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混洞之體,安豐安氏

一場激斗方落,另一場戰鬥眼見又要開始,諸位弟子振奮不已,口中不斷髮出呼喝之聲,催促着儘快開始。

安中山面目看着溫和,實則是一位劍修,只是多年的外出歷練中將煞氣斂藏在了體內,輕易不外現而已。

禮畢,安中山眉間一點清光跳出,卻是一枚劍丸,帶着冷寒劍氣,環繞安中山身軀,飛旋不止,霎時間高臺之上盡是森冷劍氣,在常人眼中厲害無匹。

但潘文見此一幕卻是絲毫不懼,哈哈一笑,一揮袍袖,一道森幽玄光射出,這是陰陽混洞之氣,可以消磨諸物,這道玄氣飛出不過一息,就好似潑墨染開,鋪展開來,霎時佔了半邊天空,潘文感悟的該是水屬道韻,這道陰陽混洞之氣聞之若江河倒卷,大決大蕩,轉瞬間淹沒了安中山的射出的劍氣。

凌冽的劍氣被這道玄光一掃,連個波浪都掀不起,顯得極爲無力,甚至這玄光還朝安中山籠罩而去,一點點擠佔安中山的騰挪之地。

這潘文好生狂傲,竟然直接以大勢壓迫,這是要藉着其丹煞醇厚來取勝,不過潘文丹成二品也有這個狂傲的資本,十大弟子中,除了排位第一的華劍凌是丹成二品,就是他了,其他人都是丹成三品。

當初也是靠着醇厚的丹煞,潘文才以不是特別高明的道法勝過了原來的十大弟子,況且丹煞相逼,比的就是一個堂堂正正,大勢面前,旁門左道是行不通的。

安中山見到潘文如此催逼,目光冷然,口中吐出一道清氣,包裹在劍丸之外,劍丸頓時變得更加朦朧起來,好似在虛實之間變幻,而這也是此清氣的作用。

安中山氣道修煉的是自己奇遇得來的一道法門,喚作玄靈天極經,修煉出的玄靈之氣有隔絕外氣的作用,甚是清泠,故而看起來似乎在虛實之間變幻。

有了玄靈之氣的包裹防護,劍丸輕易射穿了陰陽混洞之氣組成的大幕,其攜帶的劍氣直接將大幕撕裂開一個大洞,殘餘的一縷玄靈之氣甚至還阻止着大幕聚合,潘文的大勢已然破去。

但是安中山的面色絲毫不見輕鬆之色,潘文見到劍丸射來,竟然直接伸出手來,打算將劍丸接住,要知道以金丹真人心神溫養的劍丸之威,開山裂石可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不過看似誇大逞強的潘文手掌之內隱隱可見森幽玄光,原來不知何時,陰陽混洞之氣已經覆蓋滿了他的手掌。

劍丸激射而來,帶着破空之音,寒芒之威直讓人擔心脖頸何時被切落下來,就在劍丸距離潘文不足三尺之時,潘文手掌突然伸出,快如閃電,看不見影子,想要抓住劍丸。

只是和安中山心神相合的劍丸更快,劍光分化,一分爲二,自潘文的手掌兩邊穿過,朝着潘文脖頸襲來,觀戰之人莫不提心吊膽,極天之上一臉隨和的諸位真人們此時也稍稍坐正了幾分,準備隨時出手救人,若是潘文折在這裡,着實可惜。

潘文嘴角露出一抹不屑之色,也不閃躲,脖頸兩側各有一道森幽玄光出現,厚實無比,好似混鑄鋼鐵一樣,替他抵擋了劍丸致死的一擊,甚至還有餘力將劍丸彈射到遠處去。

見到潘文修煉出的陰陽混洞之氣如此厲害,安中山不由想起了之前外界的說法,那就是潘文已經修煉成功了混洞之體,混洞之體是九經之一的陰陽混洞寶生經內含的一門煉體之法,全身各處都覆蓋滿陰陽混洞之氣,金石難傷,水火不入。

