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女皇的決斷

阿金費夫低着頭,既是對女皇的恭敬,也是對德國全國總動員暫無看法的表示。

名義上,琳達已經成爲這個世界統治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君主,可這個時候,她的俄國百廢待興,她的奧匈帝國水深火熱。相比之下,德皇威廉三世統治下的德國民心齊、國力盛,因此,面對德國的全國總動員,她此時只能是給予一些語言還擊,僅此而已!

憤怒過後,她逐漸平靜下來,接着一面喚來侍從官爲她梳頭更衣,一面問自己的情報總長:“那麼,奧地利目前的局勢怎麼樣了?”

阿金費夫隨即給出一個言簡意賅的形容:“很糟糕!根據最新的戰報,維也納已經處於德國陸軍的重炮射程之內,而且,奧地利軍民基本上沒有什麼抵抗的決心!”

“你怎麼知道?”琳達似乎不滿於阿金費夫最後一句話中對於奧地利人的藐視,畢竟,她身上流着的可是奧地利人的血液。

雖然明白這一點,但阿費金夫還是更加尊重事實,他毫不畏懼的解釋道:“陛下,下午的時候,奧地利軍隊曾在聖珀爾騰周邊構築了由十餘萬人守衛的防線,可是德國的裝甲部隊一個突擊就將他們完全擊潰了!據我們初步估計,這場戰役奧軍損失了不下十萬人,而且大部分奧軍官兵是向德軍投降的!”

“夠了,你可知道那是德國最精銳的坦克部隊!當初在波蘭的時候,尼古拉二世的百萬軍隊也無法抵擋德國人的裝甲部隊,他們簡直就是惡魔的化身!在我看來,世上只有沼澤和陷阱能夠困住它們!”琳達憤憤然的說了一大通,言下之意,就算換了十萬甚至是二十萬俄國軍隊,恐怕照樣擋不住德國裝甲部隊的集羣衝擊。

也正是出於這個顧忌,琳達和她的丈夫阿格列尼都不願在這種巨大劣勢下與德國爲敵,當然。俄國擁有令人既垂涎又畏懼地遼闊土地,若是德國人敢於入侵俄國,俄國軍隊有信心像當年對付拿破崙軍隊一樣將所有德國軍隊困死在寒冷的俄國土地上,包括那些令人生畏的坦克。

可是,阿金費夫還是依舊不依不饒的說:“陛下,雖說如此,可是此役過後,通往維也納的道路也就向德國軍隊敞開了!若不是德國高層有所顧忌。恐怕德國軍隊早就開進奧匈帝國的首都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停在距離維也納20公里的地方觀望等待!”

琳達狠狠的白了他一眼,若不是看重他才能,加上自己此時在國內立足未穩,這個耿直得有些讓人牙癢地傢伙恐怕不會站在這裡,也難怪這傢伙出身名門又能力出衆卻在尼古拉二世和阿格列尼那裡上不上下不下,既進不了核心圈,又知道許多不該知道的秘密,若不是自己出手,他恐怕早就被人棄屍荒野了。

想到這些。琳達已經懶得和這個傢伙繼續爭辯下去了。待侍從們替自己梳理好頭髮,她起身走到更衣用的屏風後面,隔着屏風對阿金費夫說道:

“這些我已經知道了。奧地利恐怕是支持不了一個星期的,你替我吩咐下去,火車停止前進,暫時就地停靠,讓隨行警衛部隊散開到周圍警戒!還有,讓所有中將以上將領到會議室等我。另外,叫索科洛夫中將先到我這裡來一趟!”

“遵命,陛下!”阿金費夫仍舊低着頭,退到門外之後,這才轉身快步朝後面車廂走去。

這個時候。屏風後面的琳達忽然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從來都只有自己謀算別人,這次卻實實在在的被德國人算計了!原本成爲俄國與奧匈帝國的統治者是件多麼令人羨慕的事情,即便俄奧不合並,待這兩個國家政局穩定下來,只需十年甚至五年,其軍事實力就足以和德國抗衡!想想數以百萬計的俄國哥薩克與步兵衝鋒在前,奧地利地機槍和重炮支援在後,加上炮灰般地匈牙利人。場面何其壯觀!

