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河務貪腐

河務一事並非這些年纔有的,黃河歷來經常氾濫,從夏代禹王便開始想法子治河了,然黃河屬實太長,中游流經蒙古、陝西、山西與河南,不僅容納晉、陝之間數十條支流的水量,且夾帶大量黃土高原的泥沙,一碗河水舀下去,便有半碗水半碗沙。

如此年復一年,下游河道泥沙便越淤越多,以至下游河道成爲高出兩岸平地的“地上河”,有些地方能高出地面數米,乃至十餘米,全靠人工築堤束水,一旦年久失修,遇到雨季汛季,河水氾濫,靠近下游的府州必無一倖免。

後爲了治黃河開鑿了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雖是能蓄黃濟運,然對治河的要求更高,不單是要疏導通流、防止氾濫,還要事黃河保持相當的水位,若二河相當則相安無事,若不成,輕則捫塞河口,衆則淤墊河身,甚至黃河淮河都一併涌入運河,氾濫更甚。

河務不治不成,偏這事兒動用人力物力巨大,前些年國庫空虛時康熙爺都不敢考慮此事,只能日日盼着天公作美,直至康熙十五年纔派明珠、靳輔等人尋一勞永逸執法來治理河務。

這些年明珠、靳輔治理河道無疑是有功的,可同時也對河務“掣肘太過”,連官員任命都不再聽康熙爺的意思,諸如康熙爺打算另委派于成龍督理餘下“引河入海口”的工程,便遭到了明珠、靳輔等人的阻撓,甚至暗中聯合九卿等人,試圖同康熙爺手中奪走治理下河之權。

這爭的哪裡是權,爭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只建一堤壩便要耗費二百七八十兩,更別提出力的百姓要吃飯,經手的官員要剋扣,一次撥下去便得二十萬,明珠胃口甚大,這二十萬砸到水裡還能聽聽水花,然若真叫明珠等人收入囊中,竟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便是不說這河務貪腐,把握水運也是重中之重的事。

康熙爺剛親政時便遇到過一場大水,當是通過運河挽運七省漕糧四百萬石未如期抵京,供應官兵俸餉,運道受阻險些軍心不平,故而河務之事乃重中之重。

待同準噶爾部開戰,屆時糧草定然也走水路補給,即便沒有明珠一派手伸得太長,康熙爺也定不會將這樣的命脈交到旁人手中。

科道官一站出來提起河務之事,明珠的臉色這才爲之一變。

除了明珠和靳輔以外,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餘國柱、吏部尚書科爾坤、戶部尚書佛倫、工部尚書熊一瀟及支持明珠、靳輔的的給事中達奇納、趙吉士等人皆在受彈劾之列。

明珠靜靜聽罷,本來還緊張着,然一聽沒有自己同靳輔,便覺康熙爺仍是不敢動他的,頓時大爲放心,甚至站出來只管叫人細細去查,半分恐懼也無。

說罷此事之後,人是暫給撤下來了,可治河仍缺不得人,這會子就得派人接手了去。

靳輔雖貪了些,可不能否認他在河務上的功勞,這也是爲何康熙爺並未叫人蔘了靳輔的緣故,說起治河,康熙爺這便點了靳輔、于成龍等人上前,就下河是否宜開、種堤築與不築、周圍餘田可否屯種等問題展開辯論。

康熙爺在對治河已然有初步打算的情況下,仍屢次允許有不同的意見發表。

于成龍堅持“下河必當開浚”,這也是康熙爺的意思,然明珠、靳輔同九卿明知康熙爺的意思卻仍是反對,且靳輔明言召民墾田應墾“餘田”而不是“民田”,即治河之後乾涸的地按照原先丈量出來的歸還本主,餘下的作爲屯田,抵補河工上所用錢糧。

康熙爺仍不同意,一來怕餘田又被人悄無聲息“黑”了去,二來也覺“屯田害民”,大清的土地這樣多,百姓的地本就種不完,若再兼顧屯田還得再多繳稅,豈不害人?

如此你來我往之間,少不得脣槍舌劍,後還是康熙爺強硬,靳輔等人這才稍有讓步。

此一商談便一兩個時辰不止,康熙爺並不覺疲累,反覺得收穫頗多。

他發現支持自己的于成龍並未洞悉河務,又不實地調查研究,盡用些道聽途說的事例同靳輔理論,根本無法以理取勝。

另外自己信任的幾位大臣,入總漕慕天顏、兩江總督董訥、督理下河工部侍郎孫在豐等人則是些牆頭草,僞君子。

凡暫停下河工程,支持修高堤壩,一擠將丈餘田畝給百姓屯種等事,他們都參與議定並完全同意,甚至要親自起草奏疏,亦是想從中牟利,花言巧語欲騙取皇帝信任。

康熙爺洞悉真相,心中充斥背叛之感,極爲憤慨,當即便將慕天顏革職,董、孫各降五級,連審都不必再審。

今兒康熙爺動作頗大,下頭的諸位大人早已冷汗津津也站得腰痠腿麻,然好在是真看明白康熙爺的心了。

這位是真真要不容明珠一黨了。

後再說起靳輔,朝中還隱隱掀起一股徹底否定靳輔之風,以爲凡是經他受完成的治河工程全是錯的,必須廢掉,總歸是牆倒衆人推。

康熙爺自知這股風氣不妙,極易造成混亂,繼而影響河工,以致影響漕運,故而看在靳輔還算盡責上暫未處置他,只待之後尋着合適的人手接替,再處置人去。

經此一事,不知京中添了多少悲歡,凡被彈劾調查的,甭管如何疏通關係都幾乎沒有再好端端出來的可能了。

明珠一派損了大半“能臣”,納蘭府上的門檻子也險被踏破,哭的求的一窩蜂的拜訪,然明珠卻是不急,只覺康熙爺仍是需要他的,故稍一安撫便罷。

眼看過不兩日便該是他的大壽了,明珠在原基礎上添了不少銀子進去,叫人辦得熱鬧些,如此叫人好好瞧瞧什麼是如日中天,不消他勸自然安心。

當然明珠亦有同索額圖打擂臺的心思,二人明裡鬥暗中咬,而今他不過是吃了虧豈能露出什麼頹勢叫人笑話,便是再難也能落了臉子!

