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議馬上便要開始,玉樑煌到底什麼時候回來。”
禹樑部族的議事廳內,距離族議尚有一段時間,大廳內卻已坐了八個人,禹樑部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位族老,此刻列席的便已有七個人。
玉樑尚的面色相較前幾日,愈發蒼白了幾分,族議逼近,玉樑煌下落未明。好不容易籠絡起來的力量開始動盪不穩,這幾日爲了安撫這七老,耗費了他太多的心力。
“王牌,往往是在最後方出。”玉樑尚眯着眼看着屋內的七人,“六族老,稍安勿躁吧。煌弟再有一會便回,在那之前,我們先會會他們吧。”
玉樑煌何時回返,甚至是否能回來,玉樑尚都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此刻自己不能亂,自己不亂,人心纔可穩定,這羣牆頭草,纔不會搖擺倒戈。
“就怕三弟,回不來了啊。”這時,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從廳外傳出。
玉樑紹邁着步子走進族議廳,身後還跟着三名族老。
玉樑紹的賣相不錯,身材挺拔健壯,披着獸皮衣,倒也稱得上英武不俗。只因爲眼角不時流露的陰沉,破壞了這份感覺,反叫人不自主的生厭。
“見過大哥。”玉樑尚道。
縱然不睦,玉樑尚的禮節仍是全無可挑剔之處。
“哈。”玉樑紹冷笑了一聲,在玉樑尚對面坐下,目光看向玉樑尚上手空缺的位置,眼中的冷殺之意一閃而過。
禹樑部族從屬於北域皇朝多年,無數禹樑健兒爲北域皇朝而戰,埋骨沙場。
然而北域以劍爲尊,其餘兵器使用者在北域境內難得尊重,更遑論踏上高位,有功而無位,禹樑部族之內對北域皇朝之不滿經年累計,已達到一個相當恐怖的地步。
時值近期,北隅皇朝內部權力爭鬥,真鳳假凰兩名皇子激鬥,皇城之內狂潮不止。雖然最終北辰元凰成功奪回皇位,但皇城上下文武官員已是被大大清洗了一遍,元氣大傷。
值此特殊時期,以玉樑煌、玉樑尚二人爲首,有意讓禹樑族展現其實力,爲族民在皇朝中爭取更多話語權,卻受到了以大族老、玉樑紹二人反對,族中勢力自此分裂爲兩派。而禹樑族首仍是閉關修行,醉心武道,仿若未覺。
依據族中慣例,族首未傳令,若遇關乎部族走向之大事,則由十老共同決議而定。而族中十老,玉樑煌一方爭取到了七位,雖心思各異,但皆是懷有野心,欲藉此機會重新劃分權力之人;而玉樑紹身後的三位族老,則是擔心部族之內權力變化導致自身權勢受損,因此站在了玉樑紹身後。
有若水火般的兩派,明爭暗鬥不止至今,但根據族規,族議之後,無論結果爲何,皆不可再有異議。
“那現在,便開始族議嗎,大族老。”玉樑紹看向那個僅次於族首的位置,那個族中最爲年邁的老人,髮鬚皆白,手持一根平平無奇的木杖,總是時不時劇烈的咳嗽着,讓人生出命不久矣的錯覺。
“等……等……”大族老劇烈的喘息了幾口,方纔平復了語氣,緩緩道:“族首,要……要來主持……決議。”
族首親臨!
霎時,議廳衆人聞言,皆變了臉色。玉樑尚則是心下一沉,原本十族老決議,己方是七人,對上玉樑紹的三人無疑是有着明顯優勢,但閉關至今久不聞事的禹樑族首卻在今天這樣特殊的時候出面,其中的的隱含意味,讓玉樑尚不得不去深想。
“父親,莫非你真如煌弟所言嗎……”
禹樑族首,亦是禹樑族內第一高手,若是擺明態度支持玉樑紹,己方七人全數叛變玉樑尚也絲毫不會意外。
“誒,老二,你的面色,好生難看,莫非痼疾又犯了嗎?”玉樑紹指着玉樑尚蒼白的面色,見玉樑尚不說話,發出陣陣冷笑。
玉樑尚無言,看着周遭的族老,面色愈發的蒼白。
煌弟,你究竟在哪裡……
族議廳內的沉寂,終是未持續太久,不多時,只聞詩號聲傳,一人形態魁梧,虎目虯髯,不怒而威,雙手揹負,自遠至近,不過數步,已越數丈。
“兵車北去向關河,燕趙悲風壯士歌。易水豪情刀客少,沙場邊塞戰魂多。”
人入殿,人皆伏,無論是禹樑十族老,還是玉樑尚、玉樑紹二人,在這一刻,都不敢有半分多餘動作。禹樑族首,禹樑部族內最強者之威,便是如此。
而在禹樑族首看到空缺出的那個位置時,不見異狀,只是冷冷的評價了一句:“如此大事,玉樑煌作爲領導者竟然不在,竟然不在,毫無擔當。”
毫無擔當四個字,盡述禹樑族首心中不滿,玉樑紹臉上喜色一閃而逝,玉樑尚心內則是更覺不妙。
“族首。”
“大族老不用多言。”禹樑族首冷眼一橫,掃過在場的所有人,隨後道:“族議話題,吾已知曉,幾位族老,吾知你們之初衷,也是爲部族着想,並無過錯。但北隅皇朝立國數百載,底蘊深厚,縱然內部動盪,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吾覺得,此事不可行,此事到此爲止,散去吧。”
冷淡一語,卻已分明表明立場,然而在場的部族十老在此刻皆是沉默噤聲,禹樑族首的威勢,乃是以無數功績及敵人的屍骸鋪就,強勢非凡,縱然是十老聯手,也難以動搖其說話的分量。
“父親聖明。”玉樑紹喜形於色。
“父親……”
“嗯?尚兒,你還有何意見嗎?”禹樑族首面色微沉。
“不敢,但……”玉樑尚一嘆,眼神變得堅定:“北隅實力削弱,此爲我禹樑族發展良機,難道父親大人真要就此錯過嗎?”
“汝,太過天真!你是,玉樑煌,也是!”禹樑族首冷聲道:“你可知道,你們此番胡鬧,害得禹樑族差點分崩離析,你們差點便是禹樑族的,千古罪人!”
“吳起革新,衛鞅變法,皆被稱之爲千古罪人。”朗聲一語,自外傳入,但見一人手持提廬,身後萬衆景從,昂首闊步來到,“玉樑雄,汝老了,失了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