這個時候,琳達甚至開始後悔當初在基蒙城外沒有扣動扳機,以至於給自己留下這麼一個可怕的對手。浪費了寶貴的機會之後,似乎連命運女生也開始垂青那個不幸地傢伙了,紐約遇刺、華盛頓爆炸事件都被他一一躲過,命運甚至讓老奧皇在這個不該死的時候死去了!

琳達很清楚,如果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晚死半年甚至是兩個月,如果德國人的入侵行動不是這麼果斷,局面根本不至於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5分鐘之後,衣裝整齊的索科洛夫中將站在了琳達面前,這位年輕的將軍臉上雖有睏意,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

此時火車已經停止前進,車窗外面到處是衛隊士兵散開戒備的腳步聲,中間還夾雜着軍官們的口令聲。

由於仍處俄國腹地,這種戒備只是普通預防性質的。

梳妝打扮之後的琳達如同往常一樣既威嚴又充滿女人味,在這樣一個深夜,任何一個男人站在她面前都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些想象。至於這位血氣方剛地索科洛夫將軍,目光正正看着前方,臉繃得緊緊的,生怕一個不慎觸怒了這位尊貴的女皇。

“坐下吧,我的將軍!”琳達從她身旁走過,帶來一陣淡淡的香氣,緊接着端坐在他面前。

“遵命!”索科洛夫刻板的坐下,擡頭挺胸,一點不敢鬆懈。

“年輕的將軍,你不必如此緊張!我召你來,只是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換作平時,琳達的聲音是冷漠而威嚴地,此時居然帶着幾絲柔和之氣。對於她這樣一個長於謀略的女人來說,對待不同年齡的人有着不同的籠絡方式,正是如此,她才能在俄國朝堂上擁有如此多的擁戴者。

“關於奧地利的局勢嗎?”索科洛夫非常謹慎的問道。

“看來你還不知道!針對我們和奧匈帝國的聯合通牒,德國皇帝已經下達了全國總動員令!”琳達這樣說,實際並無責備之意,相反,在她看來這樣一個年輕將領越是不問政治,越是能夠在軍事上委以重任。可惜。俄國的將軍們卻遠不像德國將領那樣安分,他們在金錢、女人、權力上花費的時間甚至多過於學習和訓練。

“噢,德國人居然準備發動戰爭,真是讓人意外!”索科洛夫眼神跳動了兩下,臉上的表情沒有一點兒變化。

這一切琳達默默看在眼中,卻不多做評價,她告訴索科洛夫:“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能說是局勢又惡化了!至於戰爭。如果我們收回最後通牒,而且不以全國總動員作迴應的話,戰爭還是有可能避免的!”

“陛下,恕我直言,現在俄國和德國全面開戰並不明智,但若是陛下決定打這一仗,我和我的部隊絕不會讓您失望!”說着,索科洛夫胸膛挺得更高了,眼神中沒有哪怕一絲畏懼。

“很好,索科洛夫將軍。我很高興能有你這樣一位勇敢的將軍!但是很可惜。我們在時間上輸給了德國人,即便是和德國開戰,對於我們來說最終也只會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說這句話的時候。琳達一臉地無奈與惋惜,這種表情平時很難在這位女強人的臉上看到。但今天,索科洛夫看得真真切切。

“陛下是說沒有在第一時間趕到維也納登基,從而給了德國人機會?”索科洛夫依舊十分謹慎的發問到。

“是的,在外人看來,如果我得知奧皇病重的消息後立即趕往維也納,德國人或許就不會有可趁之機!可是他們哪裡知道,我……”說到這裡,琳達停住了,眼前這位將軍雖然是可造之材。但現在遠不是對他說這些的時候。

