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

“我知道了,你去休息吧。”段雲點點頭,然後示意郭凱可以離開了。

看到郭凱輕輕的關上房門離開後,段雲直接倒頭躺在了牀上,雙眼看着天花板,進入了思索之中。

正如剛纔潘宗光所說的那樣,胡正明極有可能不會同意段雲的加盟邀請,因爲之前的時候,美國和臺灣的集成電路企業都曾經向他拋出過橄欖枝,並且承諾給予非常高的薪資,但最終胡正明還是沒有同意,由此可見,胡正明並不缺錢,用高額的薪水想打動他是很困難的事情,自己必須要有挖角失敗的心理準備。

另外說起公司實力來,臺灣的半導體企業實力上也是相當強的,因爲有臺灣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他們的集成電路發展也是相當迅猛,無論是技術規模還是資金方面,都要比他的天音集團強很多。

說到臺灣的集成電路發展,是從20世紀70年代的封裝環節起步,到80年代末,已經發展了整整20多年的時間。

封裝環節實際上是整個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含量最低,也是利潤最微薄的環節,美國和日本的很多大型跨國企業他們看不上這點微薄的利潤,所以往往會把封裝環節外包給國外的企業,尤其是臺灣企業,從1966年起,臺灣已在高雄市設立了出口產品加工區,憑藉低廉的勞動力,吸引了飛利浦, TI,日立,三菱等企業,紛紛在此設立加工廠,這給臺灣奠定了技術轉移的基礎,也讓臺灣很快就成爲了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基地。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 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在臺灣政府的支持下,1974年成立了電子工業研究中心,並於1975年推出了集成電路示範工廠設置計劃,其設立的工業研究院已經開始向美國購買技術申請專利,推動了升級產業生產線,並且組織專業人員去海外深造,其中聯發科的創始人蔡明介創維科技董事長王國肇,華邦電子創辦人楊丁源都在其中。

早在1977年的時候,七微米的CMOS製造工藝的,三英寸圓晶生產線就已經落成,而且當時的臺灣出現了衆多推動臺灣經濟由低廉勞動製造向高價值工業化轉型升級的行業英雄企業家。

比如李國鼎,他在1976年就支援了多座大學研究半導體,赴美顧專家學者爲顧問,吸引全世界範圍人才回到臺灣,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動了臺灣的微電子發展工業。

另外也包括了陳正與徐賢修,張忠謀等行業翹楚聯合推動了臺灣的專業晶圓代工發展事業。

還有一點就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迅速,其中離不開他們的政企合作模式,臺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爲主,懼怕投資風險,所以在早期臺灣半導體發展的過程中,很多資金都來源於政府的入股,臺灣地區官僚和民間企業之間的特殊合作方式,在經濟轉型時強力推動,堅持民營化,促進企業在競爭中發展,這也讓臺灣地區後來居上,一度成爲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而到了1989年的時候,臺積電的成立更是帶動了不少中小企業進軍晶圓代工領域,其完善的供應鏈,完備的技術升級的工業園區,更是臺灣晶圓代工發展的重要基礎。

另外臺灣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是花費了很多心思和投入了巨大資金的。

在1976年的時候,臺灣地區開始以硅谷爲範本,規劃半導體科學園區,仿照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與產業集羣合作的模式,將園區設置在了與臺灣清華大學,工研院,臺灣交通大學等比鄰而居的新竹。

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臺灣就有很多高材生進入美國的大學學習,並且在畢業之後,大部分人留在了美國創業,還有一些人進入了美國硅谷工作,而這些人在日後也成爲了臺灣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助力。

臺灣工業園區建園之初,就是爲了吸引在美國創業的臺灣企業家回臺,支持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另外還有一些硅谷迴流的人才扮演了橋樑的角色,向臺灣IC產業傳播新技術和新經營模式,促使企業組織規模轉變,形成了專業分工垂直分離的全球化生產模式。

