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柔腦子裡不過滑過了這些念頭,康熙不甚在意道:“不過是魚,嚐鮮罷了,都是飽腹之物。喜歡就嚐嚐。”
康熙夾起了魚片,不等不等身後專門伺候用膳的奴才動手,放到了沁柔的碗中。
沁柔對着康熙笑,這魚嫩是嫩,不過有些過頭了。但御膳就是這樣,早早就備好了,溫着,直到帝王吩咐擺膳。
不然帝王吩咐擺膳的時候,御膳房的奴才們,怎麼能即刻就將御膳做出來。
這樣地魚,還是要吃鍋子纔好吃啊!沁柔感嘆了一句。
不過味道也沒有太差!
“皇上要不要也嚐嚐。”沁柔先詢問了一句,確定要了,她再禮尚往來,也給康熙夾上點兒。
“嚐嚐吧!”康熙帝笑了笑,看着她詢問地目光,心裡也有了幾分興趣,康熙對吃魚也不排斥。
都是膳房收拾好的,不存在有刺。不然膳房所有經手的奴才,就要血流成河了。
幾乎是康熙話音剛落,沁柔就拿起了筷子,落在了奶汁魚片上,也夾起了一筷子,穩穩當當地落在康熙跟前的青花御碗上。
康熙則在沁柔的注視下,嚐了嚐奶汁魚片,待一口魚入肚,嚐了個味兒。宮裡的奶汁魚片,幾乎都是差不多的味道。康熙帝都已經習慣了。
康熙看着她,失笑道:“叫奴才們伺候,吃吧!”
沁柔彎起嘴角笑了一下。點點頭。
說是嚐嚐,也真的只是嚐嚐,還是要遵守規矩。與帝王一道用膳的時候,就是有該死的‘膾不過三’的規矩擋着。
那道奶汁魚片,不過沁柔和康熙各下了三筷子,就被奴才撤下去了。慶幸沁柔在康熙落下第三筷子前,沁柔就已經落滿了三筷子。
其餘的菜品,也是一樣。
……
沁柔吃飯,習慣了吃八分飽。不巧,康熙帝也是如此。
膳食撤下,沁柔又和康熙一道,去看書,康熙的摺子,已經處理完了。康熙看的正是之前沁柔曾一瞥的、有印象的《傷寒雜兵論》!
沁柔沒問,不過她想起來,大格格、二阿哥,還有她未曾進宮夭折前的大阿哥和三阿哥,也是因爲病了而夭折的。
聽聞三阿哥去得尤其冤枉,也不過是因一個小小的感冒,人忽然就沒了。
從前沒見康熙看醫書,但是這一回,二阿哥沒了以後,醫書就開始出現在康熙的御案前了。
也不能說康熙不疼孩子,至少康熙知道,太醫們無能,所以自己專研了。
沁柔十分乖巧,她不去問,因爲她已經能夠揣測到原因。
不過,醫書原理複雜,是僅僅看,就能看明白的嗎?沁柔覺得不大可能,不然也不會有因爲醫術而傳家的老中醫們在了。
沁柔也隨着康熙看了一點兒,看不看得懂另說,但她用心去看了。如果能因此而多掌握一些技能,也不錯。 康熙見她看得認真,就與她道:“人生在世,區區一屆肉體凡胎,就沒有不生病的時候,醫術是保命的東西,雖然宮裡有太醫,不過嘴長在別人身上,口裡不實之言,即便說出口,你若是不精其原理,也少不得被糊弄。若是自己懂一點原理,不說多精,太醫署裡那幫老油條,也沒九個膽子膽敢再輕易糊弄。”
“奴才奸滑,難免仗着主子不懂,就多有欺瞞。”康熙對太醫署裡那幫擅長做官、但不甚擅長爲醫的太醫,已經不存在好印象了。
一則是因爲幼年時一場重病,太醫們畏懼,皆不敢下重藥,康熙這名帝王,就差點死在了太醫們的拖延中。
還有就是迄今爲止,宮裡一個一個的皇嗣夭折。雖然康熙心裡清楚,未必全是太醫的原因,不過康熙帝更是確認了,那一幫太醫裡,確實該處置一些了。
沁柔默然,聯繫上下語句,康熙帝對太醫署,多有不滿啊!只是估計暫且還沒發作。
沁柔也不想保誰,主要她也保不下誰?那一羣太醫裡,就沒她認識的,誰知道那張恭敬的臉下,是人是鬼,連康熙都敢糊弄,更別說她了。
奴大欺主,狗仗人勢。自來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奴才就沒有了野心了,不是!哪怕是太監,也都有玩弄權勢的願望,明朝不就因爲皇帝把太監擡上來,而後繼任的皇帝無力壓制,而成爲了滅國的原因之一嗎?
“醫術太難了,奴才幼時也興致使然,看了一陣子,但沒學會。”沁柔看了看康熙手裡拿着的《傷寒雜病論》,而後鬱悶又妥協地搖搖頭。
主要她那個便宜父親那丹朱手裡,還真沒多少醫書。滿人一貫不怎麼看得上漢人的醫書,即便那是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結晶。
金銀珠寶不喜歡嗎?就算非得要收藏藏書,別的書不好嗎?醫術也沒什麼用!因而也沒幾個人回去收集。
尤其醫書這個東西,素來需要底蘊並且需要有心收藏。
“怎麼那時候想起自己看醫書。”康熙有幾分奇怪,大家閨秀,學掌家理事不奇怪,學騎馬打獵更是家學淵源,但對醫書感興趣的。還真是少有!
沁柔略一思索了一瞬,而後纔回憶着那時的心態,她那時候總覺得是可以回去的,她在這兒,沒有留戀之處,當然,現在也沒有。
沁柔笑了笑,“主要那時候,每日裡那麼多時間,也沒有打發之處。刺繡女工我也不喜歡,看都不帶看一眼的,想着醫藥病理,萬一生病了,自己能給自己診斷。”
想得倒是挺美的,可惜倒在了第一步。書店裡就一些尋常醫書,她也沒請教的去處,後來就丟開手了。不會就不會吧!
“然後啊!”沁柔回憶了一下,又道:“一時興起,沒幾天呢?就丟開手了。”
那就跟佛經差不多,都是些看不懂的天書。沁柔高看自己了。然後,她也不感興趣了。
主要,自己何必爲難自己。
生活已經在爲難她了,不會就是不會,還不如詩詞歌賦令她感興趣。她特意吩咐貼身丫鬟去買的醫書,看了不到兩個時辰,也就此被束之高閣。
直到現在。
也是小孩子脾性,不管不管,一時好,一時壞。
康熙聽着她的肆意,目露憐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