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秦瓊,醒了

“先生,這幾日學生心中,一直都憋着幾點疑慮,怎麼也想不通透,早想在先生的當面請教,只是知道先生這幾日裡公務甚是繁忙,少有空暇,便一直沒敢去打擾先生。”吳王府中,吳王李恪拱手向前來拜見的先生岑文本行禮請教。

“吳王殿下客氣了,有什麼事,殿下可對微臣直講無妨。若是微臣所知,微臣定是知無不言。”沒有一絲意外的神色,擡眼細看了李恪一眼,岑文本拱手回言,面色沉靜無波。

吳王殿下此番能夠忍到現在纔來向自己詢問,已經算是難得,岑文本在心中輕點着頭,看來前些日子吳王殿下的養氣功夫,並沒有白做。

“首先一個,是老五李佑,”李恪做直了身子,直接開聲向岑文本說道:“老五想要造反,之前就已經有了一些徵兆,再加上前些時權先生的意外身死,他也逃不過一個弒師背德的不逆之罪,早晚都是一死,他會提前造反叛上,學生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瞧看了岑文本一眼,李恪接着說道:“讓學生覺得萬分奇怪的是,父皇他老人家的態度,”

頓了一下,李恪接聲直言:“在老五舉了反旗拉兵造反之後,父皇怎麼還能容忍了這麼多天,讓老五有了一口喘息發展之機?依着咱們大唐的軍力,不說李靖還有懋功將軍他們,便是讓本王披掛上陣。父皇只要能給本王三萬精兵,不出兩日,本王就能將老五平下。”

“可是現在,這都過了小有十日,父皇卻是遲遲不肯狠下實手,反而弄得長安城中人心惶惶,這,究是爲了什麼?難道是父皇他老人家,還了不斷與老五地父子之情?”

“吳王殿下慎言,”聽了李恪的話語。岑文本面上的神色稍動。謹慎地四下瞧看了一番,遂開聲向李恪言道:“這番話,殿下也就只能在臣面前提上一提,其他的時候,一定要將它放在爛在心裡,切不能在外四處宣揚,若是讓皇上他老人家知道了,雖不會出言怪罪,不過在心裡。對殿下定是會有些不喜。”

“先生教訓得是,學生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知道父皇此爲,定是別有深意,學生心中雖惑。卻也是不敢妄加胡言評論,此番,是學生第一次一吐心中之疑問,還請先生能爲學生解惑!”李恪再次拱手相請。從岑文本方纔的態度與話語之中,李恪已然知曉,他的這位先生定是已參透了這件事情所隱藏的玄機。

“此番話,出臣之口,入殿下之耳,切勿再傳於他人。”低頭稍微斟酌了一下。岑文本未語先囑咐了兩句。

“學生知道。此處只有本王與先生二人,先生可直言無妨!”李恪伸手相請。不知道他的這位先生會有什麼樣的見解。

“齊王之事。確如殿下方纔所言。”岑文本拱手還禮。開聲向李恪言道:“並不像是表面上地那般嚴重。只要皇上有心。不出半日。僅是齊地臨近地駐軍便可將叛軍盡數殆盡。”

“可是……”

“可是。皇上他並沒有這麼做。是爲了什麼?真地是不忍心。念及君臣父子之情?”知道李恪想問什麼。岑文本事先開言將其地話語打斷。而後又看着李恪。自問自答地開聲對其說道:“這是殿下不了解皇上地爲人。纔會這般着想。”

“皇上除了是一慈父之外。他更是一國之君主。別看皇上他老人家平日裡看上去很是和善。可是一到事兒上。沒有誰會比一個皇帝更爲冷血無情。”悄打量了一下李恪地面色。岑文本接聲言道:“父子之情。皇上有。可是萬不能觸及他帝王地底線。”

“齊王殿下若是不舉旗謀逆。便是他犯下再大地罪過。皇上念及親情。對齊王殿下雖是素來不喜。卻也是會於心不忍。那樣地話。齊王或是還有一線生機。可是齊王殿下卻偏偏選擇了造反。看上去像是一條活路。可是他卻不知。在他決定起兵謀逆地那一刻起。就已然斬斷了他與皇上地父子之情。也斷送了他最後一條可以存活地希望。”

“在皇權皇位地這個問題上。殿下若是想不通。不妨就回想一下十二年前地隱太子之事。想想隱太子他們事後地下場。殿下當就會有所領悟了。”

這麼說,並不是在非議當今聖上的不是,事實上,便是岑文本自己,也沒有覺得李世民當年所爲有什麼不當之處,自古以來地君王,有哪一個不是用無數的血肉堆砌而成?岑文本現下之所以會向李恪提起這件事情,只是想讓李恪明白,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的意思而已。

