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除夕(一)

除夕那日,老爺子他們都來得較早,因爲要準備祭祖的事情。 周氏很主動地進竈房幫忙,曾瑞祥帶老爺子和曾瑞慶他們坐在廳堂品茶,讀書人還是有些講究,曾瑞祥不僅買了些好茶葉,還買了套青花瓷的蓋碗用來泡茶。

老爺子端起茶碗,滿足地喝了一口,笑着說:“往這大靠椅一坐,喝着茶,我都覺得自己是老爺了。”

田氏他們都逗笑了。秋玉說:“爹,我二哥是秀才老爺,你是老爺的爹,可不也是一個老爺。”

曾瑞祥一早在西邊第一間屋子燒了個火盆,擺了十來個小凳子,平常自家人烤火都是在東邊的屋子裡,西邊住着的是子福他們。田氏她們幾個女的怕冷,在廳堂坐了一會就移到屋子裡,繼續說笑。

老爺子喝過一遍茶,沈氏她們也準備好祭祖的東西,老爺子帶着男子都出去祭祖了,連子喜都被抱着去了。

沈氏和周氏進屋子陪着田氏她們坐了一會,開始打理年夜飯,因爲是第一年,沈氏準備的很豐盛,砂鍋煲着雞湯,小鐵鍋燜着豬蹄,放點花生米,是子晴的最愛,三層蒸籠裡有米粉排骨、梅菜扣肉、珍珠丸子。子晴見柴火不多了,說要去抱點柴火過來,沈氏特意交代一句,抱點油菜杆和花生梗,子晴問爲什麼。

周氏解釋說:“油菜油菜不就是有財嗎?花生花生不是開花結果嗎?松毛不就冇嗎?年夜飯的柴火哪能冇啊,越燒越冇不就壞了,得越燒越有,越燒越生。”

子晴還是第一次聽過這些,覺得不管哪個朝代的人,都很迷信,窮人迷信無非就是寄託一種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富人則是一種害怕,怕失去現有富裕生活的一種擔憂,其實也是殊途同歸,都是希望生活越過越好。

老爺子他們回來後,仍舊在廳堂坐着,夏玉、秋玉和子萍、子福、子祿他們都在屋內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子福寫的紙條,有官兵,有強盜、還有毛賊和法官,官兵抓強盜,強盜搶毛賊,毛賊偷官兵,誰輸刮誰的鼻子,法官最好了,不用挨刮,看誰不順眼還可以多判幾下。熱熱鬧鬧的,笑聲不斷。

老爺子說這纔是過年,不一會人也都挪到了西間了。

子晴一直在竈房燒火,也不知過了多久,聽到遠處有稀稀拉拉的鞭炮聲,沈氏問周氏到申時了沒有,周氏看看外面說差不多了。沈氏讓周氏幫着把一個大圓桌擺好,拿出了新買的餐具,說一桌子也擠擠也夠坐了,還顯得人多熱鬧,團團圓圓的。

沈氏擺菜,子晴安箸,子福、子祿準備放炮,老爺子田氏他們就坐。鞭炮響了後,子福回來給大家倒上了酒。

老爺子舉杯祝辭:“去年的此時,想到分家後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今後再難相聚,我舉杯時滿是心酸。今天,我端起杯子,老懷大慰,沒想到分家後老二一家的日子如此紅火,最重要的是,大家又重坐在了一起。託我小兒子的福,能見識到這麼好的房子,吃到這麼好的飯菜,喝到這麼好的茶,我老頭子知足了。你們都是我的好兒子,都孝順。瑞慶,爹知道你也盡心了,爹祝你明年的日子也像老二一樣紅紅火火。要是我大孫子再考個狀元回來,我就更知足了。”

這一頓飯吃的還算和諧,連一向羞澀少言的夏玉也放開了,笑語連連。沈氏做菜的手藝不錯,以前是沒這麼好的條件,無米之炊誰都沒辦法,現在什麼都不缺,味道自然跟以前周氏胡亂一煮的飯菜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一句話,賓主盡歡。

飯後還早,夏玉她們都要洗澡,纔剛吃飽飯,所以大家圍在西間的火盆邊說笑,周氏和沈氏收拾好了也過來了,沈氏說她的棉襖還差幾針,便遠遠地坐着,怕針紮了別人。

老爺子看大家都在,很嚴肅地說:“趁今天人齊全,我有件事情跟你們商量。瑞慶,你今年三十有一了吧,你媳婦也三十了,你至今還沒個兒子,爹一想到這個,爹就難過啊,你到底怎麼打算的?”

