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十章 逃責

入秋之後,又接連下了幾場秋雨,將黃河沿岸的莊稼沖刷了不少,去年缺糧的大洞尚未補齊,今年又面臨新的危機。秋糧的收繳至今沒有收尾,百姓手中有糧,卻沒有權利上繳,因爲他們手中的土地已經不歸他們自己做主,能拿主意的人又找不到,官員和衙役屢屢上門迎接他們的只有兩扇緊閉的大門。

所謂法不責衆,大家都在觀望,看誰做奉公守法的良民,可惜負責徵糧工作的官員望眼欲穿也沒看見有人主動上繳糧食,不得已上報了朝廷,朝廷勒令不繳糧者視其數量給予相應的懲罰,但此令形同虛設,根本就沒人搭理,一直拖延到中秋節,才徵收到往年的一小半。

弘帝恨不能將一天當做三天、五天用,這樣他就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部署。可是,他所有的努力都像是打在棉花上一樣,無論他怎麼出擊,拳腳都在觸及對方以前化爲無形。其實,他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但是他就是不甘心,不甘心在位多年的心血化爲烏有,不甘心將半壁江山拱手讓人,於是,在寓意着花好月圓的中秋節這天,看着滿朝文武官員在花前月下舉杯對飲的一幕幕景象時,他忽然覺得有些東西是該放手的時候了。

中秋飲宴之後,按理應該歇在皇后朝鳳殿的弘帝,卻歇在了因五皇子被立爲儲君而晉升爲妃位的黃美人宮中。弘帝此舉令有心人暗自猜測,多種版本的流言在宮牆內外傳遞,不過兩天時間,遠在南五州的金薩國太子宗澤浩就知曉了此事。

“先生怎麼看這件事?”太子宗澤浩將手裡的密報遞給臥龍先生,狹長好看的眼睛閃現着一種伺機而動的神采。

臥龍先生從金薩國直達巴州,先去見了幽王,然後又取道洪州,在文府過了一箇中秋佳節,第二天一早就啓程來到了南五州。一到南五州,先是對太子宗澤浩手中掌握的西五州和南五州的軍事部署做了一個全面瞭解,正想討論下一步作戰方針時,京城就傳來了如此消息。

在外人眼裡,這不過就是後宮妃嬪之間的爭寵,但恪守祖宗規矩的弘帝如此作爲,定有旁人不知道的隱情。如果他們沒猜錯的話,弘帝已然生出退意,如果猜測成真,那金薩國進駐京城就指日可待了。

“還記得我跟陛下是如何約定的嗎?”臥龍先生答非所問。

宗澤浩沉吟半晌,問道:“先生胸懷溝壑,多年來未曾射殺一兵一卒,如果有必要,我願爲先生代勞。”

臥龍先生淡笑搖頭,“不,這是我答應某人的,必須要做到。兵破皇城之時,財權名利我均不需要,我只要弘帝跪拜在前皇后和前太子酈景睿墓冢前,受以笞臀之刑,僅此而已。”

縱然臥龍先生如此怪異的要求在很多年前,宗澤浩就已經知道了,但是每每聽起來,都覺得心裡一陣惡寒,這麼駭人聽聞的刑罰,怎麼看都不像是謙和如玉的臥龍先生所爲,但是宗澤浩兄弟和康帝都明白,若不是臥龍先生對弘帝有着深入骨髓的血海深仇,金薩國也不會憑白撿到這麼一塊大餡兒餅。從來兵家之爭都是用兵力和戰術一較高下,卻沒想到用經濟和書院也能佈下一個密不透風的天羅地網,他們一次次的感嘆,臥龍先生能爲他們所用實乃國之大幸。但臥龍先生卻從來不以此居功,也從來不談論自己的身世,但並不代表着他們對臥龍先生一無所知。

“好,若是破城,定如先生所願。”宗澤浩不想在關鍵時刻和臥龍先生產生嫌隙。雖然將一國之君如此處置,定會讓天下文人和百姓詬病,也會爲建國之初收攏人心埋下隱患,但臥龍先生不比別人,多年來一直助金薩國爲奪取天鄴王朝而佈局,卻不求官不求財不求名,僅此一點要求,若是不答應倒顯得他們有過河拆橋之嫌。

就在宗澤浩兄弟幾人開始爲最後一步棋做出部署時,京城又傳來消息,黃妃因病薨逝,弘帝感念其養育太子有功,追封爲貴妃,以皇后禮安葬,並昭告天下,爲給天下蒼生祈福,弘帝定於十月初一傳位與太子,而此時距離十月初一僅有一個月了。

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說沒就沒了,林傾宸聽到黃貴妃薨逝的消息時,心裡陣陣發寒。她雖然對歷史不精通,但是也知道古代有很多皇帝立太子的時候,爲了防止太子的母親或者外戚過於強悍,架空皇帝,就殺死太子的母親,杜絕隱患,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漢武帝。這種殘忍的傳位方式,史學界稱之爲“立子殺母”或者“子貴母死”。可是那也是針對皇帝年老,太子年幼的例子,如今的太子早就過了弱冠之年,怎麼可能甘心受制於人呢?

