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

格林納達島終於產糖了,一批格林納達島出產的紅糖,被運回了東弗里斯蘭,供應奧裡希王宮的消耗。

實際上,格林納達的甘蔗種植,還在進一步擴大中。因爲甘蔗節點可以培育甘蔗苗,因此,收穫的甘蔗,大部分都被用來繼續培育甘蔗苗,然後擴大種植了。

但是,一直不出糖也不好。按照慣例,要是一直看不到收益,那些個歐洲貴族老爺們,肯定會很生氣的。事實上,馬林並沒有那麼短視,格林納達總督老喬治還是挑選出一批長勢不好的甘蔗,用來榨糖……

最後,返回埃姆登港的船,共給馬林帶回了20袋大米,供馬林做蛋炒飯;20袋生薑,用來作爲香料和調味品;20袋大豆,用來……嗯,被馬林拿去磨豆漿、做豆腐去了……最後就是5袋蔗糖——紅砂糖……

但是,對於這些貨物的包裝,馬林則有些吃驚了……

大米、生薑和大豆用麻袋裝,這沒問題。但是,那些蔗糖爲什麼要用獸皮袋?不知道獸皮很貴嗎?這樣小批量的運輸蔗糖自然沒問題,但馬林以後是要把蔗糖做成一個產業的。這樣一來,包裝蔗糖的容易,成本也是需要控制的。不然,口袋價值太高,不是膈應人麼?

畢竟,蔗糖到最後,還是要面向大衆的。用獸皮口袋裝蔗糖,太奢侈了點……

“爲什麼不用油紙裝蔗糖呢?”馬林問負責跑美洲航線的船長光頭阿本。在馬林的認知裡,這個時代沒有塑料袋,自然是用防潮的油紙袋爲最佳了。

阿本撓了撓自己光禿禿的腦袋,想了想說道:

“大人,油紙價格不比獸皮便宜啊……”

“啊?”馬林愣了下,然後,他找來科勒,讓他派人去打聽下。

果然,科勒的人回來後,告訴馬林,油紙價格真的不比獸皮便宜,還沒獸皮結實……

馬林隱隱地想起來,歐洲目前的造紙術,大概還是唐朝時期阿拉伯人學過來的早期造紙術。也就是用破布、漁網、樹皮等原料造紙的辦法。

但是,歐洲布料價格很貴,用破布當原料……紙張成本不高就有鬼了……

而此時的大明,已經開始流行竹紙。竹紙就是把竹子放在石灰塘裡泡上一百多天,泡爛了,再拿去造紙。

竹子在華夏到處都是,尤其是南方。而且,毛竹生長很快,原料易得。因此,華夏的紙張,成本要遠低於歐洲的破布、漁網造出來的紙張。

直到乾隆時期,法國的傳教士蔣友仁(原名伯努瓦.米歇爾)纔在華夏偷竊了造紙術的秘密,把新式的造紙術,畫成圖,送回巴黎。

就現在而言,歐洲紙張的價格,還真不算便宜。以至於,貴族們在簽署文書的時候,乾脆使用比紙張貴一點,但更加結實耐用的羊皮紙了。

而且,說起歐洲目前的油紙,那成本更高。因爲,歐洲流行的油紙,是牛油紙。牛油價格多貴啊?在這個缺乏油水的時代,牛油那價格……

紙張在歐洲本來就貴,加上泡了牛油,價格更貴,基本和獸皮差不多了。但獸皮不僅防水,而且更加結實。所以,在運送蔗糖的時候,歐洲人乾脆使用獸皮袋了。

……

馬林忽然想起一件事——他之前貌似打算在布雷頓角島,利用當地的森林資源造紙的。爲此,他還派人去埃及購買煮紙漿所需的芒硝(硫酸鈉)來着。只是,之前忙於戰爭,他差點忘了此事。

於是,他趕緊找來相關人員,詢問芒硝的購買情況。結果,馬林被告知——去埃及的船,已經購買了幾十袋芒硝回來了,並找到了穩定的供應商。只要有需要,買他幾百幾千袋芒硝都可以。只是,馬林後來一直沒提購買芒硝的事情,造紙的事情也被耽擱了,去埃及的船也就只顧着購買天然蘇打了,不再增加芒硝的採購。

