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達成默契

老太太是個厲害的,一對兒鐲子一個簪子便叫康熙爺又唸了舊情,對人更是敬重幾分,玉琭也不遑多讓,老太太也瞧得明白,別看外頭都說這德貴妃只是個狐媚的,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叫萬歲爺這樣死心塌地,這般年紀了還能邀寵。

要老太太說,這位德貴妃不是什麼簡單人物,也絕不是空有皮囊的,這位的福氣以後還大着呢!

先前萬歲爺未來,府上還自作主張,挑來伺候萬歲爺的丫鬟專尋了貌美的家生子,若是能有幸伺候了皇上,怎能不念着府上的好,以後必然對家中兒郎的仕途有所助益。

可眼下真見了德貴妃娘娘,便知道這位不是什麼好惹的人物,且看萬歲爺同德貴妃相處親暱,身旁再容不下旁人,那些貌美的丫鬟還是不用得好,省得反而壞了事兒去。

老太太如此思量着,這便給身邊的兒媳使了眼色,見人吩咐下去了,這才放心下來。

衆人你一句我一句,歡歡喜喜一道挽着臂進了曹府,想這處是紅樓夢賈府的原型,玉琭不免好奇。

而今真見了,也不得不誇一句這府邸的好,不光是大而且還精緻,處處都用了心思,再加之正是好時節,府裡處處綠意盎然,花團錦簇,假山流水,當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與其住在外頭,另尋行宮,還不如曹府瞧着處處舒心。

午間衆人一道用宴,康熙爺高興,還吃酒吃得微醺,下午是不能再去見了蘇州的官員了,只能同玉琭稍至休息,傍晚二人換了尋常衣裳帶了幾個人去外頭轉了轉。

雖都是南方,可一個地方也有一個地方的不同,蘇州無疑文人氣更重些,且無揚州時還有別樣的聲音,這都多虧了曹寅的經營。

自康熙爺有了南下的心思,去歲便叫曹寅奉旨總理揚州書局,負責校刊《全唐詩》,打算於今年九月刊畢試印,在此期間,着曹寅多多籠絡江南才子,調和滿漢矛盾,使江南大量的才子能人爲朝廷所用。

曹寅風流儒雅,文才華瞻,又是明遺民顧景星之甥,因而在南北兩地都受到推崇,很快爲遺民和漢人學者才子們認同,與江南人士的交遊廣泛,成爲主持東南風雅、衆望所歸的人物,在江南地區享有極高的聲譽。

繁華街道或是書塾周圍都給文人才子們建有專門討論學問、風雅的場所,像是個放大了數倍的亭子,周圍用竹簾微微擋隔,颳風下雨俱不受影響,且不防着路過的人聽,若得興趣,即刻便可進去議論兩句。

如此耳濡目染,日日薰陶之下,便是周圍買茶水點心的小商小販,也能拽幾句文鄒鄒的,認識的字也比旁處的多,有些家貧不能讀書的孩子們,閒暇時也來聽上一耳朵。

些個心善的讀書人也不藏着掖着,專在裡頭闢出一角來,給孩子們或讀書或教授漢字,若是誰家有多出來或是用舊了的紙、筆,便可捐來此處,時間一長,竟也成了氣候,專有人捐了銀子來,供有靈氣有天賦的孩子讀書。

康熙爺和玉琭走走看看,心中不少驚訝,這都有賴於曹寅的用心,屬實該賞。

待回去後,康熙爺當衆嘉獎了曹寅,亦賞了府上的女眷,小住的兩日曹寅伺候十分用心,只恨不得將樑九功的活兒都給替了去,可叫樑九功緊張的,守夜都不肯叫下頭的徒子徒孫們替了去。遊玩兩日,康熙爺也該開始辦了正事,從曹寅府上搬了出來,到江寧織造行宮中駐蹕,請江寧織造曹寅、蘇州織造李煦、杭州織造孫文成覲見。

李、孫二人聽令於曹寅,而曹寅又不僅僅只是負責織造之事,他是康熙爺的心腹,是康熙爺放在江南的眼睛,三人通過密奏奏報江南地方上的情形,其中極大部分是關於雨水、收成、米價、疫病、民情、官吏的名聲等等。

密奏便是每日一封,也比不得面對面說來得詳細,而康熙爺此次重在詢問江南收成、民情和官吏名聲這三項上。

三人細細稟奏一整日才只說了十之三四,康熙爺便聽便叫人又細細查驗,也並非對三人全然信任,於蘇州五日,康熙爺任命罷免數十位官員,其中恩賞以曹、李兩家最爲突出,加授李煦大理寺卿銜、加授曹寅通政司通政使銜。

康熙爺處置好後,便也不再停留,又帶着玉琭和孩子們並隨行的諸位大人去了旁處。

可說南巡一行,康熙爺是半點兒沒荒廢,不僅觀官吏又探民情,百姓對天子的更爲擁戴,康熙爺所見,皆是大清的繁華昌盛,陰暗面雖也見得,然隨手處置,實在不足掛齒。

可在康熙爺看不見的地方,皇子們的手似也隨着聖駕一道伸入了江南,由以八爺最不老實。

康熙爺這纔剛走,八爺的人便暗中接觸了蘇州織造李煦。

曹寅是李煦的妹夫,曹李兩家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爲一體,八爺的人先同李煦打好了關係,以李煦的人才銀錢支持來換取八爺登基後的榮華富貴,只同李煦達成了默契,曹寅自然會由李煦解決。