若是心無所悟,沒有一點身爲上位者該有的心思和態度,李恪日後,遲早都會吃得大虧,說不得連性命都會搭陪進去。

“這些,恪都知道,可是若不是念及這些,父皇他老人家爲何會遲遲不肯發兵齊地呢?”帝王家的狠厲絕情,身爲一個皇子,李恪比岑文本有着更爲深刻的感受,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對於李世民此番的異常態度,他纔會更爲迷惑。

“最近,長安城裡發生的一些怪事和傳言,殿下可有聽聞?”答非所問,岑文本端碗兒小飲了一口茶水,反問了李恪一個問題。

“先生是說,翼國公,宋國公,還有大司卿蘇炳仁蘇老大人他們相繼病倒之事?”聽岑文本提起這些,李恪馬上就想到了這幾日裡傳得最爲邪乎之事:“這些傳聞,本王多少也有些聽聞,只是一些民間謠傳罷了,不足爲信。”

“再說,辰時的時候宮裡不是還有消息報來,說是三原柳一條已經被父皇從外地請回,有柳神醫在,有他幫襯着醫治三位大人地病症,這些謠言,還不是不攻自破?”雖然與柳一條地交道不多,不過對於柳先生的名聲和醫術,李恪還是頗爲欽佩,一聽說柳一條到了,心下也不免放鬆了起來。

“謠傳,不可怕。”岑文本沉聲說道:“可怕地是,散搬謠言的那些人。”

“是誰在暗中做着手腳?三位國之重臣同時病重不起與他們有沒有關係?他們地居心何在?是不是遺留在長安城中,齊王的同黨?他們後面還會不會再有下一步的動作?”

問題一個接着一個問出,岑文本看着李恪說道:“還有,若不是皇上恰好知曉了柳一條的下落,三位大人的病症該如何收拾?難道要讓皇上眼睜睜地看着三位大臣亡故不成?若是如此的話,朝庭的損失暫且不說,僅是那些有的沒的傳言,就有可能形成巨川大浪,讓人防不勝防。”

一番話,聽得李恪冷汗直流,心中後怕不已的同時,多少也知道了一些父皇此時心中的想法。

“先生高見,學生受教了。”彎身恭敬與岑文本一禮,李恪誠心深贊,不愧是深受父皇賞識的中書令,眼力和見識,確不是常人所能比擬。

秋雨朦朧,潮溼中帶有此許地涼意,街上行走的路人,多數都已穿上秋日的行裝,抵禦着這日欲漸冷的寒意,今年冬早,年關時所迎來的,必又是一個寒冬。

翼國公秦府之內,後院家眷所居的院中,一行人手撐着油紙小傘,全部都神情緊張地圍看着一個少見的巨型木桶。

“一條兄,這都有一個時辰了,不知我義父是不是已然醒轉?”木桶之外,柳一條的身旁,封小乙面露着憂色向柳一條說道:“還有,過了這麼久的時間,尉遲叔叔怕也是有些支撐不下了,要不,讓小弟進去一試,如何?”

“若是有人可以代替,起初的時候,小弟就不會要特別勞煩尉遲將軍大駕了。”柳一條淡然地輕搖了搖頭,道:“不過是五十斤蒜頭而已,依着尉遲將軍的功力,並不是什麼難事,封兄稍安毋躁。若是小弟所料不差,再有片刻,尉遲將軍就可以出桶了。至於翼國公他老人家,怕是還得再在裡面多呆些時辰。”

停停歇歇,連續一個時辰的發功出力,對於尉遲敬德來說,當已是極限,而那五十斤,數千枚的蒜頭,也應已是消耗了個七七八八,桶中霧氣已成,尉遲敬德也差不多該要出來了。

“咳咳咳!”柳一條的話語剛落,在衆人數十雙眼睛的熱切關注下,隨着一陣劇烈的咳嗽聲響,木桶下角向外的唯一一個小木門兒,終是有了動靜。

“咳咳咳!悶死老子了,再晚出來一會兒,老子非被憋死在裡面不可。”步履蹣跚,尉遲敬德一步三顫地從木門裡晃悠了出來,滿面通紅,到處都是汗漬,衣服頭髮也盡數溼透,說話的時候,兩隻胳膊都在不停地發抖哆嗦。看得出,方纔在木桶裡,着實是把老頭兒給累了個夠嗆。

“尉遲將軍辛苦了。”柳一條率先拱手向老頭兒行了一禮。

“得虧只是五十斤,若真是五百斤的話,老黑我今天就別想再出來了。”尉遲敬德連連擺了擺手,兩眼放光地看着下人端遞上來的涼茶,上前一把將茶壺奪過,仰頭就是一陣地猛灌。

“尉遲叔叔,我義父他,現在如何了?”上前來輕爲尉遲敬德揉肩捶背,封小乙關心地開聲問起了翼國公的狀況。

“二哥啊,咕咚!”大喝了一口茶水,嘴不離壺,尉遲敬德開聲答道:“他……,咕咚!他,咕咚!醒……醒了……”

