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借肉

臘月二十三這一日是小年,按理家家戶戶是要吃一頓餃子。

張家村在這一天之前已有一小半的人家兒將豬殺過了,村中又有殺了豬的人家都要給各家親戚送上幾斤的風俗,所以這一日家家戶戶的樑上基本都掛着一兩條肉條子,早起的婆娘將肉條子取下,放在太陽底下化凍,待到中午的時候用暖乎乎的井水仔細的洗過,晚上就做豬肉大白菜餡的餃子,油香油香的,一些已懂事的娃兒中午都特意少吃一些,專待晚上這頓豬肉白菜的香餃子。

而老張頭家裡今年因張趙氏想把豬留着等開春了去換錢,所以沒殺豬,想着貪個便宜,藉着別家送的幾條肉將年混過去就得了。偏幾家走動的親戚家裡都收到了他們親戚送的豬條子,也都沒急着殺豬,好巧不巧的,二十三日這一早,張家的樑上竟空空如也,一條豬肉都沒有。

張趙氏立在院子裡不滿的數落着:“大哥家一向殺豬最是早,今年是怎麼回事,竟拖下了?老三老五也真是的,家裡有肉就不急着殺豬啦?瞧瞧,我們家可咋辦?!”嘆了半晌,又擡頭瞪了對面張作富家的後牆一眼:“那作富也真是閒得沒事幹,老五家本是昨日要殺豬的,他偏要勸他放到明日再殺,害得我們也沒肉可吃,今晚可咋辦喲!!”

藍氏聽見婆婆的抱怨出門小心的瞧了前屋一眼,小聲道:“娘,這幾日村裡殺豬的太多,作富忙不開才勸的五舅。您小聲些,當心叫作富家的聽見了。”

“聽見就聽見唄,他作下的事兒害得娘今日犯難,咋就不能叫他聽見了?最好就是叫他聽見,他要是有良心,就該給咱送一兩條子肉過來。”吳氏也出了門,一邊撲打着身上,一邊挑着眼角:“他天天出門去殺豬,人家送的豬肉怕是吃都吃不完。”

藍氏覺得吳氏說得有些過分:“大嫂,今兒這事跟人家作富真是攀扯不上什麼關係,再說,人家前幾日還送了豬下水過來,家裡老老小小可都跟着一起吃了呢。”

吳氏不屑的扯扯嘴角:“哎喲喂,樂雲娘,你真是叫人賣了還替人家說話那!他家豬肉有的是,偏送點豬下水過來,這不成心的寒磣人麼?哼,當我不知道他打的什麼主意?不就是瞧着咱家樂清如今又會說又機靈的,想提前給他家小子尋下麼?樂雲娘,也不是我說你,你怎麼能一副豬下水就把閨女賣了呢?”

藍氏氣得跺腳:“大嫂,你這是說啥呢?樂清兆德這都纔多大?再說了,人家送咱東西,我這兒還得給人家回禮呢,咋就叫把閨女賣了呢?”

“行啦!大清早的就吵嘴”張趙氏不耐的揮揮手:“有這空閒,不如去給我張羅張羅借點肉來去!!”

“借肉?!!”藍氏和吳氏面面相覷

“先借來用着,等你們幾個舅家把肉送了來,再還回去就是了。要不,還能花錢去買那?家裡哪有那個閒錢?”張趙氏往手上哈一口熱氣,搓搓手,又補了一句:“反正來回過稱,又不虧他們什麼。”

藍氏嘆一口氣:“今年幾個舅家裡都沒殺豬,咱們怕是也沒地兒可借。實在不行,今晚的餃子就包白菜餡的吧,家裡不是還有點豬油麼?拌上一點兒,味道差不多。”

吳氏一聽這話就不依了,她盼這盼豬肉餃子可盼了好長時間了,哪能用豬油糊弄過去?她轉了轉眼珠子,‘哎喲’一聲重重拍在大腿上:“這真是騎驢找驢了,想來想去真是沒地兒去借,可是你看看,這不現成的就有一家兒麼?!”說着,眼睛往前面張作富家的後牆瞄了瞄。

