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瑞典考察

7月中旬,段雲和趙希友,以及瀋陽市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劉東海在北京大飯店碰頭之後,隨即一起坐上飛機,前往了去瑞典考察的路途。

段雲和趙希友是比較熟悉的,但卻是第1次和劉東海打交道,見面後,劉東海對段雲表現的也非常熱情,幾人在酒店最後一晚吃飯的時候,段雲和劉東海聊了很多的事情。

劉東海在瀋陽市政府裡算是一個少壯派,年齡還不到40,爲人精明能幹,而且據說他的父親是黑龍江抗戰的老紅軍,曾經擔任過某部隊的團長,家風比較嚴格,所以劉東海本人作風比較勤儉,由於工作出色,只用了1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黑龍江某某縣的辦事員,調任到了瀋陽市政府,做出了很多值得稱道的政績。

而且讓段雲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劉東海外語水平很高,完全是他自學的,除了英語,俄語的水平也不錯,達到了完全可以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的程度。

在兩人見面之前,劉東海就對段雲的事蹟有了很多的瞭解,甚至以前在市委會議上,他還專門以段雲的天音集團爲例,主張加大扶持瀋陽當地的民營企業發展,認爲民營經濟將來會成爲瀋陽經濟的一個支柱,在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上,必須要有所傾斜。

除此之外,劉東海還提出要對國營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對本市的一些重點國企進行“鬆綁”,允許他們實行承包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走市場化公司制的道路。

能提出這樣的建議,是需要很大勇氣的,畢竟東北是全國的重工業基地,光瀋陽這邊,就有上百萬的國企職工,在這樣一個計劃體制根深蒂固的城市,敢於提出加大扶持民營企業的口號,這是要冒很大政治風險的。

但實際上在90年代的時候,國企改革的呼聲是越來越高,很多地方國營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國企改革走向新的方向。概括地講,這個時期國營企業產權改革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抓大放小”。

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放權讓利”“經營承包制”等漸進式改革的紅利釋放殆盡,國營企業的經營績效從90年代初出現了惡化傾向。

80年代的時候,很多國企通過實行“承包制”,獲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涌現出了諸如像馬勝利,步鑫生這樣的傳奇人物。

1984年,馬勝利邁出“國企承包”第一步,他帶領石家莊造紙廠扭虧爲盈、利潤翻番。到上世紀80年代末,連年虧損的工廠已經搖身一變,成了效益大戶,石家莊造紙廠也借改革之勢成爲了全國明星企業。人們稱廠長馬勝利締造了“一包就靈”神話。全國各地紛紛提出“向馬勝利學習”的口號,榮譽如雪片般飛來,馬勝利的聲音也響徹全中國。

不過到了80年代末的時候,“企業承包”的紅利逐漸喪失殆盡,包括馬勝利的造紙集團破產倒閉,4年後,馬勝利被上級領導的一個口頭命令提前免職退休,國營企業的承包神話也徹底被打破。

對於這件事劉東海也進行過深入分析,在他看來,馬勝利的失敗主要源於他的盲目擴張,管理存在漏洞,以及缺乏持續性的創新,也正是因爲如此,劉東海才提出了國有企業公司化的改革。

所謂的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將傳統國企改組爲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規範的公司制企業。

在劉東海看來,這一改革有利於明確國企的所有權歸屬問題,推動了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後續改革的進行,幫助國企真正成爲市場經濟主體並極大提升了國企的內部治理水平。

事實上在國家層面,也已經意識到了國有企業公司化改革的必要性,並且進行了相關討論和試點。

就在今年的時候,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首先確定了100家大中型國有企業和3家控股公司進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

其中國家體改委分管30家國有企業和1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國家經貿委分管70家國有企業和兩家控股公司的試點。

可以說,能在這個年代提出這樣改革創舉的人是非常超前而大膽的,也正是因爲如此,在和劉東海交談一番後,得知他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改革化的想法後,內心也是感到了震驚,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敬佩。

而同樣的,對天音集團的發展和事蹟頗有研究的劉東海見到段雲後,表現的也非常興奮和尊敬,倆人雖然是第1次見面,但很快就有了幾分相見恨晚的感覺。

在去瑞典考察沃爾沃的事情上,劉東海主張和外國企業合資,在他看來,雖然相比起引進國外生產線,國外企業要分出一半的利潤,但是考慮到國內目前的汽車生產技術落後,研發能力上,所以如果能夠得到沃爾沃公司的扶持的話,就不用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產品研發,是最符合當前實際情況,也是最穩妥的一個辦法。

在這一點上,段雲和劉東海的意見一致,他也認爲如果能夠說服沃爾沃來華合資辦廠,是最優選擇,那實在不行,段雲也可以選擇購買他們廠的一些設備和生產線,這也是個備選方案。

經過20多個小時的飛行,飛機最終降落在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機場。

瑞典奉行科教立國政策,政府和企業對科研的投入始終位居世界前列。

瑞典每年對科研的投入都達到政府總支出的百分之3~5,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在整個歐洲都算是名列前茅。

愛立信、沃爾沃、ABB等著名跨國企業用於研發的費用均佔企業利潤的20%以上。

也正是因爲如此,瑞典人口不到1000萬,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國,卻擁有諸多享譽全球的製造企業,並且長期在全球最有創造力國家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4S店模式第2213章 入職第二百八十一章 工作作風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代幹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水泊寺第三百六十四章 危險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業同盟第七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納能人第三十七章 高價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製第八百八十四章 餘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2340章 3G合作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公務車採購標準第六百四十六章 自立門戶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九百三十二章 緊張的工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危機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七國八制第五十六章 夜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囑咐第2223章 貼牌產品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山崩將至第八百零五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六百二十章 到達廣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2431章 退出舞臺第八百七十四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迴音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一百章 優等生第2361章 申請程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任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吐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過分要求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物有所值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2176章 擔保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合作研發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技術底蘊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提升第2194章 萌芽第四百六十七章 赴京開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微米制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訓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門的女婿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產業下游第一百九十九章 配套合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半瓶汾酒第2262章 奇蹟之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換血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籌備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九十一章 理解萬歲第2260章 專利授權商第八百五十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五百八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2190章 偏飯第一百九十章 鳥槍換炮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財路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民企校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第六百二十四章 開門紅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4S店模式第2213章 入職第二百八十一章 工作作風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代幹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水泊寺第三百六十四章 危險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業同盟第七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納能人第三十七章 高價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製第八百八十四章 餘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2340章 3G合作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公務車採購標準第六百四十六章 自立門戶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九百三十二章 緊張的工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危機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七國八制第五十六章 夜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囑咐第2223章 貼牌產品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山崩將至第八百零五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六百二十章 到達廣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2431章 退出舞臺第八百七十四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迴音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一百章 優等生第2361章 申請程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任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吐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過分要求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物有所值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2176章 擔保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合作研發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技術底蘊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提升第2194章 萌芽第四百六十七章 赴京開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微米制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訓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門的女婿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產業下游第一百九十九章 配套合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半瓶汾酒第2262章 奇蹟之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換血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籌備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九十一章 理解萬歲第2260章 專利授權商第八百五十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五百八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2190章 偏飯第一百九十章 鳥槍換炮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財路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民企校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第六百二十四章 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