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死訊

第1156章 死訊

李瑤性格剛毅,做了決定的事立刻就會去做。

他想了想,問姚先知:“你有什麼打算?”

這就是要說體己話的意思了。

姚先知心中一喜,可話在嘴邊打了幾個轉,這才壓低了聲音道:“老大人也同意我的說法吧——臨潼王應該另有打算!”

連攝政王都不做,那就只有自立爲王了!

李瑤笑着點了點頭,道:“你這小子還不錯!”

同意了他的觀點。

姚先知雖然在心裡琢磨了幾遍了,可聽到李瑤這麼說,他還是嚇了一大跳,半晌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瑤沒有爲難他,而是半帶勸慰半指點地道:“你也別總和左以明攪和在一起。他和你不一樣。他和李家是姻親。不看僧面看佛面,臨潼王怎麼也會顧着他的。你要學會韜光養晦。臨潼王不在,你就好生生地侍在自己的府邸看看書,練練字。等到臨潼王回來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是什麼意思?

姚先知的眼睛轉了又轉,小心翼翼地問:“照老大人的意思,是讓我順着臨潼王……”

如今皇上跟着趙嘯去了閩南,李謙就是想讓皇上讓位於他,也得皇上在他手裡才行。如果是強行奪位,他們這些前朝的臣子豈不是成了謀逆之人?到時候史書上會怎樣評價?

姚先知心裡還是有點過不去這道坎的。

李瑤自己就是兩榜進士出身,自然猜得出姚先知的心思,但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他捏着稀疏的鬍鬚道:“你既然來請教我,我肯定是有什麼說什麼。全看你相信不相信了!”

“我當然相信老大人!”姚先知連聲道,可出了李府心裡還在犯嘀咕。

李瑤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知道了什麼事?

所以纔沒去左家參加他們的聚會?

他心裡打着鼓,反覆地思忖,最終還是決定聽李瑤的話,藉口風寒,請了幾天假,閉門謝客,在家裡不是讀書就是寫字,心像在油鍋上炸似的,偏偏還要做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好在內閣的內位閣老不是這個請假就是那個請假,趙璽和李謙都不在城中,鍾天宇又只負責金陵城的安危,其他的事一概不管,六部三院雖然亂糟糟的沒個正經人幹事,城中卻沒有出什麼亂子,也就沒有人去關心姚先知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了。

百姓依舊像太平盛世似的該議政就議政,該做買賣做買賣,有些大商賈還仗着和董家的關係恢復了些北邊的生意,外面看來,金陵城裡歌舞昇平,一派繁榮景象。

收了元宵節的花燈,很快就迎來了二月初二的龍擡頭。

北方這個時候還有些冷,要到了三月三女兒節踏青的人才多起來,可在南方,愛美的婦人都開始換上春裳簪了鮮花準備踏青了。

就在這個是時候,李謙從京城回到了金陵城。

一幫子朝臣全都傻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各找各的師尊或是同門拿主意。

左以明以不變應萬變,通知朝臣按慣例上朝。衆人這纔像有了主心骨似的,在李謙回到金陵城的第二天一大早,都按品着裝,進宮議政。

誰知道李謙站在空無一人的龍椅下面第一件事就議處置簡王的事,補辦手續。

吏部、禮部、大理司沒有一個人有異議,當朝就在各種公文上蓋了章,送達各縣州府。

李謙的第二件事議的是征戰閩南之事。

朝中大臣也沒有任何的異議,很快就通過了。

李謙親任了大將軍,清點校尉,整裝待發。

出發的那天,夾道全是看熱鬧的百姓,大家都還在議論,說臨潼王連韃子都給打走了,區區靖海侯府,根本不值一提。好像李謙是去郊遊而非打仗去的。

出了城,謝元希忍不住策馬走到了李謙身邊和他低語:“看來劉熒這孩子做得不錯。”

很多的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都是劉熒的人傳播的。

“這辦法倒很有效。”李謙含笑道,“得跟柳先生說一聲,以後得注意金陵城中都議論了些什麼。”

這次出征,柳籬沒有跟着他南下。因爲慎哥兒還和衛屬在蘇浙“巢匪”,他把柳籬留下來“照看”慎哥兒,幫着左以明管理金陵城。

謝元希笑着應諾。

二月中旬,福建那邊就傳來消息,趙璽帶着顧朝、金海濤等臣子福州城裡設立行宮,暫時落腳福建,封了趙嘯爲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並且重組了內閣。

天下一片譁然。

留在金陵城裡的文武百官更是惶惶不知所措,還有當年跟隨趙璽從京城到金陵的老儒在金陵貢院門前撞死的,也有掛印歸家的,還有大罵靖海侯卑鄙無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但更多的,還是選擇了留在金陵城,等候最終的結果。

半個月之後,從上繞傳出了趙璽的死訊。

心知肚明的李瑤和左以明默然不語,可金陵城卻像翻了天似的。

據說是李謙已行軍至上繞,偶遇一婦人尋子。說是三個月前,有一羣陌生人路過她家村子,在村中歇息了兩夜,那些人走後,她兒子就不見了。她聽聞李謙大名,求李謙幫忙。李謙派人去查,發現那村落附近有座新墳,墳中所葬之人和趙璽有七、八份相似。

李謙連夜將棺槨送回金陵。

經劉皇后確認,死去的正是趙璽。

而且已經死最少三個月了。

這仗當然也打不成了。

李謙班師回朝。

劉皇后嚎啕大哭,說皇上是仁慈之君,當初說皇上棄城而逃的她就不相信,原來皇上是被人害死了,根本不是在棄城而逃。何況皇上讓人帶了詔書給臨潼王勤王,又怎麼會知道臨潼王攻破金陵城卻棄城而逃呢?