“真是悲哀,爲了那張椅子,竟然要犧牲一個女人。”林傾宸搖頭嘆息,心裡沉甸甸的。

“當年,弘帝不甘於人下,先是陷害太子酈景睿,使其被奪太子封號,又幽禁於進程皇宮別院,爲防止後患,又讓擁護自己上位的大臣向軒帝進讒言,使宋皇后受太子牽累,被幽禁於朝鳳殿,更是不準與外界聯繫。後來,藉着在皇家圍場狩獵的機會,暗中射殺軒帝,又堂而皇之的賜宋皇后陪葬,而前太子酈景睿也在一次森林山火中發生意外,至今生死未明。一個如此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帝王,怎麼可能甘心將手中的權力交給別人?這裡面一定有他的目的。”宗澤翰講述的這一段,雖說是皇家隱秘,但是當年生在京城的人又有幾個人不知道?

“看來,弘帝已經感覺到大勢已去,但又不想做亡國之君,所以將太子推出來做個末代君王,他日入了地府見了歷代君王也不算失了顏面。”經過宗澤翰的一番解釋,林傾宸也領悟到弘帝此時讓位的真正用意了。

真是可笑又可嘆

弘帝的何其有幸,在上位支出遇到文家這麼強悍的助力,將天鄴王朝一步步推上建國以來的鼎盛時期,後人說起來也是一位有所作爲的明君。可是他又何其不幸,在國力鼎盛事時期,被他最大的助力釜底抽薪,留下一個外表光鮮,其實內裡早已被蠹蟲侵蝕的體無完膚的國家。

可憐嗎?當然不可憐

昨日因今日果,若是當年他安心做一個富貴王爺,或者做一個領兵打仗的威武王爺,今日最起碼還能過着呼風喚雨、杯觥交錯的日子。

二十六年,看似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彈指一揮間,不過眨眼之間,生老病死就可以概括完一個人的全部的生命軌跡。

那天,林傾宸在走出書房時,問臥龍先生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你會後悔你所做的這一切嗎?或者說你會愧疚嗎?”

臥龍先生嘆了一口氣,但是很堅定的告訴她:“不會,作爲一個傑出的指揮官,他要從全局着眼,不能因爲愧疚就撒手不管。雖然做這件事的初衷也是因爲我個人原因,但是老天既然把我帶到這裡來,又給了我一道選擇題論述題,我就有必要交付一份完美的答案。二十六年,我給過他無數的機會,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是他自己沒有那個能耐覺察。這世上也從來沒有天上掉餡兒餅的事情,是他自己甘願鑽入圈套。優勝劣汰的道理放到任何一個時空都適用。既然沒有那個瓷器活,就應該將那把椅子讓出來讓賢者居之。既然將我莫名扯到這個時空來,我若不做點啥是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正好我也可以以此爲棋盤,試試自己到底有積分能耐。”

所以,天鄴王朝落到如此境地,根本就是弘帝咎由自取,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小聰明加速了自己帝王生涯的結束。

注:天鄴王朝軒帝二十八年五月,太子酈景睿涉嫌弒君,剝奪太子封號,另封爲省王,幽禁於京城皇宮別院,終身不得離開。其生母宋皇后受其牽累,雖未剝奪封號,但也被幽禁於朝鳳殿,不準隨意出入,不得接受嬪妃拜見,不似冷宮卻更甚冷宮。

六月,軒帝第三子祈王酈景燁被封爲太子,同時賜婚當朝宰相嚴如律之女嚴爾淳,封其爲太子妃。

九月,軒帝在皇家圍場狩獵,被流箭所傷,雖經多方延醫,終因年老體衰,不治而亡。

翌日,以宰相嚴如律爲首的太子支持派,向滿朝文武宣讀軒帝的遺詔:由太子酈景燁繼承皇位,年號弘帝,同時因感念先帝與宋皇后鶼鰈情深,賜白綾三尺,共赴黃泉不寂寞。

弘帝元年十月,幽禁省王的皇宮別院因波及森林山火一夜之間化爲灰燼,上至省王,下至奴僕共計二百一十六人,全部遇難。

弘帝二年三月,一直虎視眈眈覬覦天鄴王朝疆土的金薩王朝,藉着新帝即位,殿堂之上的朝臣還沒有完全收服,以及天下百業待興之機,乘機糾集了二十萬軍隊南下,準備將天鄴王朝收入自己囊中。