事實上,現在布雷頓角島上,悉尼灣北邊的北悉尼礦區的煤礦已經被發現了,並已經開始開發了。而且,布雷頓角島上,包括北美大部分地區,都是叢林密度的地區。

在北美髮展造紙業,絕對是最佳選擇啊……

這裡樹木無限,加上布雷頓角島的煤礦,以及從埃及購買來的蒸煮催化劑——芒硝,馬林完全可以讓人在布雷頓角島上架起大鍋,拼命煮紙漿,要多少有多少……後世的加拿大,就是世界最大的紙漿生產國……

當然,煮紙漿的容器,並不是普通的大鍋。而是需要密封性較好的鋼鐵蒸煮器,蒸煮器在密封后,蒸煮時水蒸氣散發不出去,在蒸煮器內形成高壓。然後,溫度上升……

這樣,就能在幾個小時內,把木片,煮成可以用來造紙的紙漿……

而使用傳統的法子,造竹紙,光是把竹子泡在石灰塘裡,就需要泡一百多天……

泡完後,還要拿到大鍋裡,煮上七八天……

而在泡竹子的一百多天裡,造紙匠們,竟然無所事事,只好去乾點別的事情。等到竹子泡好了,他們才能開鍋煮,正式開工。

而使用現代化學制漿法,使用硫酸鈉爲蒸煮催化劑,加上使用密封的高壓蒸煮器,把切成小片的木材放進蒸煮器中,只要高壓蒸煮2到4個小時,就能獲得紙漿……

兩者對比之下,效率差了幾百上千倍啊……

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竹紙造紙法,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獲得可以造紙的紙漿。

而使用後世的化學制漿法,使用比竹子更廣泛的木材,只要一天,就能獲得紙漿……甚至,一天都用不着,半天就行……

也就是說,當大明的造紙工匠們製造了一刀紙的時候,用現代方法的工人,可能已經制造了幾百上千刀紙了……

如此效率之下,加上北美的木材不要錢,隨便砍。因此,馬林可以肯定——只要開始造紙,他麾下的造紙廠造出來的紙張,成本將會非常低廉,比明朝的紙張成本都要低。

明朝紙張價格大約是一張紙1文錢左右,馬林用現代科技造的紙,成本肯定比這低多了……

到時候,如此成本低廉的紙張,做成油紙,價格肯定也不貴。到時候,馬林完全有條件去普及油紙袋包裝了……

而且,東弗里斯蘭學校使用的課本,也可以做到人手一本了……不像現在,很多孩子還在學岳飛,用樹枝在沙盤上寫字呢……

而因爲北美殖民地出產大量的鯨油,即使是製造油紙,也不需要使用昂貴的牛油,而是使用鯨油浸泡紙張即可。這樣,布雷頓角島生產的油紙,價格肯定是很便宜的。

到時候,格林納達,以及將要開發的古巴,生產的蔗糖,完全可以使用油紙作爲包裝。既便宜,防潮效果也好……

爲此,馬林親自組織工匠,打造了一個大型的蒸煮紙漿用的蒸煮器,密封式的,頂端有類似坦克蓋子一樣的蓋子,蓋子周圍,套上了牛皮,以保證蒸煮時容器做到儘量不漏氣,增加容易內的壓強,提高蒸煮溫度。

只是,頭一次蒸煮,蓋子的鐵栓做的不牢固,導致蓋子被蒸煮器的高壓頂飛了,還傳來了巨大的炸響。好在那鐵蓋飛向了無人的地方。不然,要是砸向前來圍觀的馬林,那就要改變歷史了……

經過改良,工匠們給蒸煮器的蓋子,使用了承受拉力很高的高碳鋼鋼栓。這樣,不管蒸煮器內壓力多大,鐵蓋也不會被頂飛了。除非,蒸煮器內壓強達到了可以讓純鋼鐵打造的蒸煮器發生爆炸的程度……但是,那種可能性是極低極低的……

