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問責

祝大家新年快樂?樂業安居、居無所憂

“今天的事情,是我沒管好我家婆娘,她一見孩子的腿都摔斷了,你們也知道,她好容易三十多歲才生的子全,平時都當眼珠子似的護着,陡然一見孩子受了傷,疼得呲哇亂叫的,心下一急,什麼也顧不上,說話也不過腦子,你們就別跟一個村婦計較了。”這幾句話,曾瑞慶說的很慢,好像在考慮怎麼組織語言才能對自己最有利。

“不說你婆娘,她糊塗,你不糊塗吧。就先說今日這事怎麼了吧?你是一個老大,你總得讓大傢伙看到你的誠意。”羅家長老說道。

“誠意?我是老大,難不成還要我這做大哥的跟做弟弟當衆賠禮?子不言父過,弟不言兄過,這是一個道理。況且,這事,是我家婆娘糊塗,他一個滿腹詩書的秀才跟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婦長嫂要計較嗎?”曾瑞慶攤開手說道。

幾位長老碰頭商量了一下,說道:“今日這事,即便你不跟曾秀才道歉,圍觀的衆人你們總是要解釋一二的,誰是誰非,總要給大傢伙一個交代。本來村裡的孩子在這裡唸書,也沒掏多少銀子,夠虧着曾秀才了,不說別的,清白總要給人家一個的。何況你家婆娘還說你家交銀子了,我倒要問問,你家交了多少銀子?”

“這個,這個,孩子娘胡說的,自己家人。還交什麼銀錢?”曾瑞慶解釋道。

子晴聽到這裡,心裡無比失望,什麼鬼時代,什麼鬼家族制度。做錯了事情,居然因爲他是老大,就可以不向自己弟弟道歉。難怪那日曾瑞慶拂袖而去,就是不說自己做錯了。不過此刻,看着曾瑞慶抱拳向圍觀的人羣解釋事情的對錯,他把責任都推到了周氏頭上,自己落了個管教不嚴的罪過,倒也落個笑柄在村民眼裡。

曾瑞慶解釋清楚,里正就讓大家散了。還是有幾個愛瞧熱鬧的留下來了。曾瑞慶瞪了一眼周氏,說道:“還不起來?子全還在家沒人照顧呢。”

周氏聽了一骨碌爬了起來,曾瑞慶對里正和衆位長者說道:“孩子的腿大夫正幫着接骨,我們還要趕回家看着孩子,這個。事情已經說清楚了,是不是可以走了?”

里正看了一眼曾瑞祥,老爺子和田氏,想了想,說道:“既然今日大家都來了,不如把你們的家事就便捋順下,你們兄弟有什麼想法,老爺子那有什麼想法,說開了就此丟開手。以後,莫要再讓我們聽到你家婆娘磨牙嚼舌根。”

“哪家女人不在外頭說點子老婆子舌頭,這也當作一件事情來說,你們管的也太寬了些。”田氏不滿地說道。

“扯老婆子舌頭的有,可也沒有像你大媳婦這樣往二兒子一家破髒水的,你老人家的心思倒是奇怪。做得好的你不維護,偏要維護這錯的?”里正問道。

田氏一下就沉默了。

“瑞慶,要我說,你一般的也有田有地,又在外頭做了那麼多年的官家人,這養老的事情你弟弟不攀扯你,我們也不攀扯你,誰家出多少銀子你們哥倆商量好了,論理,我們管不着,可你也不能總出爾反爾的,官家要來人查,你就把老人接了家去,官家人走了,你活計也丟了,就把老人送了出來,你就沒替你兒子考慮過嗎?你們不打算在村子裡做人?虧我們還以爲你做了二十年的官家人,拿你當個明白人。”里正說道。

“這個,這個,是我爹孃要跟老二一家過的,我家的條件差了些,大傢伙都知道,我有什麼辦法?我一年也出了二石精米二兩銀子的,這個可以問我爹孃,還有老二也清楚。”曾瑞慶說道。

“好像也不盡然吧,果真說的好好,怎麼你們哥倆還反目成仇了?”夏家長老問道。

“沒有反目成仇,只是有些誤會。不信你們問問我爹我娘。”曾瑞慶辯解道。

“誤會?誤會你就不去參加你侄子的成親大禮,你弟弟可是親自帶着你侄子上門請過你們了,你做的事情可像一個長兄?我可還聽說,在你妹子家的婚宴上,你還不依不饒地給你弟弟難堪?虧得曾秀才厚道不與你一般心思計較。”蕭家長老悠悠地吐了口旱菸,問道。