第772章 威嚇第500章 遠親第487章 柳二條的春天(3)第784章 籌謀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92章 耕作獎勵第803章 小人房遺愛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114章 邂逅第99章 間接推銷第568章 發飆第622章 出兵第73章 代步工具第296章 太子妃死,侯君集逃第746章 赴宴東宮第374章 李紀和之死第205章 往江南(3)第15章 全都抓起來第444章 入宮覲見(1)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282章 鄉試,是一盤小菜第562章 確定第483章 武媚的心思第200章 再辦作坊第37章 王縣丞來訪第778章 長孫皇后的算計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594章 教誨第634章 合作第578章 又來了一個第395章 ‘漢語拼音’第107章 欲行往長安第710章 威懾,條件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94章 公孫武達的怒火第632章 楊叔的心意第327章 這事兒,不急第472章 回家第327章 這事兒,不急第753章 真正的目標第414章 白帝城第336章 李恪相邀第791章 紛亂的心第807章 提醒第278章 贈曲第426章 演戲第451章 援助第195章 故人第557章 顯露(2)第532章 豐產第76章 相牛第671章 請教第60章 造訪公孫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426章 演戲第599章 麻煩(1)第706章 忽悠第556章 顯露(1)第256章 從容入獄第319章 家裡的一些瑣事兒第55章 接觸第686章 尋探第351章 狄府的教書先生(2)第340章 通房丫頭第608章 好大一隻孔明燈(2)第32章 有地有牛第730章 請稅第775章 公孫賀蘭的失心瘋第10章 唐朝老師的家訪第582章 善後(1)第808章 人在柳府第807章 提醒第503章 兩塊吊墜兒第169章 三百佃農第639章 威嚇第648章 秦府行醫(4)第216章 遊子歸鄉第679章 心思第53章 杜家的小公子第203章 往江南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858章 聯姻第449 朕知道是你!(3)第440章 衝突(2)第390章 求教第549章 草帽兒(3)第734章 起去嫖吧第101章 柺杖第99章 間接推銷第380章 趕釀貢酒第682章 袁方的堅持第571章 擄第170章 卸骨接骨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764章 再收徒第29章 教導第468章 老八李貞第323章 第一批煤炭商第143章 骨頭裡的證物第592章 舍,得
第772章 威嚇第500章 遠親第487章 柳二條的春天(3)第784章 籌謀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92章 耕作獎勵第803章 小人房遺愛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114章 邂逅第99章 間接推銷第568章 發飆第622章 出兵第73章 代步工具第296章 太子妃死,侯君集逃第746章 赴宴東宮第374章 李紀和之死第205章 往江南(3)第15章 全都抓起來第444章 入宮覲見(1)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282章 鄉試,是一盤小菜第562章 確定第483章 武媚的心思第200章 再辦作坊第37章 王縣丞來訪第778章 長孫皇后的算計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594章 教誨第634章 合作第578章 又來了一個第395章 ‘漢語拼音’第107章 欲行往長安第710章 威懾,條件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94章 公孫武達的怒火第632章 楊叔的心意第327章 這事兒,不急第472章 回家第327章 這事兒,不急第753章 真正的目標第414章 白帝城第336章 李恪相邀第791章 紛亂的心第807章 提醒第278章 贈曲第426章 演戲第451章 援助第195章 故人第557章 顯露(2)第532章 豐產第76章 相牛第671章 請教第60章 造訪公孫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426章 演戲第599章 麻煩(1)第706章 忽悠第556章 顯露(1)第256章 從容入獄第319章 家裡的一些瑣事兒第55章 接觸第686章 尋探第351章 狄府的教書先生(2)第340章 通房丫頭第608章 好大一隻孔明燈(2)第32章 有地有牛第730章 請稅第775章 公孫賀蘭的失心瘋第10章 唐朝老師的家訪第582章 善後(1)第808章 人在柳府第807章 提醒第503章 兩塊吊墜兒第169章 三百佃農第639章 威嚇第648章 秦府行醫(4)第216章 遊子歸鄉第679章 心思第53章 杜家的小公子第203章 往江南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858章 聯姻第449 朕知道是你!(3)第440章 衝突(2)第390章 求教第549章 草帽兒(3)第734章 起去嫖吧第101章 柺杖第99章 間接推銷第380章 趕釀貢酒第682章 袁方的堅持第571章 擄第170章 卸骨接骨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764章 再收徒第29章 教導第468章 老八李貞第323章 第一批煤炭商第143章 骨頭裡的證物第592章 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