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接風酒宴識道韻

當吳毅一行人回山的時候,一山的弟子教授,力士僕役都下來迎接,場面之壯觀,爲吳毅生平罕見。

應該是迎接這位雲颯真人的吧,在觀看到雲颯的無匹戰力後,吳毅如何猜不出雲颯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金丹真人。金丹可是一個門派的中流砥柱,地位不可謂不崇高。

一路上吳毅旁敲側擊,逐漸完善了對這位真人的瞭解,也間接瞭解了一些內門的情況。

雲颯是內門五大洞天之一的玄明洞天一系之人,修煉的是內門三功九經之一的《上清凌霄神劍經》,是一位劍修,領悟的也是鋒銳無比的金之大道,成爲真人已有二十餘載矣,誅殺妖魔鬼怪不可勝數。

五大洞天,三功九經。吳毅目光飄忽,心中不由遐想內門光景,只是聽到這些詞語,就知道內門也是競爭激烈,派系林立。

現在吳毅似乎明白了爲何徐許二人會出現在大槐鎮了,而且知道雲颯將前往柳城一氣道觀後,直到現在還是黏在吳毅他們邊上。

以他們千金之軀便是要外出歷練也一定會做好準備,不會將自己置身如此險境。

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們可能已經得到了雲颯即將到來的消息,希望打通關節,爲自己日後拜入內門打好基礎。吳毅現在還不知道雲颯就是下一屆內門真傳招收的主持者,否則就更加明白徐許二人的意願了。

在一派歌功頌德,山呼威武之聲中踏入山門,吳毅不禁面色微紅,畢竟這一次他做的可不是特別厚道,但以他的修爲能夠安然無恙地回返就足以證明一些事情,若是之前隨孫志傑李固二人一齊進入大槐鎮,吳毅可不相信他們會救助自己,看他們背後空無一人就知道其個性。

想到這裡吳毅不禁向後看了一眼,心道:這李天也未免運氣逼人,那麼多煞鬼,竟然沒有吞了他。

吳毅可不會將自己的命運交給運氣,正如他爲自己選擇的道路一樣,保守內心的平靜,哪怕外界壓迫再大。

道觀之中早早準備接風宴爲王出塵一行接風洗塵,觀中弟子加上教授執事不過不到二百人,是以排了一道長長的酒宴,至於僕役力士自然是沒有資格上桌的,倒也不會太過冗長,哪怕是最後一桌也能夠看見雲颯的面貌。

上的菜品雖然菜色清淡,以青菜爲主,但都是青翠欲滴,靈氣氤氳,得到細心栽培的靈物。但就像吳毅幾乎不吃七步鎮酒樓裡的飯菜一樣,雲颯也是簡單吃了一兩塊,一場宴席下來大多時候只是飲酒,一旁侍立的侍者頻頻倒酒,可見其嗜酒如命。

烈酒入心,便化作一縷縷煙氣自雲颯百會穴升起,這可不是靠靈氣逼出來的,而是酒液下肚加速靈氣運行,部分靈氣散發出來而已。

看到雲颯的舉動,衆人眼珠轉動,紛紛暗中思考如何讓家人準備蒐羅美酒,希冀得到真人的一句指點。

似這類酒席,菜物大多沒有吃上多少,就如這次,因爲大家都在思考如何交好雲颯了,心中失了品嚐美味的心情,下筷寥寥。

唯一的例外就是吳毅了,倒不是說他心中沒有交好雲颯的想法,而是雲颯真人既然在衆目睽睽之下將自己的喜好暴露出來,哪裡會不知道會引起他人的注視,難免投其所好,謀求上進,不過這本是常理。

話說雲颯既然是金丹真人,洞府所藏美酒一定不會少,這些人努力收集的又有多少能夠入得他法眼,不過是無用功罷了,恐怕其現在喝的也不是一般的酒類。

吳毅這個猜測倒是無差,雲颯現在喝的其實是王出塵採百花初開未開之時,混以明玉石乳,淬以陰月陰日之水,最後通過自己音之大道的調和導引,化陰爲陽,導虛致實方纔形成這靈酒,不可謂不珍貴。

沒有討好雲颯的想法,吳毅在大槐鎮盤桓如此久,日日餐霞食露,口中早已不識肉味。如今乍見珍饈美味,口中饞蟲激起,靈氣又如此豐富,遂放開矜持,大口吞嚥,不多時就將面前飯菜一掃而光。

其餘弟子見之眉頭一皺,心中不屑:不知要務,反以吃食爲樂,哪裡修得什麼正果。

但他們也沒有提醒吳毅收斂什麼的,一個個心中守口如瓶,告知吳毅豈不是增加一個競爭者,自私是修真者的天性。

一場盛大的宴會就這樣“和諧”地結束了,今晚力士僕役奔走相告,一道道傳音符劃破夜色,熱鬧非凡,幾乎比得上新弟子招收前後了。

很多人哪怕知道自己苦苦求來的美酒可能不見得能入真人法眼,但仍然傳書四方,求宗拜祖,這就是仙道的真實,一仙功成萬骨枯,哪怕再微弱的一絲機會也不能夠放過。

而此時被一衆弟子看不起的吳毅何在?他在明道峰明心殿,在他面前的是王出塵。

只不過比起初次見面時王出塵冷淡的面色,此時好歹見到幾分笑意,是得意還是寬慰吳毅不知道,但是吳毅知道在今晚的對話中他不能夠出現一絲紕漏,或許也將解開他心中疑惑已久的謎團。

