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嘲弄

永昌帝若是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漢朝有個趙合德,自己沒孩子,照樣把別的妃子的孩子都害死,明朝萬貴妃,也和趙合德一樣的心思。

永昌帝還會這麼想嗎?

留在仁親王府的劉家人,密切注視着朝廷的動向,雖然有些事永昌帝保密,但再怎麼,也有蛛絲馬跡,比如,喬太淑妃的孃家,忽然換了採買的僕人,並且,也只有他每天能夠進出,其他人都看不見。讓劉彩琴進宮探聽消息,雖然什麼也沒聽到,但是卻沒看到太后的跟屁蟲喬太淑妃,至於蕭逸爲何忽然去了京防大營,他們弄不清楚,但卻能斷定肯定也和劉家有關。這些消息送到***,劉廣衆又多了幾分希望。

審問的現場,太后也派了人去,老人家聽到了那些供詞,一時氣憤難抑,還好皇帝早有預料,先讓太后服用了清心丸,這纔不至於釀出禍事。

“把那個賤人關入冷宮,全家下大獄,還有,她不是喜歡四處結親嗎?那些個女人,也一個都不要放過。”

“母后,這是必然的,你先歇一歇,明天有了精神,再好好處理此事。”永昌帝守着母親,當年娘倆相互守望,他們母子的感情,甚至比普通百姓家的還要深厚,他恨喬太淑妃,但他更愛自己的母親。

太后心裡燒着一團火,如何能等得及?她身邊得寵的公公小安子——郭公公的乾兒子,十分機靈地勸慰道:“太后,喬家現在已經知道事情敗露,正在惴惴不安地等着被懲處,這個時候,最是恐懼最是難耐,你何不讓這種恐懼難耐持續更長時間呢?就像一個人頭上,用一根馬尾懸掛着一把利刃,他時時刻刻怕刀子掉下來傷了自己,其實,等刀子下來,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情,一了百了,死是最好的解脫,而未知的恐懼,纔是最折磨人的。”

太后一聽,立刻高興起來:“小安,你說,我該怎麼懲罰喬春枝這個賤人?”

“太后呀,她越是重視什麼,你就越從那兒下手。”

“嗯,對。”太后笑:“來,小安子,你押着她的那個心腹,王什麼的去給她報信,就說,她弟弟喬志安中風了。”當年,喬春枝的兄長喬志剛中風時,她急得跟瘋了一般,太后印象很深刻。

“是!”

小安子還沒走開,太后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喬志安中風的原因,是他兒子死了,喬家現在被皇帝抄了,全家人擠在一間房子,小孩子扛不住,中暑了。”

“是!”小安子做了個“你老人家真高明”的手勢,跑出去佈置去了。

喬太淑妃是連夜送到冷宮的,當郭公公帶着幾個如狼似虎的內衛,出現在宮殿門口時,她便知道自己的惡跡敗露,沒有挽回的可能,她滿腔怨恨,惡毒地咒罵太后,纔剛說出兩個字,就被塞了嘴巴,捆起來拖走了。

冷宮,只是皇宮一個偏僻的所在,長時間無人居住,裡面陰冷陰冷的,好在天氣正熱,她還能耐得住。

小安子到的時候,一貫養尊處優的喬太淑妃打熬不住,正蜷坐在房間的硬牀上打瞌睡,他示意那個王太監,按教好的去行動,王公公小心翼翼地把她叫醒:“娘娘,娘娘,醒醒!”

剛醒來的喬春枝還有些發懵,她怎麼在這麼個地方,但很快就想起了昨晚的事情:“小王,你怎麼來了?”

“奴才來看看娘娘,娘娘啊,將軍大人中風了。”

“啊?”喬春枝大急,“快傳太醫啊。”一想自己一家人,已經是階下囚,別說太醫,普通大夫都請不到,急得要命,“怎麼回事?他怎麼會中風?他才四十歲。”

“是關關小爺沒了。”

“啊?關關沒了?”喬春枝幾近瘋狂,“他怎麼沒了?”