藍氏的臉色一變,張趙氏臉上已經浮起喜色來:“對對,作富家的肉肯定吃不完,咱先借一條子,等明兒或是後兒就能還回去。”說着,望了大兒媳一眼,搖搖頭,又望向二兒媳:“樂雲娘,你跟他家交情好,你趕緊過去說說,趁着晌午之前拿回來,還得洗乾淨,剁好了醃上,下午咱就開始包餃子!!”

藍氏只覺得臉都漲紅了起來,這,這種事情,叫她怎麼開這個口?可婆婆都已經發了話,不去又不行。她正想開口再尋一尋事情的餘地,張趙氏已跟吳氏開了口:“你先把白菜洗了剁上,我來備面板擀麪杖。”

“噯”吳氏應着,與張趙氏一同進了堂屋。

藍氏只好一臉爲難的進了西廂,尋思着先跟孩子爹商量商量,古有借錢借糧的,可哪裡有借肉的麻,這真是……

安平跟樂清樂雲聽說這事兒,也都怔在當場,還是安平反應快些,他嘆口氣,又摳起菸袋來:“不成你就去跑一趟,咋說咱娘也是發了話了。”

樂清憋紅了小臉兒,礙於她人還小,一肚子話想說不敢說,最後只吐出兩個字:“丟人!!”

樂雲也在一旁蠻不高興的扭着小臉兒表示不贊同安平的這個提議。

“你倒是知道得多,還曉得丟人了”安平攬過樂清摟在懷裡,對藍氏道:“要不這樣兒,你去了,只提一句便罷了,人家借便借,不借你也別多說,回來便是。左右咱也去過一趟,咱娘也不能再說什麼。”

“行哩……”藍氏垮着臉,整了整衣裳起身出去了,不一會兒,手裡拎着一條子肉回來了,另一隻手裡還領了小兆德。先將兆德送進西廂去跟樂清樂雲一塊玩耍,然後纔將肉拎進堂屋去給張趙氏覆命。

大娘最近真是越來越嘴饞了,樂清一邊哄着兆德高興,一邊心中暗忖,今兒這事要不是她多嘴,嬤嬤也就同意用豬油拌餡了,偏她非要吃豬肉。大娘本就多事,自從上回那個吳芳上門之後,她就愈發變本加利了,孃親又是個嘴軟心軟的,已經不知吃了多少虧。

樂清想,大娘之所以敢這樣,還不是因爲最近嬤嬤對她的態度轉好麼?可是實際上最能左右嬤嬤態度的,卻是家中男丁的事情。若是…若是娘早日能生一個弟弟,大娘也就……再說自已前世是獨生女,這一世雖有了姐姐,但她還想要個弟弟,再想要個妹妹……所以爲公爲私,孃親都要爲着生娃的事情抓緊了。想着,樂清不懷好意的瞄了坐在一旁正在擦農具的安平一眼。

安平若有所覺的擡頭望來,見樂清笑嘻嘻的望着自己,不知自己已被算計了的回以一笑:“好好跟兆德玩,別欺負他。”

