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榮辱相系

李薇一覺幾乎要睡到天荒地老,但睡醒起來就像沒睡一樣累。

所以她睜開眼睛時有半天搞不清現在是什麼時間,她是在哪裡。

跟着一隻手伸過來摸了摸她的額頭,溫暖乾燥,帶着書和筆墨的香氣。他就坐在她的牀邊,“睡醒了?”

此時天已經黑了。李薇沒想到她會一覺睡到現在,等她看到窗下的鐘時嚇了一跳,“都八點多了?”正確的說是八點二十五。

都到睡覺時間了。

“不用急,這幾天趕路你大概是累壞了。”四爺喊人進來侍候她洗漱,“換身衣服挽個髻就行了。”他道。

玉煙就只給她換了身衣服,盤了個髻。除了頭上的兩根簪子,其他什麼脂粉首飾都沒戴。

四爺牽着她去外屋榻上,這邊玉煙帶着人趕緊把牀重新鋪好。

李薇到現在還彷彿沒有睡醒般,坐下後也不餓不想用膳,捧着茶從腦海中扒出寧壽宮的事跟他聊。他上午走得早,不知道後面她們都說了什麼。

其實也沒說什麼。太妃們加公主們和兒媳婦們,都是順着太后、皇后和她的話題在聊。話裡話外只有兩件事挺有趣。

先是宜太妃說九爺從江南尋回來好幾株上好的牡丹花,請了匠人細心照顧着,最近養出了一盆二喬,正想送給太后賞玩。

宜太妃也算是能屈能伸的典範。太后笑着推辭了兩句,道你兒子獻的好東西,自然該歸你這親額娘,我怎麼能奪人所愛?

宜太妃笑道,老九是我兒子,怎麼就不是你兒子了?

不管太后怎麼推,宜太妃都能把這話滴水不漏的圓上,也沒顯得她特別巴結。還都跟開玩笑似的。

最後這花還是讓太后收下了。

四爺聽得發笑:“老九前日也說要送朕花,看來他是真的養了一園子的花兒啊。”

李薇倒挺佩服九爺的,要說都是抱四爺的大腿,在正事上幫他的幫算,在這些閒事上做出成績來也算。九爺走的就是送花一路,還真是漸漸讓他在四爺面前掙了不少人情分。至少現在聽他提起九爺,語氣是和緩多了。

跟着成太妃說七爺回來後說端儀嫁得不錯,那邊的公主府建得很好,駙馬也十分體貼。

再有密太妃說了個笑話,是說十六爺成了安郡王后,外頭人喊他安王或王爺,自家人親近的還喊他十六,於是某天他喝醉了,十五對他的隨從道:“來啊,備馬,我送你們王爺回府。”然後再扶起十六說,“十六,跟着你的人走吧,路上小心點。”

十六半醉不依了,拖着他哥說:“哥,你怎麼只管那個王爺不管我?”

四爺噗哧一聲就笑了,手上的書險些掉下去。他就是不看也要抓着本書。

笑完就道:“十六都這麼大了,還不懂事。”

李薇只是懶懶的笑,沒吭聲。

就因爲他是王爺才能這麼不懂事呢。十五和十六兄弟兩個,十五就比十六精明厲害,於是四爺封的是十六而不是十五。真換個精明的兄弟讓他去做郡王?四爺纔不會這麼笨。

說了一通話,四爺才叫人送上晚膳,挺簡單的米粥和清炒的幾樣菜。

可是送上來她還是沒什麼胃口,倒是一個哈欠接一個哈欠的打。

四爺一邊給她盛了一碗清雞湯,一邊道:“明天叫太醫來看看。朕想你剛起來時沒胃口才特意拉着你說話,怎麼好像還是沒睡夠?”

