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3章 漢郡守,唐節度,明大府

百萬要飯兵在襄陽府吃大戶,大戶們的損失可以比一畝一斗兩斗的稅大多了!

現在只要要飯兵肯走,不要說一斗兩鬥,就是五斗六斗的稅,他們也會咬着後槽牙答應下來的。

可問題是,朱由檢能一直在襄陽呆着?不回北京城去了?以後就定都襄陽或是定都武昌了?

如果真那樣,湖廣的稅收是不用擔心的。只要朱由檢領着百萬要飯兵在湖廣鎮着,湖廣這裡的兩億多畝土地一年交個六千萬石都不是問題......而且還能順着長江輻射到江南、四川,年入一個億都不是夢!

明朝的賬面上湖廣有2.2億畝,江西有4000萬畝,浙江有4600萬畝,南直隸有7700萬畝,四川賬面上有1300萬畝,但實際上不下5000萬畝。另外,南直隸還有不少隱田,淮河流域還淹沒了好多,好好查一查應該能過億。

光是這幾個長江流域或是靠近長江流域的省級行政區,就擁有4.5億畝以上的良田......一畝收個兩鬥就有9000萬石了!

過億根本不難,但是北方的軍隊怎麼管?

朱由檢的統治基礎還是帳前、殿前、御前、大同、宣府、燕山、大寧等八部天兵。除了御前軍擺在川貴,以四川、貴州的御前護衛千戶所爲基礎外。其餘七個軍的基礎都在北直隸、大同、宣府、燕山、大寧。另外,被朱由檢所倚仗的五個貴妃萬戶斡爾朵也在北方草原上駐牧。

如果朱由檢將首都從北京遷往武昌,那他就得長期遠離駐紮在大同、宣府、燕山、大寧和北直隸的十餘萬精兵。而長期遠離自己最基幹的武裝,是相當危險的......沒準就整出個靖難之役或安史之亂了。

而且現在大明和奴賊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北方草原也沒有平定,所以朱由檢根本不可能南遷武昌——除非他能把奴賊剷平,把草原收服,把西北也擺平了,否則朝廷南遷看上去就好在躲避北方的敵人,這可是大大掉威望的!威望一失去,北方的十餘萬腹心精兵就會離心離德,太危險了!

不過朱由檢還是有辦法的!

只要湖廣的士紳答應了一畝一斗的稅率,那麼一年2000萬石的田稅可就沒跑了,不僅農稅跑不了,連荊江、漢水、湘江上的商稅稅卡也可以恢復起來,一年再收個一二百萬兩的商稅!

在朝廷不在長江沿岸的情況下,收到這個數,就不算少了。

朱由檢笑道:“叔祖放心,朕早就有收取湖廣各州府足額田稅的辦法了!”

朱翊銘感興趣的問:“陛下,您打算怎麼做?”

朱由檢笑道:“當然是放權了!本朝稅收艱難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一是朝廷自永樂年間北遷後就遠離天下財富的中心。中原的生產從宋朝南遷之後就徹底衰落了,到了本朝更是遠遠比不上東南、湖廣和四川。而北方燕雲之地的生產,甚至比中原都有所不及,更不用說長江沿岸的富庶之地了。

朝廷居燕雲的目的是就近掌控九邊用武之地,可結果怎麼樣?遼鎮照樣淪陷,九邊照樣衰弱,甚至連宣府、薊州的兵力都廢弛到了極點。以宣、薊之近,朝廷都難以掌握,又如何能遙控東南、湖廣、四川如以臂使指?

第二個讓朝廷稅收艱難的原因,則是地方權力分散,下層的親民之官權小,難以承擔責任。

祖爺信子孫不信官員,以藩王總四方,同時又內除宰相之權,外分守臣之權。一省之權被他分了三分,互相牽制,各不統屬。三司之下,情況亦然。後來雖設巡撫以總地方,但是巡撫離州縣太遠,難以有效管束,而且本朝地方體制首推三司並立,對於巡撫之臣依舊頗多掣肘,使之難以發揮。