若是潘文真的修煉成功這混洞之體,安中山也就可以選擇下退離場了,沒有多少勝算,拼盡後手最多不過是得到一個不勝不敗的結果,何必浪費心力呢,不過,安中山相信潘文其實並沒有修煉畢這混洞之體,應該還有罩門可以趁機攻破。

心中存了尋找潘文罩門的想法,安中山心念意動,一分爲二的劍丸繼續分化下去,直接分化到了足有成千上萬的數量,不過其中只有一百二十八枚實劍,其他都是虛劍,起混淆視聽的作用。

漫天的劍雨掃射,清光蕩溢,好似彩蛾飛舞,又似柳絮紛飛,場面怎一個壯觀了得,只是美麗絕倫的外表下,隱藏着的是深深的殺機。

旋飛亂舞的劍丸下,哪裡還看得見潘文的身影,好像被一個鐵球包裹,甚是滑稽。

見到安中山的這個手段,極天之上的智天玄開口問道:“不知此子是哪家子弟?”

右手側的一真人朝下看了一眼,撫須道:“此子是安豐安氏子弟,前些年吾做客雲盤黎師弟洞府之時,還曾看見過此子。”

“哦,難怪我看他這御劍之法怎麼有些熟悉,原來是雲師弟的弟子。”智天玄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下方的戰鬥還在繼續,潘文被無邊劍丸包裹在其中,不得脫困,艱難地展開陰陽混洞之氣,形成護罩,阻止劍丸進一步逼壓。

形勢扭轉地如此之快,吳毅只覺在金丹真人面前,數量優勢就是一個渣,他們揮手就是千萬道劍氣,哪怕吳毅把所有的鬼物釋放出來,恐怕也不過是給安中山送菜,分分鐘給砍瓜切菜了。

難道就這樣失敗了嗎?吳毅看着場中景象,心中如此想着,簡直不敢想象,初時的兩場鬥法就把這些盤踞十大弟子之位三十年的修士給踢下臺,以往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就在衆人以爲潘文要落敗的時候,被擠壓地幾乎無有落腳之地的潘文咧嘴一笑,全身濃郁精純的陰陽混洞之氣透體而出,雖然他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身上的氣勢在持續性擠壓下不見低落,反倒高漲起來。

“不好,他是在借我之手在磨鍊功法。”安中山見此景象,不由驚呼道,不僅不再壓迫,反倒撤回部分的劍丸試圖打斷潘文的突破。

“晚了。”潘文陰森一笑,幽寒的眼神透出一道精芒,擇人慾噬,不再擔心漫天的劍丸,大步踏出,任由劍丸擊打在身上,每當劍丸即將撕裂他的肌膚的時候,總有一道森幽玄光出現擋住劍丸。

這一刻,潘文的混洞之體已然大成。

啪,潘文伸出手掌一拍,飛舞的劍丸直接被他拍向了安中山,若不是安中山躲避地快,險些被自己的劍丸透體而過。

但是真正讓安中山驚訝的不是潘文的巨力,而是潘文竟然能夠化去他的玄靈之氣,這豈不是說他連攻擊潘文的機會都沒有了嗎?

接下來的試探果然如安中山所料,這潘文修爲果然更上一層,他只好長嘆一聲,對着外界的高冠道人道:“真人,在下認輸。”

鬥敗安中山,潘文志得意滿,朝着稍稍高他的王出塵露出了殘忍的目光。

十大弟子之爭不僅包括非十大弟子與十大弟子之間的戰鬥,也包括十大弟子內部的排位之戰,顯然,潘文是把王出塵看成了下一個對手了。

潘文挫敗安中山的挑戰,接下來又連着戰了兩場,雖然有過波瀾起伏,但是潘文也是有驚無險地通過了,煉就混洞之體的他根本不懼他人的攻擊,哪怕能夠不受陰陽混洞之氣消磨,但是連傷他都做不到,更不要提戰勝他了。

