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九進九出無人敵!

夜幕悄悄褪去,清晨的陽光降臨到了大地。

正和多鐸所擔心的一樣,在大營被燒的消息在全軍傳開後,原本決死的決心迅速開始消除。尤其隨着夜幕降臨,擔心畏懼的情緒迅速擴散開來。

這種情緒是很難控制得住的,多鐸也無能爲力。現在唯一希望的,是當天亮後,士兵們還能鼓起最後的勇氣,一舉殺敗明軍。

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

戰旗招展,風舞獵獵。

祖大壽已經準備決戰了!

金虜後路被斷,被分成四個部分,糧草全無,一切的勝利天平都已經傾斜到了明軍這一方。決戰條件已經成熟。

多鐸也同樣沒有準備再繼續等下去。他必須要在戰力沒有完全消失之前,沖垮對面的明軍。

號角聲嗚咽的響了起來......

“大明必勝!殺!”

“速促那,哇!”

兩種不同的聲音一起響了起來。

八萬人的決戰,在這裡爆發了!

那些裝扮完全不同的士兵,在不大的戰場上絞殺在了一起。浴血奮戰,捨生忘死。

他們並不是爲了某個政權在作戰,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是爲了自己在作戰。在這樣的戰場上,如果你手裡的刀無法砍掉敵人的腦袋,那麼自己的腦袋很快便會被敵人砍去。

“殺......”

一個明軍士兵的“殺”聲剛剛喊出,胸口已經遭到了致命的一刀。他一聲不吭的便倒在了血泊中......

“速促那......”

殺了明軍士兵的金虜,那個“哇”字同樣沒有喊出來,他的心口便也已經被一枝長槍洞穿......

這兩個幾乎同一時刻死去的士兵,年紀都只有二十上下。殘酷的戰場,並不會因爲你的年紀而對你有任何憐憫之心......

一個人死去了,另一個很快便會填補進去,然後。他的遭遇便會和他的同伴一樣,默默無聞的死在這個戰場上。

沒有人會知道他們的名字,也沒有人會關心他們來自哪裡。他們家中還有一些什麼人。當戰鬥結束之後,失敗者會默然接受命運,而勝利者會發出歡呼。但這些已經死去的人呢?他們會在風沙的吹拂下變成一堆枯骨。

從此再也沒有人記得他們曾經做過一些什麼......

吳三桂帶着他的士兵。一次次衝擊着敵人,他手中的那口大刀,早已沾滿鮮血,他也如同一隻猛虎,一次次的在敵人的陣中拼殺着。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勇猛的,是忠於大明的,是大明在邊關的第一猛將!

他身邊的那些士兵,也都爲主將的勇猛而震撼,他們吶喊呼喚。前赴後繼,去爭取着洗刷第一次大淩河之戰失敗的恥辱!

將,是一個軍隊的魂魄!

而吳三桂,無疑就給自己的部下注入了這樣的戰魂。

戰場上廝殺的難分勝負,千軍萬馬的呼喊。震天動地。鮮血一遍遍的沖刷着大地,屍體把戰場的每一個角落都儘量填滿。

人的性命,在這樣的戰場上還不如一隻最卑賤的螻蟻值錢。

烏雲遮擋住了太陽,似乎太陽也不願意再看到大地上這最可怕的一幕。

“殺!”

忽然,在金虜的身後響起了一片“殺”聲。

吳三桂停住了手裡的刀,他知道這是誰來了。

“丁參戎。丁參戎!是丁參戎回來了!”

他的身邊響起了一陣歡呼,吳三桂大笑:“我二弟回來了,諸位,誰陪我一起殺出一條血路,把丁參戎接進來!”

“我等皆願!”

吳三桂放身大笑,一催戰馬:“吳三桂在此,擋我者死!”

“丁雲毅在此,擋我者死!”

兩個大明朝不世出的青年將領,如同兩道閃電,不斷的在敵人軍中穿梭着。

一口大刀,一條千軍槊,捲起的漫天塵土,遮天蔽日。

敵陣竟然被這兩個視千軍萬馬爲無物的青年將領,硬是撕開了一條口子。

“二弟,燒得好糧草啊!”吳三桂大笑,目光忽然落在丁雲毅手裡的武器上:“二弟從哪裡得到的千軍槊?”