吼吼,此人真是一肚子壞水......內個,最近推薦跟點擊極不成比例,再這樣下去,小紫要被扣點擊啦~~淚奔走~~

第201章 無論如何第248章 高興嗎第245章 你家事,他家事第55章 第三喜第280章 花鎮第76章 禮第114章 瀉春光第1章 農家小院兒第109章 出事第159章 突然想第3章 驚喜第280章 花鎮第283章 洪縣之長第29章 大姑安霞第15章 趕集第27章 搞破壞第16章 回家路遠第90章 張趙氏之喜第308章 刁媳第207章 萬家事第54章 培養基第57章 文陵到第288章 把柄第61章 鬼鬼祟祟第172章 這心思第168章 圓滿第71章 緣錯第105章 涌泉相報第28章 我滴壞心眼兒喲~~第93章 安平生氣第86章 春去秋來第304章 要走了第224章 人富是非多第258章 一炮而紅第81章 發財第19章 又逢集第286章 困獸一撲第169章 欺負誰呢你第168章 圓滿第283章 洪縣之長第116章 關門放世仁第165章 院落第311章 滿地是黃金第213章 趁火打劫第102章 我撕爛你的嘴第103章 壞主意第131章 新階段第73章 啞巴虧第202章 新律令第64章 現世報第14章 樂雲的辦法第161章 議事第260章 給我滾第266章 談條件你有何籌碼第198章 拔頭籌者第48章 一筆小財第97章 走了仨第215章 喜事第154章 朱家事第149章 樹苗,情種第249章 給力阿福第93章 安平生氣第222章 四罐使壞第65章 新家第28章 我滴壞心眼兒喲~~第220章 喜脈第18章 來了第180章 共披一件斗篷第183章 對策第194章 初賽第65章 新家第77章 錢第65章 新家第109章 出事第74章 修林捱打第243章 變京城第69章 惹是非第296章 老姑娘第195章 耍計第314章 以吾之名第231章 洪縣之行第159章 突然想第232章 討價還價第190章 探望第265章 何人第42章 主意第248章 高興嗎第140章 攀親湊字章節第136章 你自己過吧第95章 失蹤第61章 鬼鬼祟祟第120章 最毒婦人心第184章 你無情,我無義第27章 搞破壞第203章 官斷第93章 安平生氣第156章 一吻第139章 盛怒第141章 世仁表現
第201章 無論如何第248章 高興嗎第245章 你家事,他家事第55章 第三喜第280章 花鎮第76章 禮第114章 瀉春光第1章 農家小院兒第109章 出事第159章 突然想第3章 驚喜第280章 花鎮第283章 洪縣之長第29章 大姑安霞第15章 趕集第27章 搞破壞第16章 回家路遠第90章 張趙氏之喜第308章 刁媳第207章 萬家事第54章 培養基第57章 文陵到第288章 把柄第61章 鬼鬼祟祟第172章 這心思第168章 圓滿第71章 緣錯第105章 涌泉相報第28章 我滴壞心眼兒喲~~第93章 安平生氣第86章 春去秋來第304章 要走了第224章 人富是非多第258章 一炮而紅第81章 發財第19章 又逢集第286章 困獸一撲第169章 欺負誰呢你第168章 圓滿第283章 洪縣之長第116章 關門放世仁第165章 院落第311章 滿地是黃金第213章 趁火打劫第102章 我撕爛你的嘴第103章 壞主意第131章 新階段第73章 啞巴虧第202章 新律令第64章 現世報第14章 樂雲的辦法第161章 議事第260章 給我滾第266章 談條件你有何籌碼第198章 拔頭籌者第48章 一筆小財第97章 走了仨第215章 喜事第154章 朱家事第149章 樹苗,情種第249章 給力阿福第93章 安平生氣第222章 四罐使壞第65章 新家第28章 我滴壞心眼兒喲~~第220章 喜脈第18章 來了第180章 共披一件斗篷第183章 對策第194章 初賽第65章 新家第77章 錢第65章 新家第109章 出事第74章 修林捱打第243章 變京城第69章 惹是非第296章 老姑娘第195章 耍計第314章 以吾之名第231章 洪縣之行第159章 突然想第232章 討價還價第190章 探望第265章 何人第42章 主意第248章 高興嗎第140章 攀親湊字章節第136章 你自己過吧第95章 失蹤第61章 鬼鬼祟祟第120章 最毒婦人心第184章 你無情,我無義第27章 搞破壞第203章 官斷第93章 安平生氣第156章 一吻第139章 盛怒第141章 世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