李薇擺擺手,把清雞湯喝了,就着吃了幾個花捲,別的都沒碰。

“就是路上累了,不用叫太醫了。我什麼事都沒有。”李薇想着可能就是累了,要是感冒怎麼着也要發寒,頭疼什麼的。現在除了一個累和沒胃口,別的什麼都沒有。

“累就早點睡。這幾天好好歇着,朕讓弘昤回來陪你?”他道。

弘昤今年剛搬進阿哥所,那邊一羣哥哥在對他的成長有好處,不然老圈在永壽宮,有額爾赫陪着還是不好。他沒搬進去之前就常常被弘昐幾個帶過去玩,弘昐有格格之後就被弘時帶着,後來因爲弘時沒帶個好頭,他帶弟弟能兩人早上一對熊貓眼,弘昀無奈只好把弘昤放在自己那裡。

說起來這幾個孩子倒是一個不如一個。弘昐是過得最好的,當時是她的第二個孩子,還是兒子,四爺的第二個兒子,他親自給他開蒙,帶他去莊子上騎馬。

到弘昀時就差了一分。四爺那時有擔心進宮的弘暉,還要管着弘昐的功課,外面的事也漸漸多起來。後來是弘昀去了前頭後才漸漸多得他幾分目光。

弘時就更糟了,給他開蒙的就是弘昐了,連字帖都是用哥哥們的。而且那時因爲環境不好,雖然是府裡、圓明園兩處住着,但該給他的哈哈珠子沒帶進園子,小時候是跟太監和扎喇芬玩大的。

不過當時李薇很擔心弘時會被圈成個小姑娘的性子,長得靦腆。

……後來發現這都是錯覺。他一點都不靦腆,當然更不像小姑娘。幾個兒子裡最皮的就是他。

弘昤出生的時候又好又不好。好是說他落地後四爺就登基了,親自帶在身邊養着。著名的養心殿阿哥,現在說出去都有人隱隱認爲他比弘昐和弘時更得四爺的心。

四爺說他真的收到過替弘昤請封太子的摺子,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官,大概是自以爲探知到了皇上真正的心意,想大拍龍p就遞了這封摺子。

結果四爺拿這摺子當個笑話看,還跟她學。最後在那摺子上批道:朕聞俗語‘皇帝不急太監急’,與卿甚爲相襯。

第二天,弘昤一下課就被蘇培盛接到了永壽宮,一聽他說話的腔調就知道他搬過去後還是跟弘時混得多。

弘昤正在說:“這些天老吃點心,大嫂送,二嫂也送。四哥就說等三嫂來了,我們連午膳都能省了。”

“後來呢?”李薇手裡拿着玉煙等人整理出來的頒金節和聖壽節的禮單,好奇的問他。

“被三哥按住揍了一頓唄。”弘昤坐在椅子上懸空,一下下的踢着腳。

“別亂踢,不好看。”她順口說道,拍拍他的小腳。

弘昤乖乖放下腳,接着說:“其實我也這麼想,大嫂和二嫂幹嘛不商量下?都送點心,還都送甜的。他們要是能一人送甜的,一人送鹹的,或者一人送點心,一人送湯,正好能搭着吃,這不更好嗎?就住隔壁,兩人平時還不串串門?”

李薇一心二用:“你大嫂懷着小寶寶呢,二嫂也是才進門,弘昤要體諒她們哦。”

弘昤撇撇嘴,這一點特別像弘時:“額娘又哄人。”這句也像,“大嫂那邊有嬤嬤呢,二嫂身邊也有人,就商量下怎麼送點心這種小事,難不成還要跟皇阿瑪似的設個軍機處,一邊遞摺子,一邊回摺子,再記檔下發這麼複雜嗎?”

李薇被他說的沒了詞,嚴肅道:“以後不許學你四哥。”再學出個弘時來怎麼辦?

弘昤這一留就留到晚上四爺過來了。嚴父版的皇阿瑪先板着臉把弘昤帶到書房去考問功課,然後就很大手筆的許願,答應不管是明年是去南邊還是北邊都帶着他。

說起來康熙爺就很寵小兒子,四爺也有這個傾向了。他對弘時和弘昤都寵愛得多,各種好東西一要就給。

放弘昤去睡覺後,四爺問她今天感覺怎麼樣?她說挺好的。

“看着是比昨天好了。”四爺道,“怎麼沒請太醫?”