“沒什麼打算,我還是那句話,娶平妻是不可能的。”曾瑞慶說。

完了,子晴想大過年的說這個,不是找不痛快嘛。千萬別鬧事,好不容易吃頓安生飯。嘿嘿,子晴倒是沒想到大爹和大娘的感情這麼好,男人有幾個不喜新厭舊的,何況在喜新厭舊合法化的古代。真是太難得了。

“你要沒什麼想法,我就給你指條路,要不,你娶平妻,要不,從老二那過繼一個,按照習俗,你爲長,你可以挑子福,本來他就是長孫。”

“我不同意。”周氏和沈氏同時喊出來了。尤其是周氏,眼見的嗓門就高了,“憑什麼我要替別人養兒子,子福再好,也不是我兒子,羊肉什麼時候也貼不到狗肉身上,再說了,我才三十而已,對門的紀文嫂子快四十了不還生了個兒子,我說怎麼好心叫我們過來吃飯呢,原來在這算計我呢。要不是在家做那麼多的事,我也不至於把孩子掉了,我可憐的孩子,娘怎麼就沒有把你留住?”周氏說完還委屈地哭了。

在周氏委屈的訴說中,子晴才知道原來周氏在子萍後曾有過一孩子,只不過她當時年輕,沈氏剛生了子福坐月子,家裡事情又多,周氏在提一大桶豬食上臺階時滑了一下,把孩子摔沒了,此後一直再沒有過孩子。子晴這才明瞭難怪曾瑞慶說話辦事都那麼硬氣,阿公阿婆有時還要看大爹的臉色。

周氏一說這個,曾瑞慶趕緊安撫她,說:“你放心,我明天就帶你上安州府找大夫去,咱家的雲彩,別指着下到別人的地裡。”說完就起身想走。

沈氏聽了氣得手緊捂胸口,子晴趕緊上去幫她順氣,子福端了一杯水喂她喝,看見曾瑞慶他們要走,沈氏趕緊留人。

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38章 一席三禮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496章 嫣然拜年二十一股份分派第354章 夏家心思第65章 改造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26章 賣菜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98章 子雨週歲第120章 子晴定親第102章 孕事(二)第214章 第一個春節二百二十七章 掃地出門第405章 秦家的賀禮第95章 巧退二毛第243章 一場好戲(二)第130章 子晴受辱第38章 一席三禮第254章 番薯片第25章 來客(二)第113章 子萍被攆第35章 賣瓜(二)第173章 接聘禮第447章 添亂第225章 嬰兒車面世第90章 置地辦學第211章 送禮第401章 知府大人第358章 找上門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105章 歸家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423章 商議第99章 提親被拒第133章 攤牌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444章 林家短工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03章 夏太太的被拒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479章 撮合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87章 拍賣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第249章 番薯插扦第26章 賣菜第380章 嫣然週歲第352章 國殤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85章 春玉鬧事十一李瀚提親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324章 說出身世第147章 橙園雛形第154章 僱用三毛第283章 再遇夏家第287章 傅大人有請第251章 子壽定親第5章 私議分家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一百一十七一 筆大財一百二十二章 文三述情第8章 開戶買地第454章 中秋夜三十五給嫣然添妝第25章 來客(二)三十六李翊迎娶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355章 比較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137章 大毛規勸第3章 重見天日十九李翊娶小二小孩子大煩惱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267章 茭白第230章 周氏辦酒第262章 子福上任第474章 何氏散財第348章 神秘人第220章 沈家第75章 橋村拜年第449章 出洋第254章 番薯片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370章 看望田氏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402章 各人心思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67章 蕭家故事第34章 賣瓜(一)
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38章 一席三禮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496章 嫣然拜年二十一股份分派第354章 夏家心思第65章 改造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26章 賣菜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98章 子雨週歲第120章 子晴定親第102章 孕事(二)第214章 第一個春節二百二十七章 掃地出門第405章 秦家的賀禮第95章 巧退二毛第243章 一場好戲(二)第130章 子晴受辱第38章 一席三禮第254章 番薯片第25章 來客(二)第113章 子萍被攆第35章 賣瓜(二)第173章 接聘禮第447章 添亂第225章 嬰兒車面世第90章 置地辦學第211章 送禮第401章 知府大人第358章 找上門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105章 歸家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423章 商議第99章 提親被拒第133章 攤牌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444章 林家短工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03章 夏太太的被拒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479章 撮合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87章 拍賣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第249章 番薯插扦第26章 賣菜第380章 嫣然週歲第352章 國殤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85章 春玉鬧事十一李瀚提親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324章 說出身世第147章 橙園雛形第154章 僱用三毛第283章 再遇夏家第287章 傅大人有請第251章 子壽定親第5章 私議分家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一百一十七一 筆大財一百二十二章 文三述情第8章 開戶買地第454章 中秋夜三十五給嫣然添妝第25章 來客(二)三十六李翊迎娶第12章 一筆小財(一)第355章 比較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137章 大毛規勸第3章 重見天日十九李翊娶小二小孩子大煩惱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267章 茭白第230章 周氏辦酒第262章 子福上任第474章 何氏散財第348章 神秘人第220章 沈家第75章 橋村拜年第449章 出洋第254章 番薯片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370章 看望田氏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402章 各人心思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67章 蕭家故事第34章 賣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