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先斬後奏

虎大威坐回帥案,不多時,王大拿被帶了進來。

“卑職玄衣衛,河北司都尉王大拿,參見都督。”王大拿進來後,當即行禮。

虎大威皺起眉頭,“你的腰牌呢?”

王大拿其實比虎大威更早加入魏軍,不過玄衣衛長年在外活動,所以虎大威並不認識他。

“都督,卑職得到緊急軍情,明軍水師已經到天津外海,準備接收北京,請都督立刻發兵,搶先佔據北京。”王大拿急切的說着,呈上自己的腰牌,以及用竹筒密封的信,“都督,這是卑職的腰牌,還有繳獲的書信。”

虎大威從桌案後走出來,接過腰牌看了看,遞給旁邊一人,那名玄衣衛看完,確認了腰牌上的特殊印跡,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忙單膝下跪,“卑職玄衣衛北鎮撫司哨總穆奇,參見王都尉。”

玄衣衛的腰牌有許多玄機,並且定期更換,即便有人蔘透,隔斷時間一換,便又是新的暗計,因此外人看不懂,也很難假冒。

虎大威見此,忙取出竹筒中的信件,展開觀看,是天津的清軍將領向北京寫的急報,說有明軍戰船泊於海邊,請北京指示。

虎大威看完神色立變,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當即就朝帳外一聲大吼,“快!擂鼓聚將。”

三通鼓沒有打完,大帳中已經站滿了魏軍各營的將軍,在軍法官點名之後,虎大威站起身來,一揮手,“安靜!本督有要事宣佈。”

將領們立刻分立於兩側,齊齊抱拳躬身,然後安靜下來,將目光投向他。

虎大威急聲道:“玄衣衛的兄弟送來緊急軍情,俺們辛辛苦苦打了這麼多年,死了不知多少兄弟,現在南面的龜孫卻來摘桃子了,你們幹不幹?”

帳中將領都露出驚色,遂即氣憤起來,紛紛大罵,“直他娘,不幹!”

虎大威微微頷首,繼續道:“現在他們的水師,已經到了天津外海,距離北京只有三百餘里。此時,請示大王已經來不及,而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本督決定立刻發起攻擊,希望幾位參軍,還有陳監軍能夠支持本督的決定。”

魏軍預料到了明軍會出兵北上,可是卻沒有想到他們會從海上直接運兵到天津。

魏軍一直以爲,明軍會打下徐州,沿着運河北上,所以並沒有集着攻擊滿清。因爲如果明軍從山東進軍,一切便都在魏軍掌控之中,魏軍有足夠的信心,在明軍進入河北之前,就攻下北京。

現在明軍走海路來,則是魏軍沒有預料到的,別說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和參軍們,就是高義歡也沒引起重視,因爲他不瞭解明朝水師的實力,以爲他們做不到這一點。

這時監軍陳澤仁和幾名參軍已經看過情報,並進行了商議,陳監軍一臉嚴肅道:“事態緊急,由卑職來上報大王,向大王解釋,都督放手去打,不過下官請都督務必搶先佔據北京。”

這個時候,去請示已經來不及,虎大威只有先斬後奏了。

他得了參軍和監軍的支持,虎大威當即吩咐道:“現在明軍已經到了天津,三日之內可抵達北京城下,我們必須儘快攻破居庸關,趕在明軍之前奪取北京,或者將他們擊潰。”

帳中將領議論紛紛,高一功皺眉道:“都督,雖說我們不將居庸關的守軍放在眼裡,可是畢竟有兩萬人,一兩天怕是打不下來啊!”

魏軍與清軍在居庸關一線對持兩年,清軍在居庸關駐紮了重兵,且防禦工事完善,魏軍想要短時間破關,還是比較艱難。

虎大威臉色一沉,揮拳砸在沙盤邊緣,怒聲道:“打不下來也要打,要不計傷亡,必須一日破關。”

衆將聽後相互看了看,知道有難度,卻也都沒有反對。如果不搶在明軍進入北京之前破關,一切就遲了。

既然都督發話,那大家就拿命填吧!

高一功抱拳道:“卑職明白了。”

這時,一旁的王大拿舉起手,從人羣中走了出來,然後行禮道:“虎都督,卑職有個建議!”

虎大威扭頭看向他,疑惑的問道:“王都尉有什麼主意?”

