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出征朝鮮

魏軍起自河南,靠着分宗藩土地,無主慌地起家。

高義歡用土地,將魏軍將士綁在了他的戰車上,魏軍每打下一地,將士們必然能獲得一部分土地。

因爲魏國經濟不行,賦稅不足以養軍、撈軍,高義歡便用土地獎賞士卒,所以魏軍戰河南,取關中,東征河東河北的過程中,將士們都獲得了大批的土地資源。

這種用土地獎賞士卒的政策,直到往南攻打南明時,才逐漸改變。

軍隊掌握大批土地,確實有激勵將士的作用,可是當多到一定程度後,也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將士們要征戰,賞賜的土地需要人種,可是偏偏多年戰亂,人口銳減,勞動力不足。

這樣一來,地賞了,沒人幫忙種,矛盾就出來了,也讓士卒們十分不滿。

高義歡做爲皇帝,最擔心的問題,不是文臣間的爭鬥,而是軍隊反叛,因此他決定幫將士們,把這個問題解決。

勳貴集團一直想獲得南方的人口,高義歡自是不許,便只有用朝鮮來替代。

清晨,大魏朝會,欽天監官員上書,夜觀天象,東北角宿暗淡,利於中國。

遂即有大臣言,此來吉兆,預示大魏攻伐朝鮮之役必勝,請皇帝發兵。

以大魏國力,加上豪格與朝鮮並不同心,高義歡自然知道,此戰必勝,根本不用搞這些名堂,但是大臣們既然搞了,他也就圖個吉利。

高義歡當即下旨,大軍即日出徵,攻伐朝鮮,掃滅殘清。

朝會結束後,大臣散去,高義歡留下李巖,囑咐留守長安的事宜。

這次大魏攻打朝鮮,可以說是十拿九穩,派遣一員上將足矣,不過高義歡似乎打仗有癮,還是決定御駕親征,並且動用了二十餘萬大軍。

豪格在朝鮮,滿兵不滿萬,朝奸部隊也只有兩萬餘人,根本不需要出動二十萬大軍,但是朝野上下,卻沒有什麼人反對。

畢竟還能打的仗,掰着手指都能數出來,不少人都認爲,這是最後的立功機會,所以沒什麼人,得罪勳貴。

這種事實明顯耗費錢糧,不過高義歡之所以堅持,他心中也有盤算,他準備藉機啓用一大批武院生,親近士卒,加強他對軍隊的掌控。

高義歡決定親征,長安需要留守,高義歡準備留皇長子掛個監國的名頭,再讓李巖輔政,便離開長安前往遼東。

天閣內,高義歡坐在御案後,李巖坐在一旁。

高義歡沉聲道:“北方戰亂多年,人口銳減,李先生想了諸多策略,遷徒貧瘠地區的百姓至平原,說服西南土民下山,可是依然無法滿足需求,不少士卒的軍田,依然無人耕種,很傷士氣。朕這次親征朝鮮,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皇子還小,長安就委託給先生了!”

高義歡現在有四個兒子,長子建興,趙貴妃所生,二子建禮,皇后之子,三子建豐也是趙貴妃所生,四子建睿,則是高義歡亂搞,臨幸了一個美貌的宮中女官,乃李妃所生。

現在長子已經八歲,早已出閣讀書,二子和三子今歲也開始讀書,四子則還小,剛生不久。

除此之外,高義歡在宮外還有一個私生子,他怕大臣罵,怕影響名聲,沒有弄進宮中。

李巖給高義歡行了一禮,鄭重道:“陛下放心,臣會爲陛下看好長安,不過臣有一事,想問陛下。”

高義歡擡手道:“先生有什麼問題?”

李巖看了高義歡一眼,提醒道:“陛下攻擊朝鮮,是想解決軍田無人種植的問題,可是陛下準備怎麼分配獲得的人口,可知如今軍田的情況?”

高義歡微微皺眉,坐直了身子,沉聲道:“先生有什麼話直說!”

李巖開口道:“陛下,北方缺少勞力,朝廷每次遷移土民,或者遷移人口,勳貴和高階武官,自然會利用權勢,先滿足自己。”

高義歡點了點頭,這點他清楚,勳貴支持文官集團中的北黨,而北黨則給他們方便,雙方進行利益交歡,才形成一個利益集團。

高義歡示意道:“先生接着說!”

李巖沉聲道:“這就會出現一個情況,勳貴和將官利用權勢、錢財和土地多,且集中的優勢,搶奪普通士卒家的佃戶,讓普通軍戶的軍田,缺少佃戶耕種。而軍戶的軍田沒人耕種,不少人就會賤賣土地,這些土地則會被勳貴買去,形成大規模的兼併。兼併來的土地,還是需要人來耕種,普通士卒的軍田沒人耕種,士卒沒有辦法,只能慌掉或者低價出售,但是勳貴卻有實力,將朝廷遷徒安置的百姓,以及土民變成佃戶。”

高義歡聽完心頭一凜,一般而言土地兼併的初期,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當兼併到一定規模後,纔會突然加速。

高義歡原本想的是,將田分給軍隊,然後這些田就不會動了,他卻忘記了土地的流動和兼併。

高義歡沉默半響,並沒有說什麼,“先生說的這件事,朕知道了!”

