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瀋陽南湖科技開發區

接來了的兩天,段雲在劉東海的帶領下,巡視了瀋陽科技開發區的情況。

其實說起來,相比於改革開放之後的南方城市發展,東北老工業區稍顯落寞,但卻也一直再尋求新的突破。

說起開發區,國人們第1個想起的可能是南方的12個開放城市的14個開發區,但實際上,中國第1個經濟開發區其實是在東北。

1984年9月25日,國務院批准建立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年即啓動建設。按照規劃,第一期工程在馬橋子村附近的五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進行,其中三平方公里作爲經濟技術區,二平方公里用於建設海濱風景區、文化娛樂場所、外商公寓、生活設施以及商業服務中心等。

從產業上看,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發展電子儀表、精密機械、精密冶金、精細化工、新型材料,以及高檔輕紡、食品飲料等多個行業。經濟開發區很快帶來發展效應,到1990年底,已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到這裡投資辦起170多家企業。

“試水”的不僅僅是大連,1984~1985年,寧波、秦皇島、青島、湛江、廣州、天津等開發區陸續成立。到1988年,國務院在12個沿海開放城市共批准成立了14個開發區,首批國家級經開區全部落地。

受到國家在南方開辦14個沿海經濟特區的啓發,瀋陽這邊也搞起了自己的技術開發區。

“瀋陽渾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最早於1988年5月成立,當時叫做“瀋陽市南湖科技開發區”,位於東陵區境內,前身是三好電子一條街。

渾南區始建於1964年,位於瀋陽市東南部,因大部分行政轄區在渾河南岸而得名。

渾南區山清水秀,東南和東北地區多爲山地,長白山餘脈蜿蜒曲折,植被豐茂,依然保留着原始自然生態;中部、西部是遼寧第二大河流--渾河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是城市拓展的腹地。

從地理條件上來說,在渾南地區建立工業區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裡地勢相對平坦,而且水源充足,這對工業區來說至關重要,當時的瀋陽市政府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把新的工業區設在了這裡。

就在今年3月的時候,瀋陽市南湖科技開發區被國務院首批批准爲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整個科技區總規劃面積444平方公里,已建成區域面積145平方公里,可爲投資者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全方位的服務。

在後世的時候,南湖科技開發區聚集了4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瀋陽開發區投資興業,共有90家跨國公司在開發區投資建廠,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2家。

不過此時的南湖科技開發區卻略顯蕭條,偌大的工業區只有寥寥幾家企業,大片的土地被閒置,一些相關的工程隊車輛偶爾在工業區駛過,顯得有些不緊不慢。

“這裡的工廠不多啊……”看着前方一片荒蕪的景象,段雲眉頭微皺對旁邊的劉東海說道。

“是啊。”聽到段雲這麼說,劉東海的臉上略顯尷尬,片刻後說道:“本來嘛,今年3月份的時候,這個工業區已經被國家批准爲國家級產業技術開發區,但是目前只有一個名頭,相關的優惠政策還沒有落實……”

“額。”聽到這裡,段雲頓時恍然。

國家確實有心在瀋陽開辦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此帶動整個遼寧省的經濟,但是相關的配套政策並沒有下達,所以現在的瀋陽南湖經濟開發區空有一個名頭,卻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經濟開發區。

在所有的優惠政策中,稅收無疑是最重要的,沒有稅收方面的優惠,瀋陽在招商引資方面就沒有優勢,畢竟國內各個省市都在積極招商引資,南方的十幾個開發區都有稅收方面的優惠,而瀋陽這邊只能提供一片土地,相對來說吸引力就下降了很多。

至於爲什麼國家在瀋陽設立國家級科技開發區,卻沒有給予相關的配套政策,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爲瀋陽這個城市“太肥了”,一直都是國家納稅的大戶,一旦在瀋陽設立免稅區,就會失去很多稅務上的收入。