此外,一省巡撫畢竟是封疆大吏,選拔任免必須通盤考慮,不能只看完稅如何?所以巡撫權重並不能解決稅收艱難。

而朕在北直隸的改革,則是放權給知府。讓知府總一府之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大權在握,責任在肩!猶如漢之郡守,唐之節度。”

朱由檢手下的北直隸八府知府,還有大同巡撫、宣府巡撫、燕山總兵(現在燕山不設巡撫)、燕寧總督兼大寧總兵、薊遼總督、平遼總兵等十四個地方官職,實際上都猶如漢之郡守,唐之節度,不僅軍政大權一把抓,而且還有很大的人事權。

當然了,朱由檢也不會把自己的兵權毫無保留的授予下面官員。這十四個長官的軍政一把抓能抓到什麼程度,也是要看情況而定的。

比如北直隸八府知府的兵權就是本府團練,大同、宣府兩鎮的巡撫只掌握自己的巡標。

而燕山總兵、燕寧總督、薊遼總督、平遼總兵的權力最大,是真正的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大權在握——這四總督或總兵都是前敵將帥,沒有重權是不行的,所以談不上改革。

真正的官制改革,其實就是北直隸八府、宣大二鎮,還有一個重慶府。其中重慶府的牛金星雖然沒有總一方軍政的大權,但是朱由檢已經命令李錦全力配合牛金星,也等於給了他調兵之權。

另外,宣大二鎮的頭頭雖然叫巡撫,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府地盤,朱由檢在崇禎五年的時候就撤掉了大同知府和宣府知府,讓兩個巡撫直接管理兩鎮邊牆之內的州縣(兩鎮牆內的衛所都被改成了州縣)。

所以朱由檢現在要推行的就是地方知府負責制!

知府的位子沒有巡撫那麼“高”,向下直接就能摸到縣。如果把放給巡撫的兵權放給知府,再給知府一定是人事權。那麼徵收稅賦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原本縣令所管的大地主如果煽動百姓抗稅,縣令是很難對付的,只能上報知府,知府再報巡撫和提刑按察司,然後巡撫和巡按作出決定後再移文總兵衙門調兵,兵調來後再由兵備道和總兵下面的軍官,一起去鎮壓。

那麼大一個圈子兜下來,其中的扯皮、推諉,那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且巡按、巡撫這些大官怎麼可能一接到知府的報告就馬上調兵?這不成了大官聽小官的指揮?

而且能煽動百姓抗稅的都是巨室豪門,有的是辦法把調兵的事兒給攪黃了。

在這種情況下,下面的知府、知縣一般就少招惹巨室了。巨室不交稅,那就讓升斗小民多交點吧!

催逼升斗小民用不着巡撫派兵,縣令的三班衙役也就夠用了。

所以北直隸八府的“知府負責制”效果還是不錯的,別看八個知府手頭沒多少團練,剛剛上任的時候就1000人。但是這1000人就足夠鎮壓地方巨室抗稅了......地方巨室一般不會自己出頭,而是讓小老百姓當炮灰。而這些小老百姓也不傻,看見知府老爺手裡有兵,也就老實了。

即便還願意賣命,那也得加錢了!

對於地方巨室而言,和1000個隨時可以出動的團練兵對抗的風險、成本,實在太大!還是老老實實的加稅算了......

朱翊銘終於明白了朱由檢的盤算,但還是覺得有點不妥,眉頭大皺了起來。北直隸八府和宣、大二鎮畢竟在天子眼皮底下,有帳前、御前、宣府、大同四軍(宣、大二總鎮不歸巡撫管)鎮着,應該出不了簍子。但是別處的知府如果有漢郡守、唐節度的大權,就怕會出藩鎮之禍啊!

