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先取荊州再徵巴蜀

崇禎十六年,七月間,張獻忠稱大西王后,擁衆二十萬,攻打武昌城。

城中楚王積金百萬,三司官員請求助餉,楚王不肯,使得城中人心渙散。

西軍圍攻城池不久,城中守軍便突然開城投誠,將西軍放入武昌城。

張獻忠殺入武昌後,明朝參將崔文榮戰死,告歸回鄉的大學士賀逢聖衣冠向北再拜,以大舟載全家,出墩子湖,行至湖心後,令人鑿穿舟船,全家溺死。

城中未來得及撤離的官員,如都司朱士鼎,興都留守沈壽崇,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縣鄒逢吉,嘉魚知縣王良鑑等人,皆死。

因爲突然城陷,湖廣的三司官員,幾乎被張獻忠一鍋端,只有何騰蛟和楊文嶽等極少數官員,坐船逃脫,前往嶽州募兵,準備防禦張獻忠殺入湖南。

李自城在河南擊敗孫傳庭後,徹底打開了局面,張獻忠拿下武昌,也使得他的勢力暴漲。

武昌城,自從張獻忠入城之後,便殺戮不止。

城中每日都有百餘枚人頭滾滾落地,當然張獻忠斬殺之人,主要是朱明宗室,官紳和讀書人,還有城中富戶。總之誰有錢殺誰。

大西軍對於明朝的宗室、勳戚貴族、官紳地主等統治階層絕不留手,武昌被殺得血流成河。

張獻忠不僅毀了大明朝在湖北的官僚體系,連明朝統治的根基也全部毀掉,打破一切,只留赤貧,從頭再來。

當然西軍在武昌也並非只是殺戮,張獻忠在屠殺武昌宗室和官紳之餘,同時又散金銀百萬,賑濟招募貧困百姓,鄂中之地,從者數十萬,使得張獻忠勢力迅速膨脹。

此時武昌城中,各大戶的屋宅都換了主人,裡面住滿了頭包黃麻的西軍士卒,街道上也是巡視的西軍將士,城中氣氛壓抑,僥倖沒死的居民都窩在家裡,根本不敢露面!

李定國從城外的軍營進入城中,街道已經被人簡單的清洗,但映入眼簾的卻依然是滿地的血跡,街道上不斷有裝着屍體,蓋着一張草蓆的車輛,被士卒拉了出去。

北面的李自成佔據關中,大勢以成,讓張獻忠感到很大的壓力,西軍攻下武昌後,張獻忠迫切的需要制定一套方略,所以急忙召集西軍衆將來商議大事。

這時李定國走進楚王宮大殿,孫可望等人已經先到一步,幾人在殿上說了會話,一名皮膚黝黑,長鬚過胸的男子,才從後出來,直接一屁股坐在王座上。

“賊他孃的黃來兒佔據關中,還稱了皇帝,寡人不能比不過他。”張獻忠一坐下來,先罵了一句,然後看了看大殿上的幾人,繼續道:“今天叫你們過來,就是想聽一聽你們的想法,寡人該如何走,才能和黃來兒一爭高下。”

自從傳來李自成佔據關中的消息,西軍上下對於自身的出路,邊也進行過思考。

要說,張獻忠造反的資歷,並不比李自成差,現在李自成都稱了皇帝,有了地盤,西軍上下自然也急了起來。

他們辛辛苦苦打倒老朱家,總不能最後給李自成做嫁衣,便宜了李自成。

這時身高八尺的孫可望站了出來,行禮道:“父王,兒以爲天下可成王霸之基的地方,只有天下四角。其一爲關中,其二爲河東、河北,其三爲巴蜀,其四爲江東。”

如果不算外族,就關內而言,這四地得任何一地,都有爭霸天下的資本。

張獻忠點了點頭,他義子中,孫可望算是足智多謀,“嗯,可望,你接着說。”

攻陷武昌,西軍士氣高漲,孫可望也意氣風發,他抱拳道:“這四地,關中被黃來兒佔據,河北我們過不去。父王要與黃來兒相抗,就需要取江東或者巴蜀爲根基。”

張獻忠微微皺眉,“寡人怎麼覺得,這兩個地方,都比不上關中啊!”

孫可望忙道:“父王,八百里秦川,秦漢唐以此爲據,雄霸天下,這並不假,但卻也是老黃曆了。關中動盪多年,殘破不堪,江東和巴蜀,卻元氣上存,取一地便可爭天下。”

孫可望也只能這麼說,畢竟西軍相比於李自成,實力要遜色許多。

對李自成而言,是天下四角隨便他挑選,張獻忠其實沒有太多選擇。

“那巴蜀和江東該取何地?”張獻忠問道。

孫可望抿嘴道:“父王,兒以爲當先取荊州再取巴蜀!”

“巴蜀?”孫可望臉上不太高興,怎麼看,巴蜀的條件都不算好,等於他沒得選,只能去四川麼?

“爲何不是江東?”張獻忠沉聲道。

孫可望並未回答,而是看了一旁的李定國,李定國則抱拳道:“父王,黃得功、方國安等部已經回到南直太平府。”

張獻忠聽了明白過來,去勤王的明軍已經回來,他剛被黃得功趕出南直,這個時候再回頭,無疑是找打。

孫可望見張獻忠不說話,於是繼續道:“父王,明朝死而不僵,江東明軍依然很強,我們若是去打江東,只會與明軍兩敗俱傷,白白便宜李自成坐收天下。”

如果西軍回頭去打江東,不說能不能打下,就算打下來,明朝立亡,不如讓明朝和李自成繼續鬥一鬥。

張獻忠終於頷首道:“說的有理,不過巴蜀地形封閉,進去難出來也難,只此一地,寡人怎麼和黃來兒爭呢?”