李巖見此也不在多言,站起身來,瞟了高義歡桌案前堆積的公文一眼,行禮道:“陛下公務繁忙,臣告退了!”

高義歡揮了揮手,等李巖退出天閣後,拿起奏疏看了一會兒,盡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於是將奏疏一丟,靠在椅子上閉目沉思起來。

兩日後,長安東郊,十餘萬魏軍集結,高義歡登上高壇,發佈討清檄文,正是宣告大軍東征朝鮮。

此戰魏軍出兵二十萬,高義歡並未待多少老將,只帶了李定國,同時點了一羣中層將官領兵,並讓武院生充當他的衛隊,出征朝鮮。

很早以前,高義歡便注重軍官的培養,于軍中開設講武堂,後來又設立國子監武院,培養了大批軍官。

前不久,高義歡下旨,將武院更名爲帝國軍校,投入更多資源培養文武兼備的軍官,不過他雖花了力氣,但是大魏帝國軍隊的高層,卻沒有多少武院培養出來的軍官,軍校生目前還沒有掌握軍隊。

第773章臼炮轟擊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390章關中來人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607章兵臨洛陽第387章率軍北返第509章造船工坊第972章造船工坊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890章關門打狗第707章邊境襲擾第639章拿筆來第844章城中內應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384章拿下夷陵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750章瞭解民情第431章貝子跑吧第938章情況緊急第200章坑人的高義歡第776章明軍北伐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16章盜賣軍資第638章劉黑子打游擊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273章燒麥田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544章飲馬長江第977章剽竊大王第974章安南八旗第699章接舷戰上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087章陳名夏的危機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248章危機重重第297章韃子使者第186章鎮外遭遇第681章接受稱藩第334章李巖突圍第878章天山會盟上1080章攻破山城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558章入關策略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839章有肉香第8章熬出頭了第970章確定國號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596章於應龍死了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820章尋求速決第544章飲馬長江第751章幫豪格一把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391章有陰謀第971章泰山封禪第115章勢力激增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786章建夷宮詞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827章進入戰場第674章強秦之勢第942章破關而入第529章黑雲壓城第709章誘敵決戰第909章巡視中州第832章激烈廝殺第703章臥榻之側第68章水灌汴梁上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981章湖廣戰場第469章孔有德死了第139章人口、田畝第987章大戰開啓第213章劉良佐會見清使第270章難民第231章十萬只夠買條胳膊第724章關城失陷第492章兵臨嶽州第721章多鐸在此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562章俺銀子呢第641章高大王的日常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876章俘獲范文程第738章一觸即發第800章姜總兵謝謝你啊第359章你別說話第108章二哥佔汝南上第661章臼炮轟關第97章決戰中州十三第183章黃雀在後第461章天意啊
第773章臼炮轟擊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390章關中來人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607章兵臨洛陽第387章率軍北返第509章造船工坊第972章造船工坊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890章關門打狗第707章邊境襲擾第639章拿筆來第844章城中內應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384章拿下夷陵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750章瞭解民情第431章貝子跑吧第938章情況緊急第200章坑人的高義歡第776章明軍北伐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16章盜賣軍資第638章劉黑子打游擊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273章燒麥田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544章飲馬長江第977章剽竊大王第974章安南八旗第699章接舷戰上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087章陳名夏的危機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248章危機重重第297章韃子使者第186章鎮外遭遇第681章接受稱藩第334章李巖突圍第878章天山會盟上1080章攻破山城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558章入關策略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839章有肉香第8章熬出頭了第970章確定國號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596章於應龍死了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820章尋求速決第544章飲馬長江第751章幫豪格一把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391章有陰謀第971章泰山封禪第115章勢力激增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786章建夷宮詞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827章進入戰場第674章強秦之勢第942章破關而入第529章黑雲壓城第709章誘敵決戰第909章巡視中州第832章激烈廝殺第703章臥榻之側第68章水灌汴梁上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981章湖廣戰場第469章孔有德死了第139章人口、田畝第987章大戰開啓第213章劉良佐會見清使第270章難民第231章十萬只夠買條胳膊第724章關城失陷第492章兵臨嶽州第721章多鐸在此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562章俺銀子呢第641章高大王的日常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876章俘獲范文程第738章一觸即發第800章姜總兵謝謝你啊第359章你別說話第108章二哥佔汝南上第661章臼炮轟關第97章決戰中州十三第183章黃雀在後第461章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