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波斯炮軍

因爲沒有配備可移動炮架,所以,現場的40門佛郎機炮,全是擡到地表上安置的。在安放火炮前,已經有工兵用小鐵鍬提前挖好坑位了。

爲了方便射擊,炮兵工兵先將泥土挖出,然後,堆一個長條形土堆,用於安置火炮。火炮的角度並不是橫平的,而是上仰5度角。因爲,鐵球炮彈很重,打出去是拋物線,也沒有自旋轉。所以,適當地擡高炮口,有利於炮彈飛得遠些。要是平角度,炮彈射程變近不說,還直接朝地上砸。而且,這個角度,也有利於火炮把後坐力傳導給大地……

另外,5度仰角,還有利於灌水……

灌水?對,灌水!火炮射擊,會讓炮管發燙。特別是銅炮,如果不及時降溫,高溫下,銅容易變軟。一旦炮管過熱還繼續射擊,容易導致炮管變形。

所以,在射擊幾次後,炮兵會直接在炮口灌水。而佛郎機炮的底部是開放的,水從炮口進入,會從炮尾流出來。然後,炮管就急劇降溫了。

隨後,用抹布隨便擦擦就可以,不用幹海綿深入炮管吸水。爲啥?因爲這不影響射擊。因爲,佛郎機炮的裝填是在子銃內完成的,和母銃無關。甚至,連鐵球都是壓在子銃裡。

因此,就算母銃是潮溼的,也不影響佛郎機炮的射擊。當然,母銃上的水,別把子銃引信部分沾溼了就行。

至於子銃的降溫,那就更簡單了——炮兵直接將過熱的子銃扔進水桶裡。然後,撈起來用抹布除水……不過,子銃的除水是必須認真對待的。畢竟,這裡面是裝火藥的。不抹乾淨了,可能會打不響。

這種地表固定炮管的方式,是不需要開火前臨時瞄準的。畢竟,射角和方向都固定死了。不過,還有第二種射擊方式……

第二種射擊方式,其實是土耳其人所擅長的——利用大車安裝火炮!

其辦法,就是製造鐵架子的四輪大車。車架是鐵製的,車輪也是。如此,才能經受得住後坐力。

300磅重的佛郎機炮炮管被安放在四輪大車上,排成一排,面對敵人。而在大車後面,則插上木樁,抵住大車,免得後坐力讓大車後退。

因爲是鐵架大車,即使炮擊的後坐力,也不會損害大車。但車身牢固,車架和車輪的軸承卻沒那麼牢固。那裡,也是受到火炮後坐力影響最大的地方。好在土耳其人早就準備好了備用的車軸,不怕損失。

當然,這是倉促戰鬥時土耳其人才會採用的辦法。畢竟,和輕騎兵爲主的中東國家戰鬥,必須隨時做好倉促迎戰的準備。

而如果沒有遭到敵人的突襲的話,土耳其人還是會將炮管擡下來,放在地上轟擊敵人的。畢竟,更換車軸也要成本的,而且麻煩。有時候,車軸受不住,火炮轟着轟着車身就垮了……

事實上,土耳其人離近代炮架就只差一步了。那就是——放任大車後退,吸收後坐力……

而用四輪大車裝載火炮攻擊,固定車身的話,火炮後坐力對車子的傷害太大了。而且,火炮的口徑不能太大。大口徑火炮放車上,固定車身的話,一炮後坐力就能震散大車……

若是選擇把炮身擡下車放地上安置,火炮也不能太重。太重的話,炮兵擡不動……

所以,一直到拿戰時期,步兵炮的主流都是三磅炮,炮身重量不超過300磅。再重,炮兵們就擡不動了。而且,後坐力也太大……

而可退炮架的出現,解決了後坐力的問題後,更大口徑的步兵炮才成爲可能。

當然,這裡面也有火藥的消耗問題——太大口徑的火炮,火藥消耗太大了。就像北海國鑄造了那麼多重炮,但平時基本不用。因爲,火藥耗不起。直到馬林開發了智利的硝石,纔有底氣使用那些大口徑艦炮。

