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漢奸來開會了

東林黨人一向都是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現的,後來怎麼又突然會和特務勾結起來了呢?自然這是政治上的“權宜措施”,爲了“政爭”,手段是可以不顧的。

不但如此,吳昌時的貪也是很有名的。

崇禎千方百計籌措軍餉,用來掃平流寇,抵禦金虜,想來想去,要出賣祖遺的家當了。

“上憂國用不足,發萬曆中所儲遼參出外貿於時市。其中者上有微孔,色堅而味永,與他參迥異。惟吳儀曹昌時所市最多,皆取其上者,聞此番貿參獲可數萬金。”

吳昌時就藉此機會做一筆生意。此外賣官米鬻爵,不但貪,而且還不講貪污的信用,乾沒別人的賄金。

“予與吳都諫麟徵同任吏垣,曾密詢雲,吳公正人自負,公何嫌?麟徵曰:彼非獨餘同鄉,且門人之門人也。然實鄙薄其所爲。如嘉興府王太守某,予公祖業,聞以二千金託,竟攫入私囊。及將掛察典,伊蒼頭惶急致貸金長安,爲彌縫計。又海鹽令劉某,予邑父母也,誘伊數萬金入己,託言謀佳缺,然即其房師處亦不爲通訊,今罹察典,束裝無資,特爲昌時貪耳......初劉某入闈,昌時以其子密託之,劉某恐後爲己累,以藍筆重加圈點,而以墨筆抹,託言大主司吳翰林國華所爲,已詢之國華,非也。故恨。若王某則以五百金饋不稱昌時意耳。此又何樞曹剛所言也。”

貪污又在官僚中引起傾軋,彼此利用御史互相彈劾。監察官竟成了他們政爭的工具。

“就利用這些事情做文章。”丁雲毅冷聲道:“一是他結交廠衛,一大臣而私通宦官。其此便是他貪污成性......先生,皇上最恨的便是這兩點,,不信扳不倒他。他若倒了。周延儒便等於失去了一隻臂膀。”

“好,好!”張溥連聲讚道,這時又聽丁雲毅說道:

“除此之外。如何保護先生的安全也是至關要緊的。我的想法是爲先生多聘請一些忠直的侍衛,旦夕不離先生左右。至於這筆費用,都由我來承擔便是了。”

張溥眼中透着感激:“項文如此爲我。我,我怎生報答得了?”

“先生何必如此客氣?”丁雲毅笑道:“丁雲毅雖然是個粗鄙的人,但能看在眼中的人也不多,先生便是第一個。丁雲毅對先生的仰慕,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的。能爲先生做一點事情原也是我的榮幸。先生若真的要感謝,那請雲毅在南京好好吃上一頓也就是了。”

張溥一怔,隨即大笑:“好,好。項文來得也真是巧了,今夜正是秦淮河上花魁大會。文人雅士雲集,項文何不隨我一齊前去?”

花魁大會?丁雲毅頓時大起興趣。

早聽說過花魁大會,自己的那位小妾韓小小還拿過花魁狀元。不想這次來得倒巧。居然能夠一睹花魁大會盛況。

張溥感激丁雲毅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和之前一連串妥善安排。南京離蘇州不遠,也算是他的地盤,這次他早打定主意,要好好的盡地主之宜。

安排丁雲毅和他的幾個弟兄用了一些點心,隨便閒聊一會,眼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便帶着丁雲毅幾人一起出門。

才起身,看到丁雲毅居然還隨着攜帶着那口,天下聞名的寶刀“龍牙”,不禁笑道:“難道項文在這裡還準備與敵廝殺嗎?”