“皇上派人抄了喬家,把所有的人都趕在一間大房子裡,氣悶得很,小關爺大概是中暑了。”

“啊?關關呀,我的小侄子——”

喬春枝哭起來,王公公悄悄退出去,跟着小安公公走出好遠,才噗通一聲跪下:“安公公救我。”

“咱家沒有那麼大權力,你的命能不能保住,那要看太后怎麼說了。”

“我沒有作惡,我,我也是被脅迫的。”當年爲了往上爬,他投靠喬淑妃,現在還想躲過懲罰?小安冷冷一笑,此人還有用,且等等再說。

接連幾天,喬太淑妃喬春枝每天都能接到一個消息,爹死了,娘死了,這讓她即恐懼又悲傷,情緒失控,根本沒法判斷到底是真是假。

喬春枝每天的表現,都如實報到慈寧宮,太后十分解氣,是的,這個女人害自己,是悄悄進行的,她現在雖然滿肚子被矇蔽的憤怒,卻沒有經過那種撕心裂肺的恐懼和悲傷,並且,姓喬的當時少不了處心積慮,日思夜想,苦心籌謀,和喬春枝相比,太后覺得自己現在很幸福,每天除了保養身體,還能和這個賤人玩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看到她恐懼戰慄、悲傷流淚、憤怒焦躁,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自己在一邊樂不可支,比起來,自己可是勝出太多了。

太后終於心平氣和,一道懿旨從宮裡送出,喬家和趙家嫁入高門的女子,要麼被剝了誥身,貶爲妾室,要麼乾脆降爲奴籍,京城豪門,頓時有人歡笑有人愁,有幾家大戶的男人,甚至趁機想把自己身邊得寵的妾室扶正,他倒是遂了心意,家裡可就亂了套了,昔日擡頭挺胸的正室嫡出變成了庶子庶女,做小伏低的庶出孩子眼看着就要搖身一變成嫡子。

永昌帝這才發現一貫端莊規矩的母后,這一回玩得有些過了,不得不幫着太后善後,壓下那些以妾爲妻的男人爲新妻子請封的摺子,還把他們訓斥了一通,撂出話來:“妾室永遠是妾室,你們關了門怎麼回事我不管,但想要朝廷承認,門兒也沒有。”

這才壓下了這股喧鬧。

皇帝勸了兩回,無奈太后玩上癮了,這些天,那些喬家的女人如何落魄,哪個上吊,哪個被趕出家門,送到莊子上,她讓人一條一條送到了喬太淑妃的耳朵裡,喬春枝幾乎每天都要跳起來大罵一通,常常氣得吃不下飯,一個月不到,人就垮了。

太后還不解氣,這天,親自帶人來到冷宮。

喬春枝頭髮已經花白,滿臉皺紋,一身污穢,頭髮亂糟糟的,看人時眼睛瞪着,恨不能撲過去咬人一般。

“呵呵,小安子,那一面鏡子給她。”

喬太淑妃雖然明知太后不安好心,但作爲女人,並且曾經是美麗的女人,對鏡子的誘惑是擋不住的,銅鏡不很清晰,依然能看清裡面一個討飯模樣的女人,喬春枝下意識地尖叫一聲,急忙對着鏡子梳理起頭髮來。

小安公公卻那鏡子拿走了。

“張玲玉,你個賤人,哼哼,你覺得你贏了,是不是?你可知道你弟弟是怎麼死的?哈哈哈,我爹巧施小計,便要了他的小命,你娘和你爹,便鬱鬱而終,現在,張家雖然還烏泱泱佔了偌大地盤,可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了,你清楚地很,平日裡很少和他們來往,哈哈哈,你現在得意洋洋,心裡卻並沒有多少快樂,對不對,對不對?”