如果琳達已經坐穩了女皇的寶座,而且俄國國內政局穩定,那麼她即便是個中庸者也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維也納去。可惜,登基僅僅一個月的琳達在國內還有許多潛在的敵人,一旦貿然離開了聖彼得堡,指不定還沒到維也納就不得不面臨後院着火的糟糕局面了。即便是這次乘坐專列離開聖彼得堡,琳達也是做了好大一番鋪墊地,她不僅牢牢掌握了聖彼得堡以及周邊地軍隊控制權,更是將一干手握重權又不太合作的老臣帶在身旁。

儘管如此。現在琳達還是要將心思一分爲二,一份放在奧地利,一份留在聖彼得堡。

“陛下,我想您一定是有難言之隱,所以才錯過了前往維也納加冕的最好時機!雖然我不瞭解內情,但只要您一聲令下,我甘願爲您奉獻一切!”索科洛夫略略垂下頭以示自己的恭敬和惋惜,不巧,他的目光卻正好停留在女皇的胸前,那細膩、白皙的皮膚,那曼妙的曲線,還有年輕喪夫者的身份,一切都能給人無數遐想。

目光在那裡停留兩秒之後,索科洛夫的眼神再次跳躍了一下,可是目光卻不知道放哪裡好了。

這個細節,琳達同樣不會忽略,但她仍然不作表示。

“好了,不說這些了!我想知道,如果你是德軍統帥,下一步你會怎麼做?”

“德軍統帥?”索科洛夫有些驚訝,“您是說德軍的前線統帥,還是柏林的……”

“德皇!”琳達簡單而直接的回答他。

“如果我是他……”索科洛夫努力思索着,可這並不是一個簡單地推算,其中有許許多多不確定因素和可能,因此,他花了足足兩分鐘時間,這纔給出一個小心的推測:“集中兵力吞併奧匈帝國,以少量兵力防禦俄國!”

琳達點點頭,又問:“如果你並不需要完全吞併奧匈帝國呢?我是說如果奧匈帝國內部一些邦國已在暗地裡投靠德國,德國只需要針對奧地利動武呢?”

“這……”並不瞭解政治的索科洛夫有些困惑了,但他還是沿着女皇的假設往下推測:“那麼,我只需要投入部分兵力佔領奧匈帝國的重點區域,以目前奧匈帝國的情況,大舉反擊是不太可能了,而我們俄國至少要在1個月之後才能完成動員並將主力集結到前線!如果我是德皇,我手裡至少還有不下100萬軍隊可以調動,那麼我會……”

琳達靜靜看着他,等待他的答案。

“入侵西班牙?意大利?還是……”索科洛夫陷入選擇的叉路口,想要揣測別人的思路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琳達仍舊一言不發的等待着。

索科洛夫眼珠在眼眶裡忽左忽右的擺動,大腦像上足了發條的機器全速運轉着,利用他的軍事思維,利用他的智慧,苦思冥想着。

“難道是……”索科洛夫忽然睜大眼睛。

在琳達看來,現在這位德皇的思維是常人無法比及的,或許只有年輕、大膽、又充滿軍事天賦的索科洛夫纔有機會猜到他的想法。

“告訴我,你想到了什麼?”琳達變得非常迫切,她彷彿已經從這位年輕將軍的眼神中看到了德皇的可怕野心。

“是的,我尊敬的陛下!”短暫的驚愕之後,索科洛夫回過神來看着自己對面的女皇,“集中100萬甚至更多的軍隊,在波蘭和東普魯士爲我們俄國設下一個巨大的陷阱!”

琳達沉默了。

一刻鐘之後,俄國女皇狄安娜一世在她的專列上召開了臨時御前軍事會議。會議內容被列爲國家最高機密,在這之後,女皇的專列不僅沒有繼續向維也納前進,反而就地轉向接着快速駛回聖彼得堡。

19年2月3日早晨6點,距離奧、俄通牒答覆期限還有一個小時,柏林不出意外的給出了自己的答覆,不是接受或者拒絕,而是正式的全國總動員!