丁雲毅也笑道:“帶着也習慣了,片刻不能離身。”

出了張府,上了馬車,不一會便來到秦淮河邊。

相傳楚威王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爲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爲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爲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爲“秦淮”。

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爲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弔,詠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甦爲江南文化中心。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皇甫雲傑、侯魯、鄧長貴三人要麼常年在中原剿匪,要麼在遼東御邊,後來又都隨丁雲毅去了臺灣,幾時見過秦淮河這如夢如幻的景色?一時都看得癡了。

這時的秦淮河上,早已到處都是花船,那一個個文人雅士,士紳賢達早就定好了花船,一時間秦淮河遍人流如梭。

張溥是何等樣的人物?江南士子領袖,不認得他的人幾乎沒有,才一到,便一片“西銘先生”的招呼聲。

“張天如。”忽然傳來了這樣一聲叫喚。

丁雲毅大是好奇,誰敢這麼直呼張溥?張溥字天如,號西銘,能直呼張天如的,想來不是他的師長便是好友。

張溥一見來人,不禁笑道:“原來是牧齋先生到了。”

牧齋?怎麼聽起來如此耳熟?丁雲毅打量一下來人,大約五十歲出頭的樣子,精神看着倒抖擻,只是眉宇間有些頹廢之氣。

“來來來,我來介紹,這位便是錢謙益錢受之先生,號牧齋。”張溥笑着說道。

錢謙益?這人便是錢謙益?丁雲毅不由自主的多打量了一下。

東林黨人的領袖,後來得罪了溫體仁,丟了官,半生都不得志。這人的氣節大有問題,做出來的事情實在讓人作嘔。

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後,明亡。四月,清兵入關,進佔北京。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改年號弘光。這時候的錢謙益利用夫人柳如是與阮大鋮相熟,謀就了禮部尚書的職位。“錢(謙益)聲色自娛。末路失節。既投阮大鋮而以其妾柳氏出爲奉酒。阮贈以珠冠一頂,價值千金。錢令柳姬謝阮,且命移席近阮。其醜狀令人慾嘔。”

滿清順治二年乙酉。弘光元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殉國,錢謙益不肯。不僅腆顏迎降而且連發也剃了。而其時與錢謙益交好的河南巡撫越其傑和河南參政兵備道袁樞俱誓不仕清相繼鬱郁絕食而卒。

這人可算是個大漢奸了。

他未來的夫人柳如是倒是個節烈女子。清兵入關,力勸丈夫自殺以守名節。這樣的女子,嫁給錢謙益這樣的狗東西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了,對了,柳如是現在還不認得錢謙益,自己得想辦法把這段婚事給攪黃了,最好......乾脆想辦法把柳如是也給招進丁家那就最妙不過了......

他心裡盤算着美夢,錢謙益卻也注意上了他。見此人腰掛着一把刀,想來必是個武人無疑。心中奇怪,張溥那是大儒,平生不太看得起舞蹈刀弄槍的人。今天怎麼和個武人攪和到一起去了?

“牧齋。我來給你介紹。”張溥朝邊上看了看,放低聲音:“你可知這位是誰?他是鼎定中原。浴血邊關,臺灣抗敵的武烈伯、福建總兵、驃騎將軍、上護軍丁雲毅丁項文!”

錢謙益倒吸一口冷氣。

他雖然被罷官後便在江南等地遊歷,但丁雲毅這兩年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了。大江南北,沒有人不曾聽說過他的名聲。

尤其是在張溥回到蘇州後,更是到處宣揚丁雲毅,逢人便說臺灣丁雲毅乃是普天下第一個重視讀書人的官員,其善待讀書人,重視讀書人不出其右者。尤其是在聽說張溥要造江南書院之後,更是出了一筆鉅款用以資助,這樣的人天下再難找出第二個來。

張溥是何等身份?經他這麼一宣傳,江南士子羣裡便知道臺灣丁雲毅,那是天下讀書人的頭一號知己。甚至有些不得志的讀書人,已經紛紛前往臺灣欲要尋個出路。

錢謙益吃驚的倒不是這個,而是丁雲毅居然來到了南京。

他的心思轉得極快。

自己遭到了溫體仁的排擠,眼下溫體仁雖然死了,但自己出仕卻遙遙無期,面前這個丁雲毅或許可以幫上自己的忙。

他深得皇上信任,手握重權,和朝廷裡的王承恩公公交好,他的父親、姐夫又都是官,若是他肯幫忙,自己復出易如反掌。

這麼一想,居然對着丁雲毅深深一揖:“原來是名動天下的丁總鎮,謙益居然能夠在南京見到丁總鎮,何等光彩。等回去了,非得大肆宣揚一番。”

