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聖心獨斷

轉眼又過了一年。

李薇早上醒來時聽到了弘昫在一牆之隔的另一邊學說話的聲音。過了今年他虛二歲,實則只有一歲半。

一歲半的孩子正是充滿活力的時候,所以小屋裡的奶孃正在費勁口舌的勸小主子現在不能抱他出去。

她們的聲音壓得很低,弘昫的聲音卻很亮很高,李薇都能聽到奶孃們焦急又緊張的噓聲。

所以她連牀都還沒起就先叫人把弘昫抱到這邊來,那個在奶孃們面前像個小霸王的小傢伙見到她就很乖的喊‘娘娘’。

再小的孩子也知道誰是他不能惹的人。

李薇看那幾個奶孃額頭都冒汗了,應該都是被這個暫時還不能跟他講理的小阿哥給鬧的。

她寬慰了她們幾句,道:“我知道你們的忠心,好好侍候阿哥,日後我自有重賞。”

弘昫像觀音座下的金童一樣衝她們笑,有兩個奶孃跟他對上眼神,不自覺的也露出了個笑來。

小傢伙人見人愛,能被選進來當他的奶孃的,無一不是經過千挑百選進來的。她們侍候起弘昫來比照顧自家孩子還要盡心。

李薇問過外面的天氣,見無風無雨,太陽很好,就準奶孃們帶弘昫出去轉一圈。

她讓人做出了嬰兒車,雖然這個年紀已經不能算嬰兒了,但奶孃們是不可能讓才一歲半的小阿哥自己走的,到時讓人推着走,比奶孃們抱着要安全得多。

弘昫話雖然還說不清,但卻已經能聽懂別人的話了。幾乎就是在李薇看向窗外觀察天氣,又對他的奶孃囑咐時,他就拍手叫好了。

看他咯咯笑着還不停拍手,李薇實在拿他沒辦法。等奶孃拿上他的東西過來抱他時,他還拉着李薇的衣襟想拽她一起出去,嘴裡不停的叫:“娘娘,娘娘,一道七!”

‘去’字不會說,還噴了李薇一臉唾沫星子。

李薇哄他撒了手,不過他倒沒哭鬧,一出門坐進他的小車裡就立刻把她這個娘給忘了。

弘昫的車像個袖珍的馬車,圖紙是李薇先畫了草圖再交給工匠做出來的,當然她畫的是586,工匠做出來是win8。她就畫了個柵欄式的嬰兒牀,下面加輪子,上面加個拱型的蓋子。

以前在府裡時來去也只有那幾個地方,比不上圓明園如今的規模。現在這嬰兒車做出來纔算正好,車裡不止弘昫一個,還有兩個奶孃的孩子跟他一起。另外兩個孩子晚上睡在角房裡,只有白天才跟弘昫在一起。

用過早膳後李薇就去找弘昫了,陪着他一直逛到了中午四爺讓人來找,他還不想回去。

四爺見着他時看他嘟着小嘴就笑:“弘昫這是又不想回來?”說着抱起他顛了顛,嘆道:“這是又重了吧?”

小孩子長得實在是快,他都有點抱不動了。

弘昤被他一起帶過來了,把兩個孩子放到一起,他纔去屏風後換衣服。

用膳時四爺說了下回宮過節的事。今年這個節的重點是帶兵在外的十四和衆將士,不能讓士兵們流血又流淚,所以今年前朝後宮的宴客名單都會添一些人。

出征在外的那些人裡面,夠格進宮的,男人在太和殿有個座位,還都比較靠前。像兒子在外面的,那就老父進宮,老父沒有伯父也行。如果是當爹的在外頭,那就是兄弟或兒子進來。如果家裡沒人有資格進宮,四爺要賞菜到府。

女眷裡也是一樣的安排。

只是今年不同的是宴會安排了在寧壽宮。

所以回宮後到寧壽宮請安時,方姑姑就把玉煙叫出去商量宴客名單的事。雖然今年把人都叫到寧壽宮了,但這座次安排還是有講究的。

方姑姑就問貴主兒都跟誰比較說得來?到時就把座兒給設到這邊,好讓她們能陪李薇說話。

玉煙先替主子謝過方姑姑的好心,再道:“那等我回去就把單子理出來,再給您送過來?”