“你們大傢什麼意思,非要這麼一邊倒地替老二講話?我們哥倆的事情我不想拿出來說,外人也沒有說三道四的權利。”曾瑞慶見衆人紛紛指責自己,有些把持不住自己想苦心維持的好形象。

“沒什麼意思,我們知道你家的事情有些複雜,說不清,你們哥倆都跟你大妹子斷了來往,你大妹子那人我們也知道些,原是她行事不對,我們就不過問此事。不過,今天,我們倒想知道,你們哥倆對這老人究竟怎麼打算的?我聽說是老二家買了婆子侍候着,你們哥倆誰也不預備把老人接了家去不成?”里正問道。

“這個,我爹我娘願意搬出來住的,這樣,我妹子幾家過來住的時候也方便些,你們也知道,我大妹子一家跟我們哥倆斷了來往,她一年來好幾回,住的時間又長,還是分開來好些,還有我二妹,身體不好,每年都要過來養一個來月,住我家或老二家都不合適,前幾年我小妹也一直跟我娘在一起吃住,這不爲了我爹我娘方便嗎?不然,我三個妹子總在哥嫂家也不是那回事,橫豎我們也沒短了爹孃的吃喝,況且,老二還給買了婆子,也累不着我娘什麼,家裡有事離得又近,喊一聲就過來了。”曾瑞慶說道。

“老爺子,大嬸子,你們二位怎麼說?”里正轉向老爺子和田氏問道。

“這個老大說的是實情,確實我家三個丫頭回孃家方便些,大丫頭和三丫頭如今好些了,不怎麼回來,我二丫頭每年要過來吃陣子的中藥,在二個哥哥家也的確不方便。”老爺子忙道。

“瑞慶老弟,雖說有你弟弟在,虧不了你爹你娘,只是,你是長子,爹孃不是你弟弟一個人的爹孃,你是長兄,你才也說了,弟不言兄過,我們也就不跟你計較賠禮的事情,只是還有一句話,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回去好好掂量着辦,別以爲我們都眼瞎了,只是個擺設。”里正說道。

“這個放心,前日端午那天我爹我娘就是回我家過的,我們可沒忘了老人,年節什麼的不是老二就是我們接了老人回家,街坊鄰居都可以作證的。”曾瑞慶忙道,這一刻倒是對老爺子生出了幾分感激,一大年老爺子沒上他的門,可巧前日過去了,雖然他們沒什麼好臉色給老爺子,老爺子到底還是吃完了晚飯才走的。看來還是老爺子看得遠,他這些年在外頭忙乎,幾乎忘記了村子裡還有這幾座大山,每個姓氏長房長孫推出來做長老,專管村子裡的不平事。

原本老爺子也是其中的一人,可一則他住在鎮子裡,離得稍遠了些,二則,他本身也不是愛出頭的性子,每次村子裡有人來叫他,田氏總在一旁拖後腿,嫌浪費了時間,久而久之,老爺子也就是個擺設了,曾瑞慶想到此中的關節,老爺子走後,他是曾家這一房的長孫,以後,曾家長老的位置可是他來坐,到時,要怎麼拿捏曾瑞祥一家,還不是他說了算?想到此處,曾瑞慶不由得有了幾分喜色。

子晴和林康平自然不知道箇中緣由,只是見曾瑞慶的神色轉喜有些訝異,兩人對視一眼,林康平也搖了搖頭。

“爹、娘,不如趁今日大家都在,給做個見證,爹孃還是搬回我家住去吧。就當爲了兒子着想,爲了子全着想,當初原本是我說好了,我佔了老二的宅地,以後,爹孃就歸我養,前段日子就是因爲丟了工作,心情不好,所以,纔會做出這種糊塗事來。爹孃,對不起了,兒子不孝,害二老傷心了。”曾瑞慶說完就對着老爺子和田氏跪了下去。

可惜老爺子和田氏都沒有想跟他回去的想法,老爺子說道:“就這樣蠻好的,我們也住慣了,吃食都有人打理,也不用操心,我們願意吃點什麼也便利,比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強些。年節的時候我們輪着去兩個兒子家。”

