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院嘍!

轉眼間到了劉家,典型的四合院,可沒有大宅門的光鮮亮麗。牆垣式門,木門上的紅漆斑駁,簡單樸素。主要腿子、門楣、屋面、脊飾等組成部分,都有雖然有些殘缺,卻也清晰可見。

劉淑英拿出鑰匙打開大門,這是一戶很小的四合院,青磚黛瓦的老房子。朝向不錯,坐南朝北,堂屋三間正房,左右加起來也就三間廂房,就住着劉家一戶人家。

院內沒有高貴的海棠,只有一顆樸素的石榴。

十來平方院子裡的雪在上一次回來時,已經被鏟得乾乾淨淨的,堆到了石榴樹下。

從小院裡牆角豎着搭架子的竹竿來看,肯定還種着蔬菜,竹竿上還殘留着乾枯的纏繞的藤蔓。

西廂房只有一間用做了廚房和雜物房,裡面還養着四隻雞,多了也養不起啊!人還吃不飽呢!哪有糧食餵雞啊!

冬天這些動物也得做好過冬的準備,好好保護,未來這一個月可指望着這些雞下蛋,給產婦補充營養呢!

這年月是一個政治運動一個接一個的年代,這些年間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狀況,更經歷了大起大落。

城鎮里人除了想辦法節省開支,那就是開源,關鍵是爲了一個嘴,那就是吃。

別得也顧不上,幹啥都得先吃飽肚子不是

但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所以就自己種,院子太小,種不了莊稼,就種一些蔬菜,總之一句話有地兒就不能浪費了,犄角旮旯也得利用起來。

不光劉家這樣,城鎮裡家家戶戶都這樣,是有點兒土就種下種子,希望長出來點兒啥!

院子裡還有一口手壓壓水井,好方便用水,比挑水方便多了。

進屋後,劉淑英麻溜的把爐火放開,屋子裡很快就暖和起來。

“爸爸,您先到炕上歪一會兒,飯一會兒就做好了。”劉淑英從炕頭櫃裡,拽出兩條被子,麻利的把炕鋪好了。

“別麻煩了,親家母還在呢!”劉姥爺有些不好意思道。

坐在客廳裡的姚奶奶,聽到後,立馬回道,“親家姥爺,您還是休息會兒吧!年紀大了可不像我們年輕人。”

雖然親家姥爺看着比他們還年輕,城裡人不像鄉下人,面朝黃土背朝天,風吹日曬的,這面上糙的很。

但畢竟歲月不饒人,比他們大十多歲呢!

“那我就倚老賣老,不好意思了。”劉姥爺在屋內,略擡高聲音道。

“午飯我和親家母忙活,您老就放心吧!”姚奶奶笑着說道。

“人老了,不重用了,才熬了一宿,就熬不住了。”劉姥爺脫掉外罩,直接躺了下來。

而兩位母親,邊說邊笑的,手腳利落的做好了午飯和產婦的午飯。

爲了照顧孩子和產婦,幾個人輪流吃飯,反正離醫院近,到家裡吃飯,吃口熱乎的。

三天一晃眼就過去了,由於是順產,可以出院了。按理兒說應該回婆家,可這寒冬臘月的,步行走二十多裡的路,產婦和孩子怎麼受得住啊!要知道月子病可是非常難治的。

這年月可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人們的出行主要靠步行、畜力車、牲畜等,用獨輪車(木輪)、大車、地排車(死胎)運輸。當時交通工具基本上沒有,閒暇時走親訪友,就只有靠兩條腿用步子量着走了。

沒有條件吧!咱踏着雪回家,也不說啥。

有條件吧!還是以孩子和產婦的健康爲先。

兩位親家商量了一下,就先住孃家吧!親家婆婆非常的通情達理。所以劉淑英借了一輛平板車,裹着厚厚的棉被,把連幼梅母女倆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給拉回了四合院。

“親家母,未來呀!說不得我也要去姚灣村叨擾了!”劉姥爺意味深長地說道。

“那感情好!開春長海分了家,蓋了新房,沒事,您老也到鄉下住些日子。”姚奶奶樂呵呵地笑道,只當老爺子是客套話。“不過就怕您老住不慣!”

“這縣城和你們村,我看可是沒啥區別。”劉淑英笑道,“若真論起來,姚灣村可是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那倒是!”姚奶奶驕傲地說道,“背靠着青蘭山,腳下是盤龍湖,在往前可是看不到邊的莊稼地,都是良田。即便鬧天災,最困難的三年時期,俺們那也沒有餓死過人。”

“這倒是,光是盤龍湖,面積約四千餘畝,湖中水藻茂盛,魚類品種繁多,古時候也是有名的糧倉了。只要人勤快,怎麼都餓不着,就別提青蘭山裡的山貨了。”劉姥爺笑道。

“對了,娘,給村裡人端面條了沒?”姚長海算計道。

“端了,這還用你想着啊!”姚奶奶笑道,“放心收上來的雞蛋足夠幼梅這月子裡吃了。”