當時那些留在美國的海外華人也與臺灣的技術部門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許多高度流動的工程師在美國和臺灣兩地工作,定期的往來於太平洋兩岸,通過跨國技術共同推動了兩地技術人才的與企業的協作,這也使得臺灣的集成電路產業擁有了非常雄厚的人才資源。

其實段雲在深圳發展芯片產業的思路和臺灣地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基本相同的,他也準備在深圳關外設立一個類似於美國硅谷的園區,把國內最頂尖的高科技企業和人才聚集起來,逐步建立成以集成電路產業爲核心的“中國硅谷”。

段雲成立中國硅谷的這個想法以當前的國內環境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但幸運的是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市長李灝在看到集成電路產業給深圳帶來的巨大產業和經濟效益之後,也是不遺餘力的給予了段雲巨大的幫助。

除了資金和政策之外,段雲如果想完成自己的計劃,還需要大量的頂尖人才。

這次他準備高薪聘請胡正明,就是他後期計劃中重要的一步,除了可以藉助胡正明在業界的名氣,在歐美國傢俬立研發中心之外,同時還可以利用他臺灣華裔的身份,接觸到更多優秀華人工程師,從而和臺灣半導體企業爭奪人才。

其實在挖角臺灣半導體人才方面,後世的內地企業一直有着這方面的“優良傳統”,他們會以高達三倍的薪資大量挖掘臺灣半導體生產,有的臺灣半導體公司上百名工程師集體跳槽,甚至連保安也被挖走,這件事情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也正是靠着這些挖來的人才,中國內地的半導體企業才得以迅速發展,縮小了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第八百一十一章 任免決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八十章 明星效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八百九十二章 畢業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鋌而走險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六百六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新部門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盛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廠上班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久違的幸福第七百九十章 憧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九十二章 塑料外殼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放養第2347章 電信科技研究院第四百零二章 親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老友相見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外形象第2416章 利益捆綁第二百零八章 大集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挖牆腳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產學研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政府公車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故伎重施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八百二十八章 盤問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務實策略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二百三十二章 驚喜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敏感問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重返海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處理設備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軟廣和硬廣第七百二十八章 加班飯第2429章 人生無憾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定居美國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叫好不叫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苦澀的慶功酒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2237章 最信任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蘇聯汽車專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八百五十四章 領先地位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復讀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投產儀式第2340章 3G合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水清則無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試生產成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四十二章 參觀廠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消極怠工第五十七章 代理商第七百五十三章 上海辦事處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壓第2386章 天才少年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裝摩托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電話留言機第2419章 隱形目標第九百五十六章 資金緊張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賽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杆子不是買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講故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二百零四章 新房鑰匙第九百一十一章 深圳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五百一十章 正規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備選方案第2274章 工作重心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軟件同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借勢而起
第八百一十一章 任免決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八十章 明星效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八百九十二章 畢業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鋌而走險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六百六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新部門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盛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廠上班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久違的幸福第七百九十章 憧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九十二章 塑料外殼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放養第2347章 電信科技研究院第四百零二章 親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老友相見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外形象第2416章 利益捆綁第二百零八章 大集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挖牆腳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產學研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政府公車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故伎重施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八百二十八章 盤問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務實策略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二百三十二章 驚喜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敏感問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重返海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處理設備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軟廣和硬廣第七百二十八章 加班飯第2429章 人生無憾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定居美國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叫好不叫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苦澀的慶功酒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2237章 最信任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蘇聯汽車專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八百五十四章 領先地位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復讀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投產儀式第2340章 3G合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水清則無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試生產成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四十二章 參觀廠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消極怠工第五十七章 代理商第七百五十三章 上海辦事處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壓第2386章 天才少年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裝摩托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電話留言機第2419章 隱形目標第九百五十六章 資金緊張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賽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杆子不是買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講故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二百零四章 新房鑰匙第九百一十一章 深圳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五百一十章 正規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備選方案第2274章 工作重心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軟件同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借勢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