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六大軍用汽車廠

6月中旬,段雲迎來了一位貴賓。

“段總,咱們又見面了!”當來人進入段雲的辦公室後,立刻熱情的招呼了一聲。

來人不是別人,這個是保利集團的許少強。

“許處長你好!”看到許少強後,段雲也立刻站起身子伸出了手。

算上這次,兩人已經是第3次見面了。

當初段雲尋求保利集團入股自己的龍騰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找一個央企的靠山,然而自從雙方合作之後,從保利集團獲取的利益遠比段雲想象的要多。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段雲獲得的民營企業進入汽車產業的許可證,除此之外,段雲天音集團的芯片廠也開始有機會獲取軍工訂單,生產一些軍用芯片。

其實相比於民用芯片,軍用芯片的並不需要太高的製程技術,以目前很多國產型號的飛機,艦艇和導彈而言,8微米制程的芯片就足夠用了,軍用芯片追求的更多的是穩定性和可靠性,性能反而是其次的。

其實如果光是芯片的話,國內的好幾家軍工企業都能夠生產滿足軍方需求的芯片,沒有必要把訂單交給段雲,但是保利集團這麼做也是表明一種姿態,那就是他們非常看重天音集團的技術實力,願意對天音集團進行一些扶持,從而讓天音集團在中國軍事技術領域做出一些貢獻。

之所以保利集團這樣的軍企願意扶持民營企業搞軍工技術研發,跟當前的國內背景有關係,國內早期因爲買辦思想嚴重,本着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維,國內一部分人主張大批量的購買國外的先進技術,80年代的時候中美正處於蜜月期間,美國人甚至願意賣給中國F16戰鬥機,就連法國達索公司也帶來了他們的主戰飛機幻影2000,這也讓國內的很多人認爲沒必要搞軍事自主研發,完全可以通過買買買,就實現頂尖軍事強國的夢想。

也正是因爲如此,80年代國內的軍費一度縮減,軍事技術進步遲緩,在國際軍事強國普遍裝備三代戰機,甚至美國已經研發出第4代的F22戰鬥機的時候,守衛中國天空的,還是第2代的殲7和殲8噴氣式戰鬥機。

80年代末的那一場國內風波,如同一盆兜頭的冷水,澆醒了很多對歐美西方發達國家懷有美好意願憧憬的人,也讓國內的高層領導感到了強烈的危機,軍事高科技自主化,已經成爲了絕大部分人的共識。

但是由於國家的家底薄,沒有太多的資金和外匯投入到軍事領域,而且軍事技術研發由於經費不足,已經連續多年陷入低谷,和世界先進軍事技術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在這個時候,日漸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也引起了國家高層的重視,尤其是像天音集團這樣有資金有技術實力的企業,如果他們也能夠加入到軍工技術的研發,無疑會對當前的國防技術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家是不可能讓天音集團參與頂尖級別的戰略性武器研發的,但是次一級的軍工項目,倒是可以選擇讓民企加入的。

“最近段總很忙啊,我聽說前段時間深圳剛剛組織了一箇中蘇汽車產業交流會,而你們天音集團就是主辦方之一?”和段雲招呼了一聲坐下後,許少強立刻詢問道。

“許處長你連這事都知道?”段雲聞言,多少有些驚訝。

因爲明面上段雲舉辦的是跨國交流會議,但實際上只不過是爲了引進蘇聯技術專家來華工作做鋪墊,所以之前兩次舉辦會議,段雲都顯得很低調,沒有要求任何的媒體參觀報道,包括深圳本地的報社和電視臺。

“將近上千名蘇聯專家同時來華訪問,你覺得這件事不會引起國家注意嗎?”許少強微笑着說道。

“許處長,其實我就是希望能夠和蘇聯開展技術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段雲連忙解釋道。

“你想做什麼我心裡清楚。”許少強打斷了段雲的話,笑着說道:“你們天音集團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靠的就是人才和技術,只不過現在你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不光招攬國內的頂尖專家,還把手伸到了國外……”

“哈哈哈!”聽到這裡,段雲笑了起來,他知道許少強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打算。

“你們天音集團舉辦這種中蘇技術交流會議,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許少強面露讚許之色,接着說道:“如果你願意,我們保利公司這邊可以促成你們集團和國內的幾家軍工汽車廠合作,共同生產新一代的軍用汽車。”

