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老牌大廠的威力

第1051章 老牌大廠的威力

面對這麼一個可能在未來幾年時間裡賺到好幾億美元的項目,整個重汽集團的軍工部門開始全速運轉起來,南非RG-31防地雷車的公開宣傳資料被找了出來,米國M1114“超級悍馬”的公開宣傳資料資料被找了過來,米國正在進行的“美洲獅”和“水牛”防地雷車的公開宣傳資料也被找了過來,重汽集團的軍工產品研發部門,此刻也吵成了一鍋粥……

“離地間隙必須再提高一些,更高的離地間隙有助於減小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對車身和車體的衝擊,2300和2150現有的離地間隙還是差了點,如果能夠用上門式車橋那就更好了。”

“門式車橋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梅賽德斯的門式車橋專利早就過期了,但咱們這邊沒有門式車橋的開發經驗啊,如果時間足夠,倒是可以慢慢的進行技術驗證,可現在咱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聽到門式車橋的問題,親自在研發部門坐鎮、聽取大家夥兒的意見的蔡向東向張起航問道:“張總,門式車橋的問題,你怎麼看?”

張起航沉吟了一下,清了清嗓子,說道:“同志們,我說一下自己對門式車橋的看法,毫無疑問,門式車橋是個好東西,至少可以將底盤的離地間隙提高10公分,甚至是更多,但就像是李工說的那樣,就算奔馳的門式車橋專利已經過期了,咱們大可以拿過來用,但咱們沒有門式車橋的研發和製造經驗。

雖說門式車橋在理論上就是加了個齒輪,但就是一邊多了這麼一個尺寸,但整個車橋就要進行一整套的技術驗證,這些都需要時間,而咱們最缺的,就是時間……咱們必須在半年內,以2151和2300這兩款卡車的底盤爲基礎,拿出兩款防地雷車出來。

所以我的意見是,咱們集團的第一款車就儘可能採用2151和2300這兩款卡車的底盤,除了稍作底盤升高處理之外,其他的地方儘可能的不動,保證產品能夠儘快推向市場。”

張起航的話說完,立刻有人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問題倒是不大,可是張總,我看了這些資料,不管是南非的RG-31還是米國現在正在搞的這個‘美洲獅’和‘水牛’,他們都是長頭車,發動機艙在前。

這種方案的優勢很明顯,可以儘可能的讓發動機爲車內乘員提供額外的保護,相比於RG-31和‘美洲獅’、‘水牛’,咱們的2151卡車和2300卡車卻是平頭卡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在乘員艙的下面,這個……”

“孫工,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沒有任何一種方案是能夠兼顧所有方面的,”張起航笑着說道:“長車頭的方案當然不錯,可以爲車內乘員尤其是車輛駕駛人員提供正前方的最優秀的防護性能,但長頭車也不是沒有劣勢、而咱們的平頭車也不是沒有優勢啊。

咱們的平頭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在車底,而這種佈置的方案是可以爲車輛提供車底下部的良好防護,對不對?畢竟,路邊Z彈一般都是被提前放置在路邊的,一般都是在車輛的側面下方爆炸,這種爆炸方式,對車身側面和底部的衝擊更大一些,反倒是對車頭位置沒什麼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車頭位置完全沒有必要懟一臺發動機當盾牌。

當然,如果用戶確實對車頭位置的防護有要求,那也不是問題,問問客戶需要提供什麼級別的防護能力,咱們往正前方掛裝甲板甚至是複合裝甲就是了,只要客戶肯掏錢。”

孫工想了想的,認可的點頭:“是這個道理。”

看到南非的RG-31,孫工下意識的就覺得RG-31的整體佈置方案是最合理的,但現在聽張起航這麼一說,他也覺得張起航說的對:既然應對的主要危險就是路邊Z彈,那麼發動機和變速箱在車底其實反倒是一件好事,如果用戶有加強車頭正前方防護的要求,那就多安裝裝甲板嘛。

“另外,就是車底結構和座椅,RG-31的車底結構是V型車底,按照公開資料上面的說法,這種V型車底可以有效的將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偏轉出去……”說到這,張起航望着衆人,說道:“理論上確實是這樣,但如何確定出合適的V型角度數值、如何給出最合適的車體厚度,這個就要辛苦大家了。”