“看太醫還要吃藥,這也太折騰了。”她道,其實想的是纔回宮不想太引人注意,而且她的身體她有數。說起來最近的月事彷彿晚了些,要是下個月月初還不來,那才真該要叫太醫了。

他看到她桌子上放的幾本賬冊,拿起來看時想起來告訴她,他給陳氏和年氏都賞了東西。

“朕也替你賞了。”他道。

這是他在給她做臉,她當然不會懂事。陳氏和年氏跟着出去,不管是什麼緣故,外人看起來她們侍候的可不止是四爺,還包括她。如果她不賞,那就說明是她對這二人不滿了。

可知道歸知道,心裡是什麼感覺就不由人作主了。

隔天,玉煙就把四爺那邊賞給陳氏和年氏的細目拿來了,他自己賞的是布,代她賞的也是布。

李薇一看就笑了。本來心裡還不舒服呢,可四爺這事做得也太敷衍了。這誰還看不出來?就算不以爲是四爺替她賞的,也該以爲當時她就在四爺身邊,順着他賞的。

不過這東西也就是個意思。

她隨四爺出去一趟,回來寧壽宮和長春宮都賞了她。這也是獎她跟着出去侍候辛苦了。

沒有不對,有了也沒什麼好在意的。

至少她當時連賞下來的是什麼都沒顧得上看,直接就讓人送進庫房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

自從下過雨後就一直冷下去了,十一月中旬時,某天起來小太監們居然在牆角看到了冰凌,當然太陽一出就化完了,但也說明這天氣真的冷得早了。

宮裡各殿就提前燒起了炕,也都換上了厚衣服。

李薇自從天冷後就不愛出門了,天天抱着懷爐坐在牀上,讓百福和造化陪她一起躺着。

四爺從外面進來時裹着一團的冷氣,進屋後就呼了口氣說:“一進來就聞到你這裡的甜香味兒。”

他脫下帽子,摸了把頭上顯青的青頭茬,“該剃頭了。”他道,順手把帽子放在桌上。

玉煙捧上茶來,他端起喝了一口,問她:“怎麼這段日子都窩在牀上?叫太醫來看看?”說着他就想起來了,放下茶碗認真的打量她:“朕記得半個月前從西山回來時你就是這副懶懶沒精神的樣子,當時叫你看太醫還不肯。”

李薇想着這才過了半個月,還要再等半個月才能確定呢。當然也有可能是錯覺。她這就是懶筋犯了。

四爺又摸額頭摸手心的看了半天,還挺有模有樣的給她扶脈,還要看她的舌苔,然後說她身上有火,道:“都是天天盤在炕上熱的,你要是嫌天冷不願意出去,那就到別的屋裡坐坐,提前讓人用火盆那屋子烘暖了再進去。”

剛纔他按脈博時她還當他真能看出來呢,這麼看也就是紙上談兵的功夫了。

既然沒大病,四爺也不堅持叫太醫了。馬上就要過年了,叫太醫這事多少有些晦氣。他倒不是怕晦氣了他,而是覺得到底對她來說不夠吉利。

晚上睡覺時,他把他的一副菩提手串壓在了她的枕頭下,交待她以後天天戴着。

“這手串朕戴了有十年了,也算是能染上幾分朕的福氣。你戴着朕也能放心。”他這麼認真的說,她想笑都不敢笑了,答應他一定會好好戴着的。

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她都忘了這回事了,還是玉煙記着把手串從枕下翻出來掛在她的衣襟上。

她笑道:“萬歲特意交待的。”

四爺是這麼跟蘇培盛說的:“你貴主兒沒甚記性,回頭你提點着些。”

蘇培盛早上就跟玉煙說了,萬歲賞了貴主兒一串手串子,就放在枕頭下,你記得給你主子戴着。

新年前都是很熱鬧的,她要見不少人。

今年皇后倒是沒生‘病’,她能如常見人,永壽宮這邊頓時就輕鬆不少。

可過了幾天,李薇以爲是自己的錯覺,但讓人把這幾日的請見名錄拿過來看,再跟去年和前年的一對比,馬上就看出差別來了。

前年一天有五頁人名,當然能見的只有第一頁的。

去年一天足有十幾頁。

今年一天只有三頁。

人是少了,不是她的錯覺。

李薇一面讓人去打聽,一面仔細回憶。其實她也有些感覺的,以前來的人都太熱情了,熱情得讓她想躲開,想託病不見。好像個個都捧着一顆紅心向太陽,只要她一句話,他們就能擁上來陪她去打倒長春宮,打倒弘暉,推弘昐上位。

