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三十六 “龍興之地”

蘇詠霖拿過了蘇隱發動山東地區天網軍資源調查得到的情報,對整個山東地區的政治生態有了一番具體的瞭解。

從洪武三年四年的黃河案引發的大清洗之後,這一地區的官場經過了一次大規模的重組,之前喬豐案當中,山東也受到了牽連,一些老資格官員牽涉其中,被拿下。

總體來看,山東地區的政治生態還是挺健康的,官員的清廉程度也沒什麼問題,財政部的審計部門在山東這邊傾注了比較多的資源,沒發現什麼不對的。

只能說有些問題並不是正常範疇內能夠解決的問題,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會在錢這個事情上摔跟頭,尤其在這個蘇詠霖威名赫赫的時期。

但山東確實有點不一樣。

用傳統的話來說,山東,是大明的“龍興之地”。

當年,蘇詠霖率領勝捷軍和之後的光復軍以山東爲大本營挑戰、推翻金國,軍隊和最早的執政團隊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出自山東,甚至是他對抗燕雲地區舊官僚的主力。

當時,山東老人們還是新人,是他對抗舊勢力的主要力量,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時過境遷,到了這個時期,天下政治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不存在什麼革命勢力和舊官僚士紳的對決了,各地區力量追求的是平衡而不是對抗。

山東地區跟着蘇詠霖一起起事的老部下有很多,有能力極強的優秀人才,也有能力一般的普通人。

優秀人才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政績步步高昇,成爲高級官員,而一些普通人只能原地踏步。

大明的官場晉升機制在蘇詠霖主導下是比較公平透明的,尤其在喬豐案爆發之後,這一機制更加公平,爲蘇詠霖本人所特別關注。

這種公平機制之下,能夠晉升和不能晉升都是有明確理由的,不看資歷深淺,主要看的就是政績和貢獻。

政績優秀的人可以順利得到晉升,在更高的平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而政績一般或者壓根兒就沒什麼政績的人,就難了。

本來越往上職位越少,越往上就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只有最優秀的、最有政績的人才應該上位,指望靠資歷混上去那是不可能的。

而偏偏這樣的一羣能力平平但是資歷深厚的人廣泛存在於山東地區,乃至於大名府地區。

他們的能力止步於州府一級,繼續往上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但是他們自己並不這樣認爲。

他們覺得自己提着腦袋衝鋒陷陣的時候這些小字輩還在家裡喝奶,根本不配合他們同臺競爭,而偏偏小字輩踩在了他們頭上,對他們發號施令,他們爲此感到不滿,覺得不公。

他們覺得他們應該登上高位,讓小字輩們聽他們的指揮,讓他們耀武揚威,可現實並非如此。

雖然蘇詠霖的強勢威懾讓他們不敢做什麼,但是在日常行政中,這種不配合、陽奉陰違、暗中使絆子還是經常存在的。

這不僅會讓一些剛剛升職調任來這一地區的年輕的中高級官員們手足無措,更會讓一些調任山東地方基層擔任基層職位的年輕官員不好過。

這些資歷深厚的老人對上級他們只能陰陽怪氣陽奉陰違,但是對下級,那就是可勁兒的折騰。

根據調查顯示,汪宏津和餘良哲抵達山東就職的前一年都過得很不順暢,任朋義則是剛來山東組建公共安全部門,在濟南還好,一旦深入到各州府,那難度可大了去了。

縣級官員有心配合,卻受到州府一級的阻礙,以至於工作難以展開,到現在爲止,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州府準備好了搭建公共安全部的建制。

這一點,任朋義也隱晦地提起過,但是沒有叫苦叫累,估計是擔心蘇詠霖覺得他剛來就叫苦叫累是不好的行爲,會對他產生負面看法。

但是他不說,不代表沒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在濟南周邊還好,接近濟南,政令多少還有些威懾力,到了南邊沂州莒州等蘇詠霖起家之地,那就真的是情況非常嚴重了。