曹寅只忠於康熙爺只受康熙爺的賞仍不知足,他得了好,總得爲下一代、下下一代考慮。

八爺雖不是萬歲爺膝下最得風頭的皇子,可卻是幫了後能從中獲益最大的人選。

有道是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碳難,德貴妃正得勢,不論是四爺還是六爺都不缺人奉承着,三爺則貪得無厭,光是看人在索額圖一案上的行徑便能看得出了,萬歲爺藉口三爺對太皇太后娘娘不敬降了人的爵位,也是明擺了厭了三爺。

再往下看,五爺、七爺都是扶不起來的,未有八爺既有野心又有實力,只是欠缺助力,而江南要銀子有銀子,要人脈有人脈,待明年開恩科,八爺在朝中的人手只會更多。

曹寅和李煦兩廂以溝通,俱覺得八爺最值得支持,待康熙爺亦離開蘇州,便由李煦選出可靠的幾位女子送去八爺府上。

第930章 靈光乍現第634章 莫要較真第822章 內心動搖第260章 知情識趣第834章 嫡長皇孫第680章 峰迴路轉第671章 難得親近第900章 保清圈禁第479章 得了風寒第341章 有些吃味第449章 人心善惡第254章 事關庶妃第10章 口是心非第411章 全部賜死第811章 主持公道第573章 別來無恙第377章 洋金花味第252章 愛屋及烏第347章 一箭三雕第508章 盤活了水第4章 公主名頭第762章 純禧出嫁第713章 來砸場子第428章 懶得開口第55章 氣勢極盛第279章 寒了心了第914章 身份識破第417章 不惜手段第551章 揭開臉皮第687章 尷尬羞赧第455章 寧做惡人第362章 口是心非第100章 動身遊園第673章 其樂融融第79章 你應得的第424章 居心叵測第77章 心中有數第716章 鬧鬨好奇第306章 另擇名冊第116章 想不明白第241章 沾了天光第671章 難得親近第278章 淡淡不快第707章 心疼沒邊第239章 親自餵養第855章 賜名胤禵第400章 此情此意第464章 當頭一棒第678章 亂了套了第920章 機敏識趣第172章 幼稚真摯第257章 僭越之語第176章 若有格格第817章 爭論不休第839章 通融包庇第364章 現成筏子第58章 傲嬌味兒第490章 猛然清醒第884章 初廢太子第298章 其中內情第320章 不沾晦氣960.第960章 最後試探第304章 做主諸事第778章 挑釁行爲第30章 嗚嗚咽咽第541章 區區夢魘第762章 純禧出嫁第399章 添了榮寵第195章 沒白費心第754章 多倫會盟第554章 割袖斷情第621章 你可知錯第568章 極孝順的第543章 耐心告罄第193章 心中大定第11章 新人舊人第554章 割袖斷情第112章 夜半驚動964.第964章 小九求親第230章 接連夢魘第427章 小鄉巴佬第83章 用心備至第912章 當衆揭短第893章 小心防備第667章 只當警醒第655章 總該不同第823章 瞧不得髒第296章 真真打臉第894章 相互做戲第768章 倒黴催的第631章 玩不踏實第308章 天子用意第192章 鬧不明白第875章 三個秘密第523章 得知真相第603章 是個瘋子第57章 送去西南第804章 各有煩惱第73章 過分膩乎第745章 大軍慘勝
第930章 靈光乍現第634章 莫要較真第822章 內心動搖第260章 知情識趣第834章 嫡長皇孫第680章 峰迴路轉第671章 難得親近第900章 保清圈禁第479章 得了風寒第341章 有些吃味第449章 人心善惡第254章 事關庶妃第10章 口是心非第411章 全部賜死第811章 主持公道第573章 別來無恙第377章 洋金花味第252章 愛屋及烏第347章 一箭三雕第508章 盤活了水第4章 公主名頭第762章 純禧出嫁第713章 來砸場子第428章 懶得開口第55章 氣勢極盛第279章 寒了心了第914章 身份識破第417章 不惜手段第551章 揭開臉皮第687章 尷尬羞赧第455章 寧做惡人第362章 口是心非第100章 動身遊園第673章 其樂融融第79章 你應得的第424章 居心叵測第77章 心中有數第716章 鬧鬨好奇第306章 另擇名冊第116章 想不明白第241章 沾了天光第671章 難得親近第278章 淡淡不快第707章 心疼沒邊第239章 親自餵養第855章 賜名胤禵第400章 此情此意第464章 當頭一棒第678章 亂了套了第920章 機敏識趣第172章 幼稚真摯第257章 僭越之語第176章 若有格格第817章 爭論不休第839章 通融包庇第364章 現成筏子第58章 傲嬌味兒第490章 猛然清醒第884章 初廢太子第298章 其中內情第320章 不沾晦氣960.第960章 最後試探第304章 做主諸事第778章 挑釁行爲第30章 嗚嗚咽咽第541章 區區夢魘第762章 純禧出嫁第399章 添了榮寵第195章 沒白費心第754章 多倫會盟第554章 割袖斷情第621章 你可知錯第568章 極孝順的第543章 耐心告罄第193章 心中大定第11章 新人舊人第554章 割袖斷情第112章 夜半驚動964.第964章 小九求親第230章 接連夢魘第427章 小鄉巴佬第83章 用心備至第912章 當衆揭短第893章 小心防備第667章 只當警醒第655章 總該不同第823章 瞧不得髒第296章 真真打臉第894章 相互做戲第768章 倒黴催的第631章 玩不踏實第308章 天子用意第192章 鬧不明白第875章 三個秘密第523章 得知真相第603章 是個瘋子第57章 送去西南第804章 各有煩惱第73章 過分膩乎第745章 大軍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