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646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第1196章 西方殖民者,你們別走啊!(求訂閱)第604章 目標,山海關!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445章 一往無前的衝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141章 自成命苦(之前章節發錯,補償一章)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第1648章 天子守國門,天子養家丁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193章炮彈紮在屁股上(求訂閱)第941章 飛翔號,怕了吧!(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318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2205章 新大陸萬戶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2122章 崇禎,小心了!(求訂閱)第443章 韃子要跑?(第一更)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第1532章逃離果阿第1117章 什麼?誰被賣掉了?(求訂閱)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第1217章 把準格爾人放進來打吧!(求訂閱)第662章 忠臣桂,忠王炯第118章 啊呀,中了圈套!(求收藏,求推薦)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2182章 好日子!第1571章 泡沫吹起來!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519章 朱慈烺,你這是黑吃黑啊!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1854章 錦衣衛不幹髒活,朕養之何用?第2065章 大清國都要成立了,你們還不好好努力?第1670章 李自成!你化成灰朕也認得!第1765章 不好啦,萬歲爺來了!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1719章黃臺吉入坑了?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2198章 羅生門第七十一章 忠義證書(求收藏,求推薦)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663章 毛文龍要發了!第669章 鄭皇親,你是黑手嗎?第677章 大明好人第2254章 朱三太子都要當皇帝了!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皇帝試用期(求收藏,求推薦)第1904章 擡朕的黑鍋來!第776章 順治穩居釣魚臺?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061章 六萬大軍,三面埋伏(求訂閱)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1524章 天哪,蒙古人來美洲了!第2182章 好日子!第1083章 七十萬大軍!(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612章 倒鬥皇阿瑪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743章 你們就是大蒙古國了!第571章 大清皇阿瑪第516章 闖王,有人要分咱們的地啊!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5章 勤王是要花錢的!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1393章 讓加慶王也入夥吧!(求訂閱)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666章 不好,套住了!第九十八章 現在不許官商勾結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康熙出京,葛爾丹結婚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522章 敵在公安縣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1585章 堅持住,會得救的!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437章 王爺,你就從了吧!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830章 大明來了不納糧?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648章 又遇強敵第1242章 我們結盟吧!第523章 李自成的死地?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2049章 朕真有天命,因爲朕有大道!第四十六章 御用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874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一(求訂閱)第1953章 十四叔不要怕,朱慈烺才五歲
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646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第1196章 西方殖民者,你們別走啊!(求訂閱)第604章 目標,山海關!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445章 一往無前的衝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141章 自成命苦(之前章節發錯,補償一章)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第1648章 天子守國門,天子養家丁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193章炮彈紮在屁股上(求訂閱)第941章 飛翔號,怕了吧!(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318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2205章 新大陸萬戶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2122章 崇禎,小心了!(求訂閱)第443章 韃子要跑?(第一更)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第1532章逃離果阿第1117章 什麼?誰被賣掉了?(求訂閱)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第1217章 把準格爾人放進來打吧!(求訂閱)第662章 忠臣桂,忠王炯第118章 啊呀,中了圈套!(求收藏,求推薦)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2182章 好日子!第1571章 泡沫吹起來!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519章 朱慈烺,你這是黑吃黑啊!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1854章 錦衣衛不幹髒活,朕養之何用?第2065章 大清國都要成立了,你們還不好好努力?第1670章 李自成!你化成灰朕也認得!第1765章 不好啦,萬歲爺來了!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1719章黃臺吉入坑了?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2198章 羅生門第七十一章 忠義證書(求收藏,求推薦)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663章 毛文龍要發了!第669章 鄭皇親,你是黑手嗎?第677章 大明好人第2254章 朱三太子都要當皇帝了!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皇帝試用期(求收藏,求推薦)第1904章 擡朕的黑鍋來!第776章 順治穩居釣魚臺?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061章 六萬大軍,三面埋伏(求訂閱)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1524章 天哪,蒙古人來美洲了!第2182章 好日子!第1083章 七十萬大軍!(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612章 倒鬥皇阿瑪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743章 你們就是大蒙古國了!第571章 大清皇阿瑪第516章 闖王,有人要分咱們的地啊!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5章 勤王是要花錢的!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1393章 讓加慶王也入夥吧!(求訂閱)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666章 不好,套住了!第九十八章 現在不許官商勾結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康熙出京,葛爾丹結婚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522章 敵在公安縣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1585章 堅持住,會得救的!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437章 王爺,你就從了吧!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830章 大明來了不納糧?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648章 又遇強敵第1242章 我們結盟吧!第523章 李自成的死地?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2049章 朕真有天命,因爲朕有大道!第四十六章 御用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874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一(求訂閱)第1953章 十四叔不要怕,朱慈烺才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