潘文戰了三場之後,依照慣例是可以休息的,潘文沒有自虐的想法,選擇了休息,於是,接下來的挑戰者選中了王出塵。

一道霜白的煙氣自半空中垂下,輕輕一折,往兩邊分開,落到王出塵所在的高臺上,是一女冠,長髮及腰,素面白裙,硃脣皓齒,膚如凝脂,只是全身上下透着一股寒意,分明是一個冰山美人,看來其領悟出的道韻應該是和寒冰有關。

這女冠上臺之後朝王出塵稍一拱手,素手一掃,就是漫天的雪花飛落,高臺之上霎時寒意逼人,王出塵稽首,將笛子舉起,曼妙的笛音緩緩流淌而出,聲音餘韻掃落雪花無數。

雪花繼續飛舞,隨着時間的流逝,變得堅硬如鐵,加之薄薄的邊緣,說是漫天的飛刀也不爲過,雪花偶有交擊,竟然發出鏗鏘的聲音。

此時,無論是王出塵還是這女冠,都是在積蓄自己的力量,笛音遠遠傳出,被高臺之外的護罩彈回來之後,聲勢反倒要大上許多,而這一切好像都在王出塵的意料之中,吹出來的笛音和彈射回來的迴音互相交融,和諧齊鳴,靜謐安詳,飛舞的雪花在這聲音之中都變慢了很多。

而女冠操控的雪花則是在不斷飛舞之中漸漸形成了一個冰雪陣法,外界衆人已經快要看不出女冠的面孔了,密集的雪花遮擋住了衆人的目光,也遮擋住了王出塵的目光,雖然如此近的距離下,雪花飛舞的間隙中還是能夠看到一絲面容。

目光被這雪花阻擋,靈識也是不能夠穿透,王出塵陷入了敵在暗我在明的情境,不再等待蟄伏,積蓄已久的聲波大勢彙集在一起,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涌向女冠所在之地,也就是雪花飛舞的地方。

若天雷轟然炸響,雪花頓時凝滯下來,隨即炸裂開來,但見得雪花飄落,雪花陣法被炸出來了一個大洞,裡面的女冠面容清晰可見,雖是陣法被破去,但不苟言笑的她嘴角卻露出一絲微不可見的笑意,顯然還有着後手。

幾乎凝成實質的聲波繼續推進,雪花若撒鹽般碎落到地面上,將地面染上了一層冰晶,而且這個冰晶還以極快的速度在蔓延,不多時就蔓延到了王出塵的腳下,連他的鞋底也染上了斑斑冰霜。

