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軍師更替

——大周景治四年十月六日,大周南營——

“真是……難以置信!”

在南營某間木屋內,大梁軍將領成央環抱雙臂坐在屋中央的火盆旁,臉上閃過幾分莫名神色,皺眉低聲說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大人竟徵用那天上姬劉晴爲軍師?”

“那劉晴,可是我大梁軍的死敵啊!——我軍兩萬將士之死,皆與此女脫不開干係!”大梁軍將領鄂奕接口說道,滿臉憤憤之色。

“早知如此,那日王淮大哥就不該將此女呈於大人!——當日一刀將其殺了,也省得惹來今日這些窩囊氣!”大梁軍將領典英一臉懊悔地說道。

“……”大梁軍副帥王淮默然不語,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他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畢竟當日就是他阻止了麾下將領想要殺死劉晴的舉動,將劉晴作爲俘虜獻給了謝安,他實在沒想到,短短數日,劉晴搖身一變,竟取代長孫湘雨成爲了三軍軍師。

一想起曾經有兩萬將士直接、間接死在劉晴手中,王淮只感覺臉上灼熱,不敢擡頭望向屋內的衆部將,只是默默地飲酒驅寒。

“行了!”似乎是注意到了自己副將王淮的愧疚之色,樑乘揮了揮手,說道,“好不容易有些喝小酒的空閒,盡說這些有的沒有的,叫冀州軍的弟兄們笑話!——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

成央、典英聞言愣了愣,他們這才意識上,屋內不單單隻有他們大梁軍的將領。還有唐皓、廖立、張棟、蘇信、李景、齊郝等冀州軍的大將們。

可以說,除了費國軍與馬聃軍依舊領兵在外,其餘冀州兵的將領們皆在此地,畢竟謝安的南營現在是針對秦王李慎作戰的大本營。

“樑乘兄言重了。事實上,唐某對於此事亦是倍感意外!”可能是注意到屋內的氣氛過於凝重,唐皓笑着開導着衆大梁軍的將領們,輕聲說道。“實不相瞞,唐某亦信不過那劉晴,不過,據唐某所知,劉晴擔任軍師一事,那可是大主母與三主母聯名推薦的!”

“樑丘將軍與長孫軍師?”衆大梁軍將領面面相覷,倒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樑丘舞在川穀鏖戰太平軍三代主帥陳驀的事,以及在決勝谷一刀斬了太平軍搖光神將嚴磊的事。早已傳遍三軍。更別說長孫湘雨。她與劉晴鬥智的戰事,即便是眼下事後想起,亦叫衆大梁軍將領心驚膽戰。暗道那絕非是人能具備的才智。

唐皓點了點頭,低聲說道。“有大人看着劉晴,諒劉晴也耍不出什麼花樣來……比起劉晴的忠誠問題,唐某倒是更擔心另外一件事……”

彷彿是看穿了唐皓的心思,樑乘長長吐了口氣,低聲說道,“唐帥的意思是……那劉晴是否能將我等將領如臂使指般得心應手地指揮麼?”

“是啊,這纔是唐某眼下最擔心的!”抿了一口酒水驅驅寒,唐皓憂心忡忡地說道。

屋內衆將聞言頓時安靜起來,被唐皓這麼一說,他們倒是不免也擔心起來。

畢竟劉晴此前可是太平軍的首領,指揮的可是太平軍,對於大梁軍與冀州軍的將領們幾乎不怎麼熟悉,而衆所周知,要做到得心應手地指揮某個將領,就勢必要熟悉這名將領的脾性。

打個比方,若是劉晴在不瞭解廖立性格的情況下讓廖立這位只知進不知退的猛將前往佯攻、偷襲,勝了倒是還好,萬一失利,很有可能就直接斷送了廖立與他麾下的曲部將士。

“本覺得劉晴才智不遜色長孫軍師多少,倘若其真心相助,必定能助我軍誅滅秦王李慎那路叛軍,不過聽唐帥這麼一說,樑某倒是……”

搖了搖頭,樑乘一臉苦笑着說不下去了。

而與此同時,在南營謝安那間充當帥帳的小木屋內,劉晴正坐在火盆邊,神色凝重地注視着手中那一疊紙片,只見那些紙片上書寫着大梁軍與冀州兵的將領名字,下面甚至註解着該名將領所經歷的戰事,所獲取的功勳,以及其相關的性格與人際關係。