孫可望笑道:“父王,所以兒才建議先取荊州之地,再取巴蜀,三分天下。”

張獻忠其實也沒別的選擇,北上打不過李自成,東進只會兩敗俱傷,只有向西破局一條路可以走。

當下他正要點頭,大將馮雙禮,卻急匆匆的跑進來,行禮道:“大王,臣方纔於城中巡視,得李自成書信一封,不敢怠慢,特來呈給大王。”

張獻忠眼睛一眯,疑惑道:“黃來兒的信?拿過來!”

馮雙禮忙把信呈給張獻忠,張獻忠抽出信件,打開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話,“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

張獻忠看完信,立時將信一扯,大怒道,“黃來兒猖狂!”

“大王,城外有人盛傳,李自成馬上就要興兵南下,欲來征討咱們。”馮雙禮擔心道:“李自成勢大,大王不能不防!”

張獻忠冷靜下來,李自成現在兵強馬壯,他要南下,那西軍的情況就嚴峻了。

“你們怎麼看?”張獻忠沉吟道。

孫可望心裡已經有了先下荊州,再取巴蜀的戰略,而要保證這個戰略能夠施行,有兩個地方十分關鍵,一個是武昌,它能擋住明軍西進,一個是襄陽,它能擋住順軍南下。

只有佔據這兩點,他取荊州,再入巴蜀的計劃才能實現。

“父王,襄陽一地,至關重要,黃來兒要來,必經襄陽。我們先拿下襄陽,就能將黃來兒擋在河南,若是襄陽被黃來兒奪去,我們就危險了。”孫可望忙抱拳道。

張獻忠打下武昌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左良玉這個老對手,不將他滅了,張獻忠心中不安。

現在正好滅了左良玉,還能擋住李自成,他當即看向衆人,大聲問道:“你們誰願意去取襄陽?”

李定國沒有猶豫,立刻就站了出來,拱手道:“兒願往!”

劉文秀、艾能奇見李定國要去,他們邁出去的步子,便又都收了回來。

(求支持正版,感謝訂閱的每一位書友。)

第785章總結再戰第408章漢人都是陰逼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56章坑爹的劉黑子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482章搞臭高義歡第631章飢渴的高大王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131章毛遂自薦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670章下馬步戰第1077章朝鮮士族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32章拒絕聽命第717章魏王回宮第629章代善撤軍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76章關中變化第974章安南八旗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317章居然不上當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802章高大王的八個銀窖第767章北上爭攻第291章拉仇恨了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980章長安大閱第433章滿達海還是死了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586章三路威脅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854章西域風起第212章踏平峴首山,活捉易道三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996章求和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298章兩件事第95章決戰中州十一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776章明軍北伐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第602章騎兵衝擊第71章百里澤國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433章滿達海還是死了第636章重回起點第952章兵臨黃河第942章破關而入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372章好事、壞事第674章強秦之勢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389章野戰銅炮第73章賑濟災民第234章李巖的憂鬱第355章備戰荊州第892章氣吞萬里如虎第438章你們爲什麼要坑本王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810章清軍繞道第75章瘟疫下第712章呸,你要配叫哲別第919章兵臨兗州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854章西域風起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263章包圓叛軍第337章被打臉了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408章漢人都是陰逼第1008章招降鄭芝龍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11章二哥帶我們變強吧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255章招攬人才第67章朱仙鎮大敗第840章間接的影響第40章蒐羅人才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1101章決戰怒海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1033章開戰第863章刺探南明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309章肉夾於饃第614章豫南決戰(二)
第785章總結再戰第408章漢人都是陰逼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56章坑爹的劉黑子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482章搞臭高義歡第631章飢渴的高大王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131章毛遂自薦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670章下馬步戰第1077章朝鮮士族第688章這是我帶的最差的一屆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32章拒絕聽命第717章魏王回宮第629章代善撤軍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76章關中變化第974章安南八旗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317章居然不上當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802章高大王的八個銀窖第767章北上爭攻第291章拉仇恨了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980章長安大閱第433章滿達海還是死了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586章三路威脅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854章西域風起第212章踏平峴首山,活捉易道三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996章求和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298章兩件事第95章決戰中州十一第859章高大王甩鍋第776章明軍北伐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第602章騎兵衝擊第71章百里澤國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433章滿達海還是死了第636章重回起點第952章兵臨黃河第942章破關而入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372章好事、壞事第674章強秦之勢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389章野戰銅炮第73章賑濟災民第234章李巖的憂鬱第355章備戰荊州第892章氣吞萬里如虎第438章你們爲什麼要坑本王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810章清軍繞道第75章瘟疫下第712章呸,你要配叫哲別第919章兵臨兗州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854章西域風起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263章包圓叛軍第337章被打臉了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408章漢人都是陰逼第1008章招降鄭芝龍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11章二哥帶我們變強吧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255章招攬人才第67章朱仙鎮大敗第840章間接的影響第40章蒐羅人才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1101章決戰怒海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1033章開戰第863章刺探南明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309章肉夾於饃第614章豫南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