蒸煮器搞成功後,馬林命人裝船,運往布雷頓角島。同時,馬林還調撥了一批簽了死契的造紙工匠和伐木工,前去布雷頓角島造紙。那些個伐木工,自然是負責砍樹,並把原木分割成小木片,好放入蒸煮器裡煮。而那些造紙工匠,則負責紙漿煮好後,把紙漿重新調配好,並進行紙張的抄造。然後,把塗滿紙漿的木板拿出去曬乾……等到曬乾了,造紙工匠們就可以從木板上揭下一張張紙……

不過,因爲考慮到要把煮鹽基地轉移到布雷頓角島上,而造紙的廢水污染又大(尤其是化學制漿)。因此,馬林決定,造紙的基地,就不放在悉尼灣了,而是放到布雷頓角島北端去。

這樣一來,造紙廠產生的廢水,即使排入大海,也不會影響到悉尼灣的煮鹽。因爲,北美東海岸的洋流,也就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從南向北流的。把造紙廠半島布雷頓角島最北邊去,造紙廠產生的廢水,就不會影響到“上游”的煮鹽基地。否則,煮鹽基地用的是被污染的海水,那煮出的鹽就會有問題了。

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661章 血戰(下)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1377章 戰後重建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661章 血戰(下)第859章 平衡外交第921章 鋼芯獨頭彈(二合一)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1581章 路易十二回國第1966章 煮脲爲氨製取銀鏡第1379章 戰爭善後第1502章 炮兵營第730章 回國第1608章 烏拉圭伯爵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5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選擇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397章 齊格蒙特一世來訪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1589章 收買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991章 大膽的想法第530章 裝可憐第1234章 太湖豬與和牛的配種第399章 馬林同意了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419章 壞了規矩第730章 回國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184章 死人了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803章 科勒的佈置第465章 往北逃!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37章 忽悠瘸了(下)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647章 艦隊出發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1766章 貢薩洛罰跪懺悔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1496章 火車的重要性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98章 火燒愛丁堡南門第1580章 終獲勝利第114章 目標達成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534章 激怒第748章 抵達廣州第479章 殿下,您被俘了!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648章 去珀斯養羊第275章 指點艾伯特第478章 我們去欺負丹麥吧!第1116章 印度洋上的海戰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036章 西班牙人先動手了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426章 輜重抵達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921章 東北缺鹽吶第938章 銅幣和零錢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1797章 添頭白送第1271章 轉攻弗朗什孔泰第189章 皇帝的嫉妒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1914章 鐵鑄炮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649章 牧場、黃金、磷礦和渡渡鳥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861章 土地換主權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2008章 民工的巨大作用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386章 薩卡拉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1090章 東佛裡生綿羊
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661章 血戰(下)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1377章 戰後重建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661章 血戰(下)第859章 平衡外交第921章 鋼芯獨頭彈(二合一)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1581章 路易十二回國第1966章 煮脲爲氨製取銀鏡第1379章 戰爭善後第1502章 炮兵營第730章 回國第1608章 烏拉圭伯爵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5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選擇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397章 齊格蒙特一世來訪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1589章 收買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991章 大膽的想法第530章 裝可憐第1234章 太湖豬與和牛的配種第399章 馬林同意了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419章 壞了規矩第730章 回國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184章 死人了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803章 科勒的佈置第465章 往北逃!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37章 忽悠瘸了(下)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647章 艦隊出發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1766章 貢薩洛罰跪懺悔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1496章 火車的重要性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98章 火燒愛丁堡南門第1580章 終獲勝利第114章 目標達成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534章 激怒第748章 抵達廣州第479章 殿下,您被俘了!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648章 去珀斯養羊第275章 指點艾伯特第478章 我們去欺負丹麥吧!第1116章 印度洋上的海戰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036章 西班牙人先動手了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426章 輜重抵達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921章 東北缺鹽吶第938章 銅幣和零錢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1797章 添頭白送第1271章 轉攻弗朗什孔泰第189章 皇帝的嫉妒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1914章 鐵鑄炮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649章 牧場、黃金、磷礦和渡渡鳥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861章 土地換主權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2008章 民工的巨大作用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386章 薩卡拉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1090章 東佛裡生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