“你今日觀看雲颯真人鬥戰可有所感悟?”王出塵看着吳毅一臉希冀。

“真人遁光飛速非我目力所及,是以具體不詳,但見其倏忽而來,飄然而去,所過之處鬼物束手,唯一事不便便是真人遁光刺眼的極,觀看不久就需要閉目養神。”吳毅老老實實地說,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王出塵聽到前面面色平淡,恍如未聞,唯獨聽到最後時臉上才漸漸露出一絲笑容。

道韻之間也有着鬥爭,在於在一片天地之間,究竟是以何種大道作爲顯道,即是在運轉天地時受哪種大道影響最大。不佔主導地位的被稱爲隱道,就好像石頭的顯道是金之大道,代表堅固凝實,但不是說其他大道就不存在,而是少而已,在金之大道的壓制下不能夠顯露出來罷了。

這個世界沒有完全由一條大道構成的事物,只有在諸多大道激烈碰撞角逐出顯道後纔會誕生出萬千事物來。

事實上,金丹之後金丹真人之間的戰鬥就是比拼誰對戰鬥的那一片天地的掌控程度更高,觀看對天地大道的操控能力強弱,也就可以判斷出誰的勝利可能更大。

雲颯真人對大道的掌控能力自然是比吳毅不知道強上多少倍,他所領悟的金之大道自然也就成爲了那一片天地的顯道,吳毅感悟出靜之大道,身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自身四周,兩種道韻的衝撞,吳毅失敗,靜之大道蟄伏,吳毅自然感到不舒服了。

至於王出塵聽到最後感到高興當然是因爲吳毅的回答表明他真的領悟出了道韻,否則如果沒有領悟出道韻的話,見到雲颯的劍芒只會感到蘊含無窮偉力,心生嚮往,而不會生出刺痛感。

這其實是大道在影響天地萬物的一種表現,生靈的意志也會被影響,若是修士修煉到高階時,還能夠做到以我之好惡爲天地之好惡,化害爲利,是趨利避害的更高層次。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誅滅了你全家,而你實力低微時如果被他影響到甚至心中還會生出其做得對的想法,進而崇拜追隨他。

見吳毅一臉懵然的表情,王出塵也知道其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領悟出道韻一事,倒也不隱瞞他,道:“你倒是氣運如龍,竟然在煉氣一境時領悟出道韻,可是有何機緣?”

吳毅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敢問觀主何爲道韻?”

王出塵定定看了他一眼,確定目光清澈,絲毫沒有取笑於他的想法之後才道:“大道,天地運轉之法則也,道韻,大道之表象也,你亦可理解爲不是完全的大道。”

吳毅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心中卻是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激盪不休,心道:原來這就是黑甲蟲給我那個什麼隱藏變化的法門,原來他口中的變化就是感悟出道韻一事,我之前還以爲是明悟前路的緣故。

思考得遠了,吳毅不禁想到若是修煉了黑甲蟲給予的法門是否真的可以隱藏道韻,能夠將大道隱藏住的法門,吳毅不禁心中嚮往。

簡單爲吳毅解釋了一下什麼是道韻后王出塵也不繼續追問機緣何在,事實上在問出這個問題后王出塵就後悔了,對於修士而言有些事情是絕不可言的,比如悟道的經歷,但是吳毅這個境界觀其丹田也未填滿,二三四變也未融會貫通,就能夠幾乎一步登天領悟出道韻實在是令人好奇。

王出塵一臉凝重地對吳毅道:“今後若是有人問起你的道韻是如何領悟來的,只需道是聆聽我之笛曲領悟出的便是,否則日後你將永無寧日。”

見王出塵說的嚇人,吳毅也知道其是在保護自己,遂重重地點了點頭,道:“弟子明白。”

“你既然已經領悟出了道韻,兩年之後的內門真傳之爭你倒是可以嘗試一番,也足以和那些人比較一番了。”王出塵接着道。

又知道了一個新鮮事物,吳毅雖然之前從未聽過,但相信王出塵不會讓自己送死,遂也點頭應下。

“你領悟的大道我之前也未見識過,也不知道該推薦一些什麼功法給你,你且待幾日,我爲你尋來。”

這一刻王出塵就像是吳毅的祖父一樣爲了子弟的前途精打細算,步步安排。

吳毅感激之餘想起自己祖父心中多了幾分沒落,也不知道大玄國中家人現在處境如何了。但一定不好過,吳毅在進入一氣道觀之後才知道原來大玄國國師是和雲颯一般的人物,也是金丹真人,背後還有着一個龐大無比的宗門支持,難怪最後他祖父會失敗。

