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家宴

九月九日重陽節,同時也是太祖登基的日子,所以這天被定做大夏帝國國日,今年按聖旨,因燕王及幾個王爺叛亂而中斷了十多年的皇家國日祭恢復進行。這天一早裝飾已新的皇宮福海院裡就熱鬧起來,數百個太監宮女忙碌的穿插其間,不多時已經在院中佈置好了十幾張寬大的桌椅,巳時年齡跨度達四代人的皇家親眷在皇宮西門匯合,一起前往太廟祭奠祖先,近午時時分,這些老少親族來到了福海院,被太監宮女一一安排入坐在那些院內的方桌旁,又過了一會皇家大宴正式開始。

繼位以來陳瑞風這是第一次舉辦這個皇家國日祭,他表現非常親和,沒有什麼訓示或者命令,只是以一位家族中堅的身份說着話。十年的燕王叛亂,讓這幫皇族威信盡失,不是夾着尾巴做人就是閉門謝客,幾乎每日都恐懼着被朝廷猜忌,不然也不會出現本身地位顯赫又軍中資歷深遠的老慶王爺爲給自己兒子陳瑞青求官差點當街給顏乘風下跪的情景。宴席開始前不管怎麼說陳瑞風得講幾句話,這番話前半部分當然是官樣地讚譽陳家先祖的豐功偉績,後半部分纔是關鍵的,這裡他表達了濃濃的親情,很開誠佈公的提到了燕王,話裡顯示了自己無奈的情緒,最後他掏心窩子地說道“年少時我曾經暢行於在坐各位爺叔的府上,與在坐的一些同齡人是無所顧忌的摯友和玩伴,放眼天下是咱老陳家的天下,左思右想,在坐的各位當然是我最願意信賴和親近的人,今天我宣佈燕王的事已經翻篇,咱老陳家的子弟必然會是帝國的依靠,必然是帝國的棟樑”,這番話當然得到這些年過得十分憋屈的皇親國戚們的歡呼,許多老輩子人都激動地掉下了眼淚。

酒宴正式開始,說起來都是親戚裡道的,所以沒多久場內氣氛就熱鬧歡快起來,在坐的大多數人當然並不在乎這山珍海味的菜餚,他們的欣喜來自於這個家宴所代表的一種宣言,而聖上的一番話更直白的道出了這個端倪:因皇族成員叛亂而被邊緣化了陳姓皇族們又要登上帝國政治的舞臺了。氣氛和諧,很快這場皇家宴席就真的像一個大家族的家宴了,大人們開始各桌敬酒,而那些小孩子們也開始滿院亂竄起來,這正是陳瑞風所希望的氛圍。

宴席的主桌是陳姓皇族中爺爺輩的六個王爺,最大的敏王已經八十歲了,最小的安王也是快七十的人了,陳瑞風當然得先在這桌上一一給各位爺叔敬酒,敏王別看八十了身體可很不錯,老爺子喝下皇侄孫親自斟的酒後開了腔“瑞風啊,說實話陳家子弟這些年幫你不多,可惡心事可幹了不少,我聽說前段時日內鄉王那個小子謀反圍了你的聖駕,唉丟人啊”,這幫人中的領袖是慶王爺,聽敏王說完他可有點坐不住了,心說這聖上剛剛表示要恢復皇家的地位,咋提起這噁心事來了,趕忙接茬說道“德瑞那小子鬼迷心竅,咱今天都是親人不藏着掖着,他之所以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舉動可離不開玄門中的一些人的蠱惑,知道這事後我早想找普慧談這件事了,只是這位一直在外面沒回京城。又說起來了,咱瑞風夠仁義,那德瑞犯得事完完全全夠滅了他滿門的,可怎麼樣,除了他身死,瑞風對他們家一個也沒治罪,說實話,我可做不到啊”。

他這番話當然得到桌上幾位老人的一番贊同,陳瑞風看他們說到這嘆息了一聲,然後說道“唉,這沒啥,別管怎麼說他的親眷都是咱親戚裡道,打斷骨頭連着筋,我還真下不去手,其實,七爺爺說的我非常贊同,這德瑞叔確實是被玄門中人蠱惑了,下面的臣子後來調查,他身邊要好的人都是一些玄門人士,唉,玄門。。。”,八十歲的敏王爆了一句粗口“這幫禿驢,乾死他們”,聽這麼說陳瑞風顯出尷尬的表情,然後苦笑着嘆息了一聲,慶王爺依次瞅了瞅桌上衆人然後說道“瑞風,爺叔想了想還得提醒你一句,這玄門不可不防啊”,陳瑞風顯現出疑惑的表情“七叔,不至於吧?”“不至於?普慧還是可以信賴的,一旦沒他壓着可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我可聽說那幫吵吵玄國的人勢力現在可不小,對了,瑞風,我給你表格態,如果玄門真要野心勃勃的搞那個玄國,我願意披甲上陣殺光那幫禿驢”,這可正是陳瑞風恢復家族團聚的心意,他趕忙拱手對慶王爺說道“七叔,你老有這心,侄孫就感念不止了”他揮手指了指其他桌上的人“咱陳家可不缺人,不過真有大事還真需要您老和幾位爺爺坐鎮呢”。

