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我和銀鳳徹底結束了小百貨的買賣。賣小百貨太瑣碎,佈置和收拾麻煩,折舊損壞率大,利潤高卻賺錢慢,實在是做夠了。而在這幾個月的服裝試營業中,我們卻嚐到了大甜頭:進貨相對簡單;佈置容易,收攤方便;本大利大,每筆生意總有賺錢的實在感。小百貨和服裝混賣,反而顯得主題不鮮明,不如專營服裝了。
我們把賣剩下來的小百貨打成一個包裹,準備過年帶回去給街坊鄰居親戚朋友分分。小商品雖然不值錢,也可以換來一番歡喜。
小百貨騰空了攤位,服裝品種就可以大大增加了。專賣服裝的人是不跑南京夫子廟的,銀鳳跟汶河路招商市場的熟人去了趟常熟。常熟有全國著名的專業服裝批發市場,品類齊全,價格便宜,更新又快,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服裝商去進貨。
銀鳳這次進了四千多塊錢貨,打了兩個一人高的大貨包回來。在屋裡拆包分貨的時候,她從壓得嚴嚴實實的貨包裡麻利地取出一疊疊西褲、牛仔褲、茄克衫、女式風衣、棉毛衫褲、開司米網衫和各種顏色的晴綸衫……讓我目不暇接,興奮得簡直要喊叫起來。第二天我們把攤子佈置出來的時候,西門一條邊所有的攤販都簇上來嘖嘖稱讚,說保管是揚州最漂亮最排場的服裝攤點了,恭維我們是“錢越賺越多、膽越來越大、老闆越做越壯了”!
是的,我們的生意是越做越成熟了。當然這跟銀鳳的能幹分不開。她好像天生就是個經商的好佬,魄力十足。我現在倒像是被她領導着幹了。我漸漸拱讓了進貨的資格;我服從她的分貨;我每天收攤回來營業款全部上交……我也樂得這樣,無“權”一身輕,什麼神也不煩,只負責賣貨。
從專營服裝開始,我們的生意發生了質的飛躍。兩個攤子上佈置的貨在品種和規模上簡直就是小服裝店的“室外版”,幾乎每天的營業額都超過五百塊。那麼每日的利潤也就可想而知了。做得特別好的時候,一天的收入超過我做公辦教師的父親一個月的工資都不止。真的要感謝國家改革開放、經濟搞活、“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英明政策啊,讓農村人能夠在城市裡覓到機會大展鴻圖發財致富!每個月我們都往存摺上存錢,看着那數字不斷地變大、變大,有時候真感覺是在做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