王大拿走到沙盤邊上,指着一處說道:“如果正面一時間難以攻下居庸關,不如在正面進攻的同時,派出一支兵馬偷襲桑乾河谷,繞道襲擊居庸關之後,內外夾擊,必定能大敗守軍,迎大軍入關。”

高一功看了看他指的地方,皺眉道:“那裡河道狹窄,水流急,礁石多,不能行船,不便大軍行動,且有三千清軍駐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怕難有成效。”

王大拿卻道:“我就是從那裡潛行過來,河谷駐防的清軍十分鬆懈,都督只需派出千餘兵馬,便能起到奇效。”

虎大威沒有猶豫,現在只要是能快速攻破關牆的方法,他都願意一試。

“時間緊急,不用考慮那麼多了!高將軍,本督令你立刻組織人馬進攻居庸關!”虎大威當即一揮手,然後又看向王大拿道:“王都督,有勞你與劉體純一起,率兩千兵馬,偷襲桑乾河谷,然後迂迴到居庸關後方,爲大軍打開入關通道。”

王大拿不屬於戰兵體系,因此虎大威用的是商量的語氣。

這時王大拿與幾將一起抱拳,大聲應道:“卑職遵命!”

一瞬間,滿帳肅殺,虎大威遂即一揮手,振臂揮拳,“好,大家都行動起來,務必打破居庸關,奪取北京城!”

~~~~~~

天色剛亮,劉體純與王大拿帶着兩千兵馬出發,身後魏軍大營內,號角連營,戰鼓轟鳴,魏軍士卒紛紛涌出營盤,開始在關下列陣,準備攻擊居庸關。

兩千多魏軍士卒,沿着小道,迅速離開大營,而他們沒走多遠,便聽見身後,殺聲漫天,銃炮聲響成一片。

在居庸關後方,一隊清軍騎兵,則疾馳着揚起一道黃塵,飛馬奏報北京魏軍開始了攻擊……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840章間接的影響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793章朕再退到淮安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920章向南挺進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34章招募軍官第529章黑雲壓城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203章將計就計第315章再遇多鐸第783章激烈陣地戰第557章天予要取第343章大家都缺糧第1084章樑以樟督師東南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959章陷阱第417章夫人路線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145章兵器作坊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994章明軍崩潰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994章明軍崩潰第499章使者到來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703章臥榻之側第697章海上航行第362章這不是耍流氓嗎?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029章周軍趕來第585章整編順系第382章激烈攻防第465章戰後總結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395章突襲商南第207章虛張聲勢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544章飲馬長江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799章搖搖欲墜第61章瓜分戰果第58章佔據亳州第529章黑雲壓城第368章五軍主將第172章回師汝寧第917章援軍趕來第226章強攻城池中第993章狂奔的馬士英第923章高大王很渣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826章臨戰前夜第982章聲東擊西第867章救援先鋒第404章局勢危急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558章入關策略第494章南京派員第643章正金錢莊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698章路遇海寇第994章明軍崩潰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110章二哥佔汝寧下第178章各懷鬼胎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381章攻擊夷陵第238章上朝(三)第109章二哥佔汝寧中第18章有些才幹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846章城中內訌第153章趕快逃離第704章巡視藏區第794章大同反正第970章確定國號第771章塹壕戰第238章上朝(三)第317章居然不上當第1020章鄭芝龍降魏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1034章戰象衝陣第817章兩件寶物第1062章軍資案第526章高義歡太狂了第547章戰爭準備
第840章間接的影響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793章朕再退到淮安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920章向南挺進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34章招募軍官第529章黑雲壓城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203章將計就計第315章再遇多鐸第783章激烈陣地戰第557章天予要取第343章大家都缺糧第1084章樑以樟督師東南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959章陷阱第417章夫人路線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145章兵器作坊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994章明軍崩潰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994章明軍崩潰第499章使者到來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703章臥榻之側第697章海上航行第362章這不是耍流氓嗎?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029章周軍趕來第585章整編順系第382章激烈攻防第465章戰後總結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395章突襲商南第207章虛張聲勢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544章飲馬長江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799章搖搖欲墜第61章瓜分戰果第58章佔據亳州第529章黑雲壓城第368章五軍主將第172章回師汝寧第917章援軍趕來第226章強攻城池中第993章狂奔的馬士英第923章高大王很渣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826章臨戰前夜第982章聲東擊西第867章救援先鋒第404章局勢危急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558章入關策略第494章南京派員第643章正金錢莊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698章路遇海寇第994章明軍崩潰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110章二哥佔汝寧下第178章各懷鬼胎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381章攻擊夷陵第238章上朝(三)第109章二哥佔汝寧中第18章有些才幹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846章城中內訌第153章趕快逃離第704章巡視藏區第794章大同反正第970章確定國號第771章塹壕戰第238章上朝(三)第317章居然不上當第1020章鄭芝龍降魏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1034章戰象衝陣第817章兩件寶物第1062章軍資案第526章高義歡太狂了第547章戰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