姚灣村的習俗,一般都是生孩子生下來的第三天,要給村裡人端一碗做好的麪條,告訴大家家裡添人了。凡收到麪條的在滿月酒這一天都要給主家送雞蛋,以表示祝賀。

當然家境富裕的地主、富戶端的可都是白麪肉絲麪,而窮人則是棒子麪粥裡下兩根兒麪條,撒把鹽,放點兒白菜葉子,蘿蔔丁。

與其說是麪條,不如說是菜粥。

麪條的多少,顯示着主家的誠意,不過大家都窮,誰也不計較那麼多,沾沾喜氣。

“呀!說起這個,滿月酒怎麼辦!這……”姚長海遲疑地看着姚奶奶道。

等到孩子辦十二天或十六天時,這邀請親戚朋友前來祝賀。朋友們來的時候,分別買一些孩子的衣服和其它用品,籃子裡放一些米、面、雞蛋或者麪條、紅糖等,不過這些需要拿錢買的都很少,少得可憐。

雞蛋的多少不定,一般關係近的拿兩、三個,關係遠的少拿一些,也沒有固定的數量,但是架不住村裡人多啊!一家拿一些,積少成多啊!這一天可以收到很多雞蛋,量足夠產婦月子裡用了。

這年月農家養的雞都不多,多了也沒東西喂啊!雞蛋這東西,又不耐放,所以就指着這時候收集一下雞蛋呢!

吃過飯後,孩子姥姥家的人要去看孩子,這可不是白看的,看孩子是要給見面禮的。

至於其他人就免了吧!囊中羞澀怎麼看!看得時候多的是,不急……

“還真是……”姚奶奶沉思了片刻,擡眼道,“親家怎麼個想法。”

“我們?”劉淑英看看劉姥爺又看看連幼梅。

劉姥爺想了想道,“都忘了這個茬兒了,這樣吧!雪在過兩天就化的差不多了。長海,找一輛騾車,看哪天太陽好!就回去吧!”

連幼梅不同意地話剛想說出口,就看見劉淑英扯着她的衣袖,微微朝她搖頭。

“這事,得和長海他爹合計、合計。”姚奶奶不好意思說道,這滿月酒不好辦,孩子在她姥姥家住着,另外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

這就看出來冬天生孩子的不方便的地方了,不過凡事有利有弊!

主臥的大炕上

連幼梅半躺在炕上,屋子裡只有母女倆,她嘟着嘴道,“媽媽,你剛纔怎麼不讓我說話啊!我真的……”不想回去,哪裡有在孃家住着自在啊!

“你這丫頭!”劉淑英彈了她個爆慄,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幼梅啊!要時刻記住你是姚家人,你婆婆雖然通情達理,但你也不能得寸進尺。再說了,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們總不能在這兒過年吧!”

沒看見父親說出那句話,親家母眉眼間遮不住的笑意。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畢竟女兒後半輩子要和婆家人相處,人家的輩分在哪兒擺着呢!

再說了這感情是處出來的。

即使在不願意也不行啊!

“這要是在解放前,婆婆都能磋磨死兒媳婦。”劉淑英長嘆道。

“唉……早知道就不……”連幼梅長吁短嘆道,婆家始終不如孃家住着舒服。

“丫頭!”劉淑英當即板起臉來,“這話以後可不能再說了,說多了傷感情,你讓長海如何自處啊!”

連幼梅吐吐舌頭,一副小女兒的嬌態,挽着劉淑英地胳膊道,“媽媽,別生氣了我不說就是了。”

接着俏皮地又道,“媽媽,接受長海了。”

“你個小沒良心的!我還不是爲了你啊!不接受又如何,孩子都生了。”劉淑英看着熟睡的外孫女,心中一痛,壓下心中的憂心道。

“行了,月子期間,別累着了,趁着妮兒睡了,你就是不困,也閉目養神,不然到時候眼睛不好!”劉淑英把女兒安置好,又摸摸孩子的尿布,乾的,包好後才退了出去。

而姚奶奶和姚長海在東廂房

“娘,你回去和爹商量一下,我們就……”姚長海不好意思道,臉上閃過一抹尷尬道。

姚奶奶看着真是好氣,“難怪老人常說:娶了媳婦,忘了娘。”接着又道,“以你爹的脾氣,你想都不要想。”

這打臉的行徑,以孩兒他爹愛面子的樣子,沒戲!這又不是上門女婿,就這已經破例了。

前段日子還跟她商量,要把分出去的孩子都在重新攏到一起,一起住。

人都說:這遠了香,近了臭。

這死老頭子怎麼跟別人想法不一樣,這腦袋裡都裝了點兒啥!

不知道這人多是非多啊!這清官還難斷家務事的。

老大家長山不說,他們一家子和老兩口已經住在一起了。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尤其在農村長子贍養老人這是天經地義的。

老二家長河,常年在部隊,所以二兒媳婦帶着四個孩子就挨着他們住,也好有個照應。

唯一的閨女和女婿在鄉公社工作,住在鄉里,死老頭子也打算讓他們回來住。

本來這事不可能,她是竭力發對,且不好付之行動。

因爲閨女和女婿的人事關係和糧食關係都在鄉公社裡,姚灣村就不能有他們的宅基地。

然而最小的長海現在是姚灣村的生產小隊長,新批下來的宅基地,開春後決定蓋房子,正好蓋上大點兒,合起來一家,分開兩家,這不就有閨女和女婿的地兒了。

頂多閨女和女婿多費點兒心,多跑點兒路。

這老頭心裡別提多美了,連老天都助他。

用死老頭子的話,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們已經六十多,還能活幾年啊!