毋庸置疑,能如此詳細做出註解的,恐怕也只有出身廣陵刺客、專精於收集情報的秦可兒了。

“廖立……初南陽宛城守備將,曾任叛軍洛陽主將張棟的副將,剛猛果敢,智勇雙全,武藝不遜馬聃、智略不減唐皓……看似冷靜沉着,實則性格衝動,若戰局不利,恐有輕生冒進、欲破釜沉舟之舉……”喃喃唸叨着紙片上的註解,劉晴長長吐了口氣,揉了揉腦門,淡笑說道,“還以爲是一員帥才,不想竟然是一把雙刃劍……怪不得李賢與長孫湘雨此前都不敢讓其單獨領兵在外……”

秦可兒聞言淡淡一笑,輕聲說道,“能獨當一面的帥才,眼下應該就只有費國、馬聃、唐皓、樑乘……這是樑乘的評價!”說着,她將剛剛書寫完畢的有關於樑乘的資料遞給了劉晴。

劉晴接過瞥了幾眼,皺眉說道,“中規中矩的帥才麼……幾乎毫無出彩之處!——馬聃的資料呢?”

“等等……在這裡,給!”秦可兒將馬聃的資料遞給了劉晴。

劉晴粗粗瞧了幾眼,眼中閃過幾絲意外,輕笑說道,“終於看到一個合乎我性子的部將……馬聃很擅長遠襲呢!”

秦可兒見此連忙解釋道,“馬聃曾經是北地的將領,屢屢帶兵在幷州一帶與外戎交戰,那些來自草原上的外戎皆是來去如風的強寇,因此,北地的將領一般都擅長遠襲,否則,是無法在與外戎的交兵中存活下來的!”

“唔……”劉晴點了點頭,忽而問道,“唐皓呢?”

“唐皓善於正面戰場。但不時也會出奇兵,與費國一樣,亦是能夠獨擋一面的帥才……這是張棟的資料,此人進取不足。不過防守頗有一手……”

“又是一個善於防守的將領啊!——最討厭這種類型的將軍了!”劉晴瞥了一眼在火盆旁飲酒驅寒的謝安,顯然,她對謝安在湖口時的難纏至今亦耿耿於懷。

“……”謝安明顯是從劉晴的口吻中聽出了指桑罵槐的意思,無語地搖了搖頭。想了想淡淡說道,“丫頭,別以爲本府聽不出來……本府已經按你所說,向全軍傳達了徵用你劉晴爲我三軍軍師之事,憑着本府的面子,軍中衆將決不至於抗命不尊,那麼……你打算何時對李慎用兵?”

“急什麼?”劉晴瞥了一眼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道,“李賢雖然說過希望你儘快誅滅秦王李慎。可他離開江陵也才短短十日。算算日程。這會兒李賢頂多到光州,無論是去汝南還是壽春,至少還有五日呢。更別說他還要從汝南、壽春、甚至是徐州調兵,這一來一回。至少得一個月工夫,等他籌足兵力率軍到長江北岸,與伍衡正式交手,差不多應該是十二月底,你急什麼?”在提到伍衡二字時,劉晴眼中閃過一陣刻骨銘心的憎恨,饒是謝安亦感覺頭皮發麻。

“這種說話的語氣……真是像吶!——怪討厭的……”謝安怏怏地說了句,他越發感覺,劉晴在某些時候與長孫湘雨真的很像,就好像天底下的事無論什麼都逃不過她們算計似的,同粗俗點的話來說就是,臭屁轟轟,不可一世。

“我跟那個女人才不像!”劉晴狠狠瞪了一眼謝安,看得出來,她真的是很不喜歡長孫湘雨,就跟長孫湘雨不喜歡她一樣。

“行了行了,解釋一下這幾日毫無動靜的意圖!——當着本府的面,說本府妻室的不是……別忘了你身爲俘虜的身份!”謝安有些不悅地呵斥道,就跟長孫湘雨一樣,他雖然偶爾還有埋怨長孫湘雨的跡象,但卻無法容忍外人說長孫湘雨的壞話。

見謝安又一次提起俘虜二字,劉晴恨地牙癢癢,不過卻沒有絲毫辦法,畢竟謝安一句話就能讓她成爲三軍軍師,同樣的,一句話也能剝奪了她軍師的職務,什麼叫做砧板上的魚肉,劉晴總算是深刻體會到了。

想了想,劉晴咬了咬牙,低聲說道,“好吧,告訴你也無妨……取行軍圖來,我指給你看!”

“你以爲你是誰啊?——自己取去!”