作爲迴應,奧匈帝國中央政府向全國發布總動員令,同時表示,若德國的動員在24小時之內不停止,奧匈帝國將對德宣戰。

然而,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的是此後俄國並未作出全國總動員的迴應,更沒有對德國宣戰,而是開始了一波又一波激烈的外交攻勢,與此同時,德國外交部門仍在不遺餘力的爭取各國理解與支持,以擺脫“侵略者”的惡名。就這樣,兩國之間漫長而曲折的外交宣傳戰開始了。

雖然德俄關係並未決裂,但據說俄國女皇在她的御前會議上宣稱,她一定會讓德國人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48章 擦肩而過第54章 緊箍咒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88章 花瓶第23章 弱肉強食第30章 炮火第56章 圈套第7章 大騙局第44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奔騰年代第42章 狂風暴雨第5章 鬧劇收場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51章 淡路第50章 邀狼共宴第48章 怨怨相報第8章 肆虐第15章 帝國之鷹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9章 尊嚴第92章 決戰之地第3章 左滿舵第55章 鬥智第2章 絢爛之海第15章 威廉大帝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52章 暗戰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15章 使壞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30章 磨刀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45章 航程第32章 忠義之師第42章 戰爭威脅第96章 海嘯第96章 海嘯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38章 內閣的難題第42章 狂風暴雨第17章 揚名之戰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6章 安內第8章 停戰談判第105章 偉人墓第2章 右路拼殺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10章 奧利之惑第45章 航程第77章 七.七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13章 和平第26章 走向抗戰第12章 紅色海豚第12章 巨人第50章 高麗之刃第18章 蘇30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1章 我難過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9章 末日行動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5章 航程第18章 橋(1)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10章 奧利之惑第33章 進退第40章 誤會第36章 殘燭熄滅第9章 難題第60章 大禮第39章 虎狼之鬥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30章 矮人戰士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18章 英倫諜影第87章 日爾曼皇家騎士第33章 合擊第39章 裝甲先鋒第27章 國訓第15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2)第39章 這一天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11章 年級對抗第26章 蓄勢第47章 內外交困第19章 尊嚴第34章 散財童子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
第48章 擦肩而過第54章 緊箍咒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88章 花瓶第23章 弱肉強食第30章 炮火第56章 圈套第7章 大騙局第44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奔騰年代第42章 狂風暴雨第5章 鬧劇收場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51章 淡路第50章 邀狼共宴第48章 怨怨相報第8章 肆虐第15章 帝國之鷹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9章 尊嚴第92章 決戰之地第3章 左滿舵第55章 鬥智第2章 絢爛之海第15章 威廉大帝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52章 暗戰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15章 使壞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30章 磨刀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45章 航程第32章 忠義之師第42章 戰爭威脅第96章 海嘯第96章 海嘯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38章 內閣的難題第42章 狂風暴雨第17章 揚名之戰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6章 安內第8章 停戰談判第105章 偉人墓第2章 右路拼殺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10章 奧利之惑第45章 航程第77章 七.七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13章 和平第26章 走向抗戰第12章 紅色海豚第12章 巨人第50章 高麗之刃第18章 蘇30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1章 我難過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9章 末日行動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5章 航程第18章 橋(1)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10章 奧利之惑第33章 進退第40章 誤會第36章 殘燭熄滅第9章 難題第60章 大禮第39章 虎狼之鬥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30章 矮人戰士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18章 英倫諜影第87章 日爾曼皇家騎士第33章 合擊第39章 裝甲先鋒第27章 國訓第15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2)第39章 這一天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11章 年級對抗第26章 蓄勢第47章 內外交困第19章 尊嚴第34章 散財童子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