這可不是她的想像,那些人的話或多或少都有表忠心的意思。

今年來的人也是有表忠心的意思,但顯得……有種過盡千帆後的淡然。好像李薇答應或不答應,他們都在這裡。

除了這些‘死忠’外,其餘的人都開始迴避這個話題了。

李薇也感受到了,好像弘暉和弘昐,她和長春宮之間那如拔河邊的局勢開始降溫了。

這樣當然應該算是好事。四爺還年輕呢,他能當幾年的皇上還不好說,日後的事更是說不準,這些人現在不是在表忠心,他們是想把她和她的兒子給逼進死路。

他們急着捧個新皇帝出來。李薇一點都不急,她巴不得四爺坐在皇座上坐得長長久久的。

看寧壽宮就知道了,哪怕是太后,現在也不敢說她過的就一定比康熙朝是還好。

可能地位提高了,兒子孝順了。

但她也確實是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

有皇上,纔有她們。

所以有四爺,纔有她。

第469章第282章 親王第5章第302章 見兒子第360章 公主與阿哥劇情二阿哥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465章第305章 份例第477章第283章 喜信第217章 皇上跑了第251章 圓明夜話第408章 長與幼204第105章 心愛的孩子們第280章 勢崩第197章 蠢人第99章 番外 李家第189章 圈養第188章 喪事第471章91 彈琴133 劇情承恩公府第162章 日常第229章 四十七年第496章劇情十三第492章第121章 番外 人艱不拆第394章 局勢如此四爺射箭第343章 較真的四爺第210章 智比諸葛第392章 賞賜第344章 求情第450章122 回府第229章 四十七年第34章 四爺出差第148章 憂心98 心甘第450章第210章 智比諸葛第496章第461章第131章 時移世易第490章第153章 考研第256章 不費工夫第480章劇情十三異地而處第442章 兩地相思第6章第341章 明君第331章 天家母子第401章 風聲第323章 小選第374章 私心第96章 番外 初夜第502章第437章第349章 蛻變第485章第191章 背鍋第388章 暗潮131 時移世易第356章 宮鬥學術研討會77 劇情良嬪第166章 出巡路上番外四阿哥生日第404章 過渡第242章 傾覆第258章 骨肉第11章第288章 辛者庫賤婦之子第43章 溫情脈脈第326章 君心四阿哥賞園第93章 番外 四阿哥生日第476章第346章 三明治第376章 教子如苗158 '兄弟'第491章第347章 隆恩第203章 君心莫測第262章 關心第319章 春蠶第259章 公主悲第39章 大傻子賢妻與佳人第123章 宮中微瀾第210章 吃掉你哦三阿哥第266章 宮中風波138 兄友弟恭第411章 衆口奪食
第469章第282章 親王第5章第302章 見兒子第360章 公主與阿哥劇情二阿哥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465章第305章 份例第477章第283章 喜信第217章 皇上跑了第251章 圓明夜話第408章 長與幼204第105章 心愛的孩子們第280章 勢崩第197章 蠢人第99章 番外 李家第189章 圈養第188章 喪事第471章91 彈琴133 劇情承恩公府第162章 日常第229章 四十七年第496章劇情十三第492章第121章 番外 人艱不拆第394章 局勢如此四爺射箭第343章 較真的四爺第210章 智比諸葛第392章 賞賜第344章 求情第450章122 回府第229章 四十七年第34章 四爺出差第148章 憂心98 心甘第450章第210章 智比諸葛第496章第461章第131章 時移世易第490章第153章 考研第256章 不費工夫第480章劇情十三異地而處第442章 兩地相思第6章第341章 明君第331章 天家母子第401章 風聲第323章 小選第374章 私心第96章 番外 初夜第502章第437章第349章 蛻變第485章第191章 背鍋第388章 暗潮131 時移世易第356章 宮鬥學術研討會77 劇情良嬪第166章 出巡路上番外四阿哥生日第404章 過渡第242章 傾覆第258章 骨肉第11章第288章 辛者庫賤婦之子第43章 溫情脈脈第326章 君心四阿哥賞園第93章 番外 四阿哥生日第476章第346章 三明治第376章 教子如苗158 '兄弟'第491章第347章 隆恩第203章 君心莫測第262章 關心第319章 春蠶第259章 公主悲第39章 大傻子賢妻與佳人第123章 宮中微瀾第210章 吃掉你哦三阿哥第266章 宮中風波138 兄友弟恭第411章 衆口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