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趙希友

在瀋陽市政府的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過後,第2天早上8點多的時候,兩輛政府的公務車已經停在了樓下,司機就站在車的旁邊,等待段雲下樓。

穿上西裝外套,段雲整理了一下頭髮,然後和自己的助理郭凱以及幾名保鏢下了樓,坐車前往位於瀋陽市郊的金盃汽車廠。

看着車窗外不時閃過的俄式建築,段雲內心還是帶着幾分期待的。

說起來中國第1臺國產汽車就是出自瀋陽,1931年的時候,“民生牌”汽車駛出了瀋陽一家工廠的大門,而當年捐獻生產第1臺國產汽車的,正是張學良將軍。

55年後,投資建造現代化汽車廠的,是在改革大潮應運而生的“金盃汽車股份公司”,而且在那個年代,“金盃”可以說是汽車產業的一個符號,它的迅速崛起,人們稱道的多是他敢爲天下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那種臥薪嚐膽艱苦創業的“金盃精神”。

瀋陽雖然是全國知名的重工業基地,不過80年代的瀋陽汽車工業還很薄弱,一個汽車車製造廠生產130小貨車,另外一個轎車廠生產小麪包,全部都隸屬於當時的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

到了90年代,因爲技術落後,缺乏資金,所以現在的瀋陽金盃汽車廠處境比較艱難,而就在段雲來瀋陽之前,廠裡已經拖欠工人工資長達三個月之久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段雲乘坐的汽車最終停在金盃汽車廠門口的時候,時任金盃汽車廠廠長的趙希友面帶笑容,雙眼閃過一抹精光,快步迎了上來。

“您就是天音集團的段總吧?歡迎歡迎!”趙希友看到段雲後,立刻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段雲的手,語氣帶了幾分興奮的說道。

“沒錯,我是段雲。”段雲微微一笑,接着問道:“您是趙希友廠長?”

“沒錯,我是趙希友!”

“久仰久仰!”段雲這個時候語氣也帶了幾分恭敬。

在來瀋陽之前,段雲就已經收集了大量瀋陽金盃汽車廠的資料,並且也瞭解到了廠長趙希友的一些情況。

提及瀋陽汽車的發展,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趙希友這個人。

趙希友今年57歲,出生於熱河省凌源縣的一個制酒工人的家庭。

他年幼喪父,家境貧寒,爲了減輕家庭負擔,1952年中學未畢業,他便孤身一人來到瀋陽工作。

由於他好學肯鑽,在夜校補習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課程,在1960年考上了遼寧大學中文系。

畢業後他先後擔任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副局長,現如今是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58年瀋陽成立汽車製造廠,曾經制造出“巨龍”牌載重汽車,然而由於質量不過關,生產了幾百臺汽車紛紛趴窩,“巨龍”變成了“臥龍”,報紙頭版曾爲此發表過一篇諷刺漫畫,使瀋陽的汽車臭名遠揚,出盡了洋相。

在1980年全國計劃工業會議上,趙希友以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副局長的身份,乞討班站在國家紀委的一間辦公室裡,用悽楚的口吻請求上級領導給瀋陽汽車列上國家計劃,哪怕一臺也行。

然而因爲瀋陽汽車製造廠已經是“臭名遠揚”,所以最終得到的回答是“半臺車也不能列!”。

這件事兒對趙希友打擊還是比較大的,後來改革開放,國門敞開,他第1次邁出國門,到國外進行考察,在法國,西德,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奔馳福特,通用,克萊斯勒這些馳名全球的汽車公司,他驚歎於從雪佛蘭到雪鐵龍,從獵鷹到野馬,從萊利安特K型到道奇600汽車型號的走馬燈變化,造型,工藝,塗裝,一天比一天先進。

特別是日本,已經用計算機設計汽車了,他看的越多,心頭的鉛塊壓的越重。

回國之後,他把自己的改革設想向有關領導彙報,建議把瀋陽市所有分散的各自爲政的汽車廠家組織起來,把行政性工業局改造成汽車托拉斯企業,把生產的總成和零部件廠按高度的專業組織生產,變分散劣勢爲聯合起來的相對優勢。