方姑姑讓她不必急,道:“跟貴主兒商量着來。”

回到永壽宮後,李薇聽玉煙說了方姑姑特意的提醒就想明白了,弘昐建府的事已經確定了。往年願意往她身邊靠的,今年未必還願意。她這裡就不能一廂情願的人家列到名單上。

這也好解決,她道:“把今年給咱們宮裡送的禮單和請見的單子拿過來。”

照着這個擬就行了。

禮單有厚薄,再有近兩個月內從請見單子上消失的名字就不必管了。坐下來不一會兒就把名單擬出來了,玉煙問:“主子,那奴婢這就送過去?”

李薇還想給四爺看看,就說明天再送也來得及。

四爺剛回宮也是要忙上一陣的,晚上回來用過膳後,她把擬好的名單拿出來,他接過道:“是什麼?”

看一眼就知道了。他端着茶細看,從頭到尾看了幾乎有一刻鐘,不過二十幾個名字而已。李薇覺得他這時腦子裡肯定像電腦屏幕程序一樣過資料。說不定連這些人的祖宗八代都能翻出來。

放下名單,四爺緩緩點頭,邊喝茶邊想着什麼。

李薇就在一邊等着,他放下茶碗道:“來,朕給你說說。”

名單裡的人都算是熟人,比如五爺的側福晉瓜爾佳氏,七爺的側福晉納喇氏。可四爺這次說的就是他們的家族,以及家族裡有用的人。李薇以前背的都是這些人生幾個孩子,有幾個兄弟姐妹等。至於在朝上都有誰就不知道了。

四爺給她科普完,重點是這些人爲什麼會選擇在此時仍舊站在永壽宮這邊。

弘昐出宮的事幾乎已經被人賦予了相當重要的意義,而且整個朝上都爲此深信不疑。李薇也相信了,她覺得四爺已經不打算選弘昐的。如果不是弘昐也不是弘暉,那就可能是弘昀、弘時中的一個。

弘昤與弘昫畢竟年紀太小,還看不出賢愚。

不過這麼想了一陣後,李薇發現自己也被帶到溝裡了。

四爺還早得很呢,他什麼時候挑太子現在根本看不出來。其實說不定四爺自己也沒決定呢。弘昤和弘昫未必就沒機會了,因爲這個年代的孩子都長得快,十四五就算成人了。十年後是什麼情形就更難說了。