不過,對於波斯而言,馬林這次送來的三磅佛郎機炮,已經很滿足要求了。因爲,土耳其人的步兵炮也是這個等級的。只要不比土耳其人的火炮差,伊斯瑪儀一世就滿意了。

……

40門佛郎機炮的齊射,在北海國將士眼裡,不過是小兒科。因爲,北海國步兵還有6磅炮和12磅拿破崙炮呢。可在沒怎麼見過火炮的波斯人眼裡,三磅炮已經非常可怕了……

特別是,在活物射擊的環節,波斯沙阿伊斯瑪儀一世和波斯大貴族們,親眼看到一羣牛羊被火炮打得血肉橫飛,心裡極爲震撼。這幫人也算久經沙場了,可面對被炮彈轟得肢體不全的牛羊,很多人還是有些想吐。因爲,就算波斯騎兵殺人,也不過是用彎刀砍人。想炮彈這樣野蠻地將牛羊的軀體撕成碎片的方式,他們還真沒見過……

但不適過後,波斯君臣人人狂喜——以後,咱們也有這種大殺器了!

隨後就是火繩槍的射擊表演了,但見識過火炮射擊的地動山搖後,波斯君臣對火繩槍的威力有點興致缺缺。

肖伯納有些無奈,好在常駐波斯的北海國間諜巴德努力勸說伊斯瑪儀一世,讓火槍隊進行了貨物射擊表演。

射擊的時候,波斯君臣並未看出什麼。但檢查牛羊傷口的時候,他們才感受到陣陣寒意——牛羊身上那一個個血窟窿,基本是治不好的了……

這就是火槍和弓箭的不同之處——被弓箭射中的敵人,可以繼續戰鬥。甚至,有滿身插滿了箭的像刺蝟的倒黴蛋,還堅持戰鬥,直到血流多了才完蛋的。

可火槍不同,只要一發槍彈入體,基本喪失戰鬥力。而且,基本很難治好。就算北海國的軍醫出手,也只能保證讓中槍者有很大機率活下來,卻不能保證中槍者以後還能恢復。畢竟,鉛彈打出的血窟窿太難治療了……

怎麼說呢,中箭者不但能繼續戰鬥,下次傷好了,還能繼續生龍活虎第參戰。而中彈者,當場失去戰鬥力。而且,還容易落下殘疾……

也許有人會問——抗戰時期,很多人中了鬼子的槍後還能繼續戰鬥的啊!

這裡要解釋下,鬼子的三八大蓋用的是尖頭彈,但不是鉛彈頭,而是鐵彈頭。這種尖頭彈,也許破甲能力很強。但因爲破防能力太強了,容易穿體而過。而且,留下的創口很小。因爲,三八大蓋槍的口徑只有6.5毫米。所以,被鬼子的三八大蓋擊中後,往往身上只留下比三八大蓋口徑大一點的貫穿傷,而不像圓球形鉛彈那樣會造成體內翻滾的血窟窿。

而有趣的是,像鬼子那種小口徑尖頭彈,面對防彈衣和盔甲時,威力卻更大。以二戰時期防彈衣水平,直接會被三八大蓋打穿,而且,造成致命傷。因爲,防彈衣碎片被尖頭彈帶着絞入人體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破壞。

所以,在二戰時期,擁有防彈衣的美蘇軍隊,面對鬼子的三八大蓋槍,受到的傷害更大。反倒是窮逼的華夏抵抗軍,直接啥都不穿,反倒能活下來。大不了,身上被打個窟窿唄……

比如,蘇聯軍隊二戰時裝備的Sn-42防彈衣,在面對手槍和使用手槍彈的德軍的MP-40衝鋒槍時,防護效果很不錯。但遇到步槍,還是脫掉這破衣服更加安全。不然,死得更快……

……

見識到球形鉛彈的可怕威力後,伊斯瑪儀一世終於答應引進火繩槍。不過,他引進火繩槍的目的,主要是爲了保護炮兵部隊。所以,規模並不大。倒是火炮,他答應引進300門。因爲,土耳其軍隊的火炮數量就是那麼多。作爲中東強國君主,波斯人就是要和土耳其比。就連火炮,也不能比土耳其少。