說政令不出濟南是有點過分,說政令暢通無阻則是白日做夢。

沂州和莒州,再加上一個密州,那是山東大起義最早爆發的地方,也是蘇詠霖最早活動的地方,所以當地人都比較自豪的宣稱自己這裡是大業啓程之地。

這裡也的確涌現了大量優秀的軍事和行政人才,除了江南老人們,這三州之地涌現的優秀人才也確實是蘇詠霖早期起家的重要助力。

這本來是值得榮耀的一件事情。

但是在長期的政治生態演變的過程中,這種榮耀變得有點變了味道。

變得資歷越深,在當地越吃香,資歷越淺,在當地就越容易受欺負。

當地官員羣體中普遍有一種唯資歷的看法,其實就是變相了的地域觀念,因爲誰都知道,資歷最深厚的官員不是江南老人,就是山東人。

資歷深厚的官員從其他地方調過來,很容易受到當地其他官員的接納與合作,而要是新官員來到這裡任職,老老實實不折騰還好,稍微想折騰一下的,絕對的冷暴力管飽。

大明官員的升遷、降職和調任也是有一定規律的。

縣級官員四年一評,州府級官員和行省官員五年一評,且不管評級如何,都會調離當地,不在當地連任,以避免官員在地方生成利益關係。

評級優秀的官員酌情升遷調任,評級一般的則選擇其他地區平級調任,評級不佳的就要擔憂降職調任了。

這對於全體官員都是一種激勵性的鞭策。

而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除了升遷、降級等情況,平級調動的官員在調動時都秉持着一個就近原則,儘量不遠調。

原因簡單。

這年頭道路難行,路不好走,且大明疆域廣大,比如從大同調任到雲南,少說也要三五個月時間,時間都在趕路上,三五個月的功夫實在是太久,會耽誤事。

升遷降級就算了,人數不多,可以安排,平級調動的人數最多,最麻煩,要是都搞遠距離調動,會非常麻煩。

所以就近調任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平級調動往往一般都選擇在行省內部調任,除非任職地區接近其他行省,則可以調任到外部行省。

這的確省事兒,也滿足了不少人的需求,不過這就造成了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情況,時間一長,容易搞出裙帶關係。