現在這個話題還不宜談得太深入,一番談論後陳瑞風將話題引到了別處“七爺爺,我那瑞青兄弟可幹得不錯,聽說還跟八駿中的寶行幹了一仗,大勝”,孫子可是慶王的心尖尖,聽到聖上的誇讚,老頭樂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縫“咳,那小子別得咱不敢誇口,但皇上交代的活計,那絕對盡心盡力的去完成”“我可希望我這個表弟露大臉啊,他露臉可就是咱陳家露臉,也就是我這個皇上露臉啊”,慶王聽他這麼說很感動“聖上說的還真就是這個理,咱陳家子孫各方面幹得好,皇上必然腰桿硬,這個世家,那個大族,左右咱陳家是大夏第一家族,不過,咱不能只有一個能幹的皇上,子弟們也要爭氣”,這話幾個老頭紛紛點頭認可“咳,咱還說我那個孫兒,上回回家探親精神頭可足了,跟我說希望來個亂世他成就更大的功勞,氣得我狠狠踹了他兩腳,不過,說實話也欣慰這小子建功立業的心。瑞風啊,當年平叛,爺叔理解你的顧慮,但得多句嘴,咱陳家子弟得用啊,其實越用心越齊”。

第四十七章 墩臺府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六章(22)閩王府第六章(11)秘密通道第五章(29)砥礪前行第五章(27)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章 青梅竹馬第二卷(82)還債第一百零六章 大會結束第三卷(67)鬼島鎮魔塔第三卷(28)回到大夏第六章(19)圈套第一百二十章 百花洲第五章(22)鷹嘴巖第四章(24)博陘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妖兵出現第五章(11)破戒第六章(20)永安城中的道觀第三卷(56)童屍坑第六章(2)新徵程第三卷(60)惡煞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一百八十四章 交代第三十四章 舊事 (2)第六章(26)鋤奸第四章(9)崇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三卷(46)故地第三卷(25)昆家軍第二卷(68)回京第二十八章 古寺村第一百五十八章 逃生之路第十七章 福澤第二卷(31)進階天合第二卷(65)聯盟成因和宗旨第五十六章 榮保第二卷(84)濟平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深潭第三卷(42)寒州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獎懲(2)第二卷(53)援軍第二卷(82)還債第三卷(6)馬匪第五章(13)廣平之戰第五章(05)桐城之戰第四章(7)黑甲軍第二十四章 夜宿第八十一章 刀劍震蘇州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九十五章 牆外第六章(2)新徵程第五章(24)意外的勝利第四十三章 夜宿第四章(9)崇信第六章(16)突變第六十六章 關前戰鬥第五章(29)砥礪前行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四章(26)南下第三十章 幻象第八十二章 洛水寺第一百九十八章 項家刀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二卷(50)紹水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一百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三章 勝利第二卷(38)江南行第一章 玉山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一百四十章 追尋獸妖第二卷(22)雪山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九十二章 挑戰對手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章 承華公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走出三聖山第二卷(100)清溪竹林會第二卷(14)玄門延空第二卷(45)三公子第二卷(47)找救兵第六章(33)冀州武林第二卷(98)會面第二卷(73)陷阱第一百八十五章 解圍第三章(71)勝利第四章(9)崇信第二卷(92)大河第五章(9)陷阱第一百五十四章 穴狼王第十九章 平北將軍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周道德的身世(下)第二卷(82)還債第二卷(57)世家聯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二百一十章 能左右大勢的人第五章(22)鷹嘴巖第四章(11)決死衝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二卷(20)登山第一險
第四十七章 墩臺府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六章(22)閩王府第六章(11)秘密通道第五章(29)砥礪前行第五章(27)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章 青梅竹馬第二卷(82)還債第一百零六章 大會結束第三卷(67)鬼島鎮魔塔第三卷(28)回到大夏第六章(19)圈套第一百二十章 百花洲第五章(22)鷹嘴巖第四章(24)博陘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妖兵出現第五章(11)破戒第六章(20)永安城中的道觀第三卷(56)童屍坑第六章(2)新徵程第三卷(60)惡煞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一百八十四章 交代第三十四章 舊事 (2)第六章(26)鋤奸第四章(9)崇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三卷(46)故地第三卷(25)昆家軍第二卷(68)回京第二十八章 古寺村第一百五十八章 逃生之路第十七章 福澤第二卷(31)進階天合第二卷(65)聯盟成因和宗旨第五十六章 榮保第二卷(84)濟平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深潭第三卷(42)寒州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獎懲(2)第二卷(53)援軍第二卷(82)還債第三卷(6)馬匪第五章(13)廣平之戰第五章(05)桐城之戰第四章(7)黑甲軍第二十四章 夜宿第八十一章 刀劍震蘇州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九十五章 牆外第六章(2)新徵程第五章(24)意外的勝利第四十三章 夜宿第四章(9)崇信第六章(16)突變第六十六章 關前戰鬥第五章(29)砥礪前行第二卷(86)白骨軍團第四章(26)南下第三十章 幻象第八十二章 洛水寺第一百九十八章 項家刀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二卷(50)紹水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一百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三章 勝利第二卷(38)江南行第一章 玉山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一百四十章 追尋獸妖第二卷(22)雪山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九十二章 挑戰對手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章 承華公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走出三聖山第二卷(100)清溪竹林會第二卷(14)玄門延空第二卷(45)三公子第二卷(47)找救兵第六章(33)冀州武林第二卷(98)會面第二卷(73)陷阱第一百八十五章 解圍第三章(71)勝利第四章(9)崇信第二卷(92)大河第五章(9)陷阱第一百五十四章 穴狼王第十九章 平北將軍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周道德的身世(下)第二卷(82)還債第二卷(57)世家聯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夜惡戰第二百一十章 能左右大勢的人第五章(22)鷹嘴巖第四章(11)決死衝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二卷(20)登山第一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