事實上,在90年代的時候,東北作爲中國重工業基地的地位依然相當的穩固,這裡有大量的國企和軍企,製造業全國最強,這種強勢的地位一直延續到了90年代中後期。

即便是當年在媒體上曝光最多,人人趨之若鶩的深圳特區,在90年代初的時候,深圳的GDP也無法和瀋陽相提並論。

建國以來,東北的四大城市,瀋陽,長春,大連和哈爾濱,這其中瀋陽一直都是最強的,去年的時候瀋陽cdp是227個億,而深圳只有瀋陽的一半,是121個億,也就和東北四大城市最後的哈爾濱生產總值相當,由此可見一個經濟如此強大的城市,國家也是不會輕易捨棄這塊肥肉。

事實上直到1992年***南方談話之後,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南湖科技開發區建設成“北方深圳”的重大決策,提出了“放開膽子,用足政策,跳躍發展,輻射全市”的十六字方針,高新區駛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而相關的企業扶持和稅收減免政策也得到了批准,這個時候的瀋陽高新科技區纔算真正走路的正軌。

“其實我們市政府也向省委省政府反映過這件事了,但是具體政策還需要國家批准。”劉東海頓了頓,接着說道:“不過你不用擔心這件事,你敢來我們瀋陽投資辦廠,我們瀋陽市政府就是你的靠山,而且我們這邊也會專門一次次引進沃爾沃汽車生產線爲契機,在這裡建立一個產業集羣,以點帶面,使咱們瀋陽製造的汽車,在國內佔據一席之地……”

“那就太感謝了。”段雲點頭說道。

其實段雲心裡也明白,劉東海只是瀋陽市委辦公廳的秘書,他的權利有限,而爲了能夠使自己的企業規避風險,就一定要牢記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九百四十九章 冷落第2238章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 終身大事第九十六章 測試成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雨無阻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會尾聲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908工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優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八百七十八章 圈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備註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印象深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託福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Windows 95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九百八十八章 正規軍與游擊隊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送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中國朋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VCD發佈會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新任務第二百四十四章 市局會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積極配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高調頒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往日情誼第九百六十九章 品牌戰略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二百三十一章 目光短淺第二百四十五章 翻譯任務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七十八章 侉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販子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數字時代第2225章 提成支付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術代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聯合研發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接盤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2243章 謝爾曼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實情第九百九十五章 新產品下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第五百七十二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搶餅第2182章 張肖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應商第九章 獎金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人物第七百一十章 程清妍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三百八十七章 訂單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噱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萬富翁第六百二十五章 銷售火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共同話題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極限產能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慰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金盃汽車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經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電子市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中國工程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新鮮血液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偶像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二十六章 申請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2234章 愧疚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蘇聯汽車專家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超低成本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賽總結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倪光南第2424章 長期項目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五百五十七章 志趣相投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鼓舞人心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九百四十九章 冷落第2238章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 終身大事第九十六章 測試成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雨無阻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會尾聲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908工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優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八百七十八章 圈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備註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印象深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託福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Windows 95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九百八十八章 正規軍與游擊隊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送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中國朋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VCD發佈會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新任務第二百四十四章 市局會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積極配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高調頒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往日情誼第九百六十九章 品牌戰略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二百三十一章 目光短淺第二百四十五章 翻譯任務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七十八章 侉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販子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數字時代第2225章 提成支付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術代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聯合研發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接盤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2243章 謝爾曼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實情第九百九十五章 新產品下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第五百七十二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搶餅第2182章 張肖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應商第九章 獎金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人物第七百一十章 程清妍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三百八十七章 訂單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噱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萬富翁第六百二十五章 銷售火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共同話題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極限產能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慰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金盃汽車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經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電子市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中國工程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新鮮血液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偶像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二十六章 申請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2234章 愧疚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蘇聯汽車專家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超低成本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賽總結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倪光南第2424章 長期項目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五百五十七章 志趣相投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