現在還是資歷、地域的事情,再往後,就是血緣和傳承了。

所以說這樣的情況並不僅僅在山東行省出現,其他各個地區也有,只是山東行省因爲是蘇詠霖的起家之地,所以情況更加特殊。

老資歷的州府級官員、幹部比較多,且多數升遷無望,怨氣足,要是說這些人裡頭出現一個兩個或者一小堆想要渾水摸魚和蘇詠霖搞事情的人,那一點也不奇怪。

一千三百八十五 老田啊,人心是會涼掉的呀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三十五 蘇詠霖覺得金人還是下手太輕了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二百一十四 孫將軍果能如此,是光復軍之大幸!一百五十九 勝捷軍還需要變得更強四百四十七 全面出擊!一百一十九 重口味的解決方案一千五百一十七 大明,真的就只是蘇詠霖一個人的大明一千一百零五 此非儒臣待遇一百七十六 耶律成輝並不想造反一千一百九十 吳璘想要統一號令一千三百零二 跟誰過不去也不能跟錢過不去一百三十六他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二百二十四 完顏阿鄰一頭霧水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鎖尚在,談何地上天國二百五十七 完顏亮並不打算放棄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一千三百零七 他沒想到張栻居然是個理想主義者八百二十四 陳雒,原來你也是個銀樣鑞槍頭啊一千五百七十 他們不需要理解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八百四十七 來吧,一勺燴吧!三百七十八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一百五十五 金軍崩潰一千三百零三 張栻在下大棋三百五十四 稱帝一百零七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祥和(第四更)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九百九十 你們現在又拿出了聖人之言來辦事?二百二十三 這羣人裡面,絕對不會有人背叛蘇詠霖六百七十一 周至想要去上課二百三十六 咱們打了勝仗,不該笑嗎?三百三十五 蕭懷忠放手一搏七百九十九 任得敬的末路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三百九十四 老將軍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四百二十九 籤軍士兵們的悲慘命運七百三十四 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四十三 田珪子感到憂慮九百五十二 嚴重的危機感七百零四 物價飛漲的臨安城八百四十 待明日,太陽照常升起第1629章 世界革命果然是應該推進的一千五百三十三 南下四百五十九 他們露出了富有的笑容八百四十六 大明恐怕要有大的禍患了啊!二 蘇詠霖打心眼裡看不起南宋三百七十五 耶律元宜討厭完顏亮一千一百四十六 蘇詠霖政權的歷史責任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百四十你是不是忘了我也是個私鹽販子?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一千二百六十一 就不知道大宋的太祖皇帝究竟在誰的心裡活着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五百三十 遼東兵團進取遼陽一百七十九 他們註定是陌路人了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二百五十五 那就乾脆的陪你走上一遭!五百五十五 萬不可因此引起光復軍的不快三百五十七 取代孔孟門徒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一千一百八十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六百七十 大明的旗幟,終將插遍天下一千一百八十九 川蜀之變一千四百九十五 和談五百一十四 德遠不愧是老臣一百三十四良民們,心動不如行動!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五百三十七 激進的趙惜蕊一千四百零二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九百五十六 明國就是下一個暴秦一千零七十四 離心離德一千零二 所以,我該答應,不是嗎?九百九十 你們現在又拿出了聖人之言來辦事?一千五百七十五 遼東地區人類生存改善計劃一百九十四 狗頭軍師的“妙計”一千零五 蘇詠霖終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一千二百三十八 缺錢,缺錢,缺錢!八百四十五 這不是造反,什麼是造反?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一千一百六十 還等什麼?趕快潤啊!二百五十五 那就乾脆的陪你走上一遭!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千一百九十六 禁止蜀錦貿易三百三十一 一波清算一千零五十四 他們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運九百六十四 最後通牒上架感言八百零五 蘇詠霖心中的緊迫感卻越來越強了一百六十六 叔叔真是算無遺策!三十一 夜襲(下)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
一千三百八十五 老田啊,人心是會涼掉的呀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三十五 蘇詠霖覺得金人還是下手太輕了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二百一十四 孫將軍果能如此,是光復軍之大幸!一百五十九 勝捷軍還需要變得更強四百四十七 全面出擊!一百一十九 重口味的解決方案一千五百一十七 大明,真的就只是蘇詠霖一個人的大明一千一百零五 此非儒臣待遇一百七十六 耶律成輝並不想造反一千一百九十 吳璘想要統一號令一千三百零二 跟誰過不去也不能跟錢過不去一百三十六他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二百二十四 完顏阿鄰一頭霧水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鎖尚在,談何地上天國二百五十七 完顏亮並不打算放棄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一千三百零七 他沒想到張栻居然是個理想主義者八百二十四 陳雒,原來你也是個銀樣鑞槍頭啊一千五百七十 他們不需要理解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八百四十七 來吧,一勺燴吧!三百七十八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一百五十五 金軍崩潰一千三百零三 張栻在下大棋三百五十四 稱帝一百零七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祥和(第四更)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九百九十 你們現在又拿出了聖人之言來辦事?二百二十三 這羣人裡面,絕對不會有人背叛蘇詠霖六百七十一 周至想要去上課二百三十六 咱們打了勝仗,不該笑嗎?三百三十五 蕭懷忠放手一搏七百九十九 任得敬的末路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三百九十四 老將軍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四百二十九 籤軍士兵們的悲慘命運七百三十四 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四十三 田珪子感到憂慮九百五十二 嚴重的危機感七百零四 物價飛漲的臨安城八百四十 待明日,太陽照常升起第1629章 世界革命果然是應該推進的一千五百三十三 南下四百五十九 他們露出了富有的笑容八百四十六 大明恐怕要有大的禍患了啊!二 蘇詠霖打心眼裡看不起南宋三百七十五 耶律元宜討厭完顏亮一千一百四十六 蘇詠霖政權的歷史責任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百四十你是不是忘了我也是個私鹽販子?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一千二百六十一 就不知道大宋的太祖皇帝究竟在誰的心裡活着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五百三十 遼東兵團進取遼陽一百七十九 他們註定是陌路人了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二百五十五 那就乾脆的陪你走上一遭!五百五十五 萬不可因此引起光復軍的不快三百五十七 取代孔孟門徒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一千一百八十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六百七十 大明的旗幟,終將插遍天下一千一百八十九 川蜀之變一千四百九十五 和談五百一十四 德遠不愧是老臣一百三十四良民們,心動不如行動!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五百三十七 激進的趙惜蕊一千四百零二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九百五十六 明國就是下一個暴秦一千零七十四 離心離德一千零二 所以,我該答應,不是嗎?九百九十 你們現在又拿出了聖人之言來辦事?一千五百七十五 遼東地區人類生存改善計劃一百九十四 狗頭軍師的“妙計”一千零五 蘇詠霖終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一千二百三十八 缺錢,缺錢,缺錢!八百四十五 這不是造反,什麼是造反?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一千一百六十 還等什麼?趕快潤啊!二百五十五 那就乾脆的陪你走上一遭!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千一百九十六 禁止蜀錦貿易三百三十一 一波清算一千零五十四 他們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運九百六十四 最後通牒上架感言八百零五 蘇詠霖心中的緊迫感卻越來越強了一百六十六 叔叔真是算無遺策!三十一 夜襲(下)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