看着眼前的瘋婆子,太后捏緊了拳頭,她早就知道弟弟是被人害的,但一直認爲是林仁美林家人乾的。林仁美的死,雖然不是太后出手,但太后已經覺察到丈夫其他幾個女人在蠢蠢欲動,卻依然和先皇去了莊園,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她懷疑兒子的死,跟林仁美有關,自然而然用上了借刀殺人之計。

林家報復到自己的弟弟身上,太后恨歸恨,但卻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但她絕沒想到,害人的卻是喬家,爲什麼?她可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喬春枝的事情。

但太后的情緒,也就那麼激動了一下,隨即便釋然了,喬春枝喪心病狂,不是還害了自己嗎?她把兒子的死,算在了自己身上。

看到太后恨意滿面,喬太淑妃高興地哈哈大笑。

太后也笑起來。

“你笑什麼?”喬春枝瞪起眼睛,疑惑地問。

“我笑你喪心病狂,還不知好歹,先皇的心裡,除了我,便是林仁美,他說過,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兒子,才配當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哼,你的兒子,不過是自己看着聰明而已,我的兒從來都沒有把他當成對手,算計他的小命?我還不屑爲之。”

“不可能,我兒子比你兒子聰明!”喬春枝嚷嚷。

“聰明?哪個當孃的,看自己兒子不聰明?”太后鄙夷道。

“先皇最喜歡他!”

太后大笑,眼淚都出來了:“先皇若不是裝着最喜歡他,我的兒如何能安然長大?”

“不可能,不可能是這樣的。”

“動動你的豬腦吧,先皇喜歡你兒子?他有沒抱在懷裡,教他讀書?教他治國之道?不過是多賞賜了幾件玩具、衣服罷了,那就是喜歡?你知道什麼是喜歡?”

喬春枝仔細想了想,臉上神色急劇變化,一會兒黯然,一會兒不甘,一會兒憤然。太后饒有興趣地看着,一臉諷刺地笑了笑,扭過身,前擁後呼地走了。

過了幾天,小安子高興地給太后道:“喬春枝瘋了,一個人在冷宮唱曲兒,爲先皇獻舞。”

“嗯!活該!”

喬春枝是個定力比較強的人,又過了幾天,卻不瘋了,太后知道後,再一次帶人去了一趟。

這一回,喬春枝接受教訓,一言不發,太后卻咯咯笑了幾聲,先開口道:“皇帝不過圈禁了廣郡王,他自己想不開,在宮裡自殺呢,昨晚上吊了。”

喬春枝很後悔上一次說錯話,她孃家現在是全軍覆沒了,但兒子那邊還沒有壞消息,她打算再忍一忍,只要能保全兒子,自己吃什麼苦,受什麼罪都是值得的。

心裡最後一點希冀被徹底打破,喬春枝又一次忍不住歇斯底里大爆發:“張玲玉,你殘害先帝血脈,死後不怕下十八層地獄嗎?”

“我誰也沒害,你兒子上吊,又不是我讓他去的,卻是你讓他去的,該下十八層地獄的,是你不是我。”

“我?如何是我?你誣陷!”

“哼,喬春枝,你若不做下如此多的惡事,廣郡王能現在坐立難安沒臉見人不得不尋死嗎?皇帝又沒有降罪於他,羣臣也沒有口誅筆伐,他自己臉皮薄,爲有這樣的孃親羞愧難當,幹我什麼事?若是降罪,也該降罪於你!”

喬春枝搖搖欲墜,在太后高興地笑聲裡,癱坐在地。

太后揚長而去,回到宮裡,才得意地給小安子顯擺:“怎麼樣?估計這一回,那個賤人是瘋定了吧?”

“太后真高!實在是高!”

皇帝不過是把廣郡王軟禁了而已,喬春枝之所以沒有讓兒子競爭皇位,是因爲廣郡王有癲癇病,只是十二歲之後,再也沒犯過,外人多不知道而已,太后只等喬春枝瘋了,然後招廣郡王夫婦進宮侍疾,再想辦法把他們羈絆在冷宮,便能徹底解決問題。

若是廣郡王癲癇再次發作,那就更好了。

永昌帝見太后有事可做,精神頭反而更好,便叮嚀郭公公幫着太后做好善後,便放開手讓孃親好好出口惡氣。

喬家的女人和趙家的女人,一夜之間,便從雲端跌落下來。蕭綺雲姐妹三個聽聞要從嫡女變庶女,哭得十分傷心,她們現在唯一能依仗的,就剩身份了,爹不親後孃不愛,今後靠什麼活着?