這話非但讓丁雲毅渾身發冷,就連張溥也不禁皺了皺眉頭。

錢謙益現在雖然無官在身,但到底曾經是東林黨的領袖,大儒,怎麼可以如此卑躬屈膝?

wωw●тTk án●C〇

錢謙益卻絲毫不覺得什麼:“不知道西銘先生和丁總鎮的花船可曾安排好了?”

見張溥點了點頭,錢謙益接口便道:“天如啊,我來得晚了些,遍尋花船不到,今日想老下臉皮,來你船上蹭蹭如何?”

張溥奇怪,聽說錢謙益幾個月前便來南京了,怎麼到現在花船還沒有找好?再一細想,恍然大悟,想來他是聽說了丁雲毅的名字,想要藉此接近丁雲毅吧。

他先前與錢謙益交好,一來因爲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二來因爲他和溫體仁相鬥才丟的官,讓張溥不免有個同仇敵愾的感覺,不曾想到,錢謙益卻是這個一個性格,心中未免將他看低了幾分。

可既然對方已經提出了這個要求,張溥也不好拒絕。

一聽張溥答應,錢謙益興高采烈,他堂堂的昔日東林黨領袖,江南大儒,居然在前引路,好像一個下人一般。

丁雲毅和張溥互相一看,眼中都露出了譏諷。

錢謙益卻興致勃勃,上了花船,一迭聲的對丁雲毅拍着馬屁,拼命的說丁雲毅如何如何勇武,如何如何得到聖上信任,又說如果沒有丁雲毅,大明便折毀了半壁江山。

“過了,過了,牧齋先生說得言過其實了。”丁雲毅趕緊道:“我不過是個無名小卒,幸得聖上賞識,又得三軍用命,這才偶爾成功,當不起先生這般誇讚。”

“當得起,當得起。”錢謙益卻渾然不覺丁雲毅話裡有話:“且不說丁總鎮鎮守海疆,赫赫武功,就說生擒高迎祥,大戰張獻忠,怒敗李自成,能有如此豐功偉績,我大明再不做第二人想。”

丁雲毅有種想吐的感覺,奉承話自己也聽得多了,可怎麼在錢謙益的嘴裡說出來卻如此的令人反感。

“西銘先生,牧齋先生,不想在這裡遇到二位先生,鼎孳見過二位。”

這時邊上過來一條花船,船首站着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儒生一邊作揖一邊說道。

“原來是孝升啊,興會,興會。”張溥和錢謙益同時說道。

錢謙益生怕丁雲毅不知此人是誰,急忙道:“丁總鎮,這人是龔鼎孳,安徽合肥人,七年進士,很有才氣。”

龔鼎孳?好,好得很。丁雲毅心中苦笑。

今天算是什麼?花魁大會?還是漢奸來開會了?先有錢謙益,再來了龔鼎孳。

龔鼎孳在明亡後,“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氣節淪喪,至於極點。風流放蕩,不拘男女。在父親去世奔喪之時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歡。

龔鼎孳祖父和父親都頗有文名。而他少年早慧,十二三歲時即能做八股文,亦擅長詩賦古文。

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俯首受降,授直指使,巡視北城。滿清順治元年,多爾袞進京,龔鼎孳迎降,授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史使等。

龔鼎孳因失節喪操,不僅爲明人所不齒,也爲清人所蔑視。

在明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權時,曾制定過查辦“從賊者”的制度,龔鼎孳就被列入了治罪名單。

而滿清也譏笑他“惟明朝罪人,流賊御史”,多爾袞更是認爲龔鼎孳“此等人只宜縮頸靜坐,何得侈口論人”,“人果自立忠貞然後可以責人”。

諷刺他“自比魏徵,而以李賊比唐太宗,可謂無恥”。

今天倒真不錯,錢謙益和龔鼎孳這兩個漢奸來這“開會”了,一會還會見到哪些無恥漢奸?