“你……”劉晴氣憤地瞪着謝安,氣地雙肩微微顫抖。

旁邊秦可兒瞧見,連忙打着圓場說道,“小奴去取,小奴去取……”說着,她連忙起身到一旁取來行軍圖,鋪在謝安與劉晴之間的木板地上。

可並非是爲了迎合劉晴,只是秦可兒非常清楚,在長孫湘雨與李賢都不在軍中的情況下,謝安要想打敗秦王李慎,劉晴的智慧勢必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既然謝安拉不下臉,那麼只要秦可兒來做了,就像長孫湘雨所說的,秦可兒對謝安如今可是情根深種。

這個女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在乎他了?

劉晴頗感意外地瞥了一眼秦可兒,倒也沒有再說什麼,待撫平行軍圖後,淡淡說道,“眼下秦王李慎屯兵於南嶺、花彭嶺西北側,而你周軍則在南嶺、花彭嶺東南側,中間隔着一片山巒,倘若要正面交戰,缺少一個必要條件,你可知是什麼?”

謝安聞言摸了摸下巴,深思說道,“戰場!一片可以用來充當戰場的平坦之地!”

“不錯!”有些意外地打量了謝安幾眼,劉晴繼續說道,“溪谷、葫蘆谷、川穀,你周軍與李慎的叛軍雖有三處接合,但是,其三處地形卻不足以作爲真正兩軍交戰戰場……這也是李慎與李賢此前不乏有小打小鬧,但卻不曾打響大戰事的原因,地形限制!——由於南嶺與花彭嶺的存在,這附近的地形,無法完全擺列十餘萬叛軍與你十餘萬周軍……”

“你的意思是,本府應該將南營南遷三十里,放秦王李慎過葫蘆谷?”

“這倒是個好主意!”劉晴聞言輕笑一聲,繼而譏諷說道,“不過。你覺得李慎真有那麼傻麼?——倘若他屯兵在此,背後是葫蘆谷,你周軍三面夾攻,他連逃都逃不掉!倘若他當真這般無謀。你等還要我劉晴擔任軍師做什麼?”

“好好說話!”見劉晴眼中的輕蔑之色越發過分,謝安微怒喝道。

他越來越感覺到,劉晴像極了當初助他與李壽西征平叛的長孫湘雨,總是動不動就打擊他謝安與李壽。相當的不可一世。

同時他也意識到,長孫湘雨的脾氣這些年來確實改好了許多,至少不再像當初那樣鋒芒畢露,變得乖巧了許多,更加有女人味,而至於眼前的劉晴嘛,就彷彿是接了四年前的長孫湘雨班似的,繼續給他添堵。

好不容易這才教好了一個吧,又來一個。真是受不了!

謝安暗暗搖了搖頭。

而被謝安喝了一句。劉晴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眼下的身份。憤憤地咬了咬嘴脣,忍着怨氣繼續說道,“前些日子。在你周軍與楚王李彥以及我太……以及太平軍交兵時,秦王李慎或許還想着從葫蘆谷偷襲你周軍。但眼下,楚王李彥已死,此地的太平軍亦被……剿滅,秦王李慎恐怕是已不敢再輕易從葫蘆谷進兵,免得進兵容易退兵難,被你周軍拖死在這邊……”看得出來,劉晴說這番話時真的很艱難,尤其是當提到太平軍時,她眼中的複雜神色,就連謝安亦不由暗暗嘆息。

“那怎麼辦?——發戰書給李慎,告訴他,若是要與我軍交兵,就大軍後撤三十里?”因爲注意到了劉晴複雜的心情,謝安故意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道,他可不認爲李慎會乖乖地後撤。

要知道,隨着冬季的來臨,營寨的作用能愈發體現出來,倘若李慎真傻到爲了與周軍交兵而丟棄眼下的大營不顧,那謝安只要拖着叛王軍,不叫李慎有空閒再造另一座營寨就好了,保管李慎麾下十餘萬大軍活活凍死在臘冬的寒風中。

“李慎自然不敢棄營後撤三十里!”劉晴搖了搖頭,認真說道,“這也正是我眼下正在考慮的,周軍進退兩難,叛王軍何嘗不是進退兩難?——按照常理,這會兒應該是雙方暫停軍事,頗有默契地互不交兵,等待來年春季到來。冰雪消融,天氣轉暖,到時候,李慎便能毫無顧慮地後撤大軍,給你周軍一塊足夠的空地,以便廝殺交戰!”

“來年開春?這可不行……”謝安皺眉搖了搖頭。

畢竟在他看來,等來年開春那黃花菜都涼了,就算他那時能在一月之內誅滅秦王李慎的叛軍,那也差不多是二月份了,再等他率軍回援江東,幾乎已是四月中旬,照劉晴所言,那時李賢應該與伍衡打了近四個月了,就算有四萬兵力恐怕都消耗地差不多了,到時候他謝安再帶兵趕到,還有什麼用?