還是那句話,凡事有利就有弊,V型車底的結構可以有效的將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進行片穿,但這需要足夠的離地間隙和足夠理想的V型角度數值,而V型角度數值是越接近於90度就越好,但V型車底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噹噹車輛的距地高度太大時,其可操縱性就會變差。

衆人自然是紛紛點頭。

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又有人提出:“除了採用V型車底、加強車身裝甲和底盤的裝甲防護能力之外,南非RG-31上還採用了類似直升機的抗衝擊座椅,我認爲這個配置也應該有。”

抗衝擊座椅是直升機特有的一種座椅,直升機發動機失效之後,如何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直升機設計師們採用了三個辦法:

首先,通過主旋翼的被動自旋來降低直升機的下落速度,而不是像個鐵疙瘩那樣“噗通”一下從天上掉下來,有了主旋翼的被動自旋幫忙減速後,直升機的墜落速度可以控制在10米/秒上下;

其次,直升機的起落架和機身採用吸能結構設計,讓機身在接地的一瞬間通過結構形變的方式吸收衝擊能量,這個理念與現在在汽車設計當中廣泛採用的碰撞吸能理念其實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最後一點,就是抗衝擊座椅。這種專門設計的座椅當中內置了吸能器,可以將墜落時剩下的能量再由抗衝擊座椅吸收一部分。

這麼三管齊下之後,直升機墜落時的衝擊力基本上就在人體承受的範圍之內了,以最經典的米軍“黑鷹”直升機爲例,按照西科斯基公司自己公佈的數據,這款通用直升機可以承受11.5米/秒的垂直墜毀速度,並且確保生存率不低於85%,而專用武裝直升機“阿帕奇”的垂直墜落速度可以達到12.8米/秒且生還率不低於95%——當然,基於我們對老美的瞭解,我們都知道這肯定是基於“理想狀況下”。

不過即便是如此,這兩個數據也很驚人了,而作爲“三管齊下”其中的的“一管”,抗衝擊座椅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除了被應用於直升機之外,也被大家廣泛其他領域,比如這個防地雷車。所以這話一出來,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對對對,抗衝擊座椅這個東西要裝上去。”

“抗衝擊座椅這玩意兒肯定是好東西,但這東西的價格可不便宜啊。”

“不便宜也得上啊,只靠車身和結構來化解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我覺得有點玄,最好還是加上抗衝擊座椅。”

“嗨,這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嗎?雖說抗衝擊座椅貴了點,但大家別忘了咱們這車賣多少錢啊……”

對啊!

這話一出口,大家猛然反應過來:抗衝擊座椅是不便宜,但咱們需要的抗衝擊座椅的性能肯定達不到軍用直升機上面抗衝擊座椅的要求,再加上咱們這防地雷車本身就要賣到四五十萬美元,那整車成本就算是150萬好了,這個製造成本,能採購多少抗衝擊座椅?

剛剛還強烈反對的人,這會兒也不反對了,立刻就說道:“要是這麼說的話,這個抗衝擊座椅也確實可以上。”

“不過到底需要什麼吸能水平的吸能器,這個還得計算。”

“這都是小事……”

…………

趁着大家熱烈討論的功夫,張起航小聲對蔡向東說道:“蔡董,大家的熱情很高啊。”

“哈哈……”

聽到張起航這麼說,蔡向東哈哈大笑,說話的同時遞給張起航一根菸:“大家難得遇到這麼好的一個機會,當然是很高興了……張總你是不知道,以前咱們集團軍工部門的同志的日子過的苦啊。”

“哦?”

給蔡向東點上煙,張起航好奇的問道:“蔡董,這話是怎麼說的?”

知道張起航以及華騰工業集團一直在搞民用車輛,對軍用車輛不熟悉、不瞭解,所以對於張起航這個看上去有點幼稚的這個問題,蔡向東也沒有什麼不滿,而是在抽了一口煙之後,這才說道:“張總,這話怎麼說呢?你別忘了,咱們華夏,可不止咱們重汽集團能夠生產軍用卡車。”

“原來是這麼回事,”張起航一拍腦袋:“我明白了!”

也是!