“多鐸軍中繳之!”丁雲毅似乎對手中的這條千軍槊非常滿意:“我聽鄧長貴說,這槊有幾種用法,可我只會兩樣,一個劈,一個衝!”

“有此兩法,以弟之勇,雖千軍萬馬已不能當之!”吳三桂說到這,面色忽然一沉:“我認得這條千軍槊,你知道這原來是誰用的嗎?”

丁雲毅搖了搖頭,吳三桂正想說話,見一個金虜將領衝了過來,吳三桂勃然大怒:“我自和我弟說話,如何敢來打擾!”

勒馬衝上,一刀便砍下了那金虜將領腦袋,邊上金虜無不震駭,竟是沒有一個敢上來的。

吳三桂這才重新策馬來到丁雲毅面前,面色凝重:“這原是與我舅舅祖總鎮齊名的遼東四大猛將裡的趙率教用過的。”

“趙率教?”丁雲毅完全沒有想到。

“不錯,正是太子少傅,統領八路兵馬,平遼將軍趙率教!”吳三桂點了點頭:“當年趙總鎮持此槊,統三軍,決生死,進者生,退者死。與皇太極部下的精兵大戰三場,勝了三場,小戰二十五場,每戰必勝。後來他在遵化與金虜貝勒阿濟格的大軍激戰,被左翼四旗和蒙古兵包圍殲滅,趙總鎮中流矢墜馬,仍揮此槊力戰不屈而亡,這千軍槊便也落到了金虜手裡。”

趙率教,這條槊竟然是遼東四大猛將之一的趙率教用過的。

後金軍入侵遼東,趙率教傾家資招募勇士。隨叔祖趙夢麟出征。趙率教被敵圍困,力戰得以脫身,以軍功升爲副總兵,掌中軍駐遼陽。天啓二年,王化貞放棄廣寧城,逃往關內,關外之城盡爲無人防守之空城。趙率教帶領家丁三十八人前往。收復前屯衛城,至中前所屯兵據守,招撫關外流民五六萬口。令壯者從軍,弱者屯墾,軍威復振。四年後。趙率教升任都督僉事,加授部兵銜。

六年二月,後金兵擾平川、三山堡。按察使袁崇煥命趙率教統兵出擊,斬敵獲勝,升都督同知,實授總兵官,鎮守山海關。七年三月,移鎮錦州,任左都督。五月,後金兵合圍錦州。趙率教據城固守,併發火炮擊之,後金兵傷亡慘重。堅守二十四天,後金兵敗退。朝廷封趙率教爲太子少傅,世襲錦衣千戶。

崇禎元年八月。趙率教移師駐守永平,兼轄薊鎮,統領八路兵馬。九月,奉命再守山海關,授平遼將軍。二年,清兵自大安口南下。趙率教統兵四千馳援,十一月,與清兵戰於遵化,寡不敵衆,中流矢以身殉國,享年六十,所部全軍陣亡。

丁雲毅深深的吸了口氣。趙率教陣亡後,這條槊落到了金虜手裡,現在又回到了自己這,難道冥冥中自有天意?

丁雲毅沉聲道:“我今既得趙總鎮千軍槊,不得不爲趙總鎮報仇。”說着一指前面:“大哥,那個金虜將領是誰?”

吳三桂朝那看去:“那人叫蒙巴哈,是個蒙古人,與我明軍廝殺多年,大有戰功。”

丁雲毅見蒙巴哈驍勇異常,一口刀下已經砍殺了十多個明軍,於是對吳三桂說道:“大哥幫我護住側翼,看我去拿了他的腦袋,以祭趙總鎮的千軍槊!”

丁雲毅大吼一聲,策馬奔出。

吳三桂也是一聲大吼,衛護在丁雲毅一邊,拼死擋住那些敵兵。

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年輕將領,竟然完全不顧敵衆,單騎衝敵。

蒙巴哈眼看到一員明將殺來,不管不顧,迎頭而上。

兩匹戰馬越衝越近,眼看迎面衝到,丁雲毅忽然一貓腰。

蒙巴哈戰馬衝得快,將至身前,丁雲毅一低身,一貓腰,手中千軍槊就勢揮出,正中蒙巴哈胯下戰馬膝蓋。

戰馬負疼,朝前一衝,將蒙巴哈整個人都掀起,丁雲毅狂吼聲,千軍槊結結實實的打在了蒙巴哈的身上。

蒙巴哈落到半空的身體再度朝天飛起,等落下來的時候,一個人早已變成了一具屍體。

那些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將士無不駭然,這是哪裡來的殺神?