一方是養精蓄銳的太平軍,又有江東各處城池、關卡爲助,而另外一方是千里奔走、精疲力盡的周軍,本來能配合兩面夾擊的李賢軍也差不多消耗完了兵力,這還打什麼?

“年底前勢必要誅滅秦王李慎,然後在明年二月份之前趕到江東,這樣李賢前往江東拖延伍衡的事還算有點意義!”謝安搓着手沉聲說道,既是提醒劉晴,同樣也是提醒他自己。

“……”深深望了一眼謝安,劉晴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低聲說道,“那就得出奇兵了!——出奇致勝!”說着,她的手指點向行軍圖上某位位置。

“這是……”謝安眼神一凝,驚訝說道,“花彭嶺?”

“不錯,花彭嶺!——從這裡,襲秦王李慎的本營!”

“走花彭嶺襲秦王李慎的本營?”謝安愕然地看着劉晴,古怪說道,“這中間可是隔着十幾路藩王的叛軍,六七萬呢……”

“你指的是從溪谷走花彭嶺山道,繞過當陽縣,從李慎的後方襲擊他吧?”劉晴淡淡地望着謝安。

“對啊,難道不是麼?”

“不,走捷徑!”劉晴的手指在行軍圖上一劃,壓低聲音說道,“叫馬聃走這條路線,這樣只會碰到兩路藩王軍,棘陽王李育、比陽王李贛……”

瞧着劉晴所劃的路線,謝安倒抽一口冷氣,驚聲說道,“那裡可是峭壁……”

“奇者,無外乎出其不意、攻敵不備!”

謝安聞言皺了皺眉,沉聲說道,“可問題是,那裡光禿禿的,就算我軍將士能從那裡攀爬下去,叛王軍一眼就能看到,這就談不上是奇兵了!”

“攀爬地快些不就完了?在叛王軍反應過來之前!”劉晴淡淡說道。

謝安氣樂了,嘲諷說道,“二十丈的峭壁,你倒是說說,怎麼攀爬地快些?四百息一個人,同時十人攀爬,這夠快了吧?——但是四百息,足夠叛王軍及時召集一支步兵,叫我軍的奇兵有去無回!”

“四百息?”劉晴淡淡一笑,繼而頗爲自負地說道,“五十息之內,足夠!”

“五十息?”謝安瞪大眼睛,忍不住嘲諷道,“若是你直接說叫將士從山崖上跳下去,我想十息就足夠了!”

“……”劉晴聞言一臉異色地望着謝安,只看得謝安渾身不適,咳嗽一聲說道,“不是在說笑麼?——咳,好吧!既然你已胸有成竹,那你還在等什麼?”

瞥了一眼謝安,劉晴淡淡說道,“等出此路奇兵最至關緊要的因素,即今年的第一場大雪!”

“雪?”謝安微微一愣,低頭若有所思,忽而好似想到了什麼似的,猛地擡頭驚愕地打量着劉晴。

這個丫頭……

不簡單!