但在價格上,雙方進行了討價還價。波斯人對每門炮650個金幣的價格不滿意,認爲太高。這主要是因爲,波斯這邊銅的價格比歐洲便宜多了。

歐洲銀銅比價是1比15,而波斯這邊因爲靠近印度,銅價並不貴,銀銅比價只有1比60,和歐洲差4倍。

所以,他們認爲價格太高,不願意給那麼多。

但是,問了葡萄牙人後,葡萄牙人的開價也差不多。所以,伊斯瑪儀一世不情不願地按照這個價格,買下了這40門佛郎機炮。

不過,一轉頭,伊斯瑪儀一世又用每門600金幣(比北海國價格便宜50金幣)的價格,從葡萄牙人那裡定購了40門同樣規格的佛郎機炮。

然後,伊斯瑪儀一世以這80門佛郎機炮,組建了波斯炮軍。同時,準備組建500人規模的火槍手,用於保護炮兵的安全。

第1824章 蠻子和棉甲第1625章 埃爾祖魯姆之戰第1698章 海地島上的“野生動物”第283章 都柏林攻防戰(下)(萌主+5)第1571章 西法戰爭結束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29章 他是一個騎士第388章 比賽訓練模式第187章 登基大典,萬人齊唱《The Mass》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687章 威脅和拉攏水手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190章 得償所望第110章 東歐蒙古馬第1735章 高利貸集團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556章 出兵西弗里斯蘭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57章 瓜分美女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1406章 安吉拉懷孕了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959章 橫渡太平洋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382章 兩敗俱傷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1403章 西班牙蒼蠅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177章 德牧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1573章 叛逃和告密第383章 喬治要破產第1124章 五人攝政團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238章 阿達的蒸汽機第368章 糧食換船隻方案第1387章 談判開始第9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第1899章 搞定皇帝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761章 哥倫布的藥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1747章 甩鍋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1510章 草織品的意義第396章 “麻將墊子”和木製“摩托頭盔”第727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上)第1164章 馬公爺?馬工頭!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922章 安排第1059章 進入城中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751章 新舊軍隊的區別第267章 發動第466章 大混戰第1361章 多事之秋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1653章 法國馬穆魯克?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145章 奧爾登堡事務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1726章 潛水設備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371章 擔任說客?第1452章 藏兵海外和美洲軍團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966章 暗助威尼斯的打算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967章 給法國王后下藥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612章 12匹挽馬=12馬力?第830章 埃森和米爾海姆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163章 搶奪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份額第1780章 無題第834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中)第290章 挖溝開渠搞開墾第1163章 “一畝三分地”上試種紅薯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
第1824章 蠻子和棉甲第1625章 埃爾祖魯姆之戰第1698章 海地島上的“野生動物”第283章 都柏林攻防戰(下)(萌主+5)第1571章 西法戰爭結束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29章 他是一個騎士第388章 比賽訓練模式第187章 登基大典,萬人齊唱《The Mass》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687章 威脅和拉攏水手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190章 得償所望第110章 東歐蒙古馬第1735章 高利貸集團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556章 出兵西弗里斯蘭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57章 瓜分美女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1406章 安吉拉懷孕了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959章 橫渡太平洋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382章 兩敗俱傷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1403章 西班牙蒼蠅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177章 德牧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1573章 叛逃和告密第383章 喬治要破產第1124章 五人攝政團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238章 阿達的蒸汽機第368章 糧食換船隻方案第1387章 談判開始第9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第1899章 搞定皇帝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761章 哥倫布的藥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1747章 甩鍋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1510章 草織品的意義第396章 “麻將墊子”和木製“摩托頭盔”第727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上)第1164章 馬公爺?馬工頭!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922章 安排第1059章 進入城中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751章 新舊軍隊的區別第267章 發動第466章 大混戰第1361章 多事之秋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1653章 法國馬穆魯克?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145章 奧爾登堡事務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1726章 潛水設備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371章 擔任說客?第1452章 藏兵海外和美洲軍團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966章 暗助威尼斯的打算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967章 給法國王后下藥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612章 12匹挽馬=12馬力?第830章 埃森和米爾海姆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163章 搶奪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份額第1780章 無題第834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中)第290章 挖溝開渠搞開墾第1163章 “一畝三分地”上試種紅薯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