丁雲毅朝龔鼎孳的方向不屑的冷笑了聲,略拱了下手,很勉強算是和他打了一個招呼。

第332章 錦衣衛——洪調元!第420章 火燒!第509章 白銀帝國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6章 “龍牙”第123章 戰前準備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21章 一刀之威第264章 伴君伴虎第38章 打造新船第473章 加勒比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446章 鄭芝龍之死(下)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575章 援軍——援軍!第31章 蔡家第304章 殺人丁虎賁第349章 墨西哥——阿爾普爾科港第271章 妻妾第343章 長老會第166章 岳飛和戚繼光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295章 護身符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444章 瘟疫第145章 去臺灣第405章 奇案(下)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185章 分功第267章 一門忠義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445章 鄭芝龍之死(上)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431章 長恨歌第177章 要求第200章 合二爲一第254章 九進九出無人敵!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6章 “龍牙”第220章 第三日:浴血奮戰第294章 虎賁親軍和虎賁近軍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35章 東時先生第18章 荊軻獻圖第85章 我需要炮第373章 一個白癡的誕生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188章 五虎遊擊將軍第533章 京都最後一戰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214章 三百精騎衝敵陣!第54章 海賊投軍第183章 人才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553章 武烈王——丁雲毅!第342章 甲必丹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10章 大有可爲??第59章 棒子爹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458章 拜訪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451章 他不是忠臣,是權臣!第287章 海戰大捷第19章 獻寶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70章 交鋒第7章 暴菊花?第145章 去臺灣第257章 皇太極和范文程第521章 大戰寧遠(上)第139章 提前安排第371章 安部城第407章 下套了第123章 戰前準備第580章 懲治第285章 大海戰第454章 生擒鄭森(上)第202章 底線!第410章 到處都是疑點第562章 李自成之死(上)第168章 銅像第121章 澎湖變化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174章 順風!第183章 人才第54章 海賊投軍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第355章 第一塊殖民地(下)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第118章 福王府第65章 “挑戰者”號
第332章 錦衣衛——洪調元!第420章 火燒!第509章 白銀帝國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6章 “龍牙”第123章 戰前準備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21章 一刀之威第264章 伴君伴虎第38章 打造新船第473章 加勒比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446章 鄭芝龍之死(下)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575章 援軍——援軍!第31章 蔡家第304章 殺人丁虎賁第349章 墨西哥——阿爾普爾科港第271章 妻妾第343章 長老會第166章 岳飛和戚繼光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295章 護身符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444章 瘟疫第145章 去臺灣第405章 奇案(下)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185章 分功第267章 一門忠義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445章 鄭芝龍之死(上)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431章 長恨歌第177章 要求第200章 合二爲一第254章 九進九出無人敵!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6章 “龍牙”第220章 第三日:浴血奮戰第294章 虎賁親軍和虎賁近軍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35章 東時先生第18章 荊軻獻圖第85章 我需要炮第373章 一個白癡的誕生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188章 五虎遊擊將軍第533章 京都最後一戰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214章 三百精騎衝敵陣!第54章 海賊投軍第183章 人才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553章 武烈王——丁雲毅!第342章 甲必丹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10章 大有可爲??第59章 棒子爹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458章 拜訪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451章 他不是忠臣,是權臣!第287章 海戰大捷第19章 獻寶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70章 交鋒第7章 暴菊花?第145章 去臺灣第257章 皇太極和范文程第521章 大戰寧遠(上)第139章 提前安排第371章 安部城第407章 下套了第123章 戰前準備第580章 懲治第285章 大海戰第454章 生擒鄭森(上)第202章 底線!第410章 到處都是疑點第562章 李自成之死(上)第168章 銅像第121章 澎湖變化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174章 順風!第183章 人才第54章 海賊投軍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第355章 第一塊殖民地(下)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第118章 福王府第65章 “挑戰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