幾位長老見大家沒有異議,站起來要走,林康平忽然對子祿耳語幾句,子祿忙說道:“還有一事,勞煩幾位長老做個見證。”

衆人見開口說話的是子祿,有些奇怪,倒也坐了下來聽子祿說話。

子祿說道:“當日我爹和大爹因爲我阿公的事情掰扯不清,我大爹一怒之下,說了橋歸橋路歸路,所以,我三弟的成親大禮也沒有來。既然我大爹說了這話,而且也這樣做了,爲了穩妥起見,想請各位長老做個見證,以後,我大爹家的事情跟我們也沒有關聯。至於我大爹爲何說出了這樣的話,看在我們曾是一家人的份上,今日就給我大爹留個面子,不說出來。總之,絕對不是我爹對不起他。”

“這個我知道,他們兩家一年多沒來往了。”三婆婆說道。

“那是氣話,怎麼能當真?老二,你快跟大家解釋清楚。”曾瑞慶忙道。(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271章 沈氏出門第311章 沈氏受封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354章 夏家心思第17章 拜年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113章 子萍被攆第386章 看望夏玉第82章 生產第29章 子福生日第406章 解惑第368章 年禮第210章 子晴生子第23章 出苗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178章 回門第164章 兄妹談心第219章 子晴教弟二第14章 小財大用第378章 兄妹翻臉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248章 香皂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15章 大年三十一百六十七贍養問題一第205章 夏玉的苦惱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74章 爭吵第58章 夏玉出嫁第328章 壽材事件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三百三十九 殤二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347章 再次救人第302章 求子第50章 週歲宴第79章 捕蝶第421章 京城新家十三李翊的變通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後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28章 春忙第422章 接風宴第355章 比較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50章 週歲宴第332章 初露病因第73章 雙喜第40章 涼豆腐十四書睿娶親第124章 接濟夏玉第164章 兄妹談心二十八後路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161章 子晴笄年(二)第460章 夏家來信第275章 疑慮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212章 康平攆人第454章 中秋夜第379章 慧山書院第336章 曾瑞祥的身世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131章 有人提親二百二十七章 掃地出門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第288章 親家醉鬧第213章 年底盤賬第192章 晴園來客(一)第136章 子晴受傷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384章 因禍得福第459章 李翎上門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379章 慧山書院第274章 二毛出獄第39章 一席三禮(二)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417章 僞婆家關係三十四四下齊進第97章 子萍提親一百六十九章 老爺子做壽一第325章 籌劃建廠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15章 大年三十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126章 子祿落第二十八後路第165章 救命恩人or引狼入室
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271章 沈氏出門第311章 沈氏受封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354章 夏家心思第17章 拜年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113章 子萍被攆第386章 看望夏玉第82章 生產第29章 子福生日第406章 解惑第368章 年禮第210章 子晴生子第23章 出苗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178章 回門第164章 兄妹談心第219章 子晴教弟二第14章 小財大用第378章 兄妹翻臉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248章 香皂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15章 大年三十一百六十七贍養問題一第205章 夏玉的苦惱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74章 爭吵第58章 夏玉出嫁第328章 壽材事件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三百三十九 殤二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347章 再次救人第302章 求子第50章 週歲宴第79章 捕蝶第421章 京城新家十三李翊的變通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後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28章 春忙第422章 接風宴第355章 比較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50章 週歲宴第332章 初露病因第73章 雙喜第40章 涼豆腐十四書睿娶親第124章 接濟夏玉第164章 兄妹談心二十八後路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161章 子晴笄年(二)第460章 夏家來信第275章 疑慮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212章 康平攆人第454章 中秋夜第379章 慧山書院第336章 曾瑞祥的身世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131章 有人提親二百二十七章 掃地出門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第288章 親家醉鬧第213章 年底盤賬第192章 晴園來客(一)第136章 子晴受傷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384章 因禍得福第459章 李翎上門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379章 慧山書院第274章 二毛出獄第39章 一席三禮(二)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417章 僞婆家關係三十四四下齊進第97章 子萍提親一百六十九章 老爺子做壽一第325章 籌劃建廠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15章 大年三十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126章 子祿落第二十八後路第165章 救命恩人or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