“好了,你先退下吧。”確認吳毅的確領悟出道韻后王出塵喚退吳毅。

出了明心殿,吳毅望見天空中的月色,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他終於進入王出塵的視線了,未來爲他敞開了一條縫隙。

第五百七十五章:姬瑩阻路,姬道抉擇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九章:貼字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大亂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收場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天機門(下)第九十四章:郡守府第四百三十四章:君如寇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初見百官情跡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九百四十七章:殘局第七百一十八章:天命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復故仇,引末君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三道並行之難第三百零四章:再見月琉璃第一百六十一章:三千臺階三問之問道心第三百六十章:混沌太虛丹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界域融合,二身歸一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五百二十章:深入敵營第七百八十四章:替身敗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任務,會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法力護主第四百三十章:暗流涌動,人身之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冰封萬里,海進人退第四百八十八章:突來之報復第三十二章:假心鬼化真心魔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意識重聚,王朝蛻變第四百八十章:孔道第七百七十七章:替身之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隱憂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血雨腥風處,真龍天子出第五百三十八章:賞善神符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五百六十三章:魂釘來歷第二百八十七章:琉璃事,飛舟成第七百二十七章:眷屬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向東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任務,會見第五百六十八章:謀脫逃,血胎符第二百四十八章:幽冥法眼觀生死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陽謀之謀,鯨吞之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四百三十章:暗流涌動,人身之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轉死爲生乎?第六百八十六章:意外好處第六百五十八章:結果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二百三十二章:實至名歸第八十五章:八變終成訪李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進退有度第七百二十九章: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幻境考驗第七百三十三章:南疆神君,狡獸第五百九十七章:好心師兄第二百七十五章:元嬰老鱉,轉世之劫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五百四十九章:丹書鐵券,鐫以法令第八百二十四章:無心栽柳第七百八十三章:天變真兇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六十章:大比事葛氏家議第七百八十五章:迴應第五百三十章:修羅鬼主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血海煉蠱第五百四十二章:輪迴池第六百八十七章:親劫過第三百四十八章:流彩吞光第五百二十七章:人間地獄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解去藩籬第一百四十六章:純化地力,吳毅出關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天魔趁隙入,蓮子退魔來第九百九十四章:毀謗參半第五百四十三章:分寶巖干預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大亂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玄真子之怒第四百二十一章:大勝,變故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八十九章:前朝因果第九百四十六章:大隱,民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人心之亂第三百一十二章:混沌之氣第四百三十一章:良苦用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小試身手第二百二十五章:火屬聖物朱果第四百一十三章:大局已定第五百零八章:青穎瑩往事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大局已定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二百九十六章:珠子隱秘第三百二十四章:明黃色掌印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昔日情由,山門來使
第五百七十五章:姬瑩阻路,姬道抉擇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九章:貼字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大亂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收場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天機門(下)第九十四章:郡守府第四百三十四章:君如寇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初見百官情跡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九百四十七章:殘局第七百一十八章:天命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復故仇,引末君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三道並行之難第三百零四章:再見月琉璃第一百六十一章:三千臺階三問之問道心第三百六十章:混沌太虛丹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界域融合,二身歸一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五百二十章:深入敵營第七百八十四章:替身敗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任務,會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法力護主第四百三十章:暗流涌動,人身之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冰封萬里,海進人退第四百八十八章:突來之報復第三十二章:假心鬼化真心魔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意識重聚,王朝蛻變第四百八十章:孔道第七百七十七章:替身之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隱憂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血雨腥風處,真龍天子出第五百三十八章:賞善神符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五百六十三章:魂釘來歷第二百八十七章:琉璃事,飛舟成第七百二十七章:眷屬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向東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任務,會見第五百六十八章:謀脫逃,血胎符第二百四十八章:幽冥法眼觀生死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陽謀之謀,鯨吞之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四百三十章:暗流涌動,人身之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轉死爲生乎?第六百八十六章:意外好處第六百五十八章:結果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二百三十二章:實至名歸第八十五章:八變終成訪李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進退有度第七百二十九章: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幻境考驗第七百三十三章:南疆神君,狡獸第五百九十七章:好心師兄第二百七十五章:元嬰老鱉,轉世之劫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五百四十九章:丹書鐵券,鐫以法令第八百二十四章:無心栽柳第七百八十三章:天變真兇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六十章:大比事葛氏家議第七百八十五章:迴應第五百三十章:修羅鬼主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血海煉蠱第五百四十二章:輪迴池第六百八十七章:親劫過第三百四十八章:流彩吞光第五百二十七章:人間地獄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解去藩籬第一百四十六章:純化地力,吳毅出關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天魔趁隙入,蓮子退魔來第九百九十四章:毀謗參半第五百四十三章:分寶巖干預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大亂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玄真子之怒第四百二十一章:大勝,變故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八十九章:前朝因果第九百四十六章:大隱,民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人心之亂第三百一十二章:混沌之氣第四百三十一章:良苦用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小試身手第二百二十五章:火屬聖物朱果第四百一十三章:大局已定第五百零八章:青穎瑩往事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大局已定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二百九十六章:珠子隱秘第三百二十四章:明黃色掌印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昔日情由,山門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