而在整個朝堂都被立太子這個風氣給影響的時候,四爺所做的就是降溫。

其實他不是想在弘暉和弘昐中挑一個。

他只是想讓大家對立太子之事失去興趣。

弘昐出宮有效的給這件事降了溫。兩個成親的阿哥都住在宮裡,很難不讓人對聖心有所猜測。猜測之下就會站隊,一站隊就難免互分陣營開始對立。

這是四爺最不想看到的。

弘昐出宮,貌似是舍弘昐而就弘暉。

但其實是兩人都被打回了原型。

之前他們真的可能只離太子之位一步之遙。哪怕只是衆人心中的隱形太子,而爲了推各自心中的太子上位,他們纔會爭鬥不休。

當四爺把這二人分開時,就像隔開了火與油。認爲弘昐失去聖心的就會離開他,他們要麼轉而支持弘暉,要麼察覺到四爺的心意而決定暫時觀望。

短短一息之間,李薇就想通了這件事。

後面四爺再說了什麼她都聽不進去了,她只想要趕緊跟弘昐說清楚。讓他不要再多想了。

他出宮一事是情勢所逼。但在此之前,她和弘昐都覺得日後還是有機會的,特別是在弘昐進戶部後。

但可能四爺只是想歷練他呢?他只是不想把兒子當豬圈着養,給吃給喝就行。

第二天,李薇把弘昐叫來,屏退所有人後,把她昨晚想通的關節全都告訴他了。

早在幾年前,她對着弘昐時就不再把他當小孩子看,有一些外面的事更是會聽取他的意見。但這次確實是他們都想岔了。應該說所有人都想岔了。

他們都以爲四爺有心要立太子,或者說他們都被‘太子’之位給迷住了心竅,遮住了眼。

李薇心裡也常常告誡自己,立不立太子都是四爺的事,她這輩子只跟着四爺過,兒子們有沒有這個福氣,哪個有福氣,她都不摻和。

可是當後宮和前朝似乎都盯着弘暉和弘昐時,她也不自覺的認爲太子之位,就是從他們兩人中間挑一個。

“真是鬼迷心竅了……”當着弘昐的面,想着他可能會有的心情,李薇刻意把這事說得輕鬆點,沒那麼嚴重。

她把弘昐拉到身邊坐下,握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說:“其實,我倒覺得你皇阿瑪現在根本沒有考慮到立太子的事。他也不會急在此時立太子。這一切現在說還爲時過早。”

她沒說,她覺得草原民族跟漢族還是不一樣的。明朝時太子幾乎都是很早就確立了,而看一看滿清不算太長的歷史,卻都是在前任皇帝掛了之後,新皇帝纔出爐。

往前數皇太極就是在努爾哈赤死後一舉成了大汗,但在之後很長時間裡,都有傳言說努爾哈赤屬意的繼位者是多爾袞。

皇太極沒的時候宮裡沒有多少選擇,順治登基是幾方勢力運作的。康熙時也是一樣,順治去世前彷彿也沒提過太子的事。康熙朝倒是有太子,但登基的是四爺。

可見‘太子’這個東西,對滿清皇室的影響力沒這麼大。

這是她的理解,當然對着弘昐不能說得這麼直白,她只是隱晦的提了下太祖,太宗,世宗,乃至聖祖康熙爺。歷史決定未來,從這些先祖的身上應當可以看出他們對‘太子’是個什麼意思。

但同時爲什麼進入中原後的滿族越來越看重‘太子’?那當然是他們正在被這個中原大地的文化所影響。他們不能強令漢人全都變成滿人,只能在某些地方做出相應的妥協。

比如弘昐出宮建府,確實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他日後繼承皇位的可能。

說到最後,連李薇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如果弘昐真的出局,上臺的很可能是弘暉或他的弟弟。這對弘昐來說真的能平靜的接受嗎?她其實很不想讓她的兒子們最後自相殘殺。

她只能握着弘昐的手說:太子之位沒那麼重要。你皇阿瑪並不放在眼裡。你出宮後看着是好像差了那麼一點點,但日後未必就沒有機會了。

你看,四爺不是也是從宮外回到了紫禁城裡嗎?

皇權無父子,當然更無兄弟。

她只盼着弘昐兄弟四人之後能像四爺登基後一樣,善待兄弟。不說都給高官厚祿,能得一世平安就行了。

既然四爺都能做到,他挑選的繼承人應該也能做到吧。

從永壽宮回到阿哥所,弘昐先去看過懷孕的博爾津氏和格格張佳氏。之後就去了書房。

額孃的話他都明白。

雖然有些吃驚,不過也沒有太吃驚。畢竟出宮建府的人是他,早在皇阿瑪跟他提起的時候,他就隱約感覺到,皇阿瑪其實對他和弘暉之間爭風的事十分厭惡。

所以他從那時起就有意識的收斂了起來。

理親王和直郡王的前車之鑑還在,他怎麼會不知道皇帝的權柄下倒下過多少至親?皇阿瑪現在就像康熙爺,而他卻絕不要做直郡王。

當了皇帝的皇阿瑪已經不是那個單純的阿瑪了。

就像額娘說的,現在的皇阿瑪肯定還沒有想過太子的事。甚至可能會很不喜歡提起這件事的人,還有讓他感覺到威脅的人。

就像他和弘暉。

弘暉現在是很想巴着無冕太子這個虛銜不撒手的。長春宮之前針對永壽宮和他們兄弟的事也都是因此而起。

但既然現在不是時候,皇阿瑪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他退一步又有什麼不可以的?