上級領導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接受他的建議,在1983年的時候,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曾建志的改造爲一家企業性公司,可以邁出了瀋陽汽車發展的最爲重要的一步。

1984年金盃的前身也就是瀋陽汽車工業公司成立,趙希友出任董事長,瀋陽汽車公司成立一年零八個月後,固定資產提高了38%,汽車產量增長1.4倍,實現了利潤2.6個億,相當於一年收回一個公司投資。

不過在工廠取得優秀業績的同時,趙希友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那就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絕大多數人沒有把國家集體的企業當成自己的辦,人都是有私心的,很多工廠犯了錯誤也無人負責,所以這也讓趙希友下定了改革的決心。

趙錫友改革的第1步就是“租賃制”,打破了很多人的鐵飯碗,而這樣的改革也確實激起了千層浪,有人罵街,有人責難,不過最終50家企業實行了集體或個人租賃經營,經過這次改革,各個分廠的產值利潤,人均收入增長數字是驚人的。

後來趙希友去日本考察的時候,豐田公司的發展讓他大受啓發。

原本豐田只是一家做紡織機械的小公司,幾乎一兩年間藉助資本,市場就發達了起來,另外他在美國和德國的考察中,發現各大公司都採取了股份制,回國後,趙錫友就向上級提出“沈車要搞股份制試點”。

國企搞股份制經營,這在當年無疑是犯大忌的事情,然而國內的一些地區早就悄悄的這麼幹了,深圳寶安,上海飛樂,成都蜀都,北京天橋等,當時中央對股份制沒有政策許可,但也沒有禁令,所以最終瀋陽市批准了趙希友創辦股份公司的建議,在1988年的時候,經人民銀行瀋陽分行批准,金盃開始了新中國歷史上第1次面向全國的公開募股行動,而且在同年的8月,《人民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還做了一篇專題報道,算是對這件事給予了肯定。

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擔風險第2420章 互通有無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顛覆性產品第九百八十五章 高難任務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液晶之父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六百五十三章 情懷第二千一百章 數字革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史玉柱第十八章 往事第2411章 擔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模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互動環節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湖麗苑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隱形阻力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遠大理想第242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被動地位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捷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愛國商人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用友軟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國總部第九百零三章 生產線資料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三不政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自私的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四十六章 新用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業軟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五百三十章 大考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實水平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六百九十八章 售後體系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聯想敗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土改方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老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自由媒體第2188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申請辦廠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九百五十章 熟人第七十八章 看電影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二百九十章 外包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四百零九章 加班加點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壓優勢第十一章 師傅第七百九十九章 各地協調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商業電影第2327章 低調發展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一百五十九章 優越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應用軟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2332章 定價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把戲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稿費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水深水淺第九百九十六章 當紅女星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慕尼黑大學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顛覆印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國產486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嗅覺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高度信任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柏林牆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三十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土地財政
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擔風險第2420章 互通有無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顛覆性產品第九百八十五章 高難任務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液晶之父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六百五十三章 情懷第二千一百章 數字革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史玉柱第十八章 往事第2411章 擔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模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互動環節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湖麗苑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隱形阻力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遠大理想第242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被動地位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捷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愛國商人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用友軟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國總部第九百零三章 生產線資料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三不政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自私的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四十六章 新用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業軟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五百三十章 大考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實水平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六百九十八章 售後體系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聯想敗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土改方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老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自由媒體第2188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申請辦廠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九百五十章 熟人第七十八章 看電影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二百九十章 外包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四百零九章 加班加點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壓優勢第十一章 師傅第七百九十九章 各地協調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商業電影第2327章 低調發展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一百五十九章 優越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應用軟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2332章 定價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把戲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稿費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水深水淺第九百九十六章 當紅女星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慕尼黑大學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顛覆印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國產486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嗅覺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高度信任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柏林牆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三十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土地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