第789章 沒完第65章 一計第458章 來信第54章 12月21日請假第153章 難處第1101章 輕鬆第189章 比試第356章 做面第453章 發怒第402章 援手第410章 來意第904章 落定第871章 探親第656章 雲來第161章 追蹤第48章 道破第907章 還糧第21章 暗流第60章 懲治第1068章 十歲第1034章 重疊第174章 不信第310章 規矩第739章 對付第497章 兩樁第762章 與共第276章 一夜第545章 撥銀第681章 兩件第559章 打仗第629章 蝕米第753章 佳偶第986章 說服第507章 矛盾第1032章 擡愛第617章 危機第2章 太后第517章 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