弘昐靜靜的捧着一卷書,卻根本沒有讀。他始終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忠於皇上,忠於皇阿瑪。

這纔是他現在最應該做的。

……如果今後他真的與大位無緣,那他只期望最後坐上去的人,是他的親兄弟。

作者有話要說:找到感覺了,這章寫得比較順。大家晚安,明天見

第364章 圓明園事第314章 小別勝新婚第156章 厲害的額娘102 劇情新年第290章 賞荷第223章第373章 時間都去哪兒了第220章 四爺躲了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90章 劇情 四爺明志第84章 包糉子103 舅舅們第340章 舊僕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379章 作畫第201章 珍重第301章 皇恩浩蕩第315章 風水輪流轉第136章 喜樂第420章 認真的四爺158 '兄弟'第474章139 生辰第349章 東風吹第426章 勢起第321章 兄弟修仙不第496章第168章 直隸駐軍第335章 十三第53章 劇情 二阿哥第390章 事到臨頭第344章 求情94 番外吃麪第236章 逗兒子第284章 好處第434章第389章 思君第150章 委屈第458章第203章 君心莫測第375章 不同的新年第118章 番外 百福第104章 莊上第264章 身不由已95 劇情父子兄弟第358章 奴心欺天第439章第380章 腹黑第13章第440章第182章 劇情 陳兵在側第232章 劇情 帝懼第404章 過渡第173章 宮宴116 新年第284章 好處第317章 春耕第140章 奉旨跋扈劇情四爺明志第354章 聽戲第297章 遺詔第241章第233章 劇情 殺機第423章 撫蒙的公主們第413章 君恩第270章 請安折第375章 信賴與依賴第6章第1章第7章第258章 骨肉第336章 十三第15章第189章 劇情 李家後續第192章 回京第22章第390章 思君第393章 綠頭牌109 御下第324章 封爵第321章 萬歲英明第456章第282章 親王第355章 剎車第352章 戰鼓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144章 兄弟第505章第227章 圓明圓四爺出差125 時運不濟第279章 潮起第348章 蛻變第220章 四爺躲了第295章 山陵崩第323章 多情字91 彈琴李文燁中舉第448章 四爺教子
第364章 圓明園事第314章 小別勝新婚第156章 厲害的額娘102 劇情新年第290章 賞荷第223章第373章 時間都去哪兒了第220章 四爺躲了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90章 劇情 四爺明志第84章 包糉子103 舅舅們第340章 舊僕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379章 作畫第201章 珍重第301章 皇恩浩蕩第315章 風水輪流轉第136章 喜樂第420章 認真的四爺158 '兄弟'第474章139 生辰第349章 東風吹第426章 勢起第321章 兄弟修仙不第496章第168章 直隸駐軍第335章 十三第53章 劇情 二阿哥第390章 事到臨頭第344章 求情94 番外吃麪第236章 逗兒子第284章 好處第434章第389章 思君第150章 委屈第458章第203章 君心莫測第375章 不同的新年第118章 番外 百福第104章 莊上第264章 身不由已95 劇情父子兄弟第358章 奴心欺天第439章第380章 腹黑第13章第440章第182章 劇情 陳兵在側第232章 劇情 帝懼第404章 過渡第173章 宮宴116 新年第284章 好處第317章 春耕第140章 奉旨跋扈劇情四爺明志第354章 聽戲第297章 遺詔第241章第233章 劇情 殺機第423章 撫蒙的公主們第413章 君恩第270章 請安折第375章 信賴與依賴第6章第1章第7章第258章 骨肉第336章 十三第15章第189章 劇情 李家後續第192章 回京第22章第390章 思君第393章 綠頭牌109 御下第324章 封爵第321章 萬歲英明第456章第282章 親王第355章 剎車第352章 戰鼓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144章 兄弟第505章第227章 圓明圓四爺出差125 時運不濟第279章 潮起第348章 蛻變第220章 四爺躲了第295章 山陵崩第323章 多情字91 彈琴李文燁中舉第448章 四爺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