對於這樣的變化,蕭逸一時也很震驚,接着便大感痛快,打算立刻昭告全族,把趙玉蘭的牌位從祠堂拿了出來,但看到女兒文瑾,又改變了主意。

沈明熙奉了皇帝的命令,爲讓劉廣衆屯墾造輿論,他的第一站,就選了仁親王。

仁親王是勳貴代表,沈明昭是內閣首輔,兩人可以說是兩條鐵軌上跑的車,他看到沈明昭的拜帖十分詫異:“沒說爲何而來?”

管家低頭恭謹地道:“沒有,但好像有很重要的事情。”

“有請!”仁親王來到外院會客室,沈明昭已經到了,他恭謹地抱拳躬身:“見過仁親王!”他這個一品首輔,只用跪皇帝。

“請,沈閣老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仁親王千歲百忙之中,承蒙召見,沈某榮幸之至!”

“請坐!不知沈大人歸履賜踹賤地,所爲何來?”

“下官有一事實在難以定奪,是特地來請教親王千歲的。”

“噢?沈大人聰明睿智,如日月光輝,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閣下?”

“是這樣的,請仁親王千歲看個東西。”

沈明昭把自己上朝時拿的笏板遞了過去,上面一般記錄着面對君主時,講話的提綱,這一回,則是簡單地記錄了劉廣衆給皇上奏摺的要點。

能把這樣的東西給自己看,可見是皇上的授意了,仁親王心中肅然。

“親王千歲,這劉家父子當年權傾朝野,曾有意對當今聖上不利,這些事實是明擺着的,可當今天子胸懷天下,爲了國家安穩,硬是壓下了自身的感受,留了劉家苟延殘喘到了今天,如今國家安寧,百姓擁戴,聖上用了一年多時間,便政通民和,百廢待興,下面已經有閒着達人稱爲達到了明君治國的最好境況,到如今,這個劉家也該解決了。”

“沈大人意思,要怎樣處理劉家呢?”

“這正是下官和親王千歲商議的地方,殺人不過頭點地,死是最容易的事情,但劉廣衆的手裡,畢竟還有十萬之衆,他既然表示願意爲朝廷做點事情,下官以爲,何不成全了他的意思?不管怎麼說,朝廷有可能爲此多了大片良田,還能將一場戰亂消弭於無形,總歸是好事多過壞事,何不成全他呢?雖然劉家一家人性命得以保全,但這些性命,是用在爲國爲民的事情上,留下又何妨?”

沈明昭估計,仁親王是希望留下劉家人性命的,最好,皇帝還不給劉家人定罪,而是隱晦地來一個屯墾,讓劉家人自動從公衆眼裡消失,自動退出朝廷官員的活動圈子,幾年十幾年,誰還記得劉林深劉廣衆父子?

“這個?小王在西疆十年,回來也一直休養,對朝廷事務不很熟悉,沈大人睿智善斷,你的想法或許挺對,但小王卻沒法苟同。這麼說吧,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耽誤沈大人時間了。”

沈明昭低估了仁親王保全妻子的心意,他已經犧牲了自己在西疆的戰功,還準備犧牲劉家人換取妻子安穩後半世日子,這個時候,如何肯替劉林深父子說話?