“殺得好!”吳三桂大讚一聲。

蒙巴哈一死,兩人心意相同,又重新明軍陣中,往來如風,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攔的。

戰馬方纔停住,吳三桂忽然朝前一指:“那人叫那爾布,也是金虜中的悍將!”

丁雲毅笑道:“大哥想要做什麼?”

吳三桂大笑:“方纔我爲你護住側翼,難道二弟不想回報我嗎?看我去取了那爾布的首級來!”

話音一落,兩匹戰馬已是爭先恐後衝出。

“瘋了,瘋了!”身後皇甫雲傑等將根本就追不上他們,皇甫雲傑連連搖頭:“臺灣出了個丁瘋子也就算了,現在來到邊關,居然又出了個吳瘋子。”

吳長貴也是連連搖頭:“瘋子,瘋子,這兩個人已經完全瘋了!”

正在那裡嘆息間,丁雲毅和吳三桂兩騎快馬已回。吳三桂將顆頭顱朝地上一擲:“那爾布不過如此,首級在此。二弟,可還能再殺?”

“大哥能殺,我就能殺!”

這時候的丁雲毅意氣風發。

不管將來吳三桂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起碼這一時期的吳三桂是大明真正不可多得的良將,是無限忠於大明朝廷的。和他在一起殺韃子,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至於以後他會不會成爲漢奸?丁雲毅並不想知道,他只清楚,如果歷史真的無法改變,吳三桂還是成爲了漢奸,那自己也會和他決死於疆場。

現在,他們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

金虜!

吳三桂的笑聲在戰場上響起:“二弟你看,那邊那個叫程六十八,右手那個叫何爾哈齊,二弟你要哪個!”

“我要何爾哈齊!程六十八歸你,大哥,且看你我誰想殺之!”

丁雲毅一語落地,戰馬已經奔出。

“二弟如何耍賴,等一等我!”

大笑聲,吳三桂也是飛奔而出......

“八進八出了,老天,丁雲毅和吳三桂已經八進八出了!”

祖大壽身邊一個副將連連咋舌道。

再看那些明軍將領,也是人人駭然,似乎不敢相信那兩個年輕的明軍將領,竟然已經在金虜中殺了個八進八出。

“丁項文,吳長伯,我大明有福了!”祖大壽連聲讚歎:“從哪裡給我大明賜了這兩個如此勇猛的將領。若是二人聯手,金虜豈是對手!”

“總鎮,快看,他們又殺了哲瀚和費哈喇思。現在第九次衝進去了!”

“瘋子,瘋子!”祖大壽的嘴裡也終於說出了這兩個字:“九進九出,九進九出啊!這兩個人殺紅眼了,殺瘋了!”

說着環顧衆將,厲聲道:“丁雲毅,吳三桂九進九出,遍傳三軍,殺敵!”

“十五貝勒,南人兩個將領,連殺我副將一名,遊擊三名......”

“看到了,看到了,我全都看到了!”多鐸面色陰沉,滿腔的怒火都清晰的寫在了臉上:“九進九出,殺我戰將一十六名,我女真人的顏面都被他們殺光了!難道我女真的勇士,就沒有人能夠擋住他們的嗎?”

身邊諸將誰都不敢說話。

那兩個南人將領實在是太驍勇了,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擋者死,戰者亡。

“那兩個人叫什麼名字?”多鐸暴怒地問道。

“一個是參將吳三桂,一個也是參將丁雲毅。”

“吳三桂我知道,那是我們的老對手了,可那個丁雲毅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多鐸咬牙切齒地問道。

“回十五貝勒,此人是臺灣參將,據說在明朝中原剿匪之中,僅以三百騎便大破流寇悍匪首領張獻忠指揮的五萬軍,後來又在潁州......”

“夠了,夠了!”多鐸狂暴的打斷了部下的話,手指陣前,怒髮衝冠:“我女真人的威名在這裡喪失殆盡,還有什麼臉面回去!誰與我把這兩人的首級拿來,賞萬金!”

一衆金虜將領面面相覷,對方士氣早已殺起來了,這個時候上去,除了送死還有別的用處?