在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一汽和二汽是公認的“長子”和“次子”,重汽集團此前雖然也是央企,但與一汽和二汽相比,它的排名肯定要往後一點,這麼一來,問題也就來了:每年的軍用卡車的訂單數量有限,雖說大家都要照顧的到,但應該給誰多一點、給誰少一點?在這種情況下,重汽集團自然沒辦法給大哥和二哥爭比,拿到的訂單數量自然也就最少。

說到這裡,張起航倒是心中忽然一動,向蔡向東問道:“蔡董,有個問題我其實一直挺好奇。”

蔡向東點點頭:“什麼問題,伱說。”

“三江萬山和咱們省的泰山是咱們國家僅有的兩家重型特種車輛生產企業,對吧?”張起航說道:“那咱們重汽集團能不能搞這種特種車?”

三江萬山和泰山特車是幹什麼的,這裡不好展開說,但這兩家單位生產的車輛,那可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若干年後曾經在閱兵式上出現的12*12的原木運輸車就是這兩家單位生產的,而且這兩家單位還都是航天系統的,所以,這兩家單位在國內的地位可見一斑。

而張起航提到了這兩家單位,自然也是心裡有點想法。

蔡向東聞言,臉色頓時一變:“張總,你是……”

張起航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點頭道:“蔡董,我跟您實話實說,這裡面的彎彎繞繞我是真的不懂,所以就想問問你,你覺得咱們集團能不能也搞這種車?”

原來是這麼回事……

蔡向東的表情一下子緩和了不少,他沉吟了片刻之後,才緩緩的說道:“搞倒是能搞,國家也沒說除了這兩家之外,其他廠家不能搞這個東西,但問題是,張總你得明白,這兩家企業是航天系統的,而這兩家企業生產的特種車上面運輸的,也是航天系統生產出來的玩意兒,歸根到底,人家是一個系統的。

所以啊,咱們先不說這種重型特種車輛的技術含量啊之類的問題,就算是咱們順順利利的將這個車搞出來了,哪怕是性能比這兩家單位的產品還牛X,但你覺得航天系統能讓咱們進來分一杯羹?那兩家單位纔是人家航天系統的親兒子。”

“嘖……”

張起航聞言,也不禁撮了撮牙花子,覺得自己想的簡單了:還真是這個問題。

倒是蔡向東,看着張起航皺眉的樣子,他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向張起航問道:“起航,這種特種車輛的技術都在老毛子哪兒,唔……三毛也挺厲害,但也就大毛和三毛了,所以……”

說到這裡,蔡向東再次壓低了聲音:“你能弄到這個技術?”

張起航卻是搖搖頭:“弄到弄不到的有什麼意義,先不說能不能弄來,就算是弄來了,這東西對咱們來說不還是屠龍技?”

什麼是屠龍技?

很厲害、但沒用施展的地方的本事,這就叫屠龍技。

如果張起航真的能夠從大毛和三毛那裡弄來了這類特種車輛的技術,對於泰山特車和三江特車來說肯定是好東西,他們的老總能樂的三天三夜合不攏嘴,說不定這倆單位的老總還能憑藉着這個貢獻官升一級,但對於重汽集團來說,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屠龍技了。

但蔡向東的眼睛卻是瞪圓了,他驚訝的道:“你還真能弄來?”

看着蔡向東的樣子,張起航哭笑不得:“蔡董,剛剛你還勸我別打這個主意、說人家航天系統不可能照顧咱們的生意呢,怎麼你還提起興致來了呢?”

蔡向東卻是搖搖頭,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如果是讓咱們從頭開始研發一款這類重型特種底盤,那沒說的,我肯定不能勸你搞這個東西,太費錢了,可以說就是個無底洞!

但如果你能弄來這個重型特種底盤的技術,咱們也不是不可以搞一下,我覺得這種重型特種底盤在民用領域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比如完全可以作爲重型輪式起重機的底盤啊,有了這個東西,像是三一、徐工這些起重機生產企業,就可以將一部分重型起重機的底盤從現在的履帶式替換爲這種重型輪式特種底盤了。

再比如說在石油天然氣領域,也特別需要這種越野性能和載重性能都很強悍的重型輪式底盤,咱們也可以往石油天然氣領域開拓一下市場。”

說到這,蔡向東目光炯炯的望着張起航:“這些車可能一年也賣不了多少,但只要能夠將這塊市場做起來,那每年的利潤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關鍵是這玩意兒的技術門檻很高,連帶着也就有了很強的排他性,所以啊,張總,你覺得有多大的把握?”

