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等人在謝廖沙家待了兩個多小時,喝了七八瓶酒,等到離開的時候,謝廖沙搖搖晃晃的都快站不住了。
他握住了李野的手臂,大着舌頭問道:“李,你是不是.會東方的魔術?”
李野詫異的道:“不,我不是魔術師,你爲什麼這麼問?”
謝廖沙打了個酒嗝兒,不服氣的道:“那你.爲什麼喝不醉?”
“呵~”
李野又氣又笑。
【你這孫子是在懷疑我的酒品嗎?】
李野見過酒品不好的人,連撇帶灑一杯酒也就喝半杯,但我們今天是非常正式的來拜訪你,怎麼可能用那種不上臺面的江湖手段?
“好了謝廖沙,你總是這樣子,承認自己的酒量不行很難嗎?”
索菲亞走了過來,推了謝廖沙一把,示意他不要丟人。
剛纔謝廖沙跟李野拼酒,要不是索菲亞半路幫忙,這會兒都鑽到桌子底下去了,結果現在還不服氣。
“噢,我酒量很好,但是李的酒量更好.我要送你一份禮物.一份好朋友之間的禮物.”
謝廖沙可能是因爲被索菲亞說的慚愧了,立刻就吩咐自己的僕人去拿禮物。
李野有些猶豫,尋思着這傢伙要是送給自己一把黃金AK47,那自己收還是不收呢?
收了之後,是不是要交公呢?
不過幾分鐘之後,李野就釋然的笑了。
謝廖沙竟然送了李野一本經濟學方面的書,作者是俄裔美籍經濟學家萊昂尼德·赫維茨。
俗話說,禮輕人意重,更何況是書中的知識是無價的,所以李野鄭重的把禮物收了起來,禮貌的跟對方擁抱,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謝謝你,我的朋友。”
“哈哈哈哈,對,我的朋友,明天.我們再喝,另外你讓我看看你的種花功夫”
謝廖沙挺高興的,跟李野嘟嘟囔囔的說了半天,才肯放他離開。
而索菲亞又忽然喊住了李野:“李先生,剛纔你說你在種花家是什麼職位來着?”
李野坦然的道:“我是一家汽車企業的副廠長。”
“哦~”
索菲亞點點頭,然後問道:“那你這次來蘇鵝,是否考慮過參觀蘇鵝的汽車廠?”
李野有些意外,看了看索菲亞,才肯定的點頭說道:“當然,蘇鵝的汽車都很有特色。”
索菲亞緊接着又問道:“那你對哪一家汽車廠最感興趣呢?”
李野眯了眯眼睛,說道:“我覺得卡瑪斯比較有代表性。”
“卡瑪斯嗎?”
索菲亞看了看李野,嘴角勾起了彎彎的弧度。
。。。。。。。。。
李野等人返回酒店的時候,樑副司還沒睡,顯然在等着孫先進的消息,於是幾人就過去實事求是的彙報了一下。
等孫先進等人說完之後,粱副司忽然問道:“最後你們臨走的時候,那位索菲亞女士爲什麼會詢問李野有關汽車廠的事情?”
孫先進搖了搖頭,說道:“這我現在還不清楚,因爲我在來之前,只是約好了拜訪謝廖沙,到了莫斯科之後才知道今天索菲亞也會出現,
索菲亞以前跟我不算熟悉,而且背景比較神秘,但是據另外幾位同學推測,她家裡的權勢比謝廖沙家要強大的多.”
“.”
粱副司皺了皺眉,疑惑的看向了李野:“小李,你有沒有覺得她對你不太一樣?”
“沒覺得。”李野一口就否定了粱副司的疑惑。
小媳婦兒過幾天就到,你這是要給我添幾把火嗎?
可就在這時候,翻譯小陳卻突然道:“當時索菲亞問李野對哪家汽車廠感興趣,李野說卡瑪斯,然後索菲亞就笑了,笑的很奇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孫先進下意識的就道:“有嗎?我怎麼沒注意?”
小陳肯定的道:“肯定有,我當時一直在關注索菲亞.”
“.”
粱副司看了看李野,問道:“你覺得呢?”
李野平靜的道:“我無法判斷索菲亞的反應,我之所以說對卡瑪斯感興趣,因爲這家汽車廠就在莫斯科郊外,
而且我認爲這家汽車廠的產品風格,比較適合我們內地的市場前景,如果有機會的話,更容易展開下一步的工作”
“.”
粱副司點了點頭道:“那好,我們就把卡瑪斯汽車列爲我們下一步的考察目標,你和孫先進回頭跟進一下,試探一下那位索菲亞女士具體是什麼意思。”
“好的樑司長。”
孫先進和李野都答應了下來。
然後李野把謝廖沙送給自己的那本書拿了出來。
既然翻譯小陳有多嘴的習慣,那麼李野就不能藏私了。
“樑司,我們臨走的時候,謝廖沙先生送了這本書給我.”
粱副司順手把書拿過去翻看了一下,問道:“這是經濟學方面的書嗎?”
李野答道:“是的,這位作者在70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了一些學術上的問題,所以謝廖沙先生可能覺得我比較喜歡研究經濟學吧!”
“獲得了諾貝爾獎嗎?”
粱副司本來把書已經放下了,結果又拿了起來。
但是這本書是全外文的,他一時之間也看不懂。
於是他說道:“你回頭研究一下,分析分析謝廖沙是不是有別的用意。”
“.”
李野差點兒咧了嘴。
他把這本書交出來,本意是堵住小陳的嘴,畢竟今天他和謝廖沙、索菲亞在餐桌上交流了一些敏感的問題,可以藉助這本書,全部歸納爲“學術交流”。
結果沒料到粱副司會如此重視,讓李野分析一整本書了。
謝廖沙明擺着是跟很多種花人一樣,當看到華裔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也會感到自豪,所以才送了這本書。
現在讓李野去分析書裡的用意,這純粹是有棗沒棗的打一杆子。
不過等到衆人出來,孫先進卻主動說道:“哥,要不你把那本書先給我看看吧!我對萊昂尼德·赫維茨還挺感興趣的”
“那行,你先粗讀一遍,然後列列重點,然後咱倆一起分析.”
李野抖手就把書塞給了孫先進,還給他安排好了活兒。
要說別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野還是很尊敬的,但是對經濟學獎他有些不太感冒。
因爲這些人一個個的都批判計劃經濟,都說種花家要步蘇鵝的後塵,很快就會崩潰。
但是種花家不但沒有崩潰,還在短短的二十多年裡,把GDP增加了兩百多倍。
想想49年的時候,種花家GDP全球排名大幾十開外,但是到了新世紀之後,卻是無可爭議的全球TOP2。
你說就這種經濟發展速度,出現幾個牛逼的經濟學家不過分吧?分給我們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要求不高吧?
嘿,但就是沒有一個。
那你說這種獎項.你還稀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