丁雲毅和吳三桂這兩個人,此刻已經成爲了戰場上最爲耀眼的兩顆明星!(未完待續。。)

第357章 薩摩藩第331章 大丈夫說不放就不放!第366章 大明帝國的反擊!第347章 “歡快”的歌第505章 中興之主??第436章 必勝決心第218章 第一日:箭如雨下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303章 遠航第201章 和幹臘絲人的交易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100章 陳圓圓第12章 秦解元第202章 底線!第448章 海盜第549章 南遷?第317章 漢奸來開會了第425章 大敗第372章 殺人的好天氣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10章 李自成第427章 不講道理的丁雲毅第156章 運兵第6章 “龍牙”第344章 賭坊第167章 報捷書第457章 青樓第535章 體面的退位吧!!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568章 奪取盛京(下)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520章 生意第116章 軍餉第104章 兩個姐夫第417章 八字治國方略第270章 “貪婪”的丁雲毅第298章 張溥的怒氣第118章 福王府第368章 武大郎的後人第58章 戚家刀法第61章 十大海盜鐵規第176章 一戰功成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443章 孤單的船(下)第148章 傳教士和傳教士的矛盾第586章 南京風雲(上)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149章 情報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389章 寶藏和女忍者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568章 奪取盛京(下)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112章 葉原先第42章 武裝押送第295章 護身符第72章 洪調元的身世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556章 大順君臣第184章 臺灣——光復!!!第406章 “故人”第237章 兩大軍事集團的同盟第301章 崇禎皇帝的疑心第360章 上川湖第562章 李自成之死(上)第38章 打造新船第284章 出征第492章 血染——阿穆爾!第498章 一句話的收買人心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37章 斬殺鬼王丸第287章 海戰大捷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431章 長恨歌第206章 徵募新兵第93章 有敢擋者,皆死!第26章 內閣制第327章 遇伏第366章 大明帝國的反擊!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302章 收買第312章 血色戰神第112章 葉原先第587章 南京風雲(下)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82章 成年禮第229章 弟兄們,回家去!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97章 鬼伯第554章 吳三桂的抉擇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155章 囚犯第360章 上川湖第386章 王直第470章 終於得到了陳圓圓
第357章 薩摩藩第331章 大丈夫說不放就不放!第366章 大明帝國的反擊!第347章 “歡快”的歌第505章 中興之主??第436章 必勝決心第218章 第一日:箭如雨下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303章 遠航第201章 和幹臘絲人的交易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100章 陳圓圓第12章 秦解元第202章 底線!第448章 海盜第549章 南遷?第317章 漢奸來開會了第425章 大敗第372章 殺人的好天氣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10章 李自成第427章 不講道理的丁雲毅第156章 運兵第6章 “龍牙”第344章 賭坊第167章 報捷書第457章 青樓第535章 體面的退位吧!!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568章 奪取盛京(下)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520章 生意第116章 軍餉第104章 兩個姐夫第417章 八字治國方略第270章 “貪婪”的丁雲毅第298章 張溥的怒氣第118章 福王府第368章 武大郎的後人第58章 戚家刀法第61章 十大海盜鐵規第176章 一戰功成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443章 孤單的船(下)第148章 傳教士和傳教士的矛盾第586章 南京風雲(上)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149章 情報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389章 寶藏和女忍者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568章 奪取盛京(下)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112章 葉原先第42章 武裝押送第295章 護身符第72章 洪調元的身世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556章 大順君臣第184章 臺灣——光復!!!第406章 “故人”第237章 兩大軍事集團的同盟第301章 崇禎皇帝的疑心第360章 上川湖第562章 李自成之死(上)第38章 打造新船第284章 出征第492章 血染——阿穆爾!第498章 一句話的收買人心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207章 打破封鎖,出海!第37章 斬殺鬼王丸第287章 海戰大捷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431章 長恨歌第206章 徵募新兵第93章 有敢擋者,皆死!第26章 內閣制第327章 遇伏第366章 大明帝國的反擊!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302章 收買第312章 血色戰神第112章 葉原先第587章 南京風雲(下)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82章 成年禮第229章 弟兄們,回家去!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97章 鬼伯第554章 吳三桂的抉擇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155章 囚犯第360章 上川湖第386章 王直第470章 終於得到了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