張起航之前還真沒往民用特種用途的領域去琢磨,但現在聽蔡向東這麼一說,他也覺得有道理:這類重型高機動越野載重底盤,除了軍事領域的用途之外,在民用市場應該也有用武之地吧?

不過對於蔡向東的這個問題,張起航還是不敢亂說,他謹慎的回答道:“要是擱在前幾年……唔,在五六年前吧,那個時候的老毛子那邊還比較混亂,機會還是有的,而且還不收,但這幾年,自打那位弗拉基米爾先生上臺之後,他一系列的舉措你也知道,所以……”

對於那位被稱之爲“硬漢”的弗拉基米爾先生,蔡向東自然不陌生……雖然是“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的那種不陌生……對於這位“硬漢”上臺之後的一系列舉措,蔡向東也是有所耳聞,知道這個年紀不大的人對於老毛子的家底看的很重,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張起航現在想要從老毛子那邊將這種重型越野底盤的技術弄過來,那難度確實不是一般的大!

想到這,蔡向東也不禁有些遺憾:“這樣啊……這麼一琢磨,好像確實是挺麻煩……”說到這,蔡向東忍不住抱怨道:“張總,我聽說前些年你可是從老毛子那邊淘換過來不少好東西,多少人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怎麼就沒想着將這個技術也弄點過來呢?”

“因爲當時我覺得這個東西對於華騰工業集團沒什麼用啊,”張起航一攤手,說道:“華騰工業集團是一家純粹的民用汽車生產企業,這玩意兒一年才賣幾輛?相比於搞這個東西,我還不如多生產幾輛汽車呢。”

“……”

蔡向東頓時無語。

(本章完)