“真的!?”聽到許少強他們說,段雲頓時眼前一亮。

說起來目前國內有很多軍工汽車廠,而在這其中以北京汽車廠,東風汽車廠,長安汽車廠,江鈴汽車廠,以及秦川汽車廠和江南汽車廠,這6家企業最爲有名。

北京汽車出現得也是相當早了,一汽之後就是它,始建於1958年,至今也擁有60年的歷史。在成立之初,北京汽車主要承擔着軍用車的生產,最爲老百姓熟知的車型就是現在依然在售的BJ212,40年過去了它還是老樣子。在21世紀初,北京汽車爲更大的突破,與戴姆勒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始生產北京奔馳,也爲奔馳在中國的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相比於北京汽車廠,東風汽車廠則更爲“純粹”,從一開始他就是以軍工汽車生產爲主的。

1969年東風汽車創建時,就制定了以軍爲主、先軍後民的發展思路。1975年,東風相繼投產EQ240、EQ140兩款車型,並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包括運送物資和兵員,被解放軍部隊官兵譽爲“英雄車”。2006年,東風汽車研製出新一代軍用越野車:東風猛士,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列裝部隊後,更獲得“水中蛟龍、陸上猛士”的讚譽。

另外長安汽車廠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最爲悠久的汽車製造廠。

長安汽車這家兵工廠經歷清末、民國、新中國的創立,1951年更名爲中央兵工總局國營四五六廠。在1957年,長安機器廠成功利用在朝鮮戰場繳獲的威利斯M38A1製作了中國首輛軍用越野車—長江牌46型越野車。同年,國營四五六廠更名長安機器製造廠。1959年,長安機器製造廠將20輛長江46型越野車運往北京,作爲國慶十週年閱兵儀式的領隊車。80年代開始,長安分兩條線開啓了自己的造車之路,一條線是與大量的擁有雄厚技術的外資車企合作,在生產合資品牌的同時可以從中獲取到更多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生產經驗。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光刻機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大戰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七百八十八章 曾經的承諾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跨界合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驗貨第2324章 學術會議第八百七十章 夫妻協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國際名片第2291章 產業名片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七百三十二章 爭吵第九百零八章 商業機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肺腑之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己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事故鑑定第七百九十三章 評選市級勞模第一百三十三章 七上八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2165章 深圳奇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最難的事情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嗅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馬第2366章 電子奢侈品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第2181章 頂級客戶第2326章 黃金時代第八百七十章 夫妻協議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七百零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價格白刃戰第2376章 絕對實力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靜期第2411章 擔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語測驗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2245章 犯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點帶面第五百二十一章 港資公司第2423章 美國夢第七百五十章 質詢第一百三十章 下課同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財神爺第九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之光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電子體驗店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人高考第二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十七章 頂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費出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2389章 北科大演講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產業下游第五百零五章 特種鋼材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貸款第2380章 專利法修改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2395章 網吧第七百一十九章 鉅額訂單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篩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日進斗金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制約第四百六十二章 抗爭到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九百零六章 趙學武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價租金第2424章 長期項目第2270章 羅奇的邀請第三百三十六章 工作總結會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光刻機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大戰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七百八十八章 曾經的承諾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跨界合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驗貨第2324章 學術會議第八百七十章 夫妻協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國際名片第2291章 產業名片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七百三十二章 爭吵第九百零八章 商業機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肺腑之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己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事故鑑定第七百九十三章 評選市級勞模第一百三十三章 七上八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2165章 深圳奇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最難的事情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嗅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馬第2366章 電子奢侈品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第2181章 頂級客戶第2326章 黃金時代第八百七十章 夫妻協議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七百零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價格白刃戰第2376章 絕對實力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靜期第2411章 擔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語測驗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2245章 犯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點帶面第五百二十一章 港資公司第2423章 美國夢第七百五十章 質詢第一百三十章 下課同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財神爺第九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之光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電子體驗店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人高考第二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十七章 頂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費出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當婚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2389章 北科大演講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產業下游第五百零五章 特種鋼材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貸款第2380章 專利法修改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2395章 網吧第七百一十九章 鉅額訂單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篩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日進斗金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制約第四百六十二章 抗爭到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九百零六章 趙學武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價租金第2424章 長期項目第2270章 羅奇的邀請第三百三十六章 工作總結會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