沒成想金薩王朝的國主卻在點將臺上突然昏厥,因而失去了最佳的戰機,並且此後十幾年再無興起過滅天鄴王朝的念頭。

這件事傳至天鄴王朝時,雖然已經串了味兒,但畢竟給老百姓打了一注強心針,反而對當朝天子的福澤天下蒼生找了一個好藉口。

不出幾年,天鄴王朝的軍事,經濟,以及教育和老百姓的民生大計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其繁榮程度達到了天鄴王朝建國以來的鼎盛時期。

(有點少,稍後補上)

第92章 生變(上)第80章 春情(下)第90章 荷花第1章 穿越第112章 相交(下)第4章 博容第32章 相認(下)第95章 取代第18章 啓程——是你自找的第57章 葵水第1章 歸來第125章 啓程——(六)第33章 串門第29章 三爺第38章 容貌第173章 姐妹(中)第62章 拜訪第82章 促成第一四十章 聚首他的兄弟第52章 示好第164章 招聘(下)第66章 同行第26章 心思第175章 相見第25章 通氣(上)第176章 壞心(上)第29章 信物第83章 敬茶第63章 留痕第73章 上元(下)第62章 拜訪第61章 意外(下)第10章 拜壽(下)第27章 遊園第64章 故人第82章 促成第2章 產子第1章 穿越第38章 過繼(下)第44章 開業第145章 酈氏(中)第12章 遠客第175章 相見第46章 翻飛(上)第8章 駭言第167章 胎動第76章 屠馬第9章 懲罰第96章 失蹤(上)第83章 敬茶第84章 認錯第138章 禮物第54章 彩霞(上)第101章 路窄第18章 旖旎第92章 坦白(上)第33章 挖坑第5章 孤兒第70章 昏睡第15章 生日(中)第7章 認親第33章 弄舞(上)第26章 心思第7章 洗三第127章 孩子(上)第3章 家人第38章 過繼(下)第102章 差事第35章 午休(下)第14章 生日(上)第69章 困頓第12章 遠客第32章 看戲第31章 承諾第119章 啓程——(一)第117章 機緣第69章 困頓第20章 救美第91章 猜疑第13章 落水第7章 聖旨第168章 臥龍(上)第37章 省親(上)第107章 錢莊第95章 決定第122章 啓程——(四)第120章 啓程——(二)第164章 招聘(下)第21章 談判第138章 禮物第101章 定親第62章 丁香第43章 搓背第40章 相遇第136章 混亂第53章 歇業第52章 示好第114章 鋪墊第7章 關愛第112章 相交(下)
第92章 生變(上)第80章 春情(下)第90章 荷花第1章 穿越第112章 相交(下)第4章 博容第32章 相認(下)第95章 取代第18章 啓程——是你自找的第57章 葵水第1章 歸來第125章 啓程——(六)第33章 串門第29章 三爺第38章 容貌第173章 姐妹(中)第62章 拜訪第82章 促成第一四十章 聚首他的兄弟第52章 示好第164章 招聘(下)第66章 同行第26章 心思第175章 相見第25章 通氣(上)第176章 壞心(上)第29章 信物第83章 敬茶第63章 留痕第73章 上元(下)第62章 拜訪第61章 意外(下)第10章 拜壽(下)第27章 遊園第64章 故人第82章 促成第2章 產子第1章 穿越第38章 過繼(下)第44章 開業第145章 酈氏(中)第12章 遠客第175章 相見第46章 翻飛(上)第8章 駭言第167章 胎動第76章 屠馬第9章 懲罰第96章 失蹤(上)第83章 敬茶第84章 認錯第138章 禮物第54章 彩霞(上)第101章 路窄第18章 旖旎第92章 坦白(上)第33章 挖坑第5章 孤兒第70章 昏睡第15章 生日(中)第7章 認親第33章 弄舞(上)第26章 心思第7章 洗三第127章 孩子(上)第3章 家人第38章 過繼(下)第102章 差事第35章 午休(下)第14章 生日(上)第69章 困頓第12章 遠客第32章 看戲第31章 承諾第119章 啓程——(一)第117章 機緣第69章 困頓第20章 救美第91章 猜疑第13章 落水第7章 聖旨第168章 臥龍(上)第37章 省親(上)第107章 錢莊第95章 決定第122章 啓程——(四)第120章 啓程——(二)第164章 招聘(下)第21章 談判第138章 禮物第101章 定親第62章 丁香第43章 搓背第40章 相遇第136章 混亂第53章 歇業第52章 示好第114章 鋪墊第7章 關愛第112章 相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