第1236章 主動送上門的學員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395章 手動檔也能適配混動系統?第693章 難得的高效第840章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我們的代理商的第1321章 一心向外發展的江河第504章 老百姓們的要求更高了第1299章 如此裝配質量第708章 堅定了領導們的信心第377章 青眼有加第1292章 竟然真的有影響第340章 這樣的一個產品,誰會不喜歡?第122章 初印象(2/3)第1138章 大毛開始着急了第1188章 我們 不着急第346章 我只是一隻風口上的豬第116章 梳理供應鏈:中(2/3)第1168章 河馬國要買直升機第432章 沒有了動力第115章 梳理供應鏈:上(1/3)第329章 接連而來的好消息(兄弟們,求月票第477章 被激發出來的進取心第820章 原來在這兒等着我呢第1140章 讓你們認清現實第619章 首批客車交付第644章 咱不能還不如一個外人,是吧?第1071章 反客爲主,警告一下第1428章 讓我們一起愉快的去割韭菜第949章 別太橫,別太目中無人(兄弟們,拜第969章 藉機抱大腿第1229章 反常的哈利勒第300章 時代進步了第1391章 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第414章 順利接收第586章第257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第953章 爲他人做了嫁衣裳?第199章 要搞清楚第1439章 歡迎投資,不過恐怕你們賺不到錢第1354章 別開生面的新產品發佈會:上第480章 輕騎的試點第475章 全省的國企們都在關注着:上第670章 加加擔子第193章 分紅,分房子第281章 這摩托車,有勁兒!第274章 廣闊的農村大有可爲第89章 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48章 拓展用途(2/3)第1067章 糾結與不甘心第646章 那就走外交渠道吧第269章 這差別也太大了第265章 領導,我想改一下合同第1246章 上上課第933章 愛合作就合作,不合作我們也不求着第1287章 全球第一第429章 感慨第452章 達成合作第1354章 別開生面的新產品發佈會:上第1211章 躲不過的人情第472章 原來歐美的企業早就開始實行了第85章 領導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196章 不玩敝帚自珍這一套第1339章 如此大腿,此時不抱更待何時?第1382章 華騰集團成了榜樣和好孩子第1403章 無人機方面的小驚喜第930章 難以想象的事第369章 交趾“出租車”們的春天第1266章 說服組委會第517章 經銷商們的反應第180章 我們不生產摩托車,我們只是發動機第708章 堅定了領導們的信心第1299章 如此裝配質量第872章 投資達成第1420章 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否則還能怎麼辦呢?第286章 正式上市第899章 再次回到了張起航的面前第1391章 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第1434章 要有前瞻性第1231章 打臉來的就是這麼快第181章 一條明路第411章 鬆了一口氣第1270章 賺未來的錢第393章 又能出口創匯了?(兄弟們,求訂閱第928章 商量着來第815章 成交!第1247章 深入到基層當中去第901章 不一樣的麪包車第205章 在農村蓋什麼房子,咱們去魔都(兄第1401章 積極配合國家的戰略第1197章 我們歡迎有誠意的合作伙伴第107章 說服:下(2/3)第972章 張狐狸的幫助第1372章 爲產業的發展建言第200章 震驚!原來就只有我們還不知道第376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84章 進入電機制造行業的機會?第527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兄弟們,求訂第384章 進入電機制造行業的機會?第278章 第一步,達成!第410章 面對包袱,主動出擊,化被動爲主動
第1236章 主動送上門的學員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395章 手動檔也能適配混動系統?第693章 難得的高效第840章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我們的代理商的第1321章 一心向外發展的江河第504章 老百姓們的要求更高了第1299章 如此裝配質量第708章 堅定了領導們的信心第377章 青眼有加第1292章 竟然真的有影響第340章 這樣的一個產品,誰會不喜歡?第122章 初印象(2/3)第1138章 大毛開始着急了第1188章 我們 不着急第346章 我只是一隻風口上的豬第116章 梳理供應鏈:中(2/3)第1168章 河馬國要買直升機第432章 沒有了動力第115章 梳理供應鏈:上(1/3)第329章 接連而來的好消息(兄弟們,求月票第477章 被激發出來的進取心第820章 原來在這兒等着我呢第1140章 讓你們認清現實第619章 首批客車交付第644章 咱不能還不如一個外人,是吧?第1071章 反客爲主,警告一下第1428章 讓我們一起愉快的去割韭菜第949章 別太橫,別太目中無人(兄弟們,拜第969章 藉機抱大腿第1229章 反常的哈利勒第300章 時代進步了第1391章 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第414章 順利接收第586章第257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第953章 爲他人做了嫁衣裳?第199章 要搞清楚第1439章 歡迎投資,不過恐怕你們賺不到錢第1354章 別開生面的新產品發佈會:上第480章 輕騎的試點第475章 全省的國企們都在關注着:上第670章 加加擔子第193章 分紅,分房子第281章 這摩托車,有勁兒!第274章 廣闊的農村大有可爲第89章 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48章 拓展用途(2/3)第1067章 糾結與不甘心第646章 那就走外交渠道吧第269章 這差別也太大了第265章 領導,我想改一下合同第1246章 上上課第933章 愛合作就合作,不合作我們也不求着第1287章 全球第一第429章 感慨第452章 達成合作第1354章 別開生面的新產品發佈會:上第1211章 躲不過的人情第472章 原來歐美的企業早就開始實行了第85章 領導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196章 不玩敝帚自珍這一套第1339章 如此大腿,此時不抱更待何時?第1382章 華騰集團成了榜樣和好孩子第1403章 無人機方面的小驚喜第930章 難以想象的事第369章 交趾“出租車”們的春天第1266章 說服組委會第517章 經銷商們的反應第180章 我們不生產摩托車,我們只是發動機第708章 堅定了領導們的信心第1299章 如此裝配質量第872章 投資達成第1420章 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否則還能怎麼辦呢?第286章 正式上市第899章 再次回到了張起航的面前第1391章 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第1434章 要有前瞻性第1231章 打臉來的就是這麼快第181章 一條明路第411章 鬆了一口氣第1270章 賺未來的錢第393章 又能出口創匯了?(兄弟們,求訂閱第928章 商量着來第815章 成交!第1247章 深入到基層當中去第901章 不一樣的麪包車第205章 在農村蓋什麼房子,咱們去魔都(兄第1401章 積極配合國家的戰略第1197章 我們歡迎有誠意的合作伙伴第107章 說服:下(2/3)第972章 張狐狸的幫助第1372章 爲產業的發展建言第200章 震驚!原來就只有我們還不知道第376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84章 進入電機制造行業的機會?第527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兄弟們,求訂第384章 進入電機制造行業的機會?第278章 第一步,達成!第410章 面對包袱,主動出擊,化被動爲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