第294章 爲了玉琭945.第945章 俱不委屈第293章 心中分量第813章 磋磨手段第123章 剖膽傾心第29章 看不透心第346章 想見之人第28章 添些福祉第675章 啞口無言第5章 眼神來往第528章 不計前嫌第109章 皇恩浩蕩第177章 尋伺時機第461章 好事成雙第329章 琢磨不透第465章 夾縫求生第423章 廝混一日第703章 溘然長逝第607章 是沒來錯第194章 你瞞我瞞第412章 那拉發動第62章 兩方對質第552章 各方較量第423章 廝混一日第499章 七斤八兩第404章 早朝彈劾第228章 蓬星襲月第194章 你瞞我瞞第696章 成人之美第89章 是小妖精第801章 定下人選第723章 即將北巡第133章 背後關係第814章 準備好戲第386章 理由牽強947.第947章 一雙兒女第645章 路遇猛虎第98章 得見家人第815章 四阿哥傷第389章 因她而亡第561章 用些心眼第719章 婚事禮成第806章 事態緊急第587章 最有嫌疑第407章 齟齬異心第771章 獨一份兒第85章 臘八時節第655章 總該不同第64章 手筆倉促第575章 質疑忌憚第215章 使小性子第509章 親近至極第717章 難得通透第480章 風寒纏綿第606章 莫名示好第159章 先探探路第61章 朕不能安第519章 腿腳有異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234章 賜名胤禛第623章 成長煩惱945.第945章 俱不委屈第188章 心頭沉重第903章 醉翁之意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369章 逐一考教第495章 盼得福成第339章 來拜山頭第362章 口是心非第547章 暗中試探第366章 雙喜臨門第511章 想得清楚第731章 兩道旨意第705章 慢慢癒合第536章 可還公允第117章 不給臉面第515章 汲汲營營第240章 阿哥挑嘴第394章 怪嚇人的第414章 得五阿哥第722章 極爲用心第62章 兩方對質第415章 那拉不妥第785章 親臨戰場第440章 用心良苦第236章 不能再等第360章 是真漢子第827章 意外得知第365章 欣喜自責第405章 治家不嚴第317章 養而不教第902章 皇子辦案第696章 成人之美第612章 衛雙消息第163章 心思各異第156章 吃吃苦頭第249章 下落不明第922章 喜得阿哥第355章 布庫比試第4章 公主名頭
第294章 爲了玉琭945.第945章 俱不委屈第293章 心中分量第813章 磋磨手段第123章 剖膽傾心第29章 看不透心第346章 想見之人第28章 添些福祉第675章 啞口無言第5章 眼神來往第528章 不計前嫌第109章 皇恩浩蕩第177章 尋伺時機第461章 好事成雙第329章 琢磨不透第465章 夾縫求生第423章 廝混一日第703章 溘然長逝第607章 是沒來錯第194章 你瞞我瞞第412章 那拉發動第62章 兩方對質第552章 各方較量第423章 廝混一日第499章 七斤八兩第404章 早朝彈劾第228章 蓬星襲月第194章 你瞞我瞞第696章 成人之美第89章 是小妖精第801章 定下人選第723章 即將北巡第133章 背後關係第814章 準備好戲第386章 理由牽強947.第947章 一雙兒女第645章 路遇猛虎第98章 得見家人第815章 四阿哥傷第389章 因她而亡第561章 用些心眼第719章 婚事禮成第806章 事態緊急第587章 最有嫌疑第407章 齟齬異心第771章 獨一份兒第85章 臘八時節第655章 總該不同第64章 手筆倉促第575章 質疑忌憚第215章 使小性子第509章 親近至極第717章 難得通透第480章 風寒纏綿第606章 莫名示好第159章 先探探路第61章 朕不能安第519章 腿腳有異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234章 賜名胤禛第623章 成長煩惱945.第945章 俱不委屈第188章 心頭沉重第903章 醉翁之意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369章 逐一考教第495章 盼得福成第339章 來拜山頭第362章 口是心非第547章 暗中試探第366章 雙喜臨門第511章 想得清楚第731章 兩道旨意第705章 慢慢癒合第536章 可還公允第117章 不給臉面第515章 汲汲營營第240章 阿哥挑嘴第394章 怪嚇人的第414章 得五阿哥第722章 極爲用心第62章 兩方對質第415章 那拉不妥第785章 親臨戰場第440章 用心良苦第236章 不能再等第360章 是真漢子第827章 意外得知第365章 欣喜自責第405章 治家不嚴第317章 養而不教第902章 皇子辦案第696章 成人之美第612章 衛雙消息第163章 心思各異第156章 吃吃苦頭第249章 下落不明第922章 喜得阿哥第355章 布庫比試第4章 公主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