“仁親王爺,此事,皇上比如會徵詢你的意思,畢竟,劉林深當權誤國,對西疆軍隊多有掣肘,才使得王爺十年不能歸京,留不留劉林深父子性命,你的意見,舉足輕重。”沈明昭這是在逼了。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路上第十七章 炒肥腸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世之謎第四百一十八章 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挑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冒牌第一百二十九章 惡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董王太妃死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弟弟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章 親戚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二十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章 定要娶才女第 二 百 零 六 章 鄉情(1)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京第二百二十八章 田園生活三百六十五章 猜測第四百二十九章 彈劾尤俊敏第一百二十章 定要娶才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達第二十四章 嘗試第四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狂沒好事 (三)上架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嫁丫鬟第一百四十四章 被告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二百六十二章 白費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然第三百六十四章 探訪第四百四十六章 誰先用第九章 你這是得 狼望熊第五章 索取與報償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四章 暗通第 二 百 章 逼婚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奉旨養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悅第八十八章 你怎麼跟我娘一樣第三百七十四章 殺不殺?第二百七十八章 喜亦悲第十一章 無端惹麻煩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貴妃送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巧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原來妙德妃……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二百六十三章 戲班第四百一十二章 妄想第三十八章 春暖人忙第六十九章 誣陷第十九章 拜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又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歡欣鼓舞第四百零六章 錢錢大婚第四百四十五章 女人需要家庭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三十八章 春暖人忙第三百七十一章 騙子(2)第五十六章 賣魚第三百零九章 掩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春蘭的婚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事第七十章 公堂第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門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九十章 歡欣鼓舞第四百一十二章 妄想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遇1第二百八十一章 激將第九十四章 城狐社鼠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愛第三百七十章 騙子(1)第三百九十七章 鄭妃心思第二百八十九章 錢錢的記憶(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劫持第六十六章 府試第四十二章 大雨第四百二十二章 千刀萬剮第四十二章 大雨第四百一十六章 明珠拂塵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疆的靜好生活第一百九十九章 膈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陰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丫鬟第一百五十八章 祖宗規矩第一百四十二章 安葬第一百六十六章 突破第二十一章 母雞抱窩養鴨娃第 二 百 零 四 章 暴露第八十章 讒言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章 新生第二百八十五章 小鬼遭殃
第三百二十七章 路上第十七章 炒肥腸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世之謎第四百一十八章 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挑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冒牌第一百二十九章 惡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董王太妃死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弟弟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章 親戚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二十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章 定要娶才女第 二 百 零 六 章 鄉情(1)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京第二百二十八章 田園生活三百六十五章 猜測第四百二十九章 彈劾尤俊敏第一百二十章 定要娶才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達第二十四章 嘗試第四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狂沒好事 (三)上架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嫁丫鬟第一百四十四章 被告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二百六十二章 白費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然第三百六十四章 探訪第四百四十六章 誰先用第九章 你這是得 狼望熊第五章 索取與報償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四章 暗通第 二 百 章 逼婚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奉旨養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悅第八十八章 你怎麼跟我娘一樣第三百七十四章 殺不殺?第二百七十八章 喜亦悲第十一章 無端惹麻煩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貴妃送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巧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原來妙德妃……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第二百六十三章 戲班第四百一十二章 妄想第三十八章 春暖人忙第六十九章 誣陷第十九章 拜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又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歡欣鼓舞第四百零六章 錢錢大婚第四百四十五章 女人需要家庭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三十八章 春暖人忙第三百七十一章 騙子(2)第五十六章 賣魚第三百零九章 掩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春蘭的婚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事第七十章 公堂第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門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九十章 歡欣鼓舞第四百一十二章 妄想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遇1第二百八十一章 激將第九十四章 城狐社鼠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愛第三百七十章 騙子(1)第三百九十七章 鄭妃心思第二百八十九章 錢錢的記憶(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劫持第六十六章 府試第四十二章 大雨第四百二十二章 千刀萬剮第四十二章 大雨第四百一十六章 明珠拂塵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月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疆的靜好生活第一百九十九章 膈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陰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丫鬟第一百五十八章 祖宗規矩第一百四十二章 安葬第一百六十六章 突破第二十一章 母雞抱窩養鴨娃第 二 百 零 四 章 暴露第八十章 讒言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章 新生第二百八十五章 小鬼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