這是活不了多久的父親唯一的希望,相信兒女們不會拒絕他的願望。

趁着老兩口還在讓孩子們多親近、親近,等他們走後,兄弟姊妹之間也好有個幫襯、照應。

不過老兩口商量了幾回了,她始終沒有同意。

人家都是結婚都是往外分家的,讓小夫妻自個過自個的小日子,哪有這公公、婆婆,兄弟姊妹,妯娌,堂哥、堂姐……擠在一起住的。

第409章 不婚?晚婚?第41章 博遠的請求第205章 重點關照第289章 思索第383章 結婚第188章 奇第64章 回家第414章 棄嬰第76章 行禮第372章 冬日寒風暖酒第181章 姚家生活第437章 集體行動第346章 鋤地第461章 砸了第396章 嘿嘿……都是熟人第449章 相女婿第141章 分紅第110章 姥姥來了第42章 推磨第93章 新的開始第109章 不急第233章 這次絕不是放衛星第313章 勸說第231章 閒不住第35章 過新年、穿新衣第129章 打掃戰場第296章第339章 難!!第353章 我要結婚!!第427章 特別衛隊第70章 送燈第350章 懷孕第23章 絡繹不絕第415章 不養?第171章 難題第234章 打麥場上歡樂多第403章 打出去第342章 一盆冷水澆下來第298章 壞事接踵而來第335章 啥人都有?第378章 辦妥了第263章 拾花生第229章 “布穀布穀,麥子要熟……”第81章 攤牌(一)第155章 過年第319章 野趣第174章 一刻不得閒第307章 打賭第264章 炒花生第200章 報復來的這麼快第187章 醃酸筍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70章 送燈第357章 初遇第295章 銷路第314章 熱鬧第45章 十里村第319章 野趣第74章 簡單如白的婚禮第283章 造孽第338章 早請罪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318章 過年第227章 油坊第446章 把天給戳個窟窿第86章 坦言第391章 都在說下鄉第124章 病情加重第468章 連成天(三)第136章 耶!‘勝利’第300章 可是解饞了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71章 留下第217章 收徒第208章 衝突第11章 婦救會第424章 檢查團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457章 集思廣益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399章 肥年第449章 相女婿第350章 懷孕第484章 結婚(二)第131章 爬山(二)第255章 定心第333章 安排第46章 偶遇第176章 全城行動第329章 重逢第263章 拾花生第146章 看病(二)第425章 提幹第380章 照相館奇事第283章 造孽第192章 最有文藝味兒的‘牛倌’第76章 行禮第151章 分析第306章 該打,不愧……第46章 偶遇
第409章 不婚?晚婚?第41章 博遠的請求第205章 重點關照第289章 思索第383章 結婚第188章 奇第64章 回家第414章 棄嬰第76章 行禮第372章 冬日寒風暖酒第181章 姚家生活第437章 集體行動第346章 鋤地第461章 砸了第396章 嘿嘿……都是熟人第449章 相女婿第141章 分紅第110章 姥姥來了第42章 推磨第93章 新的開始第109章 不急第233章 這次絕不是放衛星第313章 勸說第231章 閒不住第35章 過新年、穿新衣第129章 打掃戰場第296章第339章 難!!第353章 我要結婚!!第427章 特別衛隊第70章 送燈第350章 懷孕第23章 絡繹不絕第415章 不養?第171章 難題第234章 打麥場上歡樂多第403章 打出去第342章 一盆冷水澆下來第298章 壞事接踵而來第335章 啥人都有?第378章 辦妥了第263章 拾花生第229章 “布穀布穀,麥子要熟……”第81章 攤牌(一)第155章 過年第319章 野趣第174章 一刻不得閒第307章 打賭第264章 炒花生第200章 報復來的這麼快第187章 醃酸筍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70章 送燈第357章 初遇第295章 銷路第314章 熱鬧第45章 十里村第319章 野趣第74章 簡單如白的婚禮第283章 造孽第338章 早請罪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318章 過年第227章 油坊第446章 把天給戳個窟窿第86章 坦言第391章 都在說下鄉第124章 病情加重第468章 連成天(三)第136章 耶!‘勝利’第300章 可是解饞了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71章 留下第217章 收徒第208章 衝突第11章 婦救會第424章 檢查團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457章 集思廣益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399章 肥年第449章 相女婿第350章 懷孕第484章 結婚(二)第131章 爬山(二)第255章 定心第333章 安排第46章 偶遇第176章 全城行動第329章 重逢第263章 拾花生第146章 看病(二)第425章 提幹第380章 照相館奇事第283章 造孽第192章 最有文藝味兒的‘牛倌’第76章 行禮第151章 分析第306章 該打,不愧……第46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