傳言說,劉皇后跪在李謙面前求李謙爲皇上報仇!

這下子天下都炸了鍋。

不免有人要問,既然如此,當初劉皇后爲何不說?

就有人幫着劉皇后辯解。皇上在趙嘯的手裡,劉皇后要說皇上是被迫去的閔南,皇上還活不活了?

天下人都覺得這話有道理。

聽到消息的趙嘯卻傻了眼。

他千算萬算,怎麼也沒有想到李謙會來這一招。

釜底抽薪!

李謙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和他一戰,而是直接否定了趙璽的身份。

不知道爲什麼,趙嘯直想笑。

他把諜報親自送給趙璽看。

“不,不可能,不可能!”趙璽臉色發白,一副魂飛魄散的樣子,喃喃低語之後是狂亂。

抱歉,親們,最後兩三章了,總覺得廢話太多,刪了又寫,寫了又刪,最後才定了這一稿。

(本章完)

第1010章 熱茶第584章 悄悄第259章 打趣第833章 麟兒第520章 後悔第1104章 梧桐第849章 長子第1110章 動手第356章 做面第307章 嬉戲第113章 擔心第399章 瞞着第921章 無理第1085章 大雪第854章 氣極第497章 兩樁第1013章 和離第25章 尋求第270章 前日第712章 拔河第308章 道歉第1108章 遷移第467章 壯丁第559章 打仗第2章 太后第1047章 期盼第1050章 種子第871章 探親第348章 如實第545章 撥銀第11章 決定第717章 出頭第932章 京城第990章 燈市第798章 取捨第405章 迎接第87章 直白第719章 一環第200章 去留第425章 西席第662章 敵情第711章 逗笑第91章 區別第478章 推諉第867章 求醫第1078章 愚蠢第273章 成親第306章 整頓第1057章 丟臉第287章 從前第979章 認識第398章 召回第535章 告訴第490章 吃否第870章 光陰第869章 時序第497章 兩樁第174章 不信第503章 宅子第671章 美景第1109章 窩火第386章 鬧事第182章 狹路第259章 打趣第17章 送餅第182章 狹路第158章 嚴重第809章 鐵礦第645章 傳言第198章 割袍第140章 送藥第1076章 桃色第808章 情面第362章 各自第126章 忙碌第933章 計算第764章 心眼第11章 決定第269章 太原第392章 不見第773章 震驚第1147章 身殞第910章 不讓第1153章 默默第731章 代庖第747章 屈服第34章 同行第750章 靈犀第752章 貼心第843章 頻繁第287章 從前第386章 鬧事第177章 應對第2章 太后第561章 再演第488章 出席第1116章 撕開第492章 誤會第128章 死亡第339章 魯家
第1010章 熱茶第584章 悄悄第259章 打趣第833章 麟兒第520章 後悔第1104章 梧桐第849章 長子第1110章 動手第356章 做面第307章 嬉戲第113章 擔心第399章 瞞着第921章 無理第1085章 大雪第854章 氣極第497章 兩樁第1013章 和離第25章 尋求第270章 前日第712章 拔河第308章 道歉第1108章 遷移第467章 壯丁第559章 打仗第2章 太后第1047章 期盼第1050章 種子第871章 探親第348章 如實第545章 撥銀第11章 決定第717章 出頭第932章 京城第990章 燈市第798章 取捨第405章 迎接第87章 直白第719章 一環第200章 去留第425章 西席第662章 敵情第711章 逗笑第91章 區別第478章 推諉第867章 求醫第1078章 愚蠢第273章 成親第306章 整頓第1057章 丟臉第287章 從前第979章 認識第398章 召回第535章 告訴第490章 吃否第870章 光陰第869章 時序第497章 兩樁第174章 不信第503章 宅子第671章 美景第1109章 窩火第386章 鬧事第182章 狹路第259章 打趣第17章 送餅第182章 狹路第158章 嚴重第809章 鐵礦第645章 傳言第198章 割袍第140章 送藥第1076章 桃色第808章 情面第362章 各自第126章 忙碌第933章 計算第764章 心眼第11章 決定第269章 太原第392章 不見第773章 震驚第1147章 身殞第910章 不讓第1153章 默默第731章 代庖第747章 屈服第34章 同行第750章 靈犀第752章 貼心第843章 頻繁第287章 從前第386章 鬧事第177章 應對第2章 太后第561章 再演第488章 出席第1116章 撕開第492章 誤會第128章 死亡第339章 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