第56章 新官上任第76章 退走第138章 至猛之將的末路(三)第8章 不是侍女麼?第57章 即將來臨的風暴(二)第23章 羊與虎的莫逆第6章 妻弟、姐夫(二)第95章 深謀第34章 端倪第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女人(三)第25章 兩軍並進:文伐之威第14章 意外第51章 進退兩難第44章 泄密的書信第143章 死亦豪傑!第43章 長孫家不爲人知的事(一)第117章 計中計,局中局(七)第15章 隱情第39章 後續炮轟羊城晚報以及旗下記者餘曉玲第13章 宿醉第48章 迷茫的第三日(四)第1章 十日之後第26章 兩個人的世界第85章 將星隕落(二)第17章 初掌兵:援軍?誰的援軍?第33章 會試風波第63章 料敵先機第6章 妻弟、姐夫(二)第48章 迷茫的第三日(四)第19章 尤物(二)第17章 投石問路第26章 兩個人的世界第98章 秦王的軟肋第123章 追殲之戰(二)第11章 心照不宣第10章 欲蓋彌彰(二)第6章 調戲(二)第117章 計中計,局中局(七)第51章 進擊的枯羊(二)第27章 奪回男人尊嚴的日子第11章 心照不宣第31章 不爲人知的兩三事第21章 初掌兵:變故(二)第35章 被擒的鬼姬(四)第32章 被擒的鬼姬(二)第27章 盛宴,劍拔弩張第81章 棋盤之外:六神將最後一人第78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二)第29章 詭道第24章 逼近的燕王第83章 猛虎出籠第10章 拉關係(二)第35章 被擒的鬼姬(四)第14章 初掌兵:說服第31章 幾番出人意料的事態第87章 強大背後的脆弱(二)第132章 即來的惡戰第99章 秦王的軟肋(二)第4章 時逢恰巧第61章 四十對一千?輕鬆!第47章 炎虎姬很生氣,後果相當嚴重第34章 被擒的鬼姬(三)第15章 所謂裡應外合第7章 第二次往往要比第一次有經驗第25章 上元節燈會第68章 線索?第67章 江陵攻略第1章 三年後第66章 荊州南陽的牛(二)第28章 金陵硝煙(三)第45章 棋高一着第56章 三部六司齊會審第5章 外封的四王(二)第17章 登門第6章 揹負的信念第14章 局勢得失第118章 破敵的預兆?第26章 金陵硝煙第76章 京師動亂前夕第74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二)第78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二)第9章 食色性也第54章 樑丘對長孫:初回合第2章 李賢的委託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38章 驚愕的第二日(三)第44章 不眠之夜!(三)第24章 兩軍並進:偏師第21章 要命了……第28章 兩個人的世界(三)第27章 兩軍並進:殺機暗藏第65章 第二支援軍?第37章 次日第120章 至兇的毒計第60章 要幫手?還要狠的?第11章 欲蓋彌彰(三)第23章 後續的風波第5章 調戲第95章 深謀
第56章 新官上任第76章 退走第138章 至猛之將的末路(三)第8章 不是侍女麼?第57章 即將來臨的風暴(二)第23章 羊與虎的莫逆第6章 妻弟、姐夫(二)第95章 深謀第34章 端倪第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女人(三)第25章 兩軍並進:文伐之威第14章 意外第51章 進退兩難第44章 泄密的書信第143章 死亦豪傑!第43章 長孫家不爲人知的事(一)第117章 計中計,局中局(七)第15章 隱情第39章 後續炮轟羊城晚報以及旗下記者餘曉玲第13章 宿醉第48章 迷茫的第三日(四)第1章 十日之後第26章 兩個人的世界第85章 將星隕落(二)第17章 初掌兵:援軍?誰的援軍?第33章 會試風波第63章 料敵先機第6章 妻弟、姐夫(二)第48章 迷茫的第三日(四)第19章 尤物(二)第17章 投石問路第26章 兩個人的世界第98章 秦王的軟肋第123章 追殲之戰(二)第11章 心照不宣第10章 欲蓋彌彰(二)第6章 調戲(二)第117章 計中計,局中局(七)第51章 進擊的枯羊(二)第27章 奪回男人尊嚴的日子第11章 心照不宣第31章 不爲人知的兩三事第21章 初掌兵:變故(二)第35章 被擒的鬼姬(四)第32章 被擒的鬼姬(二)第27章 盛宴,劍拔弩張第81章 棋盤之外:六神將最後一人第78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二)第29章 詭道第24章 逼近的燕王第83章 猛虎出籠第10章 拉關係(二)第35章 被擒的鬼姬(四)第14章 初掌兵:說服第31章 幾番出人意料的事態第87章 強大背後的脆弱(二)第132章 即來的惡戰第99章 秦王的軟肋(二)第4章 時逢恰巧第61章 四十對一千?輕鬆!第47章 炎虎姬很生氣,後果相當嚴重第34章 被擒的鬼姬(三)第15章 所謂裡應外合第7章 第二次往往要比第一次有經驗第25章 上元節燈會第68章 線索?第67章 江陵攻略第1章 三年後第66章 荊州南陽的牛(二)第28章 金陵硝煙(三)第45章 棋高一着第56章 三部六司齊會審第5章 外封的四王(二)第17章 登門第6章 揹負的信念第14章 局勢得失第118章 破敵的預兆?第26章 金陵硝煙第76章 京師動亂前夕第74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二)第78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二)第9章 食色性也第54章 樑丘對長孫:初回合第2章 李賢的委託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38章 驚愕的第二日(三)第44章 不眠之夜!(三)第24章 兩軍並進:偏師第21章 要命了……第28章 兩個人的世界(三)第27章 兩軍並進:殺機暗藏第65章 第二支援軍?第37章 次日第120章 至兇的毒計第60章 要幫手?還要狠的?第11章 欲蓋彌彰(三)第23章 後續的風波第5章 調戲第95章 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