王出塵勁氣一震,抖落冰霜,派出外神來,他到目前連外神也沒有動用,此時外神正適合阻止女冠的手段。

第九百一十四章:先進還是落後,標準是什麼?第三百一十八章:知非之殤第一千零二章:轉機第八百七十七章:雪舞人間封天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一百一十三章:道途何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候見第七百八十四章:替身敗亡第八百九十六章:焚皇出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再入險境第九百一十五章:心劫自有心魔生第七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列的出現第八十章:演前塵玄朗仙逝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大戰開幕第六百一十一章:跨界第九百三十六章:造神第三百四十五章:神秘的眼睛(埋當年挖下的坑)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夢境之會,新約之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真假爲一,本心如初第七百六十八章: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一章:明月界人族聖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魔念種子的擴張第九百零五章:桃花仙子第四百四十七章:得失,盈虧第四百零九章:立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截斷未來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七百零五章:試探,迴應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劫火起,老鱉退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窮途末路第六百零三章:道號無一第三百零八章:陰陽二氣,戰事終歇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九百九十三章:城主之女?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向東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六百二十章:玄真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天魔避退(上)第九百六十九章:兩強之爭第六百六十章:一戰成擒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三百一十二章:混沌之氣第七百九十三章:無奈之舉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四百六十四章:上人傳承第一百九十一章:東海之濱明玉島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奏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半陰半陽之活死魚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反客爲主第一百三十五章:八大正院,入地德觀第三百四十二章:演示,陪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天魔異域第八百五十四章:計將安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人力有窮亦無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詭異的夢境第二百八十三章:棋子動,亂局啓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援引外人,勢同水火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禍福相依第二百零五章:吳毅護局,局勢再變第六百六十一章:煉第五百零七章:暗中指點第八百六十章:功德金光,螳螂與蟬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劫蓮三十六品,天命轉移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六百四十五章:十年之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陽謀之謀,鯨吞之事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挑釁第八十章:演前塵玄朗仙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水晶宮,異時空第一百七十六章:棋局對弈,暗流洶涌第八百零一章:真正的幽冥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帝國暗中的變化第六百六十七章:神秘祭拜之人第七百一十二章:陰陽二界地圖第八百六十一章:惻隱之心第六十七章:神獸白澤探秘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大局已定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一千零六十六章:魔蹤初顯第一千零四十章:指鹿爲馬爲哪般第六百九十一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入世之謀,化劫之謀第七十七章:劉鶴阻道修隱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仙人壽算,未來可期第五百五十章:授法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自黑的武樞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靈潮入世,法碑聳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八十六章:陰煞之地第八百九十五章:玄異黑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九百一十四章:先進還是落後,標準是什麼?第三百一十八章:知非之殤第一千零二章:轉機第八百七十七章:雪舞人間封天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一百一十三章:道途何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候見第七百八十四章:替身敗亡第八百九十六章:焚皇出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再入險境第九百一十五章:心劫自有心魔生第七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列的出現第八十章:演前塵玄朗仙逝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大戰開幕第六百一十一章:跨界第九百三十六章:造神第三百四十五章:神秘的眼睛(埋當年挖下的坑)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夢境之會,新約之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真假爲一,本心如初第七百六十八章: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一章:明月界人族聖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魔念種子的擴張第九百零五章:桃花仙子第四百四十七章:得失,盈虧第四百零九章:立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截斷未來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七百零五章:試探,迴應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劫火起,老鱉退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窮途末路第六百零三章:道號無一第三百零八章:陰陽二氣,戰事終歇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九百九十三章:城主之女?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向東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六百二十章:玄真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天魔避退(上)第九百六十九章:兩強之爭第六百六十章:一戰成擒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三百一十二章:混沌之氣第七百九十三章:無奈之舉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四百六十四章:上人傳承第一百九十一章:東海之濱明玉島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奏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半陰半陽之活死魚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反客爲主第一百三十五章:八大正院,入地德觀第三百四十二章:演示,陪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天魔異域第八百五十四章:計將安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人力有窮亦無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詭異的夢境第二百八十三章:棋子動,亂局啓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援引外人,勢同水火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禍福相依第二百零五章:吳毅護局,局勢再變第六百六十一章:煉第五百零七章:暗中指點第八百六十章:功德金光,螳螂與蟬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劫蓮三十六品,天命轉移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六百四十五章:十年之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陽謀之謀,鯨吞之事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挑釁第八十章:演前塵玄朗仙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水晶宮,異時空第一百七十六章:棋局對弈,暗流洶涌第八百零一章:真正的幽冥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帝國暗中的變化第六百六十七章:神秘祭拜之人第七百一十二章:陰陽二界地圖第八百六十一章:惻隱之心第六十七章:神獸白澤探秘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大局已定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一千零六十六章:魔蹤初顯第一千零四十章:指鹿爲馬爲哪般第六百九十一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入世之謀,化劫之謀第七十七章:劉鶴阻道修隱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仙人壽算,未來可期第五百五十章:授法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自黑的武樞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靈潮入世,法碑聳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八十六